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制神话(校对)第6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8/1071

  此次出行,要和藤原忠平这样颇为老练的政客打交道,所以楚河没有带上帝辛和凌小钰,因为他们都比较容易露出破绽。
  而除开与成明的意外遇见,此次见藤原忠平,才能算是楚河他们落户平安京的首秀,要是不想事情变得麻烦,首秀的质量很关键。
  面对藤原忠平探究的视线,楚河的态度大约可以用一种自信、谦和却又高傲的复杂情况来解说。要一言不发,却同时表现出这三种混合的气质,确实很考演技。
  自信是因为他的身后依靠着强大的祖国。
  当一个天朝上国的来使,见到眼中的蛮夷小国之人时,哪怕对方身居要职,甚至摄政临朝,也应该有一种从容不迫,居高临下的姿态。
  自信和高傲,便都源于这种心态。
  而谦和却又是秉承了一种大国使者的气度和对蛮夷小国之人的包容。
  简单而言,就是我很牛掰!我背后的国家也很牛掰!
  正是因为我很牛掰,我的祖国很牛掰,所以我并不需要跳着脚,大喊着我很牛掰,非要闹出点什么幺蛾子。
  有些话我不用说,大家都长了眼睛,有脑子,心里有数。
  只有弱小,缺乏安全感的国家,他们的国民才会有点屁大的事,便上蹿下跳的叫唤,张扬的好像是拯救了全宇宙的大事一般。
  藤原忠平不说话,楚河也不说话,当然也没有固定在原地闲着。
  而是肆意的打量着庭院里的风景,偶尔露出一抹感兴趣的神色,偶尔却又撇撇嘴,似乎有些不屑,却又飞快的掩饰起来。
  “原来是上国使臣当面,在下藤原忠平。当然使臣也可叫我的汉名‘季忠平’。”藤原忠平说道。
  藤原忠平的汉语水平不比成明差,虽然还带了一些古怪的口音,但是咬字清晰,依旧听的清楚明白。可见贵族教育中,确实都将汉语作为首要学习语种,汉字也是主要文字。
  “李字不出头,上面盖了天……这藤原忠平倒是好大的口气,好大的野心,也好生的狂妄。”楚河听出了藤原忠平所谓汉名的言外之意。
  如果楚河此时大声呵斥,刺穿了对方的这点小把戏,就会落入对方的陷阱中,显得失了礼数,乱了分寸。
  而若是仿佛没有发现一般,继续和对方客套,就又似乎愚笨无知了。
  所以楚河两边都不选,直接面色微变,露出冷意,直截了当对成明道:“成明兄!你对我说,藤原先生是你们国家宰相般的人物,我才随你来见他。如今见过了,却也……何时才能面见你们的国主?此处尚有国书一封,需要在下转送。要务在身,实难耽搁。”
  成明脸上满是尴尬之色。
  他虽然是朱雀天皇的弟弟,却又与朱雀天皇不和,毕竟……
  更何况朱雀天皇都不过是此时藤原家的傀儡,他又有什么资格和权利,来给藤原忠平脸色看?
  但是楚河表现出的情绪,确实称得上“不高兴”,而成明重归平安京,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的机会,也在楚河的身上,要他就这么放弃,却又不甘心。
  一时间僵立在原地,不知该如何表现。
  藤原忠平道:“有何国书,不如先拿给我一观,然后再由我决定,是否上呈给天皇。”
  此言一出,成明的脸色也变了,变得带上了几分惊惧和不安。
  不仅仅是这种明面上的越俎代庖。
  藤原家替天皇决定大小事务,已经不是一两天了。
  真正让成明不安和惊惧的是,藤原忠平竟然在此刻,在楚河面前,直接说出了“天皇”这个词汇。
  要知道在唐的眼里,东瀛不过弹丸之地,以“国主”二字称呼,已经算是看得起了。
  连称之为“王”的资格,都不是那么健全。
  偶尔也就有一些唐皇,心情好的时候,在东瀛使者面前,称呼东瀛的天皇为“王”,已经让他们喜不自禁。
  但是此时,藤原忠平却在楚河面前,提到了“天皇”这两个字,在楚河这个唐朝使臣的眼里,这应该就是极度僭越之事。
  甚至直接拔剑相向,也毫不过分。
  楚河的反应果然没有令成明“失望”。
  楚河没有拔剑,而是拔出了一把障刀,直接冷视着藤原忠平。
  “好大胆的东瀛倭人!好狂妄不知礼数的下贱东西!什么玩意,也敢号称‘天皇’?我大唐原以为尔等是化外顺民,这才多次予以厚赐,不想竟然是一群狂勃不知恩典的无耻之徒。本使今日便要代替陛下,先除了尔等两个奸妄之辈,然后回转大唐,回禀陛下,再亲帅三万大军,荡平尔等这弹丸无礼之地。”楚河说的煞气汹涌,运转真元,也显露出一部分实力,震慑的藤原宅内,不少的鬼怪纷纷惊叫,化作黑影朝着此处汇聚而来。
第0900章
不要怂,就是怼
  楚河的语气如此强硬,难道就真的不担心,将局面引导入僵化,导致谈话破裂,最后走向不可测之处吗?
