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易(校对)第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926

  “未来几天,努力吧!”荀易把青龙当做布条系在头上,还在青龙身体上写了“努力”两个字。专心致志扑向这片书海,精研各种名著典籍。
第0054章
百年好
  李兴鸿打着哈欠从卧室走出来,只见荀易穿戴整齐,拿着一本《诗经》阅读。
  “你这么早就起来了?”荀易放下书,看向穿着睡袍的李兴鸿。这位世子殿下在荀家住的时候哪天不是辰时才醒?
  “昨天夜里让人回去送密函,一会儿还要去帮刘迅收尸。等收拾完了,再回来补觉。”李兴鸿拿起点心吃,瞥了一眼荀易看看的书:“《诗经》一万年前的老书了,看它干嘛?你觉得这次恩科会从这里面出题?”
  轩辕黄帝的帝纪有八千一百年,从夏商周开始,历经数十个朝代。即便是龙相帝时代,人族也不断更替自己的王权,尊奉自己的祖神炎黄二帝。而这也是龙族最不满的一点。
  如今龙帝执掌天地,为何人族仍然尊奉一位已经失去的古帝?
  龙相帝时代也有五千年,唐诗宋词之类的东西已经有万年历史,虽仍然有人口口传唱,但这万年间诞生无数新的诗词歌赋。一个个文明起起落落,真正被现在当做教典用的仅仅是几个朝代的文集而已。
  “本朝崇近古周礼,《诗经》作为那个时代的文学启蒙,同样是我们的教科书之一,自然有其深意。”接着,又埋头看书。
  “其实小舅舅你不用这么辛苦。”李兴鸿看看四周,低声说:“这次晴隆城的主考官是礼部的朱大人。”
  “朱大人?”荀易抬起头:“朱图叔叔?”
  “没错,朱大人和舅爷爷是同门,就算是看在已故的舅爷爷面子上,小舅舅这次恩科绝对没事。”
  “再说了,朝廷之所以让他来晴隆城,未必不是照拂小舅舅你的意思。”
  “行了吧。自从祖父当年弃官离去,和高祖嫡系这一脉关系不亲,今上哪里会这么照顾我?”荀易不以为然:“今上恐怕连我的名字就叫不出来。”
  如果是荀钰之前的荀家,那时候荀家鼎盛,三代英宗皇帝就是茂德公之女孝文皇后和高祖嫡长子昭宗皇帝之子,和荀家当代家主是表兄弟。当初荀茂曾祖生前是侯爵,但是在死后立马被三代英宗皇帝册封为国公。
  荀家三代国公,本朝独此一份,堪称美谈。
  “如果是那个年代,皇帝刻意照拂荀家子孙我还相信。但现在这位嘛……”荀易摇头。自从四代明宗皇帝晚年那一场夺位大乱后,荀钰早就退出朝野,安心在陇川郡做自己的富贵闲人。
  到了现在,荀家正是势力低谷的时候,除了荀易三叔还在朝中,嫡系几乎没有力量可以通达天听。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就算当今圣上也有一丁点荀家血统,但过了数代,哪里还会在意我们家?人家自然有自己的母族。”
  李兴鸿撇撇嘴:“荀家哪里有舅舅说的这么惨?李荀两家通婚是当年高祖皇帝和茂德公定下的规矩。两家关系密切,就算目前没有荀家女为后,但是我们这些王爷们不还是迎娶荀家女子?我家太奶奶还在呢!而且我可是天天喊你舅舅啊!”
  大周天下是李纯和荀茂一起打下来的。据说在当初还没立朝时,李纯也就是高祖皇帝曾许诺日后与荀茂共掌天下。
  这种情况并非无例可循。在人族两万年历史中有几个朝代国家并没有君王,而是以议会或者联盟的形式存在。甚至还有双王制,后主制等等。
  不过这个提议被荀茂婉拒,最终仅仅接受超品国公的册封。
  紧接着,在大周元德三年时,李纯本想将自己的公主嫁给荀茂长子,结果被荀茂当着所有朝臣的面拒绝。并且,荀家有一条祖训:荀家男子不得迎娶龙女!
