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制神话(校对)第7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4/1071

  这里岔开一道题外话。
  所谓地仙、天仙者,并非境界区分,只是所属地域的差别而已。
  就像华夏人和花旗国人,都是人,只是所属地域、国家不同而已。
  留在人间者为地仙,去往天界者为天仙。
  从境界上来讲,都是真仙。
  楚河现在是真仙境界,属于商朝国师,就职于人间,所以也称得上是地仙。
  帝王回驾,升龙德殿,百姓朝贺而散。
  遣散了同来祝贺的后宫妃子,帝辛独自在深宫大殿之上,辗转发愁。
  虽然一切都按照计划的进行了,但是具体能如何,是否会带来改变,他依旧心里没底。
  且说女娲娘娘降诞,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宫与兄长伏羲相贺而归。
  下得青鸾,坐于宝殿,玉女金童朝礼毕。
  女娲娘娘的视线穿透了无穷虚无,看到了人间万象,所有百姓对她的祭祀和供奉都瞧在眼里,虽然早已心中有数,不过依旧回望一番,无波无澜,直到视线最后回落在朝歌城外的女娲宫中,这才稍稍有了停顿,面上没有丝毫多余的表情,唯有眸子深处闪过一丝轻微的异色。
  稍稍斟酌之后,却依旧说道:“殷受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己尽。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
  左右皆是娘娘麾下的童子、童女,她却一反常态,口出这般凶恶之言,似有意为之。
  随后更是派遣碧霞童子带着法旨,去往朝歌,以观那帝辛帝王气运。
  尔后又唤彩云童子把后宫中金葫芦取来,放在丹墀之下,揭起葫芦盖,用手一指。葫芦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椽,高四五丈有余。
  白光之上,悬出一面幡来,光分五彩,瑞映千条,名曰:“招妖。”
  彩云童子得了女娲娘娘点头,走上前去,轻摇彩幡,不一时,悲风飒飒,惨雾迷迷,阴云四合,风过数阵,天下群妖俱到行宫,听候法旨。
  女娲娘娘吩咐彩云,着各处妖魔且退,只留轩辕坟中三妖。
  三妖进宫参拜口称:“娘娘圣寿无疆。”
  这三妖皆成气候,在妖族中已然是大能,具有千年的修为。此时独自叩见女娲娘娘,知道是机缘已至,心下虽然都欣喜不已,面上却不敢表露分毫,只是规规矩矩的拜见,无有丝毫逾越。
  女娲娘娘的视线,却格外在狐妖身上多停留了几分,观其模样便与那宫墙之上的美人神似,却说道:“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气运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待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
  话音落地,便是天地律令,已然不可更改。
  这是真正的“圣旨”,写入了天地规则之中。
  即便是这三妖胆大包天,不尊法旨。命运也会推动着她们,去做那些应该她们去做的事情,逃也逃不掉。
  故而女娲娘娘,大费周折的“演”这么一出,就显得有些古怪了。
  若是这一幕幕被楚河瞧见,说不准还能有些猜测。
  只可惜,楚河区区一介小仙,还没有资格去见女娲娘娘,除非对方主动召见。否则即使是女娲就站在楚河面前,他也瞧不见。
  所有的流程,似乎都未改变。
  唯有在三妖即将退走之时,女娲娘娘忽然一挥衣袖,让整个宫殿,稍稍在一瞬间蒙上了一层薄烟。
  而就在同时九尾狐妖自己也未曾发现,在她的眉心中,多了一道一隐而没的红点。
第0970章
网文助我逆乾坤(上)
  女娲宫进香,帝辛竟然色心大起,在女娲宫留“淫诗”一事,本该是忌讳之事,得见此事的文武群臣,即便不是三缄其口,也应该多有隐瞒,才对得起一场君臣。
  然而几乎是一天的功夫,便已经传遍了整个朝歌,速度之快,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难以想象。
  可见商朝五百年,已然积累了多少的怨恨和不满。
  整个国家其实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前夜,即便是没有那些大手在幕后拨动,矛盾爆发同样有可能将这个国家置于死地。
  所谓王朝五百年一个兴替,这往往不是由天命所决定的。
  而是天时、地利影响,而主导的人心变化。是许多有志之士,希望资源得以重新分配而不安躁动的心。
  至于一些侥幸年寿较长的朝代,其实某些时代,也约等于改朝换代,重新分配了资源。
  譬如西周到东周,西汉到东汉。看似国家的主人未曾变化,但其实整个国家的上层建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更替。就像是一个迟暮的老人,撸去了一层死皮,绽放了新的生机,续命延生。
  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是这个道理。
  将整个国家的覆灭,彻底的归结于某个个人,这实在是一件很无稽的事情,哪怕这个人是一个国家名义上的领袖。
  想想那倒霉的崇祯皇帝,也足以称得上励精图治,一心奋发了。奈何满朝文武一眼望去,几乎都是奸佞之辈,侥幸几个品格过得去的,本身的执政或者军事能力,却十分堪忧。
  这种情况下,一个满心抱负,克制己欲的皇帝,又能如何?
