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乡村生活(校对)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36

  李峰帮着张兰打下手,林颖本来过来帮忙的,谁知道洗个鱼,手割破了。李峰在边上看的一头黑线,这丫头完全是不懂,算了,去吧。“红药水在我房里书桌抽屉了。”昨天鲶鱼,做了汤盆子鲶鱼豆腐。红烧一条鲤鱼,爆炒黄鳝段,加了不少红椒,花椒,味道极其诱人,加上泉水养出的黄鳝,柔嫩骨脆,吃的几人搁不下筷子。
  几个小菜也颇为出彩,绿豆芽拌粉丝,粉丝是前些天李峰去看外婆带回来的,纯正手工红薯粉下的。粉丝用温水刨开,在开水锅里煮软,绿豆芽是自己下的,娇嫩,除了豆皮,在开水过一遍,保持脆生。
  胡萝卜丝,加上葱丝,蒜末,酱油,点了点香油,最后照例撒上香菜末,李峰伸头看了看外边,捏了尝尝,被包扎好回来林颖这丫头看着正着,很是不屑的瞪了一眼。“嘿嘿,尝尝咸淡,要不你试试?”
  “哼,阿姨我帮你端菜。”林颖懒得理这人,跑到张兰身边笑着说道。“不用,不用,你坐下吃,怎么能让客人动手,有小宝在这够了。”张兰这会子正在做汤,连连摆手。
  “我看你还是算了吧,倒时候把手烫了还是小事,打破了汤碗,人家可就吃不到了。”李峰装盘,点了些陈醋,花椒辣椒油,齐活了。
  “你,阿姨,你看这人。”林颖气的发抖,这人,自己有那么差嘛,再说烫了手算是小事嘛,只想着关心碗里吃的,吃货,不对,赖货,不对这人就是一无是处,而且变态。“小宝,怎么说话,小颖别理他,这么大人了,嘴还是那么贫。”张兰瞪了儿子一眼,人家怎么说是客人,虽然每次帮忙都是帮着倒忙,可这说出来,不让人难看吗?
  李峰懒得理这人,开始拉水萝卜丝,这些是去年深秋李山埋在地窖的,这几天李峰扒了些,还水嫩的。萝卜丝下酒菜,山里人最是喜欢,也最是便宜的东西,几块人家给你一蛇皮袋,八九十斤,这些是不会过称的没必要,乡里乡亲,没到萝卜丰收,沿着山路每家一袋子。呵呵,去年,李山家弄了四袋子,人家过来了,你总不好意思拒绝吧。这一来二去,三四家,弄得最后李山哭笑不得。
  李峰这会子做的是双拌萝卜丝,水萝卜,胡萝卜,两样拉成丝,不需要过开水,直接加盐,揉出水,让萝卜丝软下来。这才放调理了,吃着清脆,李峰凉拌手艺还真没说的,加上边上已经四个菜了,皮蛋豆腐,藕片黄瓜。
  开始四道开胃小菜,绝对是下酒的佳品。“味道不错,呵呵。”李峰试了试故意说的大声些,让林颖听见。
  “哼。”林颖冷哼一声,心里大骂吃货,看着张兰,只能在心里嘀咕。
第50章
清晨女孩
  中午,酒菜吃的颇为尽兴,刘记者走的时候,直说下次有机会一定要请李峰等人吃顿饭。至于桃子,西瓜,临走带了不少,李峰本来不要钱的,几人倒是不肯,最后只是象征性的西瓜两块钱一个,桃子一块钱一斤。
  周末两天下来,李峰算了算账,桃子卖出两百多斤,西瓜一百多个,总的收入加起来过了一千块钱。
  这边李峰一说,张兰也跟着拿出小本本,这两天蔬菜买了不少,张兰一直记在本子上,这会子算了算,快三百块,张兰惊喜不已。这两天比的上自家一月收入了,连着不苟言笑的李山,吃饭时也满脸微笑,多吃了个馍馍。
  星期一,早晨,李峰睡了个好觉,洗了把脸牵着小花到路边吃草,远远看着一个人影,走近一瞧。女孩头发有些凌乱了,额头汗水粘着一束青丝,耳边本该紧紧扎住的头发,散开了。白净的皮肤因为劳动,泛起淡淡红晕。
