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美洲1620(校对)第6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7/1963

  别看他们自称为赵宋后裔,但毕竟是离开了东方数百年的时间,生活在野蛮的美洲大陆。
  甚至于,他们很多规矩礼法都已经忘记了。
  所以,在大明朝那边,搞不好就会有麻烦。
  更何况,前朝遗民,对于大明朝的统治也会有影响啊。
  他们浩浩荡荡的回去,这算什么事儿呢?
  朱明王朝怎么想,怎么看?
  对于他们心怀戒备肯定是会的了。
  所以,王夫子这样的人,就会大大的有用途了。
  反正他也会跟着前往东方,去接了他们的家人儿女。
  这样一来,趁机用用他们,也是正常的。
  再说了,王夫子和官面上的人不熟,但他却和两大海盗势力其中之一的李香熟悉啊。
  通过李香,来接触大明朝的官员们,那可是要比自己两眼一抹黑,冒冒失失的进入大明朝要来的强。
  况且,赵宏宇一行人,七十多艘战舰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么强的武装力量,大明朝怎么可能不防备。
  要是有个意外什么的,搞不好还会引起大火拼呢。
  但要是事先和一些官员们有沟通的话,这样的麻烦就会尽可能的避免了。
  要知道,李香作为海上的一股势力,少不得要和那些背后有官员支持的海商们接触。
  而赵宏宇他们的一些诉求,也可以通过李香联系那些海商们,转达给那些官员们知道。
  这样一来,一切都处理好了之后,赵宏宇他们在进入大明朝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麻烦了。
  王山一直在考虑着这个问题。
  原本的打算是直接到日本,或者台湾那边找李香或者郑芝龙,出钱让他们出面联系疏通一下。
  现在好了,无意中救下的王夫子这些人,是李香的手下。
  有了王夫子他们,接触李香就会变得容易多了。
  到时候一通金钱攻势,他就不相信李香还不屈服?
  笑话!
  这年头,有钱能使磨推鬼了都。
  反正现在王夫子如了赵宋户籍,并且分了土地。
  因此,使唤王夫子也是天经地义的。
  而王夫子显然也考虑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当王山说出会让他出面,等会到东方那边的时候做事儿时,忙不迭的应承了下来。
  “一切谨遵将军吩咐,小老儿必定竭尽全力。”
  笑话,王夫子心里现在一直琢磨着,力求表现一下的。
  谁让王山和赵宏宇,都对他说等到衙门建设完毕后,就让他有个一官半职的呢。
  王夫子虽然已经一把年纪了,但他年轻时当官的梦想可是没有熄灭的。
  所以,经过赵宏宇和王山这么一钩,他的心头梦想就又开始浮动起来了。
  王夫子也明白,他就算能够获得一官半职的,估计也是小吏而已。
  像他这样的人,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获得信任获取要害官位的。
  因此,他就必须表现出中心的态度,并且让大家伙看看他的能力。
  也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会更进一步。
  兴许,等到衙门建好之后,他获得的地位要比他自己设想的高呢。
  这一切的前提,都要靠他自己慢慢去奋斗啊。
  如果自己没有什么表现,那也就不能怪人家日后给自己一个不尴不尬的官位了。
  所以,此时的王夫子,打定了主意回到东方那边之后,要使出浑身的解数来表现一番给王山还有赵宏宇他们看看。
  只有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太子和将军才能看中不是。
  不远处的那些海盗众,现在入了赵宋户籍已经是良民的家伙们,已经看完了自己的土地,一个个笑眯眯的走了回来。
  打头的,就是刘大疤瘌这个家伙。
  这些人说说笑笑,显得很是开心。
  可不是嘛,原本都是海上讨生活的海盗,说出去就是个贼。
  名声不好不说,过的日子那也是有一天每一天的,谁都不知道第二天还能不能活下去。
  现在好了,他们入了赵宋的户籍成为了良民,往日的一切都一笔勾销不会有人再提起,并且还有200亩荒地,只要开垦出来那就是上等的良田。
  有了这200亩地,他们以后只要遵纪守法,那就可以舒舒服服的过日子了。
  因此,在也不用去担心什么了。
  而且王夫子也给他们做好了一个计划。
  那就是回到大明朝去,买米买丫鬟还仆役,等到那个时候再回来,他们可就是地主老爷了呢。
  这比起做海盗来说,可是一个实实在在质的飞跃。
  因此,他们怎么可能不开心呢。
  看这些家伙一个两个咧着嘴,大嘴叉子都要咧到耳朵边上了,可见他们是多么的开心。
  是啊,良民好啊。
  良民的身份,可以让后代读书参加科考。
  万一中个秀才或者是举人,他们也就瞑目了不是。
  一切,都为后代们考虑呗。
  再说了,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光棍。
  现在有了土地,眼瞅着就会翻身变成老爷,享受万恶的地主阶级生活。
  他们肯定考虑着娶妻生子的事情了。
  这一切,王夫子都一个个的给他们分析好了。
  也就是所谓的规划。
  经过王夫子那一番规划,这些大老粗们那是一个个的信以为然。
  可不是嘛,现在他们不是海盗了,还有了土地,可不就是要考虑着娶个老婆生孩子留后了吗。
  要不然,也对不起祖宗先人不是。
  以前不考虑这个,那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日子过的都朝不保夕的。
  所以,娶老婆什么的事情,那是绝对不敢想的呀。
  可自己毕竟要有个后代,这样才不至于成为绝户,断了祖宗苗裔不是。
  这个时代的大明人,对于传宗接代那是非常在意的。
  因此,王夫子的这个规划,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赞同。
  以前不敢想,现在可不一样了。
  有地,就等于说有保障,不用担心日后过不下去饿肚子。
  200亩地,绝对能够让他们过上舒舒服服的日子了。
  看着一众大老爷们走了回来,王山开口道:“怎么样,大家对于土地可满意否?”
  听到王山这么一吆喝,这些人马上七嘴八舌的应声道:“满意!满意!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肥的地,我们要是还不满意,老天爷都不答应了。”
  “大恩大德,大恩大德啊!”
  “以后俺就是良民咧,再也不用过那辛苦的日子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7/19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