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风流(校对)第2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2/469

  赵小姐什么心思,虽然没有表露,大家却都是晓得的。
  这笔债,连徐申都觉得说不过去。
  赵小姐看着大家都看向自己,拢了拢头发,强颜笑道:“有什么可惜的,人活着无非就是靠一点盼头,盼没盼到是一回事,至少心里有个念想,真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倒也罢了。可是我却以为大家也不必如此绝望,船到桥头自然直,朝廷不会坐视我们不理的,就算……徐公子不是也在朝中吗?所以……”
  她口里虽是说,心里却已是绝望,朝廷就算有反应,那也是几个月之后的事,至于她心目中的徐公子,却不晓得这辈子还能不能再相见了。赵小姐是个内敛的人,并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感情,只是现在生死未卜,处在这朝不保夕的环境里,她陡然想到了徐公子,她隐隐觉得,徐公子再负心也不会弃自己不顾,一定会想办法来救自己,那时候他一定威风凛凛,穿着金甲骑着雪白的骏马从天而降……
  只是……虽是一直这样告诉自己,赵小姐却是知道现实依旧冷酷,就算徐谦会不计后果而来,可他毕竟是朝廷命官,没有朝廷的旨意,怎么会来?就算朝廷有旨意,等大军准备好了,那时候整个杭州怕也沦为地狱了。
  所以在说出一番劝慰的话之后,赵小姐不由幽幽地叹了口气,一双美眸掠过复杂,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煎熬着她的心。
  众人坐在一起,并没有商量出什么结果来,便是王艮这种举世闻名的大儒,平时虽然说话头头是道,唇枪舌剑,可是现在却是一句嘴都插不上。
  既然无话,众人自然各自散了,徐申悄悄地把赵小姐叫到一边,压低声音道:“赵小姐,后院的左厢塌下有个地窖,迫不得已的时候,你藏身进去,这事儿对谁都不许说,知道了吗?”
  赵小姐感激地看了徐申一眼,道:“叔父……”
  徐申叹了口气,道:“你不必谢我,要谢也是徐谦那臭小子来谢,这个混小子在京师快活逍遥,却是苦了你。”
  丢下这话,徐申背着手,一副无事人一样走了。
  赵小姐回到后院自己的厢房,后院这里是不许人随意出入的,有徐家的一些心腹在这里把守,推进门去,里头的陈设依旧,唯有被褥下添了一把剪子,梳妆台前,却是一张张白纸,纸上都是些赵小姐的随意涂鸦之作,无非是些小诗罢了。
  赵小姐吁了口气,听到外头的嘈杂声,突然想到什么,清秀的脸颊上露出几分霞红。
  ……
  武林门是杭州最重要的一座城楼之一,再往北便是运河,这儿是兵家必争之地,官兵调防、粮草输送,都是自武林门外的运河进行。
  城外的码头,到处都是运来的粮秣,更有无数官军驻守,而城楼上则是一个个青铜肤色的倭寇,倭寇似乎也能意识到武林门的重要,因此大部人马,都在这里就地驻扎。
  倭寇一向人员复杂,这三千余人马乃是几个最大的倭寇合股而成,其中最大的一支人马自然是双屿港的五峰船主王直的精锐,此外,又有李光头、徐栋等一伙伙恶匪,王直的力量既有大量的汉人,还招揽了不少倭人流浪武士,而李光头则与佛朗机人交从甚密,其部众多有佛朗机人,比较熟练用火铳,几次官军攻城,李光头的部众都是以火器回击,倒是很有效果。
  官军攻了几次城,损失不小,现在也渐渐消停下来,只是这些倭寇们却并未松一口气,他们现在可是处在内陆,想要远遁,却不简单,在没有顺利出海之前,谁也难说明日会发生什么。
  昨天夜里,倭寇出城袭了武林门外的码头,烧了不少运来的粮秣,虽然最后官军各部反扑,又将他们赶回城来,却总算暂时让他们松了口气,至少官军已经风声鹤唳,再不敢明目张胆地在城外的码头调集军马、输送粮秣、军械了。
  现在……一伙倭寇的头目们坐在城楼里,却是吵作了一团,大家本来是来自五湖四海,为的无非就是抢劫,现在这个处境却不免令大家争议起来。
第四百八十九章
贼王
  李光头和徐栋二人乃是福建出身的倭寇,和其他倭寇甚少有什么牵连,若不是因为这一次王直相邀,也不会参加进来。
  这三千倭寇,俱都是各大倭寇的精锐,作战勇猛,李光头和徐栋二人的人马就超过了千人,这一次虽然大家是共推王直为首,可是自夺了杭州,李光头等人出力却是最大,若不是他们的火铳队打退一次次官军的攻城,怕是这杭州早就易手了。
  李光头年约三旬,其实眼下倭寇的首领年纪都不高,却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角色,让人一看便觉得彪悍,他口里嚼着从佛朗机人那儿弄来的烟叶子,似乎从这烟叶中获得了某种刺激,额头上的青筋爆出来,随后他一口吐出残渣,眼睛一眯:“弟兄们冒险跟着王船主来了这杭州,可不是来攻城略地,朝廷也不是软柿子,咱们是趁着他们没缓过劲,才有机会来这杭州,现在不趁着这个机会,让弟兄们乐一乐,多抢些东西,还等什么,等到城外的官军越来越多,瓮中捉鳖吗?”
