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乡村生活(校对)第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36

  “不用,那家伙伤水塘。”李山摇头,自己儿子打算在水塘里养鱼儿,那家伙一趟下来不止鱼被电死,里面水生物也不能幸免,而且过一遍电水,肥劲减少不少。
  “妈,你放心吧,刚才没准备,一条剑鱼而已,你就瞧好吧。”别说箭鱼,江豚豚李峰曾经见人用鱼叉捕捉过,一鱼叉绝对要它命。李家岗的鱼叉可是远近威名,李铁头的技术没说的,五根尖刺一尺来长,小拇指般粗细,头儿银白锋利,寒光阵阵,捕鲨鱼绰绰有余,别说平常的淡水鱼了。
  李峰小时候可是听着爷爷辈的老人说,他们那时在大江里捕捉江猪、黄鲟、白鲟时,场面可大了。可惜李峰只看个江豚豚,白的,连着黄鲟捕捉也不过半米来长,可惜如今这些动物成为保护动物不说,连着看见也是越来越难了,大江水质变得越来越差,好些美味消失了,真是可惜了。
  拿了两枚鱼叉,网兜也拿的最大,直径四十来厘米的,手指般粗细的钢锭穿的铁丝网,原来捕捉大鱼的,有七八年没用了,好在李山保存的不错。
  几人拉着铁钩子点点把水草拉上岸,知道池塘没有水草遮盖,一米不到的水深,澄清下来,一眼打底。
  “鱼儿真不少。”池塘里不少鱼影子,可能有水草保护,水鸟没能多捉着,让这些鱼留了下里,不少一扎长的鲫鱼,几条草鱼也有四五斤,真是让李峰惊喜的是好几条红色的鲤鱼,一尺来长。
  “可不是,你看还有只大王八呢,看着三斤都不止呢。”几人一边说,一边找,总算是在池塘靠近山脚的地方,发现了剑鱼,此刻剑鱼似乎知道自己的末日来临了,紧紧的趴在树根边上。身体静静不懂,如同一天枣树枝条,不细看还真发现不了呢,这家伙玩起来伪装来了也是高手,此刻身上颜色偏黄,不动真如脱了皮的枣树枝条。
  “爸,你叉头,我叉尾,妈,你看着,我们要是叉到了,你赶紧用网兜舀上来,这家伙在水里是个厉害的角色,在岸上只是条死鱼,蹦跳不了。”李峰一家小心翼翼,连着边上的松鼠毛球此刻都觉着气氛压抑,紧紧的拉着李峰的裤腿,眼珠子骨碌打转圈圈。
  “开始。”李山低声叫道,手里的渔叉快如闪电,李峰一愣,急速跟上,水花溅起,一块混沌,张兰早已准备好了,网兜对着刚才剑鱼藏身地方一舀,几人配合默契,一条白黄的丝带飘落在池塘边上。
  箭鱼总算捞上来了,李峰赶紧上前,拿起蛇皮袋套住剑鱼的头,这家伙可算是跑不掉了。当然,蛇皮袋一层可不够,不要俩下绝对一窟窿,装了三层总算放心了。
  “爸,你可真行。”刚才那一下,李峰绝对是没叉住,好几年不用手生得很。要不是李山精准,这鱼要跑了。
  “呵呵,当然,我妈也厉害,反应快。”李峰当然不会忘了张兰,看着父母脸上的得意笑容,心里乐呵。
  “爸,你看看,一点伤都没有,真是幸运的家伙。”几人围着蛇皮袋伸头往里看,剑鱼全身上下除了掉了几片鳞片,竟然没有伤口,可见李山鱼叉用的多么精妙,直接卡在缝隙里,不然绝对破坏一大片鱼肉。
  “真是不小,难得长这么大,小宝,吃了挺可惜了。”李山点点头,看了看这家伙一米五左右算是近十年见到最大的箭鱼了,想着吃了怪可惜的。
