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风流(校对)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589

  朱高煦冷笑道:“你是燕山北卫出来的?哼,吃里爬外的东西!”
  好端端的成了吃里爬外,郝风楼觉得自己冤枉得很,不过郝风楼倒也无所谓,他淡淡一笑,权当没有听见。
  只是朱高煦却是急脾气,拍案道:“你现在滚出去还来得及,孤王看在姚先生的面上,也饶你一命。”
  “不急,不急。”郝风楼的表现让朱高煦有吐血的冲动。然后郝风楼轻轻阖上眼睛,闭目养神,嘴皮子轻动,补上一句:“殿下再等等。”
  等不了多久,便有乌压压的锦衣卫将整个汉王府包围。
  纪纲此时正亲自带着一队锦衣校尉进去。
  听到了外头的动静,郝风楼神色如常地站了起来,道:“殿下,时候到了,卑下告辞。”
  这家伙话音落下的时候竟是一脚踹翻了身前的桌几,桌上的瓷瓶落下来,砸了个稀巴烂,看上去一片狼藉。
  朱高煦气得七窍生烟,几乎要冲上去和郝风楼拼命。
  好在他心里存着理智,还不至于如此不晓事,反正人已到了,送去了南镇府司,这家伙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郝风楼带着人走了出去,外头的侍卫纷纷挺刀对他,纪纲已经抵达,郝风楼向纪纲行礼:“卑下见过大人。”
  纪纲铁青着脸,道:“拿下,送南镇府司!”
  数十个校尉将郝风楼制住,郝风楼也无所谓,任由他们解下自己的绣春刀,押送出去。
  曾建等人也都解下了武器,统统送走。
  “殿下……”
  纪纲小跑着冲进厅堂,看到里头一片狼藉,再看呆呆的汉王,竟有点惊慌失措。
  汉王压压手道:“这个人,疯了。”
  纪纲呆立着不动。
  朱高煦沉默片刻,又道:“他是真的疯了。可他是姚先生的弟子,怎么可能会是疯子?”
  这一句不知是有心还是无心的话,一下子点到了问题的中心,纪纲脸色骤变。
  朱高煦叹口气,苦笑道:“他若不是疯子,那就是本王疯了。”吸了口气,继续道:“事情怎么样?”
  纪纲道:“南镇府司自然会追究他。”
  朱高煦摇头道:“本王说的是那些读书人。”
  纪纲道:“卑下准备动手,只是被眼下这事耽误了。”
  朱高煦叹口气道:“先不急动手,让他们先闹一闹,南镇府司那边怎么处置郝风楼也不必过问,本王不问,你也不要问,当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本王算是看出来了,事有反常即为妖,就让南镇府司自己去办,借此来揣摩圣意吧。”
  身为王子,朱高煦绝不是一个只知蛮干的家伙,郝风楼突然找麻烦让他生出了警惕,或者是说戒心,如果你只当郝风楼是个疯子,可是朱高煦不相信姚广孝也是疯子;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朱高煦决定索性拿郝风楼做饵,试探一下父皇的心意。
  父皇若是知道有个锦衣卫百户冲进了王府袭击了自己,还打砸了王府会如何反应?会暴跳如雷么,又或者……
  朱高煦奇怪地看了纪纲一眼,道:“姚先生一向置身事外,这一次,却不知到底是什么用意。”
第六十九章:你会后悔
  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显然在永乐朝的花样作死大赛里,袭击汉王府绝对算是很出彩的作死手法之一。
  南镇府司已经惊动,主持南镇府司的指挥佥事刘通震怒,他很不含糊,直接命人提了郝风楼来,在阴森森的南镇府司大堂里,刘通杀机毕现,狠狠地看着郝风楼。
  刘通是锦衣卫中少有的北平燕山前卫出身,燕山前卫曾卫戍北平,并没有直接参与靖难之役,守卫北平是前卫的职责。而太子当年在北平监政,主持北平军政,所以燕山四卫,前卫几乎是太子的死党。
  正因为如此,刘通在锦衣卫中属于较为特立独行的人,比如这一次,锦衣卫的许多动作,他就没有参与,可是不参与不代表不关注,原以为各千户所就要动手,谁晓得横生枝节,突然杀出了个郝风楼袭击了汉王府。
  刘通冷冷地看着郝风楼,进了南镇府司这个号称锦衣卫人人闻之色变的炼狱,郝风楼居然脸色平静。
  啪……
  狠狠一拍惊堂木,刘通厉声道:“堂下何人?”