  这个龙女不单单指的是公主,而是指一切具备龙族血脉的女子。
  后来李纯又下旨命太子迎娶荀茂长女,并将这道圣旨留在太庙:“荀家女为后,江山共掌之。”
  荀易经过这几天城隍生涯,隐约明白自家天祖的意思。为了确保轩辕帝系的血统纯净。只有荀家女嫁入皇家,绝对没有荀家嫡系迎娶皇家公主。
  “不过当初天祖给高祖皇帝这么甩脸色,当众拒绝,高祖皇帝居然也能让天祖安安生生度过晚年?”
  荀易思来想去,也只有兄弟情深一个解释。
  据说这两人从十四岁开始就在一起游历江湖,交情甚笃。就从昭灵武王那边看,当初开国那些前人交情不错,也没什么彼此倾轧,权力争斗。
  开朝之时,世风清明似乎是惯例。
  荀家前三代,可以说是享尽荣华,但从后面开始慢慢衰落。有荀家自己刻意为之,也有后来皇帝猜忌之心的关系。
  不过在这个神道昌盛的世界,荀家只要有神明坐镇,大周皇帝不敢下手灭绝荀家血脉。就连高祖皇帝和茂德公的祖灵也不容许这种情况发生。
  “说起来,今年祭祖需要准备下了。”荀易摸着下巴,对李兴鸿问:“你这次准备待到什么时候?跟我回老家看看?”
  “只待到舅舅恩科结束,我就是来送舅舅考试的。至于祭祖嘛……”李兴鸿耸肩:“我可不愿意喊小舅舅之外的人叫舅舅。”
  李周皇族开枝散叶,李兴鸿已经是第七代人。喊荀易叫做舅舅,如果去荀家老宅,那边还有一大堆舅舅以及舅爷,甚至荀钰那辈还有几个老人在。就连瑞郡王府的那位老太妃都不敢不敬。
  “哪年跟你回去不是磕头去了?”李兴鸿一副不情愿的模样。他作为世子,虽然不用给平民百姓磕头。但是去荀家宗庙,庙里头那几位见一个磕一个,他才不往那边去呢!
  “我家三位国公哪位不是你家老祖宗,你磕个头还不应该?别说你,就算是龙城那位陛下,如果去我们家宗庙给茂德公上香,你看他怎么做?”
  李兴鸿悻悻然,转移话题:“反正小舅舅不用操心,回头外甥给朱大人一张帖子,让他照拂下即可。”
  荀易自持昨夜复习得当,懒得和李兴鸿解释:“你别乱来,回头省得有人告发。我自己考又不是考不过?”
  看了看天色,用饭后前去书院。
  刘振英仍然没有回来,荀易来书院销假时看到讲师室四壁有焦黑痕迹,便问韩风:“韩大哥,前两天起火了?”
  “嗯,前段时间你正好没在,没看到。书院封存你们作业的书库起火,烧了不少东西。”
  荀易赶忙追问:“严不严重?”
  韩风摇头:“不太严重,就是把你们这些学生的课本作业烧了。其他物件损毁不大,据说是一个小厮不小心打翻火炉烧了三摞书本而已。”
  “哦。”荀易正要点头时,突然听韩风又道:“你这几天的运气可能有些不好。在抢救的时候其他人的课本损伤不大,但是你去年一年写下的各种作业都被烧了。”
  “诗词歌赋,论文答辩都没了?”
  “没错,而且就你自己这么惨。”韩风眨了眨眼,荀易目光幽邃,似乎想到了什么。
  “韩大哥,谢了!”本来是回来请假,但马上提笔又给自己请几天假:“我要回去闭关复习,这几天就不来了。”
  就丢了他的作业课本?怎么看这都是冲着他来的!
