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乡村生活(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636

  “不像。”老汉摇头,这边让进李峰,李灿看着李峰进来连忙挥手,这边已经开始钓鱼了。
  风力小,天气晴朗,天空如大块的蓝玻璃,上有几朵白云飘过,太阳光不强,船家遮棚子上竟然有几根藤蔓,颇有些意思。
  “收获怎么样?”李峰笑问道,拍着李灿肩膀,李旭淡淡一笑,性子还是如从前一般的腼腆。
  “唉,不行看来只能买船家的鱼来吃了。”看着桶里几条不大的鲫鱼,李峰微笑着摇头,看着,好在自己早有准备,做好了鱼饵料。自己用空间的泉水和的面,虽然一团不大,不过以自己空间泉水的效能,几条大鱼是跑不掉的。说不上还能卖给船家换些酒钱呢。
  “李灿,你啊,性子太躁,我来试试。”李峰接过李灿的鱼钩,这些鱼钩可不是船家提供,那边提供都是些小竹竿,李灿是玻璃钢竿,这样不拍遇见大鱼,断了竿子,跑了鱼。
  肥仔看着李峰坐下,静静趴在边上,毛球这会子轮着水桶看鱼,刚才李峰看鱼动作,这家伙学得有模有样。这边李峰没下钩呢,毛球已经引起不少人注意,尤其是带着女孩过来的,看着毛球可爱的样子,喜欢不行,拿着零食逗弄,一时间这家伙倒成了船上的明星。李灿看着毛球手里的糖果,想要弄个糖吃吃,谁知道向着毛球伸手讨要,毛球看了眼,眼珠子转动一下,躲着李灿视线剥了张糖纸转身放在他手上,而且还是带着粘性一边放在手心上,让李灿哭笑不得。
  “宝哥,你这松鼠哪来的?这么妖孽,你看看,弄得一手粘。”李灿郁闷向着李峰吐口苦水,毛球似乎知道什么似的,大叫着指着李灿。
  “呵呵,你啊,竟然想骗人家的糖吃,你说它会高兴吗?这家伙聪明很,装可爱很有一手,整人也是一等一的。”李峰拍了拍毛球脑袋让它安静一会,钓鱼最是怕响动,自己不怕,人家边上几人可是已经邹眉头了。
  “上钩了,我看看这什么啥鱼。”这边抛钩不到一分钟,看着浮子轻点,有鱼上钩了,李峰握紧鱼竿,等着鱼咬实,浮漂一沉,猛地一提,一条肉串子甩了上来。“嘶嘶。”小绿闻着鱼腥味,嘶嘶探出头来。
  “我的妈啊?”边上一位穿着不错的中年胖子一看,一条绿蛇,一条红蛇趴在李峰手上,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怎么了?”身边看着胖子摔坐在地上,忙过来询问,胖子微微回了神,指着李峰苦笑说道“没事,这位小兄弟,你这带着两条蛇可是真吓人啊。”胖子倒也不是担心的人,主要是李峰着弄得太突然。
  “不好意思,自己养着玩的,没成想吓到这位大哥了。”李峰鱼钩上的肉串子取下来,喂给小绿吃,这般的小鱼没用的,给小绿填饱肚皮。可惜小绿凑近,闻了闻,嘶嘶吐着蛇信子有爬了回来,怎么不吃,李峰愣了愣,难道是……
  “没事,不过你这两条蛇倒是挺特别,竟然喜欢在你手腕上,这可不符合蛇的习性啊。”胖子看着两条颜色各异的小蛇,疑惑的摇了摇头。
  “可能是养熟了吧。”李峰抹了把汗,这小绿自己养了不少时间,这小红倒是时间不长,带着进入了几次空间,这般死皮赖脸趴在自己手腕上了。
