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2763

  好吧,暂时先吃点亏,等形成规模以后,就可以让学校定向培训他所需要的员工,那时就不用多花他一分钱。
第二十一章
招聘
  有了前面的积累,之后的工作更快更顺利,等装修一结束,后续各项工作马上跟进,就这样,赶在五月底前,第二批的五家店又同一天开业,于是,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市里已经有了有佳公司的十间分店。
  十这个数字,好像就是一个坎,以前五家的时候,如果说还是试水之举,小打小闹,那十家,就已经有了些规模,有了规模,影响力自然也随之增加。
  而且,和街头巷尾的那些小卖部相比,有佳便利店就相当于正规军,购物环境舒适,管理规范,服务周到,主要是价格也实惠,现在不少主妇日常买点东西,顺路的会把它当成首选,当然,你指望那些家附近没有有佳便利店,想让他们额外多走上里把路来店里买,有佳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号召力。
  冯一平现在进出小区,就会碰到一些提着有佳塑料袋的主妇,有时候还听到她们在交谈,“你拿到传单了吗?明天又有促销活动。”
  这也是有佳和一般小卖部的区别,小卖部哪里会搞促销活动的。
  中午,冯一平到的时候,周新宇他们正在打包行李,从今天起,大部队又将回到省城,做在省城大规模扩张的准备。
  “十家店是不是还有些不够?”冯一平问他,十家店听起来虽然不少,但是撒在近三十平方公里的城区里,还是很稀疏。
  “再开几家也不是不可以,也容易,只不过那样一来,就不能保证每家都赚钱,我的意见是,先把这十家稳固下来,下半年再看吧!”
  周新宇的意见很稳妥,对于开便利店的来说,能够做到家家店都能赚钱,其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有时候,你选一个地方开店,可能是为了宣传,比如后来星巴克在故宫开的那家店,也可能是竞争对手在一个地方开了店,你就跟着过去开一家。
  冯一平觉得周新宇说的也不错,在创业初期,是要稳一点的好,步子迈的太大,有时候也不见得就是好事。
  “那省城的工作就拜托你,先还是只能在挤在装修公司那办公,你们在找店面的时候,也顺道关注下办公的地方,我个人不希望租办公楼,有能买下来的地方最好。”
  李嘉在旁边插了一句,“遇到合适的,一栋楼也买?”
  “只要合适,那就买。”冯一平有些豪气的对他们说,暑假的时候,以现有的资金再炒两次,他有信心把八位数的美元存款变成以2开头的。
  “呵呵,那好说,现在有钱哪还不好办事的。”
  “还有,商业区的店铺,如果不好租,也可以找找有没有能买下来的。”冯一平有祝福了一句,越是好的地段,铺面肯定越不好租,如果能买,那也多了一项选择。
  大规模开店准备工作里的人员的培训,始终是要放在最前面,这一次,冯振昌没有出面,周新宇亲自带着几个人,到县技校和中专挑人。
  前一批那二十个的情况早就反馈到家里和学校来,虽然工资赶不上沿海的有些地方,但离家近,环境好,工作也算轻省,所以他们在两所学校都受到了热烈欢迎。
  每年的这个时候,中专的那些毕业班都有些浮躁,又学习了两三年,花了那么多钱,最终的成果,就在这一两个月见分晓。
  就在上周,在就业老师的联系下,机电一班的同学,被打包送到了广东一家电子厂,安保班的好像也有一半已经找到了去处。
  不过,老实说,进工厂这样的工作机会,大家并不太稀罕,说句不该的话,就是不花这么多钱读这个两三年,自己出去,找份在工厂里的工作也不是什么难事。
  有些机会则不一样,比如今天,财会和微机两个专业的学生有些躁动,因为省里的那家便利店又来招人,学校主要安排他们这两个班的部分同学去应聘。
  这可是个不错的机会,离家近,听原来在那工作的校友写信回来说,工作挺好,待遇也不错,而且有发展空间,学校第一批去的那十个人里,有三个已经当上了店长,工资拿到了一千多!
  还听说,未来的地区经理,也是从他们这些人中选,虽然现在经理这个头衔是烂大街了,不过,负责一个地区的经理,肯定还是有些份量的。
  中专的招聘地点就放在学校的教务处办公室,周新宇选这里作为招聘地点,也是有些心机,一般的学生到这来,多少都会有些压力。
  财会专业的胡珺婷有些着急,她个人觉得今天的这个机会不错,可是班主任已经点了十五个同学去面试,却还是没有轮到她,不会是没机会了吧!
  终于,在宣布最后一批的五个人时,老师点到了她的名字。
  一行五人,怀着激动和忐忑的心情,来到楼下教务处办公室,静静的坐在办公室门前的长凳上等待着,里面正在面试,能听到有人说话,可是听不清说的是什么,究竟会问什么问题呢,碰到不好回答的问题时,我该怎么处理呢?
