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制神话(校对)第5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3/1071

  紧接着程咬金一句话,差点没吓的楚河夺路而逃。
  “不过也是!敢和公主掺和在一起,也不像是个正经和尚的样!”
  楚河几乎是咬着舌头说道:“这事……您老怎么知道的?”
  否认是无用的!
  程咬金这样的聪明人,不是你否认了,他就会怀疑自己的判断,如此反而叫对方看轻,失了和对方继续交谈的资格。
  “哈!多稀奇!这满长安的权贵,又有几家不知道?你还真当自己以前做的多隐蔽?要不是顾及老房的身体,还有陛下的颜面。你以为你能活到今天?”程咬金语含讥讽道。
  楚河满肚子咒骂,都冲着原本的辩机去的。
  偷情就偷情,给房遗爱送原谅帽,就送原谅帽。怎么就这么不小心,搞的人尽皆知了?
  房玄龄年事已高,又不像程大魔王这般健壮,百无禁忌。近来几年已经越来越虚弱,时常生病。有点见识的都知道,对方时日无多。
  这种时候,最忌讳的便是受大刺激。
  故而即便是高阳公主与辩机之事,已经是大唐高层皆知之秘,也都没有掀开盖子,装作无知。
  楚河这也才明白,程咬金当时在禅房前的警告,究竟为何。
  对方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房玄龄。
  楚河投身到玄奘门下,就是与李二为敌。
  如此一来,迟早会有一些人,为了讨好李二,将他与高阳公主的这段丑事揭发出来。
  虽然讨好和激怒的概率各占一半,但是总会有一些人,为了富贵荣华,愿意去赌一把。
  踩着楚河的人头,还有房玄龄与李二的颜面上位。
  “不过今日看你这态度,却也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与公主之事,你自要断去,不可再犯。而玄奘之处,你也可以多用点心,若有任何异常举动,不妨多来老夫处走走!”程咬金话锋一转,便开始劝降楚河,明显是要将楚河收为眼线,帮忙盯梢玄奘。
  楚河忽然有些理解,佛门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大的力气,推一个女皇出来,篡夺了李唐的江山。
  很显然,从程咬金透露出的只言片语判断,李二对佛门很没好感,即使是迫于大势和压力,选择了暂时的缓和,却也依旧在积蓄着更大的反击力量。
  李世民从来不缺这样的耐心。
  即便是李世民死了,他的继承者,也会在他早已安排的道路上,最终走上那条既定的道路。
  唯有将李唐的江山粉碎,将现在的掌权者全都换一拨去,才能瓦解这个局面。
  透过历史,透过数个与唐相关的副本见闻,楚河洞彻到了一丝真相。
  “卢国公放心,小僧虽然是佛门中人,在此之前,却更是大唐的子民。”楚河如是回答道。显然是暂时答应了程咬金的“示好”。
  离开了卢国公府,先被楚河抛开的高阳公主一事,再度被提上心头。
  被抓住把柄威胁,一贯不是楚河的作风。
  想办法一劳永逸才是。
  程咬金说话算话,收了楚河的金砖,第二天便去找玄奘催更。
  于是楚河终于有机会第三次穿越到了西游世界之中。
  飘扬过海,到了南赡部洲,走街串巷,游荡了八九年。
  才终于又见到大海,再编竹筏,漂洋过海去往西牛贺洲。
  期间楚河多次想要省略这些麻烦的过程,提前抵达西牛贺洲,去找方寸山斜月洞,却始终难以成行。
  渐渐的楚河明白,他就像是早已定好剧本的剧中人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已经被规范,并无自由。
  无论他多么努力的想要改变,始终都会回到原点。
  这感觉很不妙,楚河本能的觉得,如果继续这么走下去,即使是他接触到了定海神针,即使是他走完了西游全程,最终也没有资格将定海神针带回现实。
  改变!
  他必须改变,扭转局势。哪怕是再细微的一点变化……
第0712章
改变的方法
  “从西游世界……就当那是一个世界。从世界内部本身改变,应该是不行的。在那里,我只是玄奘法师笔下的一个人物,那么真正的想要改变,就必须自己亲自执笔,作为作者去参与世界的创造……只是我该怎么进行?”