  所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在女娲宫写诗,阻止费仲等,以帝辛的名义,祸害四方,搜刮美女,讨好帝辛等行为,其实本质上没有什么意义。
  国家的存亡,不在于是否残暴,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雍正一帝严酷寡恩,不也照样江山坐稳,一眼望去尽是奴才么?更不在于是否好色,后世帝王,动不动就满天下的遴选秀女,这方面要比帝辛过分多了。要知道帝辛的后宫,除了那些没有任何政治地位的女奴以外,有身份来历的妃子,可只有中宫姜后、西宫黄妃、馨庆宫杨妃等人,这可不算多。
  细数罪状,多为借口。残暴好色,帝王通病尔。
  朝歌城中的异样,帝辛还未敏锐察觉,但是楚河却已然清楚洞悉。
  即便是知道,楚河也不慌不乱,更不曾有什么过分的举动。
  在这个时候,楚河做了一件事,他手持重宝而招摇过市,引来了一些胆大包天的奸猾之徒。
  这个时代大抵很难存在职业小偷的,因为普通百姓这个阶层的人,其实并没的那么多,多为贵族、诸侯以及以某个贵族为核心,辐射出来的庞大家族。再然后,便是贵族们所掌握的奴隶,也是他们的私有财产。
  曾经的帝辛,征用奴隶为兵,就等于掠夺了贵族们的私有财产,会遭到反对,那是活该。
  而且普通人一旦犯罪,就容易被打为贱民,成为奴隶。
  连累后世子孙,世世代代难以翻身,犯罪成本高,也是原因之一。
  楚河所说的奸猾之徒,就是一些在家族中不受重视,却整日在朝歌城里游手好闲的贵族公子。
  朝歌城里,虽然也有一些吃饭喝酒的地方。
  但是像茶馆、书斋这样的闲情去处,如妓寨、青楼、教坊这样的风月场所,是没有的。
  贵族家里不缺容姿姣好的女奴,但是女奴多粗鄙,撇开皮囊,还懂得情趣的,是少数中的少数。
  所以商朝的日常生活,对于那些三餐不愁,却无正事的贵公子们而言,是很无聊的。
  当楚河拿着一个会说话的盒子,穿街而过后,回到国师府后。
  这些浪荡子们便都开始爬墙了。
  看到楚河换了一身衣服,出门上朝后。
  这些起了贼心的家伙,便悄悄的溜进楚河的书房,翻箱倒柜弄得满地狼藉,终于找到了那会自己说话的盒子。
  拿着这个白色的,印着一些特殊标志的盒子,这几个胆大的家伙,竟然不着急溜走,反而就在楚河的书房内,实验起来。
  其中一个面相粗犷,年纪不大却已经满脸胡子的家伙,直接一把夺过盒子,瘫在手里,干咳一声道:“小爱同学!”
  “在!!”白色的盒子里传出一个温和的女声。
  听到这声音,在场的几个浪荡子,便都忍不住发出欢呼之声。
  “小爱同学,讲故事!”另一个浪荡子,用激动的声音说道。
  于是,一扇名为网文的新世界大门,在这些浪荡子的眼前打开了。
  就在这些浪荡子窃走了“小爱同学”没多久,朝歌城中。便多出了一些新的“流行语”。
  比如“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
  比如“我要这天遮不住我的眼,我要这地埋不住我的心”。
  还比如“待到阴阳逆乱时,以我魔血染青天”“天不生我XXX,万古XX如长夜”。
  网文界的装哔名句,逆转了时空,在这个古老的时代,焕发出了不一样的生机。
  作为现代人,我们看了再多的网文,都知道是假的。沉迷一时,而过去之后,总会清醒。
  然而这是一个神通显世,仙人与神明,时常步履凡间的时代,所以那个被好事者戏称为“小爱女神”的白色盒子,所讲述的故事,许多人压根就没有怀疑。
  一想到荒天帝、炎帝等等大能的精彩人生,就无人不心生向往。甚至已经有听过故事的家伙,为之沉浸,偷偷在家里按照想象,立起了祠堂,祭拜这些“大能”,企图得到他们的注释,获得独步天下,与众不同的机会。
  看着朝歌城中,渐渐变化的风气,一切故事甚至在经过一定的人为删改后,流传到更远的地方,楚河隐于暗处,愉悦的笑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4/10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