  迎着初升太阳,这个女孩瘦小的身影镀上一丝金边,手里的蛇皮袋,装满了物品,露出来的塑料袋,纸盒,瓶子。
  “你这是?”李峰看着满脸汗水,头发凌乱,带着一丝劳动后的红脸色,林颖,李峰看了看,袋子,大半袋子,这是哪来的垃圾。
  “呵呵,早啊,这两天水库这边来了不少人,我见山里扔了不少垃圾,今天早起了一会,捡了出来,你看看,快一袋子了,这些塑料袋,瓶子,可是很能溶解,对环境破坏大。”满脸汗水,随意一擦,黑灰色小手,在脸上带出黑色印记,整个小花猫,还是黑白灰色花猫。头发上不少草沫子,树叶碎片,运动鞋沾满了泥土,一身衣服也是黑一块,灰一块,袖口还有一个大大口子,白皙皮肤上一条红色的印记。
  “这些都是你捡的,你几点起来的?”李峰看了看手机,现在不过六点五十,这丫头,几点起来,水库一路七八里来回十多里,加上这些垃圾,这是一个女孩子做的吗?这一刻,李峰心里竟然有一丝敬佩。
  “呵呵,四点多,天不太亮,你看这边水沟边我都没看见。”林颖说着把水里的牛肉干塑料袋捞了上来,放进口袋。“这个口袋算我借你的,我用完就还给你。”看着李峰直盯盯看着自己袋子,林颖有些不好意思,没问人家随意那人家东西。
  “不用了,送给了,家里还有。”李峰松开梅花鹿让它自己跑去桃林下吃草。“我帮你。”李峰或许不认同林颖为人,不过这一刻,却不免被感动。
  “不用了,你有时间去山里看看,有些地方,我下不去。灌木里的有些,我捡了出来,只有小溪,刺藤着边,你看。”林颖想着李峰拿着鱼叉样子,剩下几处可能只有用鱼叉,或是竹竿夹出来。
  “这城里人不是挺高素质,怎么乱扔垃圾呢?”李峰本来觉着这些看鸟人挺好的,给村里带来不少收入,土鸡,土鸡蛋,腌菜,笋子,野菜,干蘑菇,木耳等等,每家这几天都有些进账。可是看看林颖收拾一袋子垃圾,李峰颇有些埋怨。
  “呵呵,这可不怪人家,你看看,左右没有垃圾桶,总能全部带着回去吧,有些孩子趁着大人不注意,扔下了,这也不能全怪人家不是。”林颖竟然说这样的话,李峰一愣这是自己认识的林颖吗?
  “这个你真是林颖,没发烧,没吃错药?”难道天太早,自己遇见狐仙大大了,李峰开始有些怕怕的,由于空间原因,这段时间对于神马土地公公,山神,狐仙,黄大仙,颇为敏感。
  “去,我又不是不讲理,针对你,还不是你做的不对。”林颖颇为理直气壮,其实心底对于李峰还是有些感激的,人家不跟自己计较,这些她心里都知道。
  “这才对嘛,大清早的,吓人啊,你慢慢忙吧,我去桃林了。”李峰说着抬步走人,让林颖一阵咬牙切齿,这人一点风度都没有,没见着自己拎着大口袋,其实李峰心里偷笑。“拿来吧,我帮你拎着。”李峰笑着摇头,接过袋子,还不轻呢,本来以为塑料袋子,瓶子没多重呢。
  “这里什么啊,这么重。”李峰转头问道。
  “可能是餐巾纸,染了水吧。”林颖想了想说道,让李峰一愣,餐巾纸,这丫头竟然不觉着恶心,这可不仅仅擦嘴的,鼻子,什么,李峰想着都觉着受不了真是不知道这人,真是,有时候不得不佩服这般有信念的人啊。
  早饭,张兰做了玉米粥,鸡蛋饼,玉米粥是用自家的小磨推出来,如绿豆般大小,早早泡上,做的玉米粥,属于粗粮维生素和矿物质,且亚油酸含量较高,经常食用对人体有不少好处。玉米粥味道香甜,且便于消化,适合作为早餐食用。