  重新挂上鱼饵,李峰用力向着外边抛钩,船边的鱼不多,可能野鸭子在这里鱼儿吓跑了。这次时间更短,十几秒浮漂点动,浮浮沉沉,李峰紧盯着浮漂,手紧握鱼竿,看这鱼颇为精,试了四五次,才一口咬定。
  “我去,这么重。”李峰一愣,赶紧站起身来,这可是一条大鱼,看样子不小,李灿看着李峰动作知道有大鱼上钩赶紧放下毛球,跑了过来。
  “怎么样,有多大啊?”李灿看着水面的波纹,看不太清楚鱼,只是有水波。
  “不小,有五六斤样子,够做二道菜了。”李峰紧紧握着鱼竿与大鱼做着较量,四五分钟,鱼的力气小了许多。李峰一用力,一条胖头鱼出了水,众人一看,不小啊四五十厘米,称了称六斤四两,李峰估计的才不多,这鱼别说二道菜,三道菜都够了,鱼头豆腐,水煮鱼片,酸菜鱼,三道菜不定可能用完呢。
  “呵呵,不错,这胖头脑袋有两三斤,做鱼头豆腐最好了。”李灿帮着把鱼取下来,放进水桶,乐呵呵看着,边上几位钓友颇为感慨,胖头可不好钓鱼,不容易吃钩。
  李峰随后不到半个小时,又钓上来三条半斤重鲫鱼,一条三斤多鲤鱼,最后竟然奇迹般钓上来一条剑鱼,引得不少人侧目,李峰摸了摸额头自己不小心又出了风头,看着钓的鱼够中午几人吃的了。李峰把手里面团扔进了大河,鱼竿递还给了李灿。
  中午,几人弄了七八道菜,糖醋鲤鱼、红烧鲫鱼、胖头做了鱼头豆腐和酸菜鱼,炸黄剑鱼、拌生虾米、蒸螃蟹,几碟小菜,几人喝着啤酒颇为尽兴。不过李灿开车,李峰没让他多喝,多吃菜,味道李峰吃了几口觉着还算可以,不过这鲫鱼和鲤鱼肉质似乎不如自己养的,看来泉水出品比野生还要高一个档次。
  这般考察下来,李峰心里愈加的安定下来,自己池塘鲫鱼可不能便宜买了,最少要比野生鱼搞一个档次,自己辛辛苦苦养出来,呵呵总不能便宜了别人不是。
  吃完饭送着李灿,李旭上路,自己骑着四轮摩托,驮着肥仔,毛球似乎吃多了,肚皮鼓鼓趴在自己肩头睡觉。
  “烟波浩渺湖山美,鱼味天下第一家。”泛舟湖上,静观鸟飞鱼跃,不失为一件惬意十足的事情。
  回望着水上人家,看着一些城里人悠闲的钓鱼,看着水鸟,野鸭自由自在的游动,倒也是件颇有乐趣的事。
第65章
溜索那头外婆家
  时间很快,进入了六月,端午节眼看着来到,李峰一家又忙碌了起来。父母这边准备着去周艳家的礼物,李峰这边做着去外婆家的准备。
  李峰父亲这边已经没什么亲戚,李峰属于三代单传,倒是母亲那边外婆外公还在,有一个舅舅,一位阿姨,如今舅舅,阿姨在外地,只有两位老人在家。李峰回来以后去过两次,老人身体健朗,除了有轻微风湿倒是一切安好,山里人湿气大,李峰过去送了不少自己种瓜果蔬菜,空间泉水浇灌的蔬菜具有一定保健作用。
  外婆家离李峰家这边隔着五六个山头十三四里,蜿蜒盘旋只有一条崎岖的山道,中途要过大河,必须走溜索,交通极为不便,上次李峰想着把两位老人接过住,没成想老人摇头说,家里住着习惯了不想出门,这边李峰没办法,只能大半月送一次瓜果蔬菜。
  今天一大早,李峰拎着几瓶酒,鸡鸭这些外婆家是不缺的,张兰帮着灌了些豆油,山里出来一趟不容易,老人年纪大了,坐着溜索看着让人担心。生活用品拾到一背篓,李峰背着,沿着山路出发了,山道只有一米左右宽,树木完全遮挡阳光。
  走了几分钟,左右看着没人,李峰闪身钻进空间,放下手里,背上的背篓,摸了根黄瓜在泉水池洗了洗。
  重新上路没了负累,走起路来快了许多,吃着清脆的微凉的黄瓜,淡淡清香味,耳边鸟鸣声,不时竟然有几声知了鸣叫,夏天来了。李峰寻觅想要找寻一只知了,可惜树木枝叶太过茂盛遮挡住了一切。
