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乡村生活(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36

  天地里的牵牛花花期多是六月多,五月天只有少数一点开放,哪里如自己院子,浇灌泉水,开的多,开的艳丽,绿油油的叶子巴掌大,水嫩,衬托更加美艳。加上青竹,搭起的架子,几根垂下花藤,更是造就一处别样的景致。
  一直孙灿,苏米买了桃子走,两女相机就没停过,李峰最后看不过去,摘了两朵荷花送给两人。
  晚上,李峰想着这几天的事,自从保护区成立,每天都有十多人过来看丹顶鹤,虽然多是过来看稀奇,不过进了村子,看着山坡上五颜六色野花,绿荫小桥流水,竹林树海,多数都会进村逛逛。而李峰位于山路口的桃林最是引人注意,带着红晕的桃子,桃林下吃着草梅花路,池塘里荷叶,荷花,花棚上的花朵,尤其是池子边上的花圃,不少花儿,各式菊花苗,牡丹,水仙,连着最为难育种的兰花,都成活了一大片,没办法,李峰泉水特效。
  一些城里人看着花苗壮实,不少人动心,想要掏钱买几株回去自己侍弄。李峰倒是没觉着有什么,有人喜欢,送几株,反正自己种的多。人家怎么好意思白拿,走的时候或多或少买些李峰家的瓜果蔬菜,没成想,十来天下来,多了好几个回头客,每次有空,开着车过来,买些桃子,西瓜,蔬菜。
  李峰家瓜果浇灌泉水,个顶个的味美,西瓜虽说过两星期就要拔秧子了,依旧开着不少小花,李山寻思等一等,说不定还能接一批儿。
  今天一早,李山叫醒李峰,准备在菜园边在开垦几分地,种些蔬菜,本来自己吃不完,可没成想这两星期买了不少,连着自家吃菜都供应不上了。好在院子边还有一些空地,种些青菜什么,还来得及。
第36章
菜园
  李峰家后院的菜园种了不少蔬菜,前段时间吃不完,张兰还发愁呢,如今几天菜园菜没了踪影,不少人城里人过来大包小包买去了不少。主要是李峰家不仅仅味道好,无污染品相比之一般的人家好上不少,带着回去送亲戚,朋友,甚至于有人专程过来买着送领导。
  张兰这几天笑容不断,看着自家的菜园卖出一千多块,心里别提多高兴。这不她看着种些蔬菜也能赚钱,今天一早推醒身边李山。心里可是想法想要和丈夫说道说道,看看可不可行。
  “老头子,你看这几天菜园卖了千把块,我们是不是多种些菜。”张兰小声问道,想着城里人吃个菜还要买,真是一年得花多少钱啊。
  “多种些,你侍弄过来吗?再说,你没见着这几天村里人在自家山脚侍弄不少荒地,人家早就弄了。”李山本来也像张兰一般,想着多侍弄几块菜地,一年可不少收入,不过看着村里人这几天开荒似的,觉着菜地的事有些难。
  别看小村子成了什么保护区,一天来的城里人也不过是十多个,能买多少菜,全村几十亩菜地,完全消化不掉。镇上谁家没几个亲戚,真正买菜的人不多,李家嘴镇的菜园多,山村里买菜吃被人笑话不是。
  张兰听着李山一说,想着也是,村里人谁也不傻,看着有钱赚谁不赶早啊。这般一想张兰心里有些失望,本来以为找出条致富路呢。