  至于玉米粥的故事也是颇有些趣味,相传,康熙皇帝一次带着侍从到滦平的长山峪一带打猎。眼看太阳要落山了,康熙皇帝正要往回走,忽然发现一只梅花鹿,他急忙快马加鞭,紧追不舍。这时,天色渐黑,侍从也不知哪里去了。康熙累得气喘吁吁,肚子也饿得咕咕叫,只好策马往回走。走了一会儿,突然见前面有灯光,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家农舍。康熙勒住了马,从窗子里看到一个白发老人和几个儿子正要吃饭。饭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焦黄焦黄的玉米面干粮和香喷喷的玉米粥,还有野兔肉炖蘑菇、烧金针菇和一大盘凉菜。香味一阵一阵扑鼻而来,真是馋人。康熙这时更觉肚子饿了,他下马走进农舍,向一家人施礼说:“我是过路的,因为天晚了,肚子也饿了,想借一餐,一定多付银两。”山里人直爽好客,一听说远来的客人,立刻让到上座。康熙略略客气几句,就和这一家人吃了起来。康熙觉得从来没有吃过这样香美的饭菜。但是他最爱吃的还是玉米粥,又粘乎,又爽口,样子也好看,就像珍珠粒一样。康熙一连吃了三碗。这家人见他实实在在,也很高兴。
  康熙吃完饭,问道:“这么好吃的饭菜是谁烧的,一定是个巧媳妇吧?”老人说:“不是,我家没女儿,只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上山打猎,二儿子上山砍柴,三儿子在家种菜做饭。这饭菜就是三儿子做的。”康熙看见三儿子长得眉清目秀,也很喜欢。正在这时,皇帝的侍从在外边看到皇帝的御马,找了进来。这家人这才知道来客是皇帝,惶恐万分,赶紧磕头。康熙笑着说:“看你们一家快快乐乐享太平,朕很高兴!”他吩咐赏银百两,才乘马而去。过了几天,康熙想起了好吃的玉米粥,派人找到老汉的三儿子,让他在御膳房里专做玉米粥。从此,玉米粥便写进了御膳房的食谱。
  故事当然当不了真,不过也说明,玉米粥颇有养生之功效,至于鸡蛋饼,简单些,面拌成糊糊状,加鸡蛋,葱花,调料拌匀。铁锅烧上火,倒上一些豆油,等着油热了,把面糊糊倒进去,摊成饼子状呈现金黄色即可,不过要注意翻面,不要焦了,留意锅底是不是还有豆油,适量添加。
  鸡蛋饼做好,配上黄瓜丝,香菜,腌菜,卷成一卷,味道美极了。李峰吃了一大块还不过瘾,如不是做的太少,自己作为主人不好与别人争抢。
  上午,李峰做了一个小型器具公司营销方案,可能算不上,简单的几个要求,一千来块,李峰颇有些感慨,这几天运气真不错。
  “喂,你怎么了这事?”李峰本来想着做完了,出去放松一下哦,没成想自己还没出去呢,林颖急急忙忙忙的跑了进来,看样子颇为急切。“让一让,我。”微微带着一丝哭腔,李峰一愣,下意识一闪,不对啊,这是我的房间啊,怎么了。
  “我呜呜,好疼啊,帮我一下。”林颖转过来,泪眼汪汪看着李峰,右手紧紧捂着左手,脸上满是疼痛之色。
  “这是怎么回事?”李峰一看,头皮发麻,这人,左手食指一块肉几乎掉了下来,李峰吓了一跳。
  “我本想做个垃圾箱,可是……”林颖咬牙不让自己哭出声,这么大的伤口可是自己有生以来受得最大伤了。
  “你……你又不是不知道自己,笨手笨脚的,好了,这不行,我看还是上镇上清洗一下包扎起来。”李峰本来想再说几句,不过想着人家一个女孩子,为了李家岗环境不仅仅早早起来捡垃圾,这会子又伤到了手,这般大的口子,肯定留下疤痕的,对于女孩来说,这可是极严重后果了。
  “我……”林颖愣愣,她对这边不熟,再说自己身上一点钱都没有,这可怎么办啊?