  这边山路泥土中露出些石子,坑坑洼洼雨水冲洗,没人修理,颇为不好走,上坡好些,拉着藤蔓,野草,下坡有些滑,李峰走走停停。
  路过一座山头,休息了一会,这边山多是枫树,松树,有些是人家修理,栽种,灌木丛少了些,看着很是清爽,阳光透着树木枝条的缝隙,照射下来,一道道笔直可见的光束,让宁静的热闹的树林平添了一丝奇幻色彩。
  李峰手腕上的小绿嘶嘶吐着信子,小红越加懒了,依旧微露小脑袋,眯着眼睛,这家伙的视力颇差,比小绿差的远了,看来小绿视力好不仅仅是泉水功效与遗传变异有着不小的关系呢。
  清风吹,走在松木林中,淡淡松香,李峰不由得精神一震,脚步也跟着加快了,山石林木,半山腰山路上,透出树木的缝隙,看着对面的山林,颇有些淡淡云雾缭绕,脚下是大河水,飞流直下,撞击着岩石。
  李峰向着对岸招了招手,对面有人专门负责拉溜索,溜索是由于一根粗钢丝绳,一个钢管焊接的吊篮,为了防止焊接出出现意外,这边有用细一点钢丝绳从钢管中穿过。拉着吊篮是一根麻绳,李峰蹲在吊篮里,对面的人拉动麻绳,不到一分钟自己已经到了大河对面。
  溜索上往下看风景极佳,不过坐吊篮时颇有些惊心动魄,李峰胆子已经不小,这会子也不敢伸头往下看,几十米近百米高空,下方是奔流的河水,微微瞥上一眼,心脏不由颤抖,脚底直冒凉气。
  滑轮的摩擦声让人觉着有些聒噪,李峰抬头看着天空,淡蓝,风清,几朵白云飘过,总算过了。微微平复一下快速跳动心脏,每次过溜索,李峰顺利过了溜索,心里舒了一口气,站起身走出吊篮,拉绳子是一位大爷。
  李峰递过去两元钱,如是三人一起只要每人一元的。过了河,山里有了人家,三四家聚集在一起,山路慢慢宽了,铺上碎青石,沿着山坡起伏不平,如同一条青龙蜿蜒盘踞在青山绿水之间。
  山里人家,白屋黑瓦马头墙,在山路两边,高二三米,从两米宽山道分出七八十厘米小路铺叠起一条青石板路面,四方青石垒砌的院落,几株葫芦,丝瓜开着白的,黄的花,院子里李子,青色的果子,听见院外行人,几声犬吠鸡鸭叫,猪哼哼。
  “娃,哪里来啊,谁家的啊?”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婆婆看着李峰,问道,山里人最是重视亲戚,哪家来了亲戚,左右都过来问候一声。如同这般山路难行,邻居不多,至少三两家,亲朋好友少些,一家亲戚几家亲。
  “张高家的。”李峰笑着打声招呼,张高是李峰外公名字,外公一直做开行的,在这片颇有些名声,山里人本就少,十里八乡都认识。
  “呵呵,张家娃,进来歇歇脚,喝口茶。”李峰背篓,篮子这会子都拿了出来,这边一路零零星星都有人家,李峰可不想自己空间秘密被人看见,山里人淳朴,可不是傻,如是见着李峰神鬼般消失出现,那李峰绝对要倒霉,被人圈养算是幸运,拉去做白老鼠,切片片也有可能。
  “谢谢了,老嬷。”李峰没客气,跟着进了院子,院子不大,边上有个水池,养了几条鱼,三四棵果树,枣树,李树,几棵月季有些凋零,这边茶水颇为不同,有些像白茶,味淡淡淡颇为解渴。喝杯茶,吃了几颗核桃仁,李峰道谢,老人送着李峰出门。