  郝风楼回答道:“卑下内东城千户所百户郝风楼。”
  刘通又是厉声责问:“郝风楼,你知罪吗?”
  “不知!”
  这里可不是寻常的衙门,不是你说不知就不知的,若是其他地方打官司,当然是极力喊冤才好,可是在南镇府司,却满不是这么回事,人家把你‘请’来,你还敢自辩,当这南镇府司是虚设的吗?
  刘通冷笑连连,道:“好,你不知罪是不是,本官倒是想听听你如何辩解。”
  这是猫戏老鼠的把戏,在刘通眼里,郝风楼已经是死人了。
  郝风楼正色道:“卑下奉命追查纵火的乱党,何罪之有?”
  刘通端起茶盏慢吞吞地喝了一口,继续问道:“还有呢?”
  郝风楼道:“没有了,卑下是奉命行事,若这也有错,就请大人责罚,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郝风楼对刘通并无敬畏之心,令刘通很是恼怒。
  郝风楼道:“只不过卑下晓得大人要整人,根本就不必问罪证,多说也是无益。”
  刘通眉毛一挑,不由笑了:“你倒是聪明,既然知道这个道理,那么本官若是不扒了你一层皮,倒是对不住你了,来人!”
  郝风楼微笑看他:“大人,你莫要后悔!”
  刘通也算是有见识的人,自掌南镇府司以来,还没有哪个锦衣卫官兵敢在这里说这样的话,便是都指挥使纪纲也要礼让他三分,当然见不得一个百户如此嚣张,冷笑道:“那好,我便看看什么叫后悔,来人,动家法!”
  数个力士涌进来,要将郝风楼拖去刑房。
  可是这时候,却有个尖细的声音道:“且慢!”
  正说着,一个太监脚冲进来,正是三宝,三宝看了郝风楼一眼,又看看刘通,随即微笑,道:“咱家奉陛下之命召郝风楼入宫觐见,刘大人,能否让咱家承你一个情,先将这家法放一放。”
  郝风楼心里松口气,他大致也猜测到宫里这个时候也差不多要来人了,时间掐得还算准确。
  刘通却是脸色骤变,郝风楼可是袭击汉王‘不轨之徒’,陛下见这个人做什么?
  只是他再强势,也不敢放肆,勉强干笑:“好说,好说。”
  校尉已放开了郝风楼,郝风楼舒展了一下手腕,朝刘通微微一笑,道:“看来刘大人想要后悔,也没有机会了。”
  这句话让刘通脸色又青又白,郝风楼却是无所谓,尾随三宝出去,外头已停了一顶轿子,三宝请郝风楼上轿,郝风楼并不客气,坐入轿子。
  摇摇晃晃的走了小半时辰便到了西华门,可是轿子并不停下,直接穿过了门洞,往宫中深处进去。
  这倒是让郝风楼颇感欣慰,须知宫中是不允许骑马乘轿的,没有陛下亲口恩准,谁也不行,可是这一次,自己竟然享受了这样的待遇,可见皇帝对自己不算坏,总算没有浪费自己的一片苦心。
  其实方才的一番动作,郝风楼担着的风险可谓极大,稍有闪失,都可能误了自己性命,可是不冒险却又不成,他深知神仙打架小鬼遭遇的道理,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做出一些‘出格’举动,把原先那鱼死网破的皇子之争演变成一场‘误会’。
  轿子在暖阁外停下,三宝进去通报,旋即领着郝风楼进去。
  暖阁里的朱棣穿着一身宽大舒适的道服,道服因为宽松,而且式样简单,并不繁复,所以一直深受时人喜爱,其功能倒有些像后世的睡袍,上至公卿下至寻常小户人家,只要不是出门,在家中多是穿着道服,当然,按理说作为九五至尊,朱棣这样的穿着实在显得随意,不过朱棣一向都是随便的人,你能奈何。
  郝风楼也晓得朱棣这大事不含糊,小事不拘小节的性子,倒是对这样的人颇为喜欢,上前几步,朝朱棣行礼,道:“卑下见过陛下。”
  “唔。”抓着笔杆子批着奏书的朱棣抬起头来,等在一份奏书上朱批了‘恁官员官民人等,休要啰嗦,老实修好河堤,否则耽误工期,延误了来年农时,俺不问百姓,只处置官吏’之类的话之后便搁下笔,朝郝风楼微微一笑,道:“朕在这里有一份旨意,你看看可好?”
