太易(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926

  “算了,你办事本宫放心。”皇后娘娘对旁边那位王妃笑道:“看样子,明年的茂公酒有着落了。回头你给你家老太太送去,毕竟这是他们家酿的酒水。”
  “那妾身先代祖母谢过皇后娘娘。”瑞郡王妃笑吟吟承下:“我们家那位老太太嫁到皇家后已经有几年没回柏山。能够让她回忆一下家中气氛也好。”
  瑞郡王妃,不用说,李兴鸿的母亲,荀易的表嫂。她所言的老太太就是荀易的姑奶奶,荀钰的大姐。
  “老王妃辈分比本宫还长一辈,小时候还曾抚养过陛下,本宫孝敬也是应该。”
  那位王妃点头,忽然对张公公问:“你取来茂公酒,荀家人可有人去拿酒?”
  瑞郡王妃,又是荀家的亲戚!张公公心中苦笑,索性就把自己碰到荀易的事情说了。不过这说话就很有些技术。本来是荀易绑架宫中特使,直接成了他一时不慎莽撞伤民,而荀易则帮他挽救颜面。
  皇后和王妃听了,皇后凤眉皱起:“你也是的,陛下常言以百姓为先。你怎敢胡乱驱逐百姓,断他们水源?荀家家主做的不错。对了,丫头,那小子叫什么来着。”
  “荀易,字子清。”
  “荀子清做的不错,总算没丢他们家老祖宗的人。”皇后赞了一句,又瞥向自己身边的瑞郡王妃,似乎明白瑞郡王妃的来意。
  这是担心自己暗中给荀子清穿小鞋?所以刻意入宫跑一趟?
  想了想,皇后娘娘笑道:“说来荀家跟我们皇族关系亲密。不然列代先祖也不会让我们以茂公酒来祭祀太庙。陛下当年就有说,若非荀探花走得早,恐怕君臣二人还能再来一段佳话。说来,老七当年还有桩糗事,记得就是跟这小子?”
  皇后想着,嘴角弯起,咯咯直笑。
  瑞郡王妃摸不着头脑:“娘娘的意思是?”
  “说起来还是在你们瑞郡王府发生的事。回去问你丈夫,他当年可是亲身经历。”皇后想起昔年的那件事,不时就笑两下。
  “行了,改天可以把荀子清招来宫中瞧瞧。顺带让他跟老七见见面,当年的事不知他们俩还记得多少。”皇后此言为这件事定义,瑞郡王妃放下心,虽然不知道皇后娘娘在笑什么,但总算没有其他问题。只是心中好奇,准备回头问一问自家夫君。
  张公公见皇后没说惩戒自己,知道皇后娘娘有意轻轻放下,赶忙谢恩之后整理茂公酒。
  荀易做的事情被后宫知晓,前朝同样也有耳闻。
  紫宸殿,皇上翻阅奏折时突然看到陇川郡的报告。
  “一夜之间大旱消解?这是神道所为?”接着在奏折中看到荀易的名字。
  “荀易?记得不久之前的苗县瘟疫,他也在场?”想到荀源夫妇,皇帝自然而然想到他们的儿子。当初荀易出生的时候,荀源曾在他面前炫耀。皇帝还命人送了一个玉佩给荀易。
  “等等——”皇帝接着往下看,看到奏折中的不对劲。这上面说荀易呼风唤雨降水治谷?
  “他是修行之人?”不过转念一想,皇帝再度释然。自家儿女中同样有不少修行之人。荀家传承本就不逊色他家,茂林剑法本就是一门甲等修行法门。再者荀家擅长御木,救活谷稻并不难。
  “但最终能够一夜之间全郡降雨,想必是神灵干涉?”皇帝沉吟,命人下旨让李太守准备大祭陇川郡诸神。
  “至于这小子,能够沟通鬼神,应该有二重天的手段?他的茂林剑几重了?总不会三重了吧?”
  皇帝自己的天子剑、霄龙劲才修行到三重境界。“不如找人去试试?唔,就让老七去。”想到七皇子,皇帝不住也笑出声,想到当年某段黑历史。
  “改天就让老七去瞧瞧,看看他们俩还记得当年的黑历史不。顺带称称这位荀家家主到底有几斤几两。也好给他定爵。”
  对这些开国世家,皇族亦有不少难以触及之地。毕竟这些世家上头的老祖宗还在自家高祖身边。便是为这些人着想,也不可能真正灭绝那些世家的根基。
  而且荀家更有几分特殊。
  “到时候再说吧,反正他还没成年。”皇帝继续翻阅奏折,只让人把这件事记在未来章程上。
  “阿嚏——!”正在宫中练习马术的七皇子和柏山处理家务的荀易同时打起喷嚏。
  “谁在想我?”二人擤了擤鼻子,七皇子继续骑马,荀易继续处理家务文件。
  “虽然入秋之后从水榭搬回澹巢,但这公务繁忙,什么时候是个头?”荀易伸了个懒腰:“而且失去城隍神印后连见鬼的能力都没了。”
  平日状态完完全全是一个凡人,唯有他主动控制才会进入神之侧面。
  “人生寂寞啊!这种琐碎家族事情还不如去外面找鬼神玩玩。”少年大发感慨,老气横秋道:“如果能再度见鬼遇神就好了。”
  “那么如你所愿。”眼前似乎有一片粉红桃花飘荡,黑衣少女带着面具,手持镰刀凭空现身。镰刀架在荀易脖子上,冰凉刺骨的寒意冻结魂魄。
  少女冷漠道:“依生死薄,你阳寿已尽,且随我入冥吧!”