第10章
荷塘夜色
  一米五左右的箭鱼,最少需要十几二十年,真是难以想象的事儿,这个池塘也不过是不过几十年而已,原先好像是个坑洼,种了桃树林。难怪,李山的觉着长到如此大的不容易呢。李峰看了看,点了点头,自己虽然贪嘴,不过看着长的如此这般的大的剑鱼也实在不容易呢,自己忍一忍,不行找条小的来吃儿。
  虽说不吃箭鱼,两人却也没有再放进池塘里,太危险,在边上的一个小沟里引了池塘水,撒了一把刺鸡头儿,慢慢的把箭鱼放进去。
  完事儿,一家的开始重新的清理池塘剩余水草。多数的水草已经被李峰一家的用铁钩的拉掉大部分,李峰两人重新穿上皮靴,把漂浮着的杂乱的水草一点点的捞起来扔进的网兜。不一会儿,池塘里的飘着杂乱零星的水草收集铺在的池塘两边。
  “妈,快拿水桶。”李峰这会儿清理完儿水草,玩心大起,池塘儿鱼虾可是不少,李峰撵着一条草鱼,隐隐可以看到厚实的青黑色的背脊,这条草鱼不小,李峰几次抓儿都没能如愿,连着叫母亲拿水桶来儿。
  “你这孩子,给。”张兰直接把网兜递了过去,李峰拿起来一舀子,带着哗啦啦水,一条五六十厘米的青黑色的草鱼,肚皮白哗哗的,打眼一看,最少五六斤。逮着这么一条大鱼,李峰心里得意洋洋的,笑呵呵的把这草鱼倒进水桶里。
  李山看着儿子,不动声色的,拿着水桶,不一会儿,三四条三四斤的红鲤鱼,半斤来重的鲫鱼大半桶。看的李峰一愣一愣,白眼一翻,不服气的拿起里网兜,很是划拉了几下。鱼儿没逮到,却是网住了一只大乌龟,张兰和李山一看哈哈哈。
  “哼,妈,你们别笑,这只乌龟比爸那一桶鱼儿可要贵多了。”虽然李峰心里很是郁闷,可是嘴上却不愿承认儿。掂量掂量,这只乌龟钵子那般大,龟甲厚重,泛着一丝金黄色。乌龟的四脚连着头缩了进去,李峰拿着摇晃儿,颇为得意儿。
  随后,几人赶紧加把劲清理池塘,连着出了四五条大鱼,加上鲫鱼,花鲢鱼,肉条子,大大小小可是不是,二三百斤,尤其是几只王八,最大的可是最少有四五斤重。不过对这些鱼处理,几人犯难了,自己一家不过三人,怎么吃也吃不完啊。送人,村里人可是一点的都不缺啊,大河不说,村里的河湾子十几亩水塘,里面鱼可不少啊。
  “爸,我看着要不,先放在水沟里,我们先栽种的莲藕,刺鸡头再说,等着水儿清些,再把鱼儿移过来。”李峰逮着挺爽,可是要说吃鱼,这些自己一家吃一年也吃不完啊。看着鱼多也是愁啊,几人苦笑。
  只有小松鼠挺兴奋,眼巴巴的看着盘子里的乌龟,王八儿,不时用小爪子敲一敲龟壳。小家伙学习能力倒是挺强,看了几次李峰做的事儿,毛球不知怎么记住了,可是让这只老龟有些郁闷,连着头也不敢伸出来。
  “行,栽莲藕再说。”看着池塘里的浑浊的池水,李山一脸苦笑,自己什么时候这也般胡闹了,没打算好,把鱼起了,真是的。这时候,一家人从箩筐中拿出了莲藕,小心翼翼的捧着,莲藕最好是整个放进池塘里。藕头向上,最后带着泥土,李山专门找人买的藕种,可比李峰自己买的强多了,藕种不是那种粗大的,而是下场,每节都有藕芽。