  走山路,望山跑死马,远望不远竹林,李峰走了半个小时,到了竹林坐下歇息一下,竹林边上不少笋子,有的已经一人多高,这些是老的,边上靠近山路有几根不过半尺,新嫩的笋子。竹林左手边是水田,一眼望下,梯叠一直延伸到河滩,田地秧苗已经插好了,微风吹拂,弯着腰,仰望着天,似乎一个个农人忙碌的身影雕刻在秧苗上一般。
  河滩上有头黄牛在吃着草,边上没人,或许是牧童贪玩,或是人家没想着有人看,出不了山,牛在这里似乎没有一丝危险可言。
  路边的笋子是可是随意清理的,没人说道,不过李峰这会子可没有心情,弄这些,自己背篓,篮子已经很重了。
  “外婆,外公,铃铛,我来了。”十多半左右,李峰终于到了外婆家门前,依旧是黑色的瓦,青石垒砌的墙根,马头墙尖。
  “汪汪。”黑白斑点的小花狗摇着尾巴迎了出来,李峰看着已经快半尺的高的狗仔,蹲下来摸了摸花花脑袋,毛茸茸,很温暖。
  “小宝,来了,快进来。”外婆头花已经大半斑白了,身边一个四五岁的女孩子,这是二姨家的小女儿在外婆家养着,女孩脖子上挂着铃铛,一家人都喊着铃铛,小丫头天生的哑,好在耳朵不聋,已经算是万幸了,多数情况聋哑是相伴着的。
  “哇啊哇啊。”铃铛比划这小手,李峰微微一笑,放下背篓,从里边拿出一个小书包,书包里上面是美丽可爱的喜洋洋,书包里有几包图画书,一些纸笔,还有一盒二十四色画笔。小丫头眼睛一亮蹬蹬跑了过来,伴着清脆的铃声。
  “啵。”铃铛在李峰脸上大力亲了一口,满脸笑,纯净眼里全是满足,小手紧紧抱着书包,充满期待。
  “这丫头,心里就想着读书,看着人家小朋友有书包,可是闹了不少脾气。走,小宝。”外婆看着铃铛眼里满是溺爱,这丫头从出生以后一直呆在外婆身边,如今已经快五年了,二姨只回来过两次,铃铛已经不认识了。
  “外婆,姥爷不在家吗?”李峰提着背篓,铃铛帮着拎着篮子,几瓶酒李峰请放在竹椅子边上,这是几瓶五粮液,每瓶四五百块钱,李峰买过来孝敬外公,平时外公喝的多是自家酿造的米酒,或是白干,高粱酒,这次弄些好点的酒尝尝。
  “出去了,昨天带过来几个县里毛竹商人现在在山上看竹子呢。”毛竹依旧是这边主要生活来源,山地少,种的粮食只够吃喝,主要靠着竹子过活。
  “如今毛竹价格上涨,有姥爷在,这些商人应该不敢耍花样。”这边毛竹比李峰家那边不打理的毛竹可好多了,卖价上却高不了多少,没办法交通不便宜,竹子砍下山,运输主要走大河,扎好竹排,一溜溜走河水里顺下去,每次都有可能撞击折断,或是挂着河边,虽然不少毛竹商人都知道这里的竹子好,可是却少有人进山来。
  解放前似乎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民国时,山里各户人家凑合成竹筏,木筏沿着河水出了山,可是黑心的木行老板一点良心都没有,价格压得很低,买不买由你,收不收我说了算。有一天,一位年轻人随着乡亲划着竹筏,木筏来到城里,在大家想不出好办法说服木行老板的时候。这位年轻人不声不响拿出竹片削成的小刀,揣在怀里,跑上岸,揪住一位大肚皮木行老板,毫不费力把竹到刺进木行老板肚皮,如同刺水豆腐一般容易,刺进去竟然没竟然没出血,抽出来带着满手油腻。
  后来这位年轻人怎么样了,没人知道,或许被警察逮住了,关起来,或是跑进了深山,谁知道呢。
第66章
哑女铃铛