  说到这里,李光头就气不打一处来,好不容易来了趟杭州,这王直却说要小心戒备,固守城池,固守这里有个什么用?这杭州只有抢了才能得到好处,莫非这城墙能吃吗?
  坐在李光头一边的徐栋也是阴冷一笑,道:“李大哥说的极是,咱们是做贼来的,又不是来踏青,弟兄们已经管不住自己了,这样下去非要哗变不可。”
  王直坐着沉默不动,他三十出头,身上穿着一件儒衫,虽然皮肤黝黑,却带着几分温文尔雅,乍看之下,一点都不像是纵横四海的巨寇,反而像个读书人。
  其实不必他开口,附近的几个首领已是暴跳如雷的站起来,怒斥道:“王船主让咱们守城,自然有他的用意,你啰嗦什么!”
  “就是,这儿还没有你们说话的地方!”
  李光头面露狰狞,目中闪露出几分杀机,森然朝王直看了一眼,道:“王船主,来之前,可是你和咱们……”
  王直微微一笑,咳嗽一声,道:“现在争论有什么意思,咱们现在深入虎穴,若是不齐心,想走就不容易了。我带大家来,抢掠是其次,这最紧要的,却是要让朝廷知晓我们的厉害,本来朝廷不平倭的时候,弟兄们倒也快活,可是现在朝廷偏要和咱们为难,这让弟兄们怎么讨口饭吃。做人,目光要看远,抢了这杭州有个什么用?这点银子或许够兄弟们吃喝玩乐半辈子,可是后半辈子怎么办?咱们千辛万苦,就为了这个?李船主,咱们来这里,是要迫使朝廷对咱们招抚,得逼迫朝廷对咱们开海,只有朝廷对咱们开了海,咱们在海外每年将大明的货物运到各藩,才能从中牟取重利。”
  李光头冷笑:“朝廷安抚咱们,李船主未免也太天真了吧,这朝廷可信吗?”
  王直面无表情,道:“可信不可信,在于你的实力,咱们今日拿住了杭州,这江南各地的官军,谁是我们的对手?江南的新军不堪一击,可朝廷就算派精锐围剿,那也得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因此,以我之见,这朝廷不敢担风险,至少在一个月之内,咱们将杭州稳妥的守住了,朝廷怕事情闹大,就不得不派人来招抚,咱们趁机提出条件,让朝廷敕封我等官职,获得专营之权,而后拿着敕命远遁出海,将来贸易,只需要让不相干的水手带着船来装货、卸货即可,假若朝廷反悔,咱们只要手里还有兄弟,今日可以袭杭州,明日就可袭泉州,因此,这一个月之内,咱们必须把杭州稳稳守住,守住了这里,朝廷才看得起咱们,才不得不屈从。”
  李光头冷笑:“若是朝廷非要剿灭我等不可呢?”
  王直眯上了眼,慢悠悠的道:“朝廷若真要剿灭我等,我们便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你看到城下的那些官军吗?咱们杀他们个人仰马翻,突围而去,几个月之后,咱们再来,这一次是杭州,下一次就是宁波,江南的这些新军,尽都是酒囊饭袋,不足为虑!”
  李光头不忿道:“哪里有你说的这样容易,外头可是数万官军!”
  王直笑了:“虽是数万,可是假若有人给咱们通风报信呢?假若这数万人里头,有咱们的人呢?咱们袭击杭州,可是帮了许多人的大忙,这个恩,他们不报不成。”
  说罢,王直慢悠悠的道:“昨天夜里,我已命人送出去了降表,现在等的,就是朝廷的反应,若是他们肯接受倒也罢了,不肯接受,那只好一拍两散,有的是他们头痛的。”
  李光头不由动容:“你的意思是说,这大明朝廷里,有咱们的人?”