  池塘也就大半亩地,李山买了五十来条,三人二个来小时,所有的莲藕下了水塘。在挖泥坑种藕的时候,李峰和李山两人,有捉到了几条鱼,这次捉到三条二三斤的黑鱼,最让李峰高兴,他总算是捉到了箭鱼,不大的两条,加起来可有七八两,一尺来长。今天晚上,吃剑鱼豆腐,绝对美味,其实中午李峰想吃来着,可惜剑鱼肉劲道,比的上鳝鱼,可不容易料理。
  至于黑鱼这是绝对不能留的,这家伙全是食肉的,怨不得池塘里没什么小鱼,原来都被他们吃了。李峰想养鱼,黑鱼绝对是第一个被清理的对象,不过黑鱼肉质细腻,白皙,营养丰富,尤其是野生黑鱼绝对是上品,李峰想着边上的水沟再隔出来一个一米见方的地方养着。
  看着左右的池塘已经差不多了,张兰挎着篮子,拎着水桶,水桶里面有不少鲫鱼和肉条子,中午饭吃的。
  李峰不得不陪着李山继续清理池塘边上的水草,连着引水的水沟,隔开段子,怎么也不能和剑鱼放一块,不然捞鱼时候又是一番波折。
  中午十二点以前,池塘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处理差不多了,李山说着会家帮着张兰做饭,李峰自己留在这里,清理水沟里的淤泥,这条水沟远远连着河湾子,河湾子是大河流经李家岗,形成的十多亩地大的水湾,如今成了一个小湖泊,只有一头与大河相连着。李峰家的水塘正是从河湾子引得水,引水的小沟不过米把宽,去有着三四百米的距离,李峰一边清理沟渠里的淤泥,一边的种些刺鸡头,刚才李山不让在池塘种,说是有刺,伤鱼,其实李峰倒没觉得,莲藕上不也有小刺嘛,不过既然父亲说了,自己只能听了。正好这水沟引水,倒是可以种些,不怕伤鱼。
  中午,做的囫囵鱼,大小鱼一块烧,先是过一遍油,炸三分熟,加调料,葱蒜姜末,黄酒,陈醋,最后淀粉勾芡,在锅子上溜一圈玉米糊糊,哇哇的金黄色的锅贴,尤其是最后在鱼汤上浇上一层玉米糊糊,做成软绵绵浸泡着鱼汤的馍馍,可是李峰的最爱啊。金黄的脆,软绵够味,劲道,喝一口浓汁鱼汤,吃一口玉米馍馍,可是李峰做梦想着的事。
  鲫鱼焦黄表皮,浓汁拉着长长,剥开表皮,白嫩的鱼肉,带着淡淡的甜丝丝味儿,吃着劲道,没有一丝鱼腥味,淡淡陈醋酸甜,李峰觉着自己连着舌头都要吞下去。
  “你这孩子慢点,谁抢你似的。”张兰一边吃,一边看着肥仔和毛球打架,这两小家伙似乎看着不对眼,不是的唧唧,汪汪,闹成一团,张兰看着可乐,逗弄,自己家可是好长时间的没有这般热闹了。
  “咳咳,妈,实在是你做的饭太好吃了。唉,妈,要是以后你儿媳妇没你的手艺,你说我可怎么办啊?”被李峰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逗得哈哈哈大笑的张兰很是受用的,心里暗夸赞儿子,你说那个母亲希望的自己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虽然李峰这会子没媳妇,可是张兰依旧受用得意儿看着丈夫李山。
  “以后妈天天做给你吃。”张兰笑呵呵的把自己碗里的一条大鲫鱼夹给李峰儿,自己吸溜喝汤儿。
  吃完中饭,李峰带着肥仔散步,毛球站在李峰肩膀上蹦跳儿,啃着大杏仁儿。肥仔看着毛球,不时的闹腾儿咬着李峰裤脚,发出呜呜的委屈的声,让李峰一脸无语,这俩家伙和小孩子一般,撒娇。