  如何参与西游世界的编纂,才是真正关键的。
  虽然从来都是由他在执笔,但是楚河从不知道这个过程是怎么进行的。
  他听到的始终都是大唐西域记,而等他从西游世界出来的时候,笔下却已经有了两份决然不同的稿子。
  还是在阁楼之上,楚河偷偷的在书架之上,摆放了几台录像机。
  这种来自于科学的造物,运转时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灵气波动,或许玄奘法师只会将它们当做一些比较特殊的摆设也说不定。
  当然这取决于玄奘法师的真实境界。
  对于玄奘法师境界为何,楚河有些拿捏不准,总感觉他好像很强,强的没边。又好像很弱,只是一个空壳。
  假设……大胆的假设玄奘法师是大罗金仙,那他应该就能洞悉很多事情。楚河的这些小动作,也就自然全都瞒不住。
  程咬金的威胁还是有些用处的。
  这一次不过间隔了两天,玄奘法师便开启了第四次口述《大唐西域记》,当然对于楚河来说,这也是又一次西游世界的开启。
  续接上次。
  楚河化身的猴王,方从南赡部洲出海,前往西牛贺洲,寻仙访道。
  也就是抵达方寸山,进入斜月三星洞的前夕。
  按照现实中,楚河得出的结论,灵台方寸山河斜月三星洞,是精神和心灵的高度统一。
  但是眼下,它们却又都是具象化出来的,并非是猴王的精神、心灵体现。
  “这是不是说,所谓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别的人……或许是菩提老祖的心念所化?而菩提老祖又是谁?玄奘法师么?”漂洋过海来到西牛贺洲,登岸遍访多时,楚河终于一座高山,秀丽非凡、林麓幽深。
  “这山,好生眼熟!”环顾四周,化身猴王的楚河,攀爬上巨木之巅,眺望四周。
  虽然时机未至,猴王不可修行,但是那身体素质确实没得说,天生神力生裂虎豹,也是等闲。跳跃在山林巨木之间,这疑似方寸山的山头,楚河却越看越觉得眼熟。
  “虽然有些不一样,但是……这应该就是白云山的模样吧!”
  “不对!这就是白云山,只是有了一些变化,更加的贴近于某种理想化,也更为神秘、幽静。”楚河看到一些标志性的景物,终于彻底确定下来。
  “如此说来,这所谓的灵台方寸山,就是玄奘法师心头的白云山。玄奘法师十三岁在净土寺出家,临近着白云山,只怕少年时期时常与师兄弟们在山中玩耍、嬉戏,故而此山深入灵魂,篆刻记忆,终于露了行踪。”找清楚了脉络,楚河一路顺着崎岖的山路往上。
  一路疾行,忽闻得林深之处有人言语,侧耳而听,原来是歌唱之声。
  歌曰: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楚河心中暗道一声:“来了!”
  却也对这指路的樵夫感兴趣。
  原著中这一段,楚河一直不是很理解的。
  路就在脚下,猴王已入山中。
  为何还非要出来这么一个看似神秘兮兮,实则没什么存在必要的樵夫出来指路?
  如今想来,这个樵夫对猴王而言,或许无关紧要。但是对玄奘法师而言,却一定起到了极深的影响,甚至可能是他日后执意西行的源头之一。
  就像那个病老而死的老猴子,对猴王的重要性,一般无二。
  跳将过去,楚河探头一望。
  就见一人,头上戴箬笠,乃是新笋初脱之箨。
  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绵拈就之纱。
  腰间系环绦,乃是老蚕口吐之丝。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槎就之爽。手持钢斧,担挽火麻绳。
  如此形象,很樵夫……却又很不樵夫。
  很樵夫是因为,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整个人的状态,都是樵夫无疑。但是整个人的气质,神韵却仿佛无时无刻不在告诉别人,老子不是普通的樵夫,老子很不一般,快来搭讪老子。
  所以楚河很识相的过去搭讪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3/10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