  “不过,菜园边的几分地侍弄出来倒是方便,种些葫芦,水葫芦,冬瓜,青豆,萝卜。”自家菜园边上的空地开出来种些耐储存的蔬菜。这些菜比较容易储备,不费事,容易管理,种些无论是自家吃,或是卖,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不,早早张兰叫醒李峰,早饭简单馒头豇豆粥,腌黄瓜,闷豆子,咸鸭蛋。吃完饭,一家开始除草,本来这是个水洼,可能下雨水流带了不少泥沙,如今已经填平了。几处高埂有不少竹子,茶树,李峰看着可惜,想着自己院子边角还有些空地,正好移栽过去。竹子是小叶竹,如同湘妃竹似的,本来以为挺简单,没想到,竹根挺厚实,挖了好一会,连着泥土百多斤。李峰如今身体好了许多,搬动起来还有些吃力,最后挖了三窝再不想挖了。留着吧,明年吃笋子。
  茶树都是挺小的,比辣秧大不了多少,挖成碗口大的泥窝窝,十多个,这会子没时间,只能放在自己院子边阴凉地方,浇灌了些泉水,向来是不会干死的。
  由于靠近菜园,可能菜园肥劲流了过来,这里的荠菜长大十分鲜嫩。李峰本来拔着杂草,没一会的功夫,心思全在荠菜上了,水嫩,一掐一股水,别提多嫩歪。不一会,杂草没清理多少,倒是荠菜挖了半箩筐。
  “妈,晚上我们吃包馍吧。”吃过早饭不过是一俩小时,李峰已经开始想着晚饭了,荠菜包馍,最好吃,青嫩的荠菜配上粉丝,千张,虾皮,别提多美味了。李峰这些天一直忙着,倒是忘了,野菜香,要不是这几天看着城里过来老头,老太太蹲在水沟边,水洼,水田边挖着野菜自己都忘了。
  昨天一小年轻拉着自己问,荠菜怎么分辨的,荠菜最是普遍的,田间地头,山沟边上,河滩,最是多见,不过有些人对于分辨它却有些犯难了,不少人采摘了半天,拿过来给村里人一看。差点乐掉大牙,绒毛草,独行菜,碎米荠,应有尽有,别说这些城里人,有时候村里孩子不注意都会分辨不出来。
  尤其是黄鹌菜幼株最是像花叶荠菜,李峰不仔细看都分辨不清楚,别说只看图片采摘的城里人。
  前天还有人想着买些荠菜,人家倒是干脆,自己不会采摘,干脆出钱,村里大人孩子闲着不少。
  李峰本来想着挖些吃的,一忙忘了,今天看着这么嫩绿的荠菜,欣喜不已,一会功夫挖了大半箩筐。
  “好好好,不过包馍,可用不到这么多,中午给你烧个荠菜羹,给你爸调一个凉拌荠菜。”张兰捏起几棵,看了看,嫩绿,不错,比山坡上嫩多了。荠菜羹汤可是难得美味,把荠菜切碎,拌上白虾儿,加上豆腐,勾芡,满满一锅子,吃的肚皮滚滚的,凉拌荠菜简单,把荠菜过水,烫的七八分熟,拌上蒜泥,黄瓜丝,葱白丝,陈醋,以个人口味加辣椒油,绝对清爽下饭。不过做荠菜羹汤必须肥嫩的荠菜,一般的味道太老,李峰采摘这些无比鲜嫩肥硕,不说荠菜,连着地里野草也是水汪汪的嫩。
  其实这事还与李峰用泉水浇灌菜园有关,这里靠近菜园,除了几处高埂外地势比菜园低些,前段时间下了场雨,雨水带着泉水泥土流到这里,这些杂草吸收泉水,长势自然不比旁的地方。
  李峰把荠菜泡在清水里,继续开垦荒地,一家人做起活来,土地酥软,杂草清理就是快,没到中午,地里的杂草清理干净。李峰和李山拿着大箩筐,抬着扔在院子外的路上晾晒,整整铺了十来米,这些野草肥嫩,小梅花鹿喜滋滋跑过去,吃的肚皮鼓鼓的。处理好杂草,李峰和李山开始用铁锹翻土,土块酥软,翻土不用使多大劲,李山本来还有些疑惑,谁知道翻出不少蚯蚓,引得院子的鸡鸭争抢。李峰赶了几次没效果,不由得恼了,“肥仔,过来。”等着肥仔过来,李峰对着鸡鸭一指,这家伙可是兴奋坏了肥仔,平时撵个鸡,斗个鸭总是惹得张兰一顿训,如今报仇机会来了,肥仔那可是使出了吃奶劲,撵的绝对是鸡飞鸭跳,满天鸡毛鸭羽,最后张兰实在看不下去,叫住肥仔打算批评一顿,可惜这家伙聪明,屁颠跑到李峰脚边,摇尾巴,看着张兰摇头直笑。
  没有了鸡鸭在边上妨碍,李山爷俩翻土,张兰在后面打出趟子,不到十二点已经出了一半地。张兰看着爷俩满头大汗,赶紧叫着歇会,吃了饭在弄,下午时间还长呢。