  他当然不担心。
  因为他知道,这是藤原忠平在试探他。
  毕竟孤悬海外,与中原大地沟通不便。
  所以即使楚河有国书、印玺、官服为凭,依旧不足以让藤原忠平百分之百的相信他的身份。
  故而藤原忠平才一再的用言语来刺激楚河,想要看看楚河究竟只是一个伪装成唐朝来使,实则来东瀛打秋风的胆大妄为之徒,还是真的使者。
  至于怎么把接近崩裂边缘的话题拉回来,楚河相信藤原忠平一定早就想到了办法。
  会不会引来大唐的怒火?
  藤原忠平还真不怕。
  东瀛所处之地,如同一个单独割裂的牢笼,既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却又在他们弱小的时候,形成了一个保护。
  单独个别的人员,跨过横波,飞跃汪洋,抵达东瀛,那确实不成问题。但是大军迁徙,要想莅临此处,则是千难万难。
  即使是大唐,东瀛人大多也都只是向往它的繁华与强大,却并不惧怕它。
  果然藤原忠平面色数幡变化之后,好像才说服自己,给出一个勉强过得去的解释。
  “唐使者见谅!‘天皇’二字实乃翻译错误。吾等侍奉之主,皆乃天神后裔,在我们的语言中,意味着许多难以用汉话解释之处。如若唐使者心中不满,日后我们大可在你面前,不再用这个称呼。你看可好?”藤原忠平说道。
  这话当然是糊弄之言。
  楚河甚至知道,岛国人所谓“天皇”就是抄袭武则天时期二圣临朝时的称呼而来。
  当然按道理,楚河如果不想真的闹翻,此时就该借坡下驴,顺着藤原忠平给的台阶往下走,将此事揭过。
  对此藤原忠平很有信心。
  一行人辛辛苦苦,跨过汪洋,经历了风险,最终只有三人等临东瀛,就为了传达皇帝的旨意。
  这种时候,为了一点点意气之争,便霍然闹翻,然后拂袖而去,那就太不理智了。
  何况,即便是万不得已,真的闹翻了。
  藤原忠平也可以发动庞大的力量,将楚河三人留在此处,直接处死。
  反正茫茫大海,波涛无量,他们杀死唐朝来使的事情,根本传不到大唐,而大唐即便在多少年后知道了,也只能是无可奈何。
  藤原忠平是有恃无恐,才这般试探,才这般给出勉强解释,看起来像是糊弄的借口。
  “哈哈~!看来阁下是真的有恃无恐,将我等视为等闲了。也罢!也罢!且先战过吧!我等入海之前,正副二使都曾在英魂殿留下魂灯,若是二灯全灭,我朝国师王勃朗麾下的近千道兵,会立刻乘坐宝船,跨海而来,荡平这小小的东瀛小国。”
  “煌煌天威,岂可儿戏。我大唐之荣耀,又岂是尔等蛮夷卑微之辈,可以肆意玷污、践踏?”
  楚河口气更大,却充斥着一种慷慨、悲壮之气。
  果真是有悍不畏死之风,并且说的斩钉截铁,煞有其事,根本不像是胡说八道。
  “国师”二字藤原忠平和成明还是都理解的。
  这个职位,通常是留给宗教修行之人。
  一般总领这个职位者,往往都是修行界的大拿。
  确实寻常人,哪怕是精锐的士兵,也很难跨海前来。
  大海波涛无量,凶险非常,更有各种强大的凶兽、妖兽在海中游荡。东瀛四周的海域,尤为如此。
  但是当修士众多,集结成军,虽然不敢言纵横无匹,但是想要大规模抵达东瀛却也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
  藤原忠平的表情是真的变了,这一点从他心悸、担忧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
  他之前刻意肆意的试探,甚至略带强势的安排、压迫楚河,是因为他觉得无畏无惧。
  大唐再强,远在海的对岸。
  但是现在,却又不同了。
  来自大唐的制裁之锤,真的有可能落下来,他就必须为他之前挖的坑还债。
  “楚使者息怒,等我面见了天……殿下!再行商议,或可先行去掉此等逾越称谓,以王自称。”虽然这话也有拖延之意,但是毕竟是服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8/10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