  “好好,先撒尿,拉便便。”李峰领着肥仔到路边,指了指草丛,不管肥仔听不听得懂。
  “汪汪。”小肥仔屁颠屁颠跑到路边,抬起腿,还真撒尿了呢。撒完了,摇着尾巴的跑到李峰面前,好像是做了多么伟大的事儿。
  “撒的好。”没办法,李峰只能抱起肥仔,一人两小,一路晃晃悠悠的来到桃林,今天下午李峰主要任务就是拆掉的茅屋,不过左右看看,李峰叹了一口气,茅屋其实更适合的桃林,不过,自己为了以后的生计不得不下手。
  其实茅屋知不是几根松木搭建起来的,很容易的不到两小时,整个拆散了,木头码得齐齐,除了一个凉床儿,这张床还是爷爷小时候留下来的,小时候李峰最喜欢偎依在爷爷身边听着爷爷说秦岭故事,说虎豹故事。如今爷爷不在了,这张床却依旧的存在,李峰想了想,决定留下这张凉床。费了一番功夫,帮着搬回家,放在自己房里,以后房子建好了在搬过去。
  随后,李峰打开电脑,自己前几天刚接了一个活,今天必须完成。李峰以前是做营销策划的,在北京也是小有名声,平时上班的时候也做点私活,一个月算下来也有三五千。私活多是乡镇企业,一些没有专业策划人员公司人。
  这些日子,可能自己被公司辞退影响了自己名声,以前很多企业也不再找自己,直到前几天才接到一活。
  直到五点,李峰才做完,发了过去,看了看自己邮箱,有人留言。打开一看,是丽人饰品的信件,上面有一个账号,李峰愣了愣,打电话过去,人家可能下班了没人应。李峰想着明天再说吧,关掉电脑,闪身进入空间,这一次空间更加清亮儿,土地有一半转化成灰色,泉水又大了一些。
第11章
油茶香饼
  晚上,剑鱼串豆腐,如奶汁白皙的鱼汤,配上颤抖抖的嫩豆腐,点缀着几丝青菜沫子,不说吃,看一眼都流口水。剑鱼又名黄箭鱼,肉质比之黑鱼细嫩,比鳝鱼劲道,吃起来筋脉感十足,可看做鱼中筋骨。拿着红薯大馍,吃的差点停不了嘴,最后两条剑鱼,李峰吃了大半。这才心满意足拍拍肚皮,泡了杯绿茶,这些茶叶是自家地里采的,哪家竹林山坡上没有几棵老茶树,大大小小,一年喝的茶是不用买的。
  嫩嫩茶尖,采下来,不同于别的地方炒茶,李峰家乡每家都有两三个火桶,山里寒气重,每家冬天都是要坐在火桶取暖,聊天。
  火桶做起来挺容易,水桶一般,不过大些,底部三十厘米直径的样子,口部六十厘米,底小口大,外面扎上铁圈。用时候,在底部放上一火盆,火盆上十来厘米地方放上圆形的钢筋焊接而成圆形架子,捧着脚,冬天绝对舒服,圆圈可以随时取用。
  这里火桶不仅仅是冬天取暖,清明时节采了茶,在火桶上架上罩子,铺上白布,把茶撒在上面,慢慢蒸烤,不时翻动一下,不要半天,茶叶就好了,比一般炒茶可是好了许多。
  饭后一根烟快活似神仙,饭后一杯茶神仙羡慕哈。这几天,李峰已经没敢抽烟儿,自家老子不抽烟,张兰又极度厌烦抽烟,李峰没事泡杯茶喝喝却也没了多大瘾,忍忍过去了,再不济躲开点。
  喝完茶陪着父母看了会电视,聊聊天,李峰起身进屋,打开电脑,看了一下,那边已经把钱打了过来,一千二,呵呵,小半月,倒是吃喝够了。看了看自己给丽人饰品的留言没有回应,看来人家已经下班了。
  捏了捏耳朵,李峰有些怨念,自己耳根被捏的红彤彤,晚上母亲还问呢。让李峰差点以为父母发现了什么,其实这事太过玄幻,李峰不想和任何人说,尤其是自己父母,如是出了事,自己一个人担着就好,可不能连累父母亲人。
