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美洲1620(校对)第16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8/1963

  随着孙传庭见到了杨凤仪以及吴三桂,对他们宣读了朝廷的旨意,以及对他们的处罚之后,孙传庭便对跪在地上接旨的二人道:“二位,赶紧准备准备吧……”
第1220章
我说看到刘德华了,你信不?
  孙传庭的到来,说实在话,完全的打乱了杨凤仪和吴三桂的计划。
  但事已至此,二人也只能乖乖的听从孙传庭的安排,以及朝廷的旨意。
  抗旨不尊,他们还是没有这个胆子的。
  不过让杨凤仪松了一口气的事情就是,朝廷方面的处罚不是很重,并没有他所想象的那样来个斩立决什么的。
  不过是撤去了他的辽东总督之位,换成了比较低级的武官职衔而已,对于这个结果杨凤仪还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朝廷没有将他调离辽东,还安排在了辽东这边。
  对于杨凤仪来讲,只要还在辽东,那么他就有机会可以东山再起的可能。
  吴三桂就比较悲催了。
  好不容易被杨凤仪升了官儿,但是朝廷的旨意一下来,他就被大会了原型。
  不过呢,吴三桂还是跟在杨凤仪的身边,这倒是让他没有完全的绝望。
  杨凤仪做了这么多年的辽东总督,想来肯定也有点手段和人缘的。
  那么,只要自己跟着杨凤仪,那么日后他再次复起的时候自己不也可以跟着水涨船高吗。
  所以,吴三桂放平了心态,接受了现在的事实。
  不过,他们对都孙传庭所说的京师那边的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是的,京师被后金大军围困,这一点他们也猜到了。
  只是领到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京师解围居然是一支来自远方国都的军队,这个事情让二人都很是震惊。
  美洲在什么地方二人不知道,不过对于这些自成为宋朝遗民的国度,他们的兴趣到时很大。
  孙传庭没有在大同府城内待的太长时间,他将朝廷的旨意告诉了杨凤仪以及吴三桂之后,便让他们召集起了与他们一起突围而出来到大同的残兵败将,集合起来之后便离开了大同府。
  出城之后一路上,吴三桂和杨凤仪二人小声的交谈起来。
  “大人,您说那些来自美洲的宋人,难不成真的如他们自己所宣称的那样,是宋朝的遗民吗?”
  这样问的原因,是吴三桂心里觉得不太相信的缘故。
  是啊,这事儿不管谁听到了,心里都会犯嘀咕的。
  “人家这么说,你就这么听好了。孙大人都说了,皇上都相信人家了,咱们又理会那么多做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杨凤仪表现的很是无所谓。“还有啊,我现在已经不是大人了,现在在咱们的上官是那位孙大人,你以后可别忘记了,省的惹出什么麻烦来。”
  面对杨凤仪郑重其事的提醒,吴三桂不置可否,但他还是点头应了下来。
  对于吴三桂来说,他是不服气孙传庭的。
  作为辽东的悍将,苏三桂唯一服气的就是杨凤仪了。
  而孙传庭作为京官,吴三桂那是打心眼里不服气的。
  在他看来,京师的武将,那都是养尊处优的草包货色。
  怎么可能和他们这些一直在辽东,与后金蛮子作战的人强呢。
  以前的时候,辽东这边也不是没有来自京师的武将官员,但是这些人的表现真的是很差劲。
  战场上通常掉链子的,基本都是这些家伙。
  所以,吴三桂对于来自京师的官员武将印象,那是相当的恶劣。
  你让他们这些人玩女人贪污受贿什么的,那绝对是一把好手。
  但你让他们做点实事,去和后金人打仗,那么这些人可就歇菜了。
  所以,有了这样的例子,也不怪的吴三桂对京师来的人不会产生好感,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当然了,吴三桂可不知道,这位孙传庭孙大人,可是与他印象中所熟知的京官完全不同。
  甚至可以说,在另外一个时空里,这位孙大人的表现那也是可歌可泣,也是明末时期难得的栋梁。
  杨凤仪看了看吴三桂,从他的表情上他看的出来,对于自己的话吴三桂没有真的放在心上。
  不过杨凤仪也十分的理解,因为他十分清楚,在辽东的这个地界上镇守辽东和后金军干过的人,对于京官都不怎么感冒。
  他自己也是这样。
  但如今他已经是虎落平阳,所以可不能和从前一样了。
  再说,他现在还是戴罪之身呢。
  所以啊,对于孙传庭这样的人,能够不得罪还是不得罪的好。
  毕竟,你要知道京官虽然怕死贪财,但是他们整人的手段可是十分厉害的。
  你要真的惹得他们不痛快了,背后给你穿个小鞋什么的,还真的是够让你头疼和麻烦的了。
  更何况,杨凤仪现在已经不是辽东总督了。
  所以,孙传庭想要整他们的话,那真是有的是手段,他和吴三桂还没有办法对抗。
  所以啊,杨凤仪决定,就这个问题要好好的给吴三桂说道说道才成。
  之所以杨凤仪对吴三桂这么上心,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果换了一个人的话,杨凤仪才管你去死。
  但是吴三桂可不一样。
  首先,吴三桂是一员悍将,在对于后金的作战中他敢于拼杀,这一点和那些怕死的将领们完全不同。
  同时,吴三桂也是这次惨败之后,还能跟在他身边的“自己人”,这是非常难得的。
  在这个时期的大明军中,即便是杨凤仪不愿意,但也要被大环境同化。有时候,培养一些自己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吴三桂原本就是自己的下属,并且经历了野狐岭,拐子城突围战,一直跟随自己抵达大同。
  甚至,自己的性命都是吴三桂救下来的。
  种种原因之下,杨凤仪现在将吴三桂看做心腹,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未来他有机会东山再起的话,吴三桂肯定要作为他的左右手和心腹存在,这是完全毋庸置疑的了。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杨凤仪身边没有人能够用了。
  作为亲信不是说你够忠诚就行了的,最少你也要有点文化知识吧。
  吴三桂就非常的合适。
  首先,吴三桂读过书,并且懂得兵法能够带兵。
  这就比很多人要来的强。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的军中,很多人都是文盲来着。
  所以,一旦杨凤仪自己东山再起,吴三桂必然会受到重用。
  如果吴三桂和那些大头兵一样,是一个大大咧咧的老粗,斗大字不认识一个的话,那么吴三桂顶天了也就是做一个亲卫队长这样的了。
  杨凤仪压根就不会给他太重要的职位。
  因为他没有那种能力。强硬的赶鸭子上架,那就是害人害己。
  也正是因为对吴三桂有了当做心腹的打算,所以杨凤仪才考虑着费些口舌,来给吴三桂说些他的考量,以及对未来的发展规划。
  此时的孙传庭,带着自己的人走在前面,根本就不知道落在后面的杨凤仪和吴三桂之间发生的事情。
  对于吴三桂,孙传庭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
  仅仅是对杨凤仪这位曾经的辽东总督,孙传庭才会表现出一点点的尊重。
  毕竟,他们二人现在是戴罪之身,等于是掉光了毛的凤凰。
  而且现在,他们也算是自己的下属了。
  所以啊,孙传庭没有必要对他们那样的客气。
  跟随杨凤仪和吴三桂离开大同的,还有八百多原杨凤仪辽东精锐残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8/19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