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易(校对)第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8/926


第0443章
太庙祭(三)
  瑞王府,王妃和姜玉燕唠嗑。
  老太妃独有一子传承瑞王之位。另外有两个女儿各封为郡主,姜玉燕是大郡主的女儿,和瑞王同辈。太妃的小女儿一心独身修道,并不在外界行走。
  而今姜玉燕回来,老太妃疼爱自家外孙女,各种赏赐不断送来。王妃瞧见这位表妹得宠,也乐得跟她打好关系。
  这日,二人正在家中说笑,忽闻荀易上门拜访。
  “你说,你要讨取我家的那套大乐编钟?”
  “正是。”荀易落座后,嘴边抹了蜜似得:“两位姐姐越发漂亮了,刚刚进来的时候都不敢认,咱们仨站在一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兄妹。”
  荀易小两人多少岁?王妃的儿子李兴鸿仅仅比荀易小一岁。姜玉燕虽然无子,但年纪和荀景仿佛。
  二女捂着嘴笑:“嘴这么甜,说吧,有什么事?”
  “陛下命弟弟在大祭之日准备《大辉上乐》,但这种乐律你们也晓得,必须用那种三层五十音的大架子。乐署只有两堵,记得小时候在王府见过,能不能让我暂时用用?”
  “不过是演奏罢了,何必这么死板教条?”姜玉燕嫣然笑道:“姐姐教你个法子。你用五音螭儿、七律白鹭、十三柄玉琥儿、十八件全堵大乐、二十五珠半霜天,随便凑一凑不就得了?”姜玉燕说的,是各种编钟的俗称。小的编钟三五一组,中等规模的编钟以十三或者十八为一组。而二十五柄编钟已经可以放双层架或者三层架。
  “面子啊。”荀易当然知道用小编钟能取代,大不了将架子上的编钟拆下重组。可是在大祭的时候不好看。一群人零零琐碎用小钟算怎么回事?
  钟,是礼乐的象征。架子上的编钟数量越多,越能彰显身份。
  “《大辉上乐》最有名的一点就是用五十律大堵编钟来演奏。”因为编钟架子高如墙壁,因此常以堵而称呼。“这种大祭,当然需要这种高大上的五十律大堵编钟。”
  原本,荀易四个人用一堵三层五十柄的编钟就够了,将将可以演奏。只是四个人没有默契,演奏的时候彼此妨碍,站在钟边碍事,影响旁人敲击奏乐。而用两堵编钟后,显得就有些空荡。
  所以荀易和刘师傅商量,干脆将《大辉上乐》拆开,让其他人分头学习,再找几个人一起合奏。《大辉上乐》整篇很长,难以背诵演奏,但如果将其中的章节乐律分开,或许就会方便一些。而且,在合奏中更容易掩盖杂音,不容易出错。说白了,就是借助人多滥竽充数。
  而这样一来,两堵编钟显然不够。但是编钟的打造,一向是各种乐器中最麻烦的。
  琴瑟古筝,找能工巧匠加班加点很好制作。擂鼓花鼓虽然难,但是熬夜一天想必也够了。但是编钟呢?编钟属于金器,从材料上来说是最贵的乐器。
  时间上不足以铸造新的编钟,所以荀易只能用朝廷的名义去外面借。
  三五七口的小钟上有螭纹,士人即可拥有。但十三柄的编钟上面雕刻玉琥,非贵族而不能拥有。无形之间限制钟吕之乐的流传。民间乐坊可以教琴瑟,可以箫笛,但是有几家能够教导编钟的?
  五十柄的大编钟象征王权,除却皇宫外只有亲王和超品王公才能拥有。
  “拿两堵编钟还不够?两堵编钟,再用一些小钟配套也挺好看的。”姜玉燕看向王妃:“咱们家那堵编钟多年不用,现在还能用么?”
  “不清楚,要去库房查查。”王妃看向荀易:“你们几个人合奏,需要几堵大钟?”