  王直站起来,道:“朝廷里固然没有,可是这新军里,却有不少,否则咱们这么点人,怎么可能一路畅通无阻直抵杭州。还有,海外各路的水帅们此前邀他们上岸时他们俱都犹豫,现在怕是已经后悔不迭了,将来你我若是得了敕命,再回到海上,获得专营之权,怕是这四海之内的船主、水盗,都要乖乖对你我俯首称臣,整合了他们,我等便坐拥十万水路好汉,朝廷就算想要反悔,照样也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这世上的事,比的就是拳头,拳头还在,咱们就不必将朝廷放在眼里。”
  突然透露出如此多的隐情,城楼里的首领们俱都在暗暗消化,他们想不到,这一切都是王船主的布置,不过早就听说过,王船主行船和别人不同,别人在外,多以劫掠为主,而他却多以行商为主,与江南的某些世家大族交从甚密,甚至和倭国不少大名亦是时有联络,将一船船的货物运出去,再运进内陆来。
  李光头一拍大腿,道:“罢,既然你如此自信,自然就从了你,只不过……你得保证弟兄们的安全,否则……”
  他不再多言,也不打招呼,大剌剌的走出去,那徐东见李光头要走,也连忙追上去,出了城楼,压低声音道:“李船主,你就真信这姓王的,若是真有敕封,他肯分一杯羹给你?”
  李光头看了徐栋一眼,见他的目光冰冷阴沉,宛如一只蓄势待发的毒蛇,李光头哈哈一笑,道:“我岂能信他,他不是也有句话说的好吗?这世上,谁的拳头大才是真的,李某人这么多弟兄在这里,他就算想卖,也得看有没有这个本事!”
  徐栋嘿嘿一笑:“不错,既然来了,就走一步看一步,我看这姓王的不简单,他们这些江淮一带的人,最是狡诈,总之小心一些。”
  ……
  看着李光头不客气的离开,城楼里有人不由冷哼:“这个姓李的实在无礼,王船主,这些人一向和佛朗机人厮混一起,佛朗机人也一直想趁机通过他们抢夺咱们和倭国的贸易,我看这姓李的和姓徐的不安什么好心。”
  海上的倭寇林林总总有数百之多,实力大的,人数有数千人,小的也有上百,不过大致这些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王直这样主要与倭人进行交易的,他们招募的战斗人员也多以倭人为主,由于倭国内部分裂征战不休,那儿成了王直等人的乐土。而另一些人,如李光头一般,多是和佛朗机有关系,他们更多的是佛朗机人的代理人。佛朗机人早就对倭国垂涎已久,也一直想垄断与倭人之间的贸易,这就触及到了王直等人的利益,因此李光头和王直一向水火不容。
  只不过……王直却是微微一笑,对此不以为意:“之所以邀他们来,一来是为了保险起见,这其二嘛,就是给他们一点甜头,这两个人,其实不足为患,眼下还用得着他们,等事情办好了,他们也就没什么作用了。不过,大家要约束自己的部众,现在不要和他们起什么冲突,只要我们还在内陆,就要精诚团结,有什么帐,都等回到海上再说……”王直眼眸微眯,绽放出一丝亮光,慢悠悠的道:“只要大明许了我们的条件,莫说是他们,便是佛朗机人,老夫也要和他们争一争长短,他们想把手伸到这儿来,咱们将来就要把手伸到南洋去。”
  “怕就怕……朝廷那边……”有人还是不免担忧……
  王直微微一笑:“无妨……朝廷就是陀螺,你打一下他才肯动一下,他若是不肯,那就打一打就是了,诸位近来小心一些,城外有人给我传了消息,说是明日清早,官军又要组织一次攻城,这一次目标却不是武林门,而是庆春门,待会儿老四去跟李光头交涉,就说他们的弟兄也乏了,请他们去庆春门那儿休整一下。”
  城楼里顿时传出哄然大笑。
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怒了
  虽是过年,可是因为杭州的事,这大小的文武百官们依旧没有消停,至今也没有议论出个结果来。
  其实文官最爱动嘴皮子,治河有他们的份,打仗也有他们的份,所谓一专多能,人人都是各方面的专家,大家怀着赤诚,自然要发表一些议论。
  而与此同时,内阁这边总算也拟定了章程,一方面,是命徐谦为钦差,主持大局,另一方面,则是派遣大军,南征!
  前者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实在是徐谦这厮先斩后奏,人都先跑了,几头牛都拉不回来,你拿他能有什么办法?