  “别说了,我带着你,快。”不由分说,拉着林颖上了四轮摩托,向着镇上开去了。一路上,李峰开足马力,带起风来。
  “你慢点,慢点。”林颖声音不时在山间回荡。
第51章
槐花蒸饭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早晨天刚刚蒙蒙亮,李峰揉着睡眼,打着哈欠,看了看时间四点半。
  “妈,太早了,不过是洗个脸而已。”李峰昨天被林颖弄得头大,这丫头,受了伤,最后的垃圾箱自己做的,做了六个,累的手都抬不起来,不过看着竹片的青绿的圆桶子,心里颇为自豪。不过,摆放的事,自己总不能让伤员去吧,自己来回跑了几趟,一下午没闲着,累的汗水直流。
  “你啊,一年能有几次,快去,你爸过去喊你林伯他们,你快去吧。”张兰推了一把,晃晃悠悠的儿子,没好气的白了一眼,这孩子怎么越来越懒,这以后可怎么好啊。
  “是是是,我去,大河里头洗把脸,柳树枝头摘只柳,槐树前头花一朵,月季花开美人娇。”李峰念着几句歪诗,不,连诗算不算,顺口溜,这些可是李家岗人过立夏的老风俗,不过年轻人在外边多是不过了。
  立夏,天气开始慢慢热了起来,习俗,立夏之际,在大河中洗一把冷水脸,一个夏季不会中暑,这是河伯保佑,说起来颇具神话色彩,张兰早早洗了,这边李峰叫了两次,姗姗来迟,李山远远看着儿子,睡眼迷糊,摇头,这孩子越加惫懒了。
  “林伯,王伯,成伯,林颖,早啊。”打了个哈欠,看着乌眼鸡般的林颖,李峰憋着笑,呵呵,这丫头两天这般早起,看来顶不住了,黑眼圈出来了,哈哈哈。
  “笑什么。”瞪了一眼李峰,自己找了块地方,单手撩起一点河水拍打在脸上,别说清凉河水,精神一震。
  李峰捧着河水,看着大河,今年立夏是在家里过的啊,好啊。洗完脸,李峰一群人去河湾子摘柳枝,这柳枝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柳枝,这棵柳树,传说是李家岗柳树之母,已经合抱粗细,年份已经不可考证了,虽然遭受过雷击,依然屹立不倒。
  “清江一曲柳千条,三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故人桥上别,恨阴阳两隔今朝。”林老走过石板桥,一首改了的柳枝词,让李峰颇有些感慨,自己不是如此,曾与美人桥上别,恨美人嫁人妇今朝。可谓是悲莫悲兮生别离,李峰摇了摇头,自己竟然不曾不后悔,何必做女子之态。
  柳树前已经聚集了许多人,张兰早早排在前面,看着李峰过来招了招手,二爷今天穿着唐装,作为如今辈分最高的老人,这些仪式多是有他主持,别人来压不住场面的。村里妇人有时候颇为可爱,哪家有事,帮忙洗菜,做饭没二话,可是平时鸡毛蒜皮小事也能闹得沸沸扬扬。
  “开始吧。”鞭炮燃起,噼里啪啦,惊起一片水鸟,大柳树里竟然有几只啄木鸟,受到惊吓,飞起,一只不小心被鞭炮炸伤了翅膀。
  “喂,你做什么?”李峰一把拉住林颖,这丫头,这可不是电光炮,所谓安全鞭炮,这用的土制鞭炮,威力大,炸脸上,可不是闹着玩啊。尤其是中间十来个手臂粗细,绝对是威力无穷啊。
  “你没看着啄木鸟受伤了,你放开,听没听到。”林颖看着小鸟在鞭炮中挣扎,心如刀绞,可是李峰死死拉着,是一只啄木鸟重要,还是人重要,李峰可没被冲坏脑子。鞭炮,终于燃放完了,啄木鸟早已经死了,林颖直直盯着李峰,手里捧着冒着火药味的啄木鸟,羽毛少了不少,带着一丝肉香。
  “你看看,你看看,是你害死它,是你。”说完,掩面向着村外跑去,留下一脸无辜的李峰,至于村里人看着跑远的身影,颇有微词,不过人家不是李家岗的,这事管不着。
  “怎么了。”李山刚才一直在二爷身边,没太注意这边,看着林颖掩面哭着跑远,脸上颇有些难看,自己儿子怎么回事,不知道自己已经订婚了。
  “这个……”李峰哭下不得,这事整的,说完,李山一愣,脸色与李峰如同一辙,两父子颇有些说不出,道不明感慨。
  “走吧,枝条,我领到了,每人一条,给你们,咦,小颖这丫头呢?”张兰把枝条递给几位老人,李峰,李山,手里还剩下两条,一看,林颖不在,疑惑的问道。