第0055章
入贡院
  柏山,荀家祖地,几位先人的陵墓都在这里。
  山下炊烟袅袅,田地纵横,一座座房屋竖起,少数有三千户。除却荀家人外还有当初随荀茂德征战的那些老兵亲眷以及茂德公后来的食邑。
  其中一座大宅中,荀昆和一少年对坐:“怎么样?这些东西能不能用?”
  荀晟翻看文本,不少文章中的某些特定字体都会画圆或者描红。
  “不错,荀易那家伙这些年的作业课本都在这里,剩下几天可以专心研究他的文路。能够看出来,他的文路和大伯很像,不愧是大伯从小培养的。”荀晟面带得色,朱图来监考的事情,荀易或许不想沾什么光,但荀晟可不这样看。
  “朱图大人和大伯昔年同门至交,就算荀易那家伙不去上门求,只要朱图大人看到他的文章笔风,也会给他一个好成绩。”
  荀昆把玩一串檀木手链,沉吟道:“三年前你开始学习大伯的文风,现在又得到荀易的文章作业。过两天能模仿几分?”
  “差不离了。”荀晟指着荀易的文章笑道:“我等读书之人,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小子素来以孝道为先,莫说其父母名讳,便是祖父以及天祖名讳也不敢随便提及。”
  本朝礼制,不可随意提及皇帝名字,就算是同音字也要尽量避免。而作为子女,父母的名字不能出现在文中。荀易从小是荀钰带大的,所以每当碰到“钰”的时候或用同音字替代,或者直接留白画圈。
  仅看这文章行字,便可对荀易平常的习惯了解大概。
  “天祖被称为茂德公,但论起真正封号是一个‘德’字。平日世人虽然称呼茂德公,但我们后辈岂敢直接写其名讳?”
  “我常用戊字头上加一横来替代。不过他的行风现在是取‘密’替代。”
  仔细研究荀易的文路,荀晟不住点头。“这次拿他的文章的确是拿对了。跟几年前的文路截然不同,想必也是当初察觉我刻意模仿,这两年才转变风格吧?”
  两年前荀钰刚走后,荀晟就开始为科举做准备。他深知荀钰给荀易留下不少人脉,所以刻意模仿荀易的笔风文路准备到时候混淆视听。
  不过荀易在最初便有所觉,慢慢下意识修改自己的风格。原本荀易用的是减字法,遇到避讳字眼时减少比划。“茂”写成“戊”加一横,“钰”减少一点改成王字,“源”将水字旁改成竖道。这种文风只要了解荀易身份的人,转念一想就知道荀易是谁。
  这也是考试时候一种认亲的法子。
  当然,更隐蔽一点的是字体。在那个字体笔画下面用力多,用力浅,真正亲近的人直接就会看出来。
  不过当察觉自己的手稿丢失后,荀易马上改变风格,以同音字、同义字替代。字体也慢慢进行调整。
  “谁知道朱图大人看不看荀易这几年的文章?还是保险些的好。”荀晟请自家哥哥偷来荀易的文章。检查之后再度对荀昆致谢。
  “打虎亲兄弟,这谢就不必了。只要你未来高中,你我二人还可同心协力执掌荀家。”荀昆意味深长一笑,荀晟知机说:“大哥放心,若小弟能够高中,自不会和哥哥争夺荀家家主之位。”
  荀家嫡系“日”字辈的人只有三男三女,荀源膝下有荀易和荀昙这对兄妹。二房有荀昆和荀晟这对兄弟,荀晟年纪和荀易差不多,同样参加这次恩科。而荀易三叔膝下是两个女儿荀景和荀星。
  如果荀易出事,未来家主的位置必然给荀昆或者荀晟的一人。
  荀昆颔首,目光眺望东窗,远处若隐若现一片宏伟的建筑群。荀昆心中默默道:有朝一日,这座茂园一定是我的。
  “那弟弟慢慢研究,哥哥先走了。”荀昆起身离去,只剩下荀晟自己研究荀易的文章。笑容逐渐消失,荀晟阴冷看着烛光:“给你?状元头衔加上家主附带的爵位,这样岂非比单纯一个状元更有威慑力?”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9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