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易(校对)第3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926

  太子思忖后,暂时悬而不决,压在后面不肯表态。
  对于荀家撕破脸的举动,有人疑惑,有人嘲笑。“换了一个新家主,荀家是越来越不行了。”
  质疑之声此起彼伏,唯独荀易本人老神在在。
  “神世影响人道。陇川神道已平,朝拜司命之神,若人王敢削陇川郡之名,便是对天神反抗。”
  正因为荀易知道不会出事,才敢趁机跟郑家决裂,狠狠抽郑家一巴掌。
  “顾先生放心,我从别的门路得到消息,这次断然不会废郡。”
  “是陛下透出口风了?”对面坐着一位中年男子。头戴青绶巾,手持鸿羽扇,他是荀家门客,一直以来跟着荀易三叔。目前被荀易三叔派回京城给荀易做参谋。
  两人正在院中下棋。靠着一颗老桂树,树上零星散落将凋的桂花,醇厚香气弥漫在丹桂园中。
  荀易持黑子落下:“我不担心陇川郡被废,唯一担心的就是陇川郡下一任太守是谁?”
  “没有李叔在,下一任太守万一跟我们家作对,很麻烦。我可没心思到时候再慢慢拉拢关系。”
  李太守因为李俊德的关系跟荀易亲近,但是下一任太守呢?
  顾先生摇动羽扇,随后落子:“若为权衡,就算不被废郡,下一任太守也断然不是我们的人。”
  “荀家本姓轮不到,那么从门人党羽中难道也找不到?”荀易忙道:“这次和郑家当朝对峙,我刻意隐去几人,只需未来再派人将这几人提出,或许能够争一争?”
  荀易隐藏几个暗手,准备到时候插在其他阵营里,当做其他阵营的人调入晴隆城。只要不暴露身份,没人知晓跟荀家的关系。
  “不好操办,公子没问问清安李家的意思?”
  “李家忙着将李叔送入朝,哪里有空帮我们?毕竟利益不同。”
  这又不是清安县城,清安李家没心思帮荀家这么大一个忙。
  顾少阳出身陇川郡,祖父跟荀家大有渊源。他思索一番:“下一任不成,但是下下任可以考虑。不过比起下一任不知来历的太守,公子准备怎么应对郑家?”
  “打蛇打七寸,这次当然要好好让他们吃一壶。”荀易当众翻脸,就是避免日后被郑家谋反那件事牵扯。
  随后,荀易转移话题:“说来今天姑奶奶大宴,先生可要同往?”
  “自然要去。”
  “到时先生自知我意。”荀易神神秘秘,和顾少阳准备后,中午前去瑞郡王府。
  瑞郡王府宴请的人太多,所以分为午宴和晚宴。
  晚宴有宫里来人,午宴才是宴请外人。荀易带顾先生来赴宴,直接入内堂拜见。
  瑞郡王府的第一代瑞王是先帝明宗皇帝兄弟。荀易的大姑奶奶,当年在荀坚和英宗的安排下嫁给还是皇子的瑞王。
  后来第二代瑞王,也就是荀易的那位表叔,和今朝成元帝同辈的瑞郡王。他早年战死沙场,爵位承袭给长子,也就是荀易的表哥。
  如今瑞郡王府除却郡王夫妻外唯有老太妃还在。这位老太妃地位尊贵,荀易进来后行大礼道贺。
  老太妃慈眉善目,穿着一身杏黄大袍:“起来起来,快起来。”老太妃看到荀易后,忙将他招在身边打量。
  “瞧瞧,跟你爹你祖父长得越来越像了。”老太妃是荀家人,乐得荀家壮大,子孙兴旺,看荀易俊朗英武,越发合不拢嘴。又对旁边瑞郡王说:“你表弟年纪轻,意气胜,你这做哥哥要多照顾。”