  中午饭,李峰做主吃些清淡,炒了个茄丝,凉拌土豆丝,土豆丝金黄,土豆切成细丝,过水,这可是技术,张兰没做过,看着儿子摆弄,装盘子,心里还有些担心。土豆丝不熟,容易麻嘴,捏了条,试了试咯嘣脆,别说挺好吃的。最后弄了一大盆子荠菜羹,白嫩豆腐,绿色荠菜,点缀着丝丝葱蒜,李峰连喝了三小碗,若不是张兰叫着,李峰还想吃第四碗呢,谁让它这么香。
  “妈,你的手艺,真是没说的,比什么白金五星大厨都要强。”李峰吃饱喝足,不忘夸赞一下自己的老妈。
  “去,什么大厨,不过是吃个新鲜劲。”张兰嘴上谦虚,心里颇为受用,眼角满是笑意,李峰的马屁绝对拍的恰到好处。
  下午,菜地收拾妥当,开始点种子,浇水,李峰怕种的晚了生长不好,悄悄从空间里弄了一桶泉水,带着缸里,浇灌刚点下的种子。
  种好蔬菜,李峰和李山上山砍了几棵毛竹,做篱笆,不然种的菜种子绝对鸡鸭糟蹋了。篱笆看着挺美做起来还真不容易,毛竹劈砍,李峰有些把握不住,不是小,就是厚了。不大一会,人累的不轻,做出的竹片子却没有多少。
  最后,李山干脆让李峰一边编耙子,自己削竹片,编耙子简单,主要是篱笆不是像别的,固定好了几个跟,竹片放上,注意卡住就好,李峰做的倒是得心应手。
  编制好,一点点把新开垦的菜园围起来,留出一个小门,看着青竹做成篱笆颇有些味道,李峰拿着相机照了几张照片放在空间里,怎么说自己一下午的功夫不是。
  晚饭,李峰帮着张兰打下手,荠菜洗干净,摘掉老的叶子,根茎儿,切碎。粉丝早早泡好,放在竹篮晾干,李峰安着张兰说的一步步准备好材料。最后李峰看着千张,又看了看豆腐,两样都想吃。
  这些倒是不难,拿出俩钵子,分开,一个做虾皮千张荠菜包馍,一个做豆腐荠菜包馍。张兰看着儿子捣鼓,觉着好笑,面粉张兰早已经和好了。包馍造型如同大饺子,十多厘米,包好放在蒸笼里。
  不一会一笼包馍出锅了,李峰不过烫,拿着一个在手里不停垫着,透明馍馍皮,透亮,看着里边白嫩的豆腐,青翠的荠菜,李峰口水直流,咬一口面皮劲道有弹性,豆腐柔软细嫩,荠菜清香可口。
  李峰吃的搁不下手,连吃了三四个,喝了两碗绿豆粥。一边吃一边叫着好吃,看的张兰,李山直摇头,这孩子真是长不大啊。一家人围在一起,谈笑着过着一天。
第37章
花园木屋
  早晨,风不大,枝条摇动,斑斓的光线照射在小院。勤劳的蜜蜂,在院外花棚上忙碌。李峰毛毛的大腿隐隐露出,被子很没义气滑落在一边。门外,小肥仔拔弄毛球,葡萄架上,缠着的小蛇,吐着粉嫩的舌头,懒懒伸着懒腰。
  荷叶上几滴露水裹着搁浅的蜻蜓,蝴蝶拍着翅膀,不是调戏一下身边的蜜蜂兄弟。喜鹊依旧一声黑白的毛衣,站在柳枝上,眯着眼高唱。
  昨天忙碌一天,李峰很是专心睡着懒觉。远处小院里,张兰收拾好碗筷,提着篮子,牵着边上梅花鹿,径直向着桃园走来。
  砰砰的敲门声,惊起几只打瞌睡的麻雀,李峰套上运动裤,穿着二夹子,蹬蹬跑出来开门。
  “妈,这么早啊?”揉着迷蒙的眼睛,抽动鼻子,酸酸甜甜带着辣椒刺激香味顶上脑门。
  “还早,人家干完农活都回来。”时间七点半,绝对不算晚,可惜对于晚上八九点钟睡觉,五六点起床的李家岗人来说,绝对算不上早。
  伟大早睡早起对于李峰来说有些难度,听着张兰早上唠叨已经慢慢成为习惯。接过篮子吃早饭锅贴,甜酱豆,萝卜干,白米粥,加上一个大大鸭蛋。