  轻轻一勾,拉扯荀易魂魄离体,少女无常直接将荀易带入地府。
  享年十七岁零六个月,荀易,卒!
第0123章
荀与苟
  鬼门关,阴风瑟瑟。
  “……”荀易静静站在鬼门关门口,脸色木然望着前方十丈高的鬼门。
  叶公好龙要不得啊!
  刚刚说想要见鬼遇神,马上被一位鬼神请到阴间做客。
  不自觉,荀易想到湘君所言:“我的小说不会被鬼神看了吧?而且她说什么阳寿已尽?这怎么可能!”
  荀易换上一副笑脸,轻咳道:“这位姑娘,是不是搞错了。如果我没记错。幽冥无常使者的职责应该是在城隍接收魂魄。我再怎么也应该去城隍府邸报道一下。”只要去城隍府邸,就算那些新神不认识自己。但是城里面那么多灵兽,可以找人帮忙。
  少女看了他一样,面具之后的声音闷闷道:“那是其中一种流程。自然死亡或者横死之人魂魄离体未被无常寻到,会在城隍府邸处报道,每月初一十五送到地府。但是地府为培养自己的无常使者,会主动承担一部分魂魄收割。”
  “恭喜你,中奖了。不过听你生前最后遗言,似乎想要见鬼神?那么我可以带你在地府转转。”
  荀易有些傻眼:“不不,还是把我送回去吧,回头我从城隍府邸那边再来一趟。”
  “你当我不清楚你跟城隍那边的关系?”少女冷哼:“送你去城隍,到时还回得来?老老实实跟我走。放心,死亡并非结束。你这次死亡或许是某位大神的安排,直接送你入神道也说不定?”
  少女拿死亡名单前往阳间勾魂。看到荀易的名字后到陇川郡随便找人一问,土地马上把荀易的情况告知。
  什么诛杀假城隍,什么破阵斩龙,什么祈雨救谷,在那些土地妖灵口中,荀易是一个走在人神两侧中央的通灵高人。
  “神有神道,人有人道,岂能让你随意横跨两界?”少女在前面引路:“按你身上的功德,想必是要登临神道,死后成神?”
  荀易这时看着自己,单薄的魂魄之体自发冒着功德金光,还有香火愿力在头顶垂下玄白之色的阴德璎珞。
  金光璎珞抵消阴间鬼气的侵蚀,加上阴神出行惯了,并无太大异常排斥。
  荀易盘算着要不要暂时逃离,突然一把锁链将他拷住:“别想跑,入了鬼门关已经是地府的地界。但地府林立,如果你乱跑到其他鬼王的地界,我也保不住你。届时别说入神道,恐怕连转世都不能。”
  荀易心中一惊,不露声色问:“我听人说地府以鬼王对应阳间人王?”
  “不错,十大阎君中的崇仁大阎君负责九州世界一应亡魂的接引和审判。座下有九位先天冥神阎君分别负责九州。我们鬼国隶属于中央鬼蜮的阴华殿下。中央大洲有众多国家,每一个国度在阴间对应一位鬼王。”
  “按照神人之律,这个大周的阴间鬼国应该跟龙庭诸位先帝有关?”
  少女扭头过,鬼脸面具看不出其神色,但能够感觉到这位少女的情绪,哀伤以及感怀?
  “可惜,我们这座鬼国是赵国遗留。换言之,就算你去找鬼王也没办法拉关系。”
  听出少女话语中的寒意,荀易眨眨眼,乖觉转移话题,慢悠悠瞧着阴间景致。
  走过鬼门关后,二人穿过一片艳丽花海。接着,不少亡魂徘徊在冥河,哭嚎惨叫让人心中发憷。
  “这些人惨遭横死阳寿未尽,但肉身已经损毁。所以需要等到阳寿尽了,才能去判官三殿进行审判。”
  荀易忌讳死者,看到两旁凄惨景象,脸色发白。
  愁云惨雾,风哭鬼嚎,还有各种恐怖冥兽在大地徘徊。
  心惊胆战过了这片地界,最终看到前方一座宫殿。
  白玉为砖,乌金作瓦,黑漆漆的梁柱上挂着引魂幡、丧魂钟、招魂幢、引灵灯。
  “有阴间气氛,但建筑规模似乎是阳间府衙的规制。”荀易打量了一阵,评价道。
  “这是最初的引魂司,负责魂魄的死亡接引。”无常道:“魂魄审判需经三司断案后方可判定你的来世。不过你既然大功德在身,来世应该不错。九道轮回中或许可以入天界三道。”
  九道轮回,天界三道、人界三道、地界三道,涵盖幽冥审判中所有人的来世。
  走入大殿,少女对陆判道:“过来给他进行死亡记录。”
  陆判是个中年男子,闻言手捧花名册过来记录。
  “我看看……我看看……”陆判对荀易问:“叫什么名字。”
  “荀易。”少年很老实,饶有兴致打量陆判。陆判身穿鬼服,身上神光烁烁,看起来和文武判官的等级类似。
  “咦?怎么没有?”陆判有些奇怪,又找了一遍:“只有一个叫苟易的,没看到有一个叫做荀易的人。小郡主,您是不是记错了?”
  “怎么会,这不是刚刚你给我的单子?”少女一听拿出一份单子递给陆判:“十个名额,这个叫做荀易的是最后一人。”
  “不对,不对,我写的可不是荀易。”陆判说着,将花名册对照:“小郡主,您看。这些名字按序往下排。我给您分的这几个人,都是名单第二列。最后一人应该是苟易。”
  “但单子上明明是荀易。”少女恼羞成怒,把旁边镜子拿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9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