  外公是沉默寡言的老人,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已经做了四十多年老行头。中午,李峰看着铃铛帮着外婆忙着,本想着上前帮把手,外公向着他打了个眼色,两人来到堂屋坐下。
  张高用力划着火柴,点燃旱烟,竹子的烟杆黑黝黝泛着淡淡黄色,李峰小时候好奇曾经偷偷吸过,晕乎了半天,后来才知道吃烟也是能醉人的。
  “小宝,你也看到小铃铛这般在我们这里住下去也不是一回事。”张高声音低沉,缓慢,脸上有些不舍,挣扎。
  这些年老两口守着这个家,身边只有这般个孩子,从巴掌大长到如今,每天看着小丫头小脸,心情比夏日喝了冰饮还要畅快,如今,难免心中不舍。
  “二姨,那边怎么说?”李峰对于这件是心里颇有微词,不过长辈的事,自己掺合不合适,这边铃铛已经五岁半了,眼看着已经是上小学年纪了,不能再耽误下去了。李家岗虽然也处在山区,不过如今交通好了起来,出山可比这里容易,大河对岸李口子就又有一所小学。
  “他们能说什么啊,不说她了。”张高微微涨红了脸,李峰叹了口气,一方面为二姨,一面为铃铛,如今什么社会了,女男看的真的有那么重吗?
  “姥爷,我看这样吧,让铃铛在我家那边上学,学校不远,方便照顾,周末我给送回来。”张兰前几天唠叨没个女儿,李峰一点不贴心,这般差点认了林颖做干女儿。李峰好说歹说总算是劝住了,自己如是做了林颖哥哥,那么以后日子绝对是黑暗的如同地狱一般点灯不亮。
  中午饭颇为丰盛,不少干货,焖野兔肉,腌的野鸡,老鸭汤,去年间弄得狍子肉,味道确实不错,外婆手艺老道,李峰连叫着好吃。
  李峰边吃便陪着外公喝上几杯,别说五粮液味道虽然比白干淡些确实不错。张高听着李峰说着一瓶几百块,颇有些不舍得。
  “姥爷,这是外孙孝敬你的,再说如今几百块钱在外边已经不算钱了。”李峰给张高重新满上,四五百或许在山里还算钱,在北京,在大城市,一平米房价三四万,五百块钱算什么啊。
  “你这孩子,下次不许了,买两瓶老龙潭就好,你姥爷哪里能这般金贵。”张高笑呵呵的端起酒杯小口抿了一口,颇为满意,好酒就是好酒,味道真香。
  吃完饭没歇息一会,李峰又要回去了,这次不是自己一人,外婆颇为不舍叮嘱铃铛要乖乖,细心地帮着铃铛整理好衣服,看着小丫头,眼睛有些水汽溢满了一道道沟壑般皱纹。摸着铃铛头,久久不愿放下。
  “外婆,姥爷,我们走了,过些天再来看你们。”李峰背着有些破损的皮包,铃铛一步一回头,肩上背着新买的书包,眼里满是泪水,李峰伸手拉着小丫头,安慰。“铃铛,没事,我没过些天再回来。”
  李峰这次带着铃铛出去主要是办理户口,这孩子如今快六岁了,竟然还没有户口,真的不知道怎么说二姨了,女孩子怎么了?看着不能说话的铃铛,李峰紧紧握着小手。
  沿着山路,十多里,小铃铛不时回头,似乎要记住走的路,说起来小女孩挺可怜,这般大没出过山。
  “铃铛,怎么了,你听小鸟歌声多美。”看着情绪低落的铃铛,李峰笑着指着树上小鸟,美丽的羽毛染着金色阳光,歌喉婉转优美。铃铛看着小鸟,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微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6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