  “十六人合奏,但我们需要五堵大钟。”荀易要单独用一堵编钟引奏,作为主旋律。
  “五堵?”二女一惊,王妃道:“燕儿说的不错,你们用两堵钟做高台,然后其他乐师敲击小钟,旁人也说不上什么。”
  “不好,不好。”荀易的强迫症,在弹奏这种乐律的时候岂会容许自己偷工减料?而且,越宏大的仪式越容易请来神灵降临。
  “那你除却我们家外还准备去哪里借?”王妃替荀易发愁:“这种大钟在各家都是礼乐重器,我们自家都很少用。日久失修,恐怕音质不佳。”
  “所以弟弟跑各家王府,卫王爷那边已经谈好。”卫王爷目前广开方便之门做善事,这种还能卖朝廷一个面子的事情绝对不会回绝。“他家编钟合用,老王爷还说要亲自上阵演奏。”
  “倒也是,老王爷年轻时候最喜欢钟吕之音。他家编钟肯定保养得好。”王妃想到这位皇伯祖了然一笑:“那么,另外一堵呢?”
  “昔年,高祖赠给我家天祖的那堵大钟被搁置在祖庙。我已经命人回家去拿,并且跟宫中报备。非常时期,可以暂时用用。”荀家目前爵位不够,不能使用五十律大钟,早早被尘封在祖庙。但现在为了演奏这种大乐,也只能将就一下拿出来用。
  “王爷刚刚进位亲王,我们家的编钟的确能用。”王妃命人将编钟抬出来,荀易检查之后点头:“还成,音质不错。”
  于是,王妃命人给荀易打包送回去。
  荀易本想离去,突然被姜玉燕叫住:“慢着,这些日子我在家中听人说,你和嬴府小姐有婚约?”
  “不错。”荀易再度坐下来:“我和嬴琇相识多年,两情相悦。姐姐既然认识齐正安,最好劝一劝,让他早早歇了心思。”荀易很不满,这个世界圈子太小了,绕了半天自己和齐正安还能沾亲带故?
  姜玉燕对齐家为什么要娶嬴琇并不知道,只依稀听闻嬴琇貌似可以兴盛夫家。女登之体是神农家的秘闻,姜玉燕也不得而知。
  一边是小叔子,一边是自己的表弟,姜玉燕心中无法抉择。所以这几日他暂时躲在瑞王府。
  “弟弟能不能请嬴家小姐出来一见?好让姐姐看一看嬴家小姐。”三个当事人的态度,姜玉燕需要亲自去问问嬴琇自己的想法。
  “可以,明天我让她来瑞王府拜见姐姐。到时候我和她成亲,还需姐姐帮忙做一套全福大喜鸳鸯套。”
  看荀易一脸笃定自己必然和嬴琇成亲,姜玉燕苦笑。齐家势力不小,和神道大有渊源,若真较真恐怕对荀易不利。
  编钟打包送往太庙,王妃又找来李兴鸿:“鸿儿,你送你舅舅回府。路上别乱走,万一被哪家的小猫小狗给叼去,我唯你是问。”王妃意有所指,荀易沉思一番,让李兴鸿送自己离去。
  一路上,李兴鸿刻意换着路线走,荀易瞧见李兴鸿的线路,渐渐明白。这是怕自己跟某些人撞到?
  “你娘防的是谁?难道是郑家要找我麻烦?”
  李兴鸿拿着千里眼观望,随口说:“没事,我在看风景。”
  正说着,空中飘下来一条丝巾,直直落在荀易脚边。而远处,一位女子匆匆赶来……
第0444章
太庙祭(四)
  荀易弯腰捡起丝巾,当他看到这位贵女,目光一寒,随后恢复平静,将情绪统统收敛。而李兴鸿“啧”了一声,在荀易旁边警惕看向女子。顺带,拿千里眼望着不远处一座茶楼上的女子。
  “用了替身?”仔细一看,茶楼上那位女子只静静坐在窗户边,并不能看清楚面容。“这贱人还是这么多心机。”李兴鸿收起千里眼,思考自己一巴掌抽上去会不会引起御史弹劾。
  荀易捡起丝巾递给女子:“姑娘收好。”说完,就要离开。
  女子见荀易态度冷谈,赶紧拦住他:“多谢易哥哥。”
  “姑娘是?”荀易作出迷茫之色,仿佛根本不认识这个女子。
  女子神色哀怨,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哥哥还在记恨家父当年之事?”