  而后者象征意义倒是更多一些,南征?南征就要粮草先行,要凑齐各路大军,要做好许多准备,而这些准备,没有几个月是绝不可能凑齐的,官军不可能像皇家学堂一样吃苦耐劳,撒起脚丫子就跑,也不可能像皇家校尉坐着船就走。这可不是一千两千人,估摸着等到大军抵达了杭州,黄花菜都已经凉了。
  只是南征的样子一定要做足,一方面是威慑,另一方面是鼓舞江南的军民士气。
  杨廷和已经连续四天没有离开过宫里,白天夜里都在值房里办公,随时等候天子传召,为了这个事,所有人都不安宁,廷议倒也举行了几次,不过都没什么营养,整人辩论或许还用的上那些个清流,真正做事的时候,实在指望不上。
  趁着这个机会,杨一清亦是开始入阁办公,只不过朝廷还没有给一个学士的名份,甚至于朝廷有启用王守仁的打算,当今朝廷,论及军事,硕果仅存的也就杨一清和王守仁,杨一清自不必说,王守仁也不是省油的灯,宁王之乱便是这厮平定的,这家伙厉害之处就在于,既无朝廷委任,此前也没有什么技术专长,原本朝廷也没指望这个家伙能成事,因为大家该跑的都跑了,结果朝廷大军还没到,他就先把事情解决了。
  嘉靖自然想到启用他,杨廷和倒是干脆,直接委了个南京兵部尚书,反正王守仁本就在浙江闲居,可以直接赴任。
  南京兵部尚书是个很尴尬的职务,表面上比江南总督还大,偏偏就是不掌兵,说是南京后勤部长差不多,这里头,自也有杨廷和的私心,另一方面,也是觉得王守仁年纪太大,也有体恤他的意思。
  杨一清对江南的时局最是忧心忡忡,虽然许多大臣仍然乐观,认为什么天兵一到,贼寇必定灰飞烟灭,这种天真的想法,自然不会存在于杨一清的脑海里,他几次和杨廷和商讨此事,说出问题严重,杨廷和也深以为然。
  今日在内阁里,一份奏报传来,杨廷和看过之后给杨一清过目,道:“这些倭寇看来是铁了心要固守杭州了,官军攻城,又输了一阵,庆春门一役,官军死伤七十余人,不得不撤下来阵来。”
  杨一清看过之后,面无表情的道:“只怕死伤不是七十余,至少也有三百,这种官样的东西是不能信了。”
  杨廷和叹了口气,道:“江南的官军久攻不下,官军疲惫,江南总督李时请求朝廷调兵进剿,你怎么看?”
  杨一清道:“这伙倭寇如此精锐,自然不是乌合之众,老夫最担心的其实不是这个,而是倭寇上岸,本就是劫掠,可是为何这一次不但袭了杭州,还迟迟不肯弃城,这么多对他们并无好处,假以时日,只要朝廷坚持进剿,他们就不怕走不了了吗?”
  杨廷和醒悟过来,不由道:“你认为,他们还有更大的图谋?”
  杨一清颌首点头:“老夫在宣府的时候,边镇也多有战事,蒙人如倭寇其实没什么不同,多是抢掠之后,趁着各路援军未至,便立即远遁,这是通常的做法,却也有蒙人占住了要塞,却是迟迟不肯走,这些人,才最是可怕,他们占住了关塞,而不掠夺财物,却是吸引官军进剿,这就说明,他们的胃口更大,他们要索取的东西更多。”
  杨廷和冷笑:“区区倭寇,不足为虑。”
  杨一清却是摇头苦笑:“倭寇自然不足为虑,可是杨公想想看,现在的关键不在于倭寇,而在于江南,江南乃是钱粮重地,一旦生乱,多乱一日,朝廷的损失就无以数计,眼下江南的官军不堪为用,要真剿,就得靠京师调兵,而京师的大军真要到了,怕也是三四个月之后的事,可是杨公有没有想过,眼下江南人心惶惶,这三四个月,朝廷等得起吗?而且因为战事一旦错过了春耕,等到来年,朝廷的粮食怕就不足以支撑了,这几年灾情不断,假若朝廷没有足够赈济的口粮,又当如何?这种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不是玩笑。”
  杨廷和脸色凝重,道:“你说的是,大局,大局啊……”叹了口气,一时无言。
  正说着,却又有奏报传来,杨廷和看过之后,眼眸微微眯起,随即道:“你说的没有错,果然这些倭寇是别有所图。”
  接着将奏书递给杨一清,杨一清不由皱眉,这奏书乃是通政司报来的,说是倭寇贼首发来书信,请求纳降,愿意接受朝廷招抚。只是要招抚,条件却只有两个,其一是给王直人等授予爵位,并且昭告天下,其二,就是准其海贸专营。
  当然,条件固然是一回事,自然还少不了给朝廷一个台阶,里头洋洋数千言,都是在哭诉自己因为走投无路,如何误入歧途,又在万不得已之下出海,最后又信誓旦旦的说自己虽孤悬海外,却仍心怀故国,此次袭杭州,实在是迫不得已,只求朝廷能够收纳,愿意肝脑涂地云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2/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