  空间依旧,除了泉水多了几条鲤鱼,这是李峰趁着父母回家那会子,扔进来的。这几条鲤鱼倒是悠闲儿,一点没有环境改变儿不适应,淡然处之,倒是有些龙子的气度,鱼跃龙门,说的正是这些鲤鱼。
  肥仔与毛球此刻正陪着张兰李山,两位老人可是喜欢这俩聪明的小玩意,宝贝得紧,看着玩闹有些脏乱的毛发,张兰拿了两小盆子,倒了些温水,俩人一人一只,给这俩淘气包洗起澡。看着父母乐呵,李峰看着心里也是高兴。
  不过,空间里可还有一位,李峰对于这条小绿蛇,有些挠头皮,你说自己给吃,它吃,给什么吃什么,不是应该没有戒心了吗?其实不然,这家伙,你靠近一米之内,绝对吐着信子,嘶嘶,眼里凶光毕露,眼里戒备意味浓烈,身体盘曲,随时准备攻击的样子。
  没办法,用枝条挑了块猪肉,走远,看着小家伙一口吞下去半截,李峰越是对这般样子小蛇好奇来了,一般蛇类绝对是吃一顿管好几天,可自己空间的这条却是一天几顿,而且看着还不太饱的样子。
  “小家伙,过来。”试着与之打招呼,可惜小蛇小小的眼睛水汪汪看也不看你,缩着身体,缠着树枝跑上石榴树上,高昂着脑袋。让面露和蔼微笑的李峰一僵,心里大骂,这个白眼狼,吃完抹尽不认人了,你看来。
  蛇类属于冷血动物,不喜人类这种恒温动物也是情有可原的,李峰不在计较。重新把心思放在空间别的地方,泉水流出越来越多,小半个池塘里已经有一层水儿,李峰看着岸边不少莲藕,自己买的整个没用,脱掉鞋子,挽起袖子,种莲藕。左右种的密集一点,勉强下了一半藕种,剩下继续排在水里儿,以后池塘面积扩大再说了。
  起身走到自己栽种花草的地方,昨天挖的不少首乌,树苗并没有因为移栽儿萎缩,叶子水嫩水嫩,看着喜人,连着边上前些日子自己种的花种子也已经冒头了。小芽子尖尖,嫩黄可爱。
  “呵呵。”李峰笑呵呵起身,拿着木桶舀了半桶水,一个个像是照顾孩子一般,喂着水儿。如今只等房子建好,自己悠哉悠哉养花弄草,赚点烟酒钱,倒也是一件美事。
  做完这些,李峰伸了伸懒腰,今天一天可是忙坏了他,有些日子没这般累了。头一挨枕头,呼呼睡觉了,村里没有车水马龙,夜里安静,一觉醒来已经是早上六点半了。
  李峰刷牙洗脸,骑上凤凰牌自行车,迎着东边天际那一丝红火。村里这节路儿有些颠簸,出了村,水泥路,骑着车轻快地很,不到半小时,李峰就来到了镇上。
  李家嘴镇上有三条街,菜市街,家电服饰,日用品小吃。李峰今天主要是买些家电,不过时间还早,倒不用太赶,把自行车放在一家熟悉的店主家。
  李峰一个人溜达了起来,李家嘴集市分单双日,依据每年开集日子,左右不过年初五,初六开集,主要看黄历,人儿,农村传统,几百年遵循,李峰觉着其实这些没什么儿。挺好的,开集的时候,每家店主都要放鞭炮,镇上的舞狮舞龙队,推着大鼓,一家家送财神,当然店主也不会吝啬,每家最少五十,上百,舞狮舞龙的队伍是孩子最爱,不仅仅可以看着舞狮舞龙好戏。每到一家店主总是拿出过年糖果招待,这可是喜坏了孩子们。
  李峰脸上淡淡微笑,走进菜市街,想要看看有没有山核桃树,山核桃不仅味道美,营养丰富,连着树木也是金贵的玩意,山核桃树的家具不仅贵,而且是有价无市,没办法,这些年砍伐,山核桃树本就不多,如今树苗都是难得一见,李峰进山寻觅一下,连着一棵没见,可见稀少了。