  朝中风言风语,这位老太妃亦有耳闻。
  郡王这位孙儿和荀易一起在旁低首垂眉,赔笑道:“祖母说的是,孙儿自会照顾表弟。”
  “到底我们这才是正经亲戚。百年传承,情谊不假。哪是那些不上门面的暴发户可比?”老太妃是皇家人,同样是荀家人,属于两家纽带。她摸着荀易的头,随口说道:“你们日后少跟不三不四的人来往,景儿的事老身刚刚听闻。断了就断了,一个宠妾灭妻的小畜生,咱们这种人家也不稀罕。”
  拉着荀易的手,老太妃笑道:“小易子做的不错,那种人家何必对他们低头?当日景儿下嫁,老身便反对,区区郑家有什么好?咱们家的体面,要配也是配王爷。”
  “李荀两家一体,这才是我朝稳定的根基。”老太妃意有所指,荀易面色一紧,低声道:“孙儿受教。”
  这次荀易没让其他人来,最关键一点就是不希望荀星、荀昙和王族联姻。但这位大姑奶奶的意思,恐怕两个妹妹中必然有人要嫁给王族。而且李家的人选,肯定还很亲。
第0388章
郡王宴
  “难不成,老太太瞧准哪位皇子,想要再续两家情谊?”荀易坐在宴上,心中不住嘀咕。
  荀李两家联姻多年,渐有“后族”之称。他们的态度很重要。但从世家角度上看,荀家也一直被李家削弱。
  世家和皇权,在保持利益一致的同时,彼此之间一直在内斗。
  世家权利大,皇权自然就弱。而皇权集中的本性,也不容许世家骑在皇族头上。从这些年各大世家渐渐衰弱,以及新兴世家的崛起,能够看出皇族的提防。
  荀家早有去意,海外再立一国,就算“鬼火”再怎么烧,能烧到海外去?给人做臣,永远不如自己当家。所以,荀家嫡系这一支对所谓官位名利毫不上心。荀易现在都有心思转入海外,研究更大的局面。
  然而,世家不可能彻底消灭,与其统统灭绝,不如扶持几家进行联合打压。荀家和吕家这种上头有人的世家,就是李家一直以来的拉拢对象。就算你将家族覆灭,上头两族的老祖宗可都是天神。得罪两位天神,未来大周衰败时便是人家反击报仇的时候。
  从座位上,荀易和当代吕侯紧挨着。
  两人谈笑风生,看了看周遭,吕侯悄声问:“用不用帮忙?”百年世家留有不少恩怨,但大家都在一个阵营。今朝能废陇川郡,他朝就能对他们这些世家的地盘下手。
  因为前朝道德崩坏,大周立国时制度难以推行,无奈之下各大世家分而划之,以诸侯强压,推行礼制。将那些不遵孝道,易子而食的习惯慢慢改变。但因此,世家影响在地方上超越皇族,隐有诸侯之势。
  陇川荀家,清安李家,在前面挂着地名,无形间彰显势力范围。就算皇帝想要册封虚邑,也不能从世家的这些地方下手。
  先帝有长公主领德阳郡虚邑,号称德阳长公主。但她绝对不能拿清安县或者陇川郡这些地方当做头衔。这是皇室和世家们的默契,世家们的地方不能动。动了就意味要削世家之权,世家们必然联手反对。英宗曾经试过,给自家女儿南阳头衔。然而南阳世家反对,顿时天下哗然,各种弹劾奏折飞入紫宸殿,生生逼着英宗将手下御史拖出来顶罪,再不敢提及此事。
  “不用,区区郑家还掀不起风浪。”荀易低声笑道:“若论关系,咱们这些人家上头祖灵庇护,和皇家关系紧密,岂是旁人可比?再说,地下不是还有曹侯在么?”