  萝卜干剁成碎片儿,加上红辣椒,陈醋,各种调料爆炒,出了辣味醋香,吃起来绝对是够味,这些是昨天李峰晚上泡在水里,浸湿,今早上抄的,李峰好些年没吃过,别提多想了,什么早餐小菜,一比绝对是渣。
  连着打斗不休的肥仔,毛球闻着味道,都放下成见,屁颠跑到李峰面前死命不要脸拍马屁,撒娇,肥仔尾巴摇出一阵凉风,趴在李峰脚上不停用暖呼呼肚皮磨着李峰脚丫子。毛球,大尾巴,在李峰手背磨蹭,小爪子握在一起不停拜求鞠躬。
  李峰乐呵呵看着,这两小东西,不是什么香味都是好东西,夹了几块,放在肥仔,毛球面前。肥仔吃了一口,吐了吐舌头,毛球看了肥仔吃下没事。小爪子抓起一把往嘴里塞,一入口,立马惊叫,唧唧一边指着肥仔一边往水龙头边上跑。
  倒是肥仔颇为悠闲自得,不紧不慢的吧嗒自己饭碗的清水,日了。李峰觉着毛球挺聪明,怎么就上了肥仔的当了呢。
  “唧唧。”李峰正吃着锅贴,喝着米粥,喝完水,漱了口毛球跳上桌子,指着李峰唧唧叫个不停,似乎指责李峰欺骗它纯真的感情。
  “去。”自己没口福,怪谁啊,李峰挥手驱赶,早饭吃的那个爽快,洗好碗筷,装在篮子里。“肥仔,送回去。”
  肥仔似乎有些不情愿,咬着篮子一步一晃,三步一回头,李峰觉着自己养的小动物越来聪明。知道生气,知道消极怠工,十分了不起啊,自己训练有方啊李峰自我满足了好一会。
  回头看了看葡萄架子上的小蛇,李峰郁闷了,这是一吃货啊。无奈的李峰拿着网兜,划拉了两条泥鳅,小蛇不大,吃的不少,好在不挑食。对于这条不大不小的家伙,李峰觉着奇怪来着,上网查了许久,最后得出结论,这是一条竹叶青变异蛇,身体绿翠,动作轻快,食量大这些都符合竹叶青,不过这条小蛇,不仅仅食量大,消化与一般蛇类相比快了不止一筹,毒性也十分猛烈,绝对是变异。
  喂好这位祖宗,李峰摆弄起院子花草,院子里摆弄好,李峰钻进空间,这些天没顾得上收拾里边,茅屋四周各式花草,五颜六色,开放着,太乱了。李峰赶紧着搭架子,把花藤架起来,忙活了个把小时,总算是看着像点样子了。
  泉水池子里荷花开了不少,池里里的鲤鱼越加的肥硕,池子边的花苗移出不少,留下长得更加壮实,菊花已经二十多厘米,兰花长的慢些,十来厘米。梨树上挂着不少梨子,李峰摘了一个,味道不错,看样子不要多长时间就可以开吃了。石榴青绿看起来还有段时间,院子里的桃子个顶个的大,红透了半边,李峰想着星期天多摘些放着,自己一个人吃不完。
  这会子,摘了十多个,中午拿回去给爸妈尝尝,果树长势良好。至于田里的瓜,李峰现在是看着皱眉,这瓜秧长势太好了,自己都不知道如何下脚了。看了看酥瓜,皮色已经变的有些黄白了,李峰种的这些酥瓜,又名羊角酥,传说仙人牧羊,行至大河岸边的,眷顾此风水宝地,临别时留下一只羊角。经过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世代呵护,孕育出可供人间食用之珍品——羊角酥。南果暑,北果寒,唯酥瓜温润。
  李峰摘了一个酥瓜试试,别说已经熟了,香,甜,酥,脆,真不错,掰开一看,外皮青绿,慢慢向着中央变成淡黄,直到中心红黄色,汁液甜香,真是极品,闻着香味,李峰摘了四五个,拿回去给父母尝尝香。
  看了看菜瓜胳膊粗细的,完全可以吃了,正好中午做凉拌菜瓜,摘了两不敢多摘,这玩意个头大。不过地里还有不少,自己吃不完,真是先前不应该栽种这么多。李峰看着地里瓜果有些晕乎,自己被人几句话忽悠了。