  菜市,各种水果摊,蔬菜摊子,人流涌动,比之城市里的菜场不同,这些菜刚刚从园子里摘的,有些还带着泥土,水灵灵,价钱又不那么较真。如香菜,青菜,一大把一块,五毛懒得称,一些人压根不带称,你看着给,摊子看着要,讲价各看本事。热闹非凡,李峰听着熟悉的乡音,心里越加悠闲,乐呵,走走停停,看见新鲜的玩意停下来。尤其是一些竹制品,看着李峰心儿痒痒的,竹笔筒,雕工精美,李峰一眼就看上一个,雕刻着兰花,极其简略却透着一丝简单大气。
  “老干(老人家的意思)怎么说?”李峰看着摊子上多是竹制品,竹篮子,竹箩筐,竹蛇,尤其是看着竹蛇,用着竹节一点点连在一起,后面有个把手,上面画上花纹,猛一看不知道准以为是条土蛇呢。连着信子都是用自行车里胎做的,红彤彤,拿着把手,蛇身不由自主晃动,看着挺吓人。李峰上高中,是在市里,那会子带了一条竹蛇,可是吓坏了不少女同学,连着一些男生都尖叫不已。那次因为竹蛇还被班主任批评教育了一顿,可算是记忆犹新。
  “牙子,五十块。”老人伸出巴掌翻了一翻,咧嘴笑,露出烟熏的黄牙,李峰看了看说起来五十挺便宜,那你可就错了,集市不是超市,不能还价儿,这里无论是摊子,还是店面,没人说你不能还价儿。
  “老干,这个数你看呢?”李峰伸出一根手指,加个拳头,意思一下,老人摇了摇头巴掌收进一个手指。
  “太贵,老干,大家都是本地人,实价。”虽然雕工不错,毕竟是竹子的,李家嘴什么都缺最不缺竹子,满山遍野的一眼望不到边哪里不是竹子啊。青竹,毛竹,绣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这里找不到竹子。
  “小牙子,拿去吧。”李峰花了十五块钱买下了一个竹笔筒,翻来覆去的看了看,没有损伤,满意装了起来,站起身向着里面走。却没发现老头儿眼角笑意,这样的笔筒,一天老人可以做出四五个,平时十块一个卖出去已经赚了,今个不过是看着李峰穿着不错,要了狠价。
  李峰可能不会想到自己已经成为肥鱼了,正乐呵,摸着笔筒,这要是再外边买,雕工如此精细,打磨如此光滑,少说好几十块呢。
  没走几步,李峰抽动着鼻子,闻到一丝香味,早上吃的少,这一路猛蹬,肚子的食早没了。
  “老嬷(老婆婆),来碗油茶儿,香饼拿俩。”李峰看着足有一米来大铁皮大茶壶上面是稻草编制的套子儿保温,脸上惊喜不已,巴巴的找了一个座,大声叫道。油茶其实配方挺简单,主要是面筋,千张,海带丝,加上淀粉,烧成汤,看起来如鱼冻看着黏稠,其实喝起来与一般汤水没有两样。
  看着老奶奶扶着茶壶把,拿着碗在茶壶嘴下,微微一提壶把,一碗油茶装满,浇上辣油,撒上碎核桃仁,香菜末,李峰远远看着都流口水。拿着薄如纸,透着亮香饼,脆香无比,配上一碗油茶,这可是李峰曾今一度的梦想啊。
  “老嬷,再来俩香饼。”三口俩口,两块香饼进了肚皮,真是没说的,好吃啊。油茶带着一丝微辣,点上香菜末清香,核桃仁脆香,完美极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