  吕侯恍然。他有办法跟祖灵沟通。曹侯如今位列天神,谁敢随便削陇川郡?心知荀易早有安排,故没有过问,只道:“若有事,直接来找本侯。”
  二人说话间,渐渐客人到齐,开始大宴。
  按照礼制,郡王设宴一百五十道。可老太妃是亲王之妃,又是高寿之人,皇族长辈,所以皇后今早刻意下旨,一切礼数按照亲王制。
  当然,按着这几日透露的风声,似乎瑞郡王即将晋升亲王。
  所以,一百六十道大宴,还有宫廷赐下的八道寿膳,共计一百六十八道。
  而且,祝寿喜庆时和一般宴会又有不同。在这种时候,一般用自助分食的形式。
  换言之,郡王夫妇定下一百六十道菜谱,照这些菜谱上席准备,大厅按照“寿”字进行布菜。然后诸人择菜而选,选择一盘,就让仆人端到自己面前,然后厨房会再度准备一模一样的菜补充。源源不尽,但这样比每人都准备一份大宴要方便简单的多。
  当然,个人按照自己的等级规制挑拣,侯爵一百,伯爵九十,不超越即可。
  仆人给荀易和曹侯送来单子。
  荀易扫了一遍,一百六十八道菜,宫廷御赐八道,有四山四海之称。山指南山,寿比南山。有南山不老青松果,南山金丝红寿糕,南山仙人奉蟠桃,南山白鹿签肉卷。海指东海,福如东海。有东海四色飞龙面,东海长春万寿卷,东海珊瑚玉珠汤还有一碟东海三星水晶饺。
  这是皇后赐给老太妃的御膳。荀易凭借撒娇卖萌,往年能混着吃点。不过今年看了看菜色,突然没了兴致。这几日事情多,他没什么食欲。而且,这几道菜中明显有他忌口的东西。
  又看向前菜,今日寿宴,又名八宝福禄寿宴。
  开席有八鲜果、八干果、八香药、八蜜饯、八酸咸、八腊味、八垂手、八福饼。六十四品在大厅摆成一个“福”字。
  正菜有荤素十四盏,共计二十八道。另外又有烤猪牛羊三牲以及八宝塔这四种祭寿神的专属菜肴。这是专门祭祀给寿神,也就是大司命的祭品。祭祀之后,诸人分食,不算在正菜二十八道之类。二十八道正菜摆成一个“禄”字。
  旁边放着烤三牲,还有一座八层米糕、水果、鲜珍堆成的八宝饭塔。
  荀易盯着看了看,尤其是八宝饭塔散发纯净的信仰之力。他作为大司命神,面带愉悦之色。猪牛羊三牲全烤没什么吃头,但是八宝塔里蕴含的信仰之力是好东西啊!
  三十二道菜之后的副宴与前菜对应,有八盘劝酒,八盘醒酒,八色馒头,八品汤面,八种寿糕,八盘白霜蜜饯,八盘时季果拼和八类浓粥鲜汤,暗合八宝之数,组成一个“寿”字。
  一般来说,菜都吃不完。每人根据自己的喜好点菜。
  旁边吕侯只要六十盘。初坐二十四盘,正菜八盏十六盘,副宴十六盘,剩下四个空着吃祭菜。
  荀易略略点了四十八碟,只要初坐十六盘,正菜二十,副宴八盘,同样点了四祭菜。
  二人算是比较少的。旁边有不少人大点菜肴,单单初坐前席就已摆满。
  荀易和吕侯上了前菜,继续聊天。
  “对了,你的军练准备什么时候去?我家也有一个小子,到时你们可作伴。”
  军练,茂公和高祖当年定下的规矩。为防止公侯后人不肖,每代继承人都必须去军队中操练几个月。就连皇子们都必须前去,不去军练就不能封王,更别说登基。
  荀易听后,剥着柑桔,随口道:“这几年北方不太平,如果单纯为混军功,不能往北去。”
  “你指的是瑞郡王晋升?”
  瑞郡王凭什么晋升亲王,就是凭借不久之前在北边的军功。当日瑞郡王府亲兵刘迅带回战报让朝廷准备得当,暗中化解北方一次“打秋风”。
  “嗯,未来几年更不安稳。”刚刚荀易和自家表哥谈了:“单纯军练,别往北边走,我的意思去南疆。”
  吕侯暗暗记下,又道:“那你小子早点准备,到时候我们才好上报给你承爵。”
  三公十侯,这些开朝勋贵们彼此抱团,爵位削则削矣,但绝对不能让皇帝握着不给。像目前荀易这种,你说他是庶人,但悬空着爵位,不能以庶人视之。你说他是勋贵爵爷,但又没有相应品级,不知道按照哪个等级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9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