  西瓜碗口大,卖给他瓜种人说这可是新品种,照着说,人家实验时候最大一百三十多斤,不过李峰有些怀疑,西瓜真么大,自己真没见过,五六十斤倒是常见,尤其是青皮西瓜瓜皮厚实,每个长的冬瓜动,小孩子抱不动。李峰打理一下西瓜,至于黄瓜,早早搭好架子,看着几只蜜蜂飞舞,李峰退出了空间。
  看着时间还早,自己这几天想着给梅花鹿做个窝,一直没得空,现在有空闲。李峰看了看自己院子,靠近院外喇叭花棚子的地方不错,院外喇叭花已经伸了进来。梅花鹿配上五颜六色喇叭花,李峰绝对有创意,不过这窝棚可不能随意了。自己上网,查了不少木屋的样式,找了木板,竹片,锤子钉子准备齐全,李峰照着电脑上图片,一点点拼凑,别说这做出来的小木屋看着还真像那么回事。李峰看了看自己花了大半天做出的木屋,高一米五左右,占地面积不过五六平方。放在倒垂喇叭花下,倒是挺配,看了看,不足的地方修改一些,直接固定下来,拉来梅花鹿,倒是一副难得景色,花棚,木屋,梅花鹿,有些童话。
  院子外的干草抱了些,铺垫好,指着小屋,梅花鹿挺直觉,跑了进去,不错,虽然颜色不太美观,不过搭配上喇叭花颜色,正好。
  中午李峰开始摆弄起他手里的菜瓜比黄瓜多些韧劲,肉质厚实,更加清脆,做的时候必须尽量切成薄片,最好是透亮薄片。李峰用泉水种出菜瓜一个三五斤重,拿在手里掂量一下,挺有料。瓜皮如是老的必须去掉瓜皮,不过李峰用指甲掐了一下,挺嫩,用菜刀拍打几下,片成薄薄的一片。
  蒜泥必不可少的,陈醋,辣油,盐,糖,李峰直接弄了一瓷盆,这瓜太有料,一个一家人吃。拌好了,必须浸一会盐,十多分钟,出了水,瓜片柔软一些,吃起来味道更好。配上几个素菜,鲫鱼豆腐,一盘牛肉,中午饭就齐活了。
  李山进屋舀了半瓢百花酒,爷俩喝着小酒,吃着清脆菜瓜,别的菜倒是全给抛到脑后了。菜瓜以前人们最是喜欢种的,不仅仅可以当着水果吃,粮食不够,直接当饭吃,李峰记着自家留菜瓜种,一根菜瓜二十多斤,那个头绝对是巨无霸。
  “不错,有些当年的味道。”李山吃着唠叨着,小时候好东西不多,夏天吃的最多菜就是菜瓜。
  “味道不错,小宝手艺越来越好了,快赶上妈了。”张兰夹了一块放在嘴里,脆酥,做的不错啊。
  “那当然,也不看看我是谁的徒弟。”李峰拍着胸脯一个马屁拍的张兰乐呵很是给李峰夹了几块牛肉。
  “妈,菜瓜结的不少,要不我们腌一些,冬天吃。”菜瓜和冬瓜有一拼,腌在酱豆子里,脆生,下饭,绝对是吃着米粥最好的小菜。
  “我看算了,黄瓜已经腌了不少,菜瓜你还是卖了吧,最好是教会城里人怎么吃,不然人家说不定在背后说道呢。”张兰摇了摇头,这还没到夏天再见已经腌了不少菜了,豆角,黄瓜,茄子,家里还有不少去年的腌菜,凭着一家三口这些已经吃不完了。
  “那也行,菜瓜耐储存,放上二星期绝对没问题。”李峰点了点头,自己种出菜瓜个头大,口味好,说来还真是不愁卖。
  尤其是菜瓜这玩意皮厚实,放着大半月不见变样,堪比冬瓜,想吃了凉拌,清炒,怎么吃都行。
  下午,李山接了一电话,神情颇为激动,李峰一问,原来林老要过来,看来李家岗蛮有吸引力的。不过这次,房间空了出来,自己的房里东西收拾一下不用两人挤在一起。本来李峰想着邀请老人到自己院子,可老人不喜住新屋,觉着老房子有味道。
  李家岗老房子说起来挺有特色,至少李峰如此认为,房子内部多是木质结构,屋基多用青石,很少用外边的烧砖,只是近几年,人们图方便,不要打石,过去,每家空闲时候都会沿着溪水打石头运回来,积少成多,以后做房子用,如今谁人愿意啊。
第38章
乌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