  稀里糊涂叫来看旨意,郝风楼觉得有些不务正业,不过猜不透朱棣的用心却也无妨,顺着他的话去做就是。
  于是接过圣旨,原来这圣旨里说的却是修筑松江河堤的事宜,只是圣旨的言语实在有些粗俗,甚至还有骂娘爆粗口的句子,什么俺早知有河工官吏贪墨银钱,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俺若是不发现尚好,一经发现,便刨你祖坟之类。看的郝风楼一愣一愣,不过随即,他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微笑道:“陛下圣明。”
  朱棣笑了:“怎么圣明?你若是溜须拍马,朕要治你阿谀奉承之罪,说出个理来,朕才信服你。”
  郝风楼苦笑道:“陛下,国朝似乎没有奉承之罪吧,若是奉承也有罪,那每年这么多祥瑞的奏书,岂不是人人皆有罪?”他顿了一下,继续道:“陛下的圣旨,微臣看过两种,一种是给大臣的,可谓言辞优美,犹如巫山云雾,半遮半掩,教人看不真切,模模糊糊,可是细细体味,却总能看出陛下的良苦用心。另一种恰如今日这份,却是简言意骇,言辞平白,并不矫揉造作,这当然是写给军民百姓们看的,百姓们不懂之乎者也,也不会去深思考量,自然是越简单越好,若是写的太过含糊,百姓们看不懂,听不明白,最后少不得还是要官吏们解释,只是若有官吏欺上瞒下,故意歪曲陛下本意,借此来糊弄百姓,岂不是反而不好?陛下这样的做法倒是颇有点太祖皇帝的影子,太祖皇帝为了防止百姓被官吏误导,所以特意下旨,令百姓藏‘大诰’于家中,但凡家中有大诰寄存者,若是有罪,则可减免一等,于是人人收藏大诰,家中既然藏了,百无聊赖时总免不了要拿出来读一读看一看,如此一来,这大明的律法,也就深入人心。”
  郝风楼的这番话可谓用心良苦,深谙他娘的厚黑之道,站在他的立场,不拍一点马屁实在说不过去,可是寻常的马屁,对朱棣这样的人来说早已免疫。
第七十章:赐衣
  而郝风楼早已摸透了朱棣这个家伙,朱棣做了皇帝,眼下最紧张的问题永远都是他的合法性问题,而要解决合法性,朱棣的办法也永远只有一个,就是拉他爹出来镇压各种不服,所以恢复祖制或者说效仿太祖皇帝,对此时的朱棣来说就是最大的政治正确。
  郝风楼将这扯淡的圣旨直接和太祖皇帝挂钩,还说这是效仿太祖,与太祖平时的治国方法有异曲同工的妙处,这等于是给瞌睡的朱棣送了一个枕头,朱棣果然喜滋滋地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太祖的制度,许多大臣都说不到节骨眼上,就如朕颁发给他们的诏书,总是蒙了一层巫山云雾,说不透。反倒是你一下子说透了,不错,祖制说来说去其实就是去繁就简,所谓的简,便是让臣民们知道朝廷的政令是什么,朕的话是什么意思,而不是让那些地方官吏告诉他们,朕的意图,他们若是别有居心,歪曲朕意,最后反而善政成了恶政。”
  朱棣侃侃而谈:“所以要治天下,首先要知天下,朕要知天下,天下人也要知朕,不能总是隔着窗户纸,隔着一层纱;得把话说透,把事情说清楚,政令通达就是这个意思。”
  郝风楼晓得自己说到了朱棣感兴趣的东西,多半朱棣这些‘俗’话,大臣们未必喜欢听,跟身边的太监说,人家也未必懂,如今好不容易逮着了一个能听得明白的俗人,就恨不得发泄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5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