  真能说啊,直接将责任撇给你爹,你自己好像没问题似得。李兴鸿在旁嘀咕,荀易仍然摸不着头脑:“令尊?不知令尊是谁?”
  见状,女子幽幽一叹:“难道易哥哥将芸儿都忘了?”
  李兴鸿一哆嗦,浑身鸡皮疙瘩起来。
  到底荀易养气功夫一流,先是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然后礼节性问好,随后就带李兴鸿离开,甩都不甩王觅芸。
  等荀易离开后,王觅芸收起神态,恢复冷静:“果断,当年之事不是那么容易挽救的。”当初荀家势落,王家悔婚巴上毅王爷。而今毅王爷一系被帝系排斥,王家作为成元帝手中的武器去跟毅王爷一系争斗。但是王家远不如毅王府势大,他们急需要新的盟友。
  此时,如果能够将荀家绑上他们的战车,那是最佳的打算。荀家被绑上了,瑞王府能逃开?
  瑞王妃今个儿一大早听闻王觅芸回城,就猜到王觅芸肯定会来找荀易。所以让李兴鸿在旁照看。
  “王觅芸什么时候回来的?”走远了,荀易问李兴鸿。李兴鸿耸肩:“不清楚,大致上是今天辰时?”
  “王家这块牛皮糖忒恶心。我出面容易被人说闲话,看来需要找嬴琇来了。”这时候,荀易想到自家娇妻。也唯有自家娇妻才有那份能耐压制王觅芸。他也不蠢,当然明白自己任何一个决定都会牵扯荀家乃至瑞王府的态度。自己只要略略对王觅芸表现善意,依照王觅芸的心机立刻就会在城中散布谣言,顺带挑拨自己和嬴府的关系。
  “她不好好在山上祈福静修,竟然又跑下来搅风搅雨。”
  他带编钟回到太庙。乌子邺和刘师傅从乐署选拔金钟乐师,总共挑了三十二人。
  神乐司中,荀易一个个将乐师叫进来演奏。每人演奏一曲,最后剩下八人:“刘师傅,你把乐谱拆开,让他们分头学。这几日,大家都住在神乐司,如果这一曲练不成,我没什么大事,但是你们……”荀易阴测测说了一句,起身走出神乐司。
  伸了个懒腰,正要休息时,一道寒光从脚下影子刺向脊椎骨。
  “你们还没完了!”荀易神色一怒,脚一跺,青气蔓延,茂林剑域张开,背后那人被群剑击穿。就在荀易准备留活口时,其自动了断,一道黑色火焰焚烧肉体。当申威赶来,连灰烬都不曾剩下。
  “你没事吧?”申威看少年黑着脸,连忙上前。
  “鬼火的人疯了?在太庙中屡次出手,真以为我是好脾气的主?”鬼火绝对跟太庙有关,荀易心思飞转:“查!必须查,今天晚上我要夜探太庙!”
  太庙远处有一座小屋,屋子里黑漆漆一片,唯有中央悬挂一张腾龙图腾。
  不少人跪在图腾跟前祷告。
  “又失败了?”
  “索性是个傀儡。我们引开他身边侍卫下手,差一点就成功。只要下次再准备一番,或许能得手。”
  突然,刘槐从外面闯进来:“你们又在太庙之中对他下手了?”刘槐气急败坏:“快撤,按照这位的脾气,我们在太庙绝对不安全。”
  “不安全?难不成他敢在太庙之地动手?”一位神官祭酒站起来,神色不屑道:“这里是皇家的地方,轮不到荀家人撒野。”
  “我等奉天而行,我们要杀他,他只能乖乖把头伸出来等宰。”
  “反抗我们,就意味着逆天!”
  一个个神官态度傲慢,背后闪耀龙行云。他们背后有“天”在撑腰,区区一个荀家,算得了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8/9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