  李峰看着几人不解看着自己,只能把与李山说的话再说一遍,张兰苦笑不已,倒是林老几人好像有些不一样,李峰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啄木鸟死了,另一只在哀嚎,火药味弥漫着,慢慢会飘散,直到微不可闻。
  “小宝,我们采些洋槐花。”看着如同雪球洋槐花,成老动了心思,五月槐花开,如雪似蝶徘。微微风簇浪,串串浮阳台。阵阵清芳沁,翩翩天使来。问君为何事?还世一清白。
  槐树花开,满是清香,槐花味道清香甘甜,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肺、降血压、预防中风的功效,多可食用。
  采摘后,做汤,拌饭,包饺子,主要蒸槐花,最是惹人回忆,几位老人说着说着,忆起过往种种,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的时候,春上榆钱饭,春后槐花香。可是救命玩意,如今想着,那段日子,苦,但是带着一丝甜蜜。
  中午,张兰破费功夫的做了槐花蒸饭,加了面粉,虾皮,裹着,蒸,淡淡花香。几位老人闻着槐花蒸饭香味特别激动,像个孩子似的,拿着碗等在一边,李峰见着心里暗笑,老小孩,老小孩,越来越小孩啊。
  槐花采摘终究是讲究时机的,花瓣将开未开时或是刚刚开绽放的朵儿,开放时间长有些老即将零落吃起来颇为干涩,没有开放完全是花骨朵太嫩,蒸饭不好做的。槐花洁白柔软的花瓣让人见着垂涎欲滴,放在鼻子上闻一闻,更是芳香四溢,神清气爽,颇为陶醉。
  几位老人回忆三年自然灾害,关于“五九”时期故事李峰在边上听着,作为八零后人,李峰也算赶上中国那段不堪回首的穷苦生活最后一班车。大山里风来的晚一些,那些苦难生活,曾今童年时断断续续模糊回忆,依稀记着当时生活的艰辛。
  李峰没急着让张兰帮自己夹些槐花蒸饭,或许是记忆有些远了,李峰不觉着槐花蒸饭多么香甜,看着几位老人,父母颇有些欣喜回味的样子。李峰与生着闷气的林颖不时挑着筷子,倒是少有的吃几口。
  “怎么了,你们俩,吃啊,味道可鲜美了,好吃的很啊。”成伯看着身边的俩小辈,有些漫不经心,翻着眼皮,兴趣缺缺的样子。
  “嗯,你老吃吧,我早上吃的多不太饿。”李峰应付一声,林颖颇有些赌气的样子,大口吃了几块,似乎不是那么难吃,淡淡花香,配着香油调制的酱汁,还不错。
  下午,李山从大棚里割出一箩筐红薯秧子,立夏种地瓜,绿豆,有句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是从这里来的。
  几位老人闲着没事做,跟着一起下地,地块翻过一遍了,只是没有打出埂,李峰和李山拿着铁锨,作为主力负责大的埂子堆砌,后边三位老人负责修理,细活。张兰插秧子,林颖似乎觉着吃住在别人家颇有些不好意思,想着帮忙,张兰拦着不让,手上伤口还没愈合,可不能再破裂了。最后看着林颖实在坚决,张兰手把手教林颖插秧子,这是最为简单,距离把握准,秧子叶子向上。
  林颖不是笨人,几分钟过后学得有模有样,张兰看着点了点头,自己拎着水桶到水沟里打水。秧苗必须及时浇灌,一下午,七个人一亩来地,弄得齐整,至于,点豆子,这事最为简单的。张兰看着天不早了,回去做饭。李山领着李峰,几位老人,加上以为颇有兴趣种地的林颖,开始种绿豆,地方不大,在山坡边上,半亩地。几人手里握着小铁铲,挖个小坑,放几粒绿豆种子。这些种子是头天泡开,发芽的,挖出泥土用铁铲打碎,先浇水,盖土,在点上一点水,泥土湿润即可。
  李山看着几人胡乱,不分次序,挖坑,点豆子,颇为好笑,不过绿豆不用太过计较。往日,下雨时,随意撒几把在地里,夏暮秋初收获满满一小斗子,可以吃到来年夏天,做绿豆粥,绿豆汤,可是夏日处暑的圣品啊。
  李峰小时候,每年夏天,爷爷都会带着李峰摘嫩的绿豆,做绿豆饼,那会子可是兴奋的,天天盼着,等着吃绿豆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