  他们在这里紧张的想着,那边的班主任和其它的几个老师则很轻松,抱着手,围在一堆轻声说笑着,胡珺婷感觉现在看老师,不是看到几个老师,而是看到几个有工作的人,没关系,从今天开始,我将也是个有工作的人!她在心里给自己鼓劲。
  她是五个人中,第三个被叫进去的,里面一个老师没有,两张办公桌后,坐了三个西装革履的陌生人,阳光从他们身后的大玻璃窗里洒进来,让她一时看不清那些人的脸。
  “请坐。”中间的一个人用听不出去情绪,很公式化的语气对她说。
  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先是简要的介绍自己,这个还好,老师之前都有培训,然后就的问题就完全没有规律,比如上一个是你的理想是什么,下一个问题就是,你爸爸的生日在哪一天?
  最后的一个问题则让她有些手足无措,叫她简要阐述一只狮子带领的一群羊,和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这两只队伍的区别,等她晕乎乎的出来的时候,已经有些记不清最后一个问题自己究竟说了些什么,她只觉得,自己好像把这次面试搞砸了。
  然而,老师最后宣布结果时,她被选中了!
  两个班级,四十个面试的,周新宇他们挑出了二十个,技校也一样,也挑了二十个,一共四十个,最后考核的时候,他们打算淘汰十个,这样还能剩下三十人,省城头能头十家店的店员就有了。
  就在他们的招聘工作告一段落的时候,卫校负责毕业生就业的负责人也跑过来找他们,叫他们也去卫校看看,说的也很有道理,“我们护理专业的学生,服务意识肯定最强!”
  老师说的也在理,便利店本来就是个服务行业,员工的来源更多样化一些也好,免得后来形成一个个小团体,他们就去了卫校一趟,结果这一趟,还真挑花了眼。
  话说卫校也称得上女儿国了,他们最后只看脸挑出来十个,这十个女孩子,往收银台那一站,绝对是一道风景,凭白就会为店里增加些生意。
  周新宇现在也算明白了,冯一平为什么要专门在协议里加上那几条,确实,如果按他原来计划的那样,负责培训的员工,没准还真会借工作之机,为自己谋私利。
  就这样,最终的结果是,三家学校,加起来一共五十人,至于培训地点,比较了两家学校的条件后,最后还是放在了中专。
  在第二天一早的开班仪式上,周新宇当着学校领导和学员们的面,强调了培训纪律,同时,也特别重申了公司对负责培训的人事部员工的要求,请学校和学员们监督,“为了保证培训和选拔的有序和公平,向培训老师送礼,请培训老师吃饭的,一经发现,立即淘汰,培训老师收受礼物,接受吃请的,公司一经查实,也立即开除。”
  听到强调的这两点,下面马上响起一片嗡嗡声,公平有序么,大家都欢迎。
  同时,这两点纪律,也让大家对有佳公司更多了几分向往,培训选拔时能做到公平,以后工作时肯定也能做到公平吧。
第二十二章
黄静萍出走
  有佳的这次招聘,并没有到师范里,师范的学生现在可是包分配的,现在还不像后来师范生太多,以至于要把民办老师一刀切来给他们腾位置的时候。
  不过,有佳公司来招聘的事,也传到了师范学校,“你们家冯一平是越来越厉害了啊,前一阵子上报纸电视不说,现在招人也几十几十的招,难怪你不着急分配的事。”
  还是在操场旁大树下的长凳上,张秋玲开着黄静萍的玩笑。
  “什么谁家的冯一平,难听死了。”
  实习过后,她们分配的去向也定了下来,有张副校长这个在教育系统混了十几年的老爸在,张秋玲的去向当然不错,她被安排到镇上的小学,虽然先只是教音乐,但这个起点却不低。
  对她以后的职业生涯,张副校长也和她商量过,给她报了省外语大学的英语专业,让张秋玲在职进修英语。
  英语的重要性,现在的人看得越来越清楚,而他们这些乡镇学校的英语老师,大多数都是非专业出身,将来张秋玲自考结业以后,再可以想办法调到镇中学或者回梁家河中学任教。
  在教育系统内没有一点资源的黄静萍家,在她的工作分配上帮不上什么忙,爸妈也曾问过她,要不要去活动一下,她当时拒绝了,既然都打定主意不干,还让家里花这个冤枉钱干什么?
  不过,她的去向也不错,在离镇上大概半个小时车程的方家坪乡中心小学,完全可以住在镇上家里,她们每次从家里去师范的路上,都会从那所学校外经过,硬件还不错。
  “你准备怎么跟家里说?”张秋玲又一次问她。
  加起来两个人一共同学六年之久,特别是到师范之后,两个人从之前普通的同学,变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这几年,她们一起成长,又见证了彼此的恋情,应该说是已经成了关系很铁的姐妹,在这个即将分别的时刻,想到今后就不在一起工作,心中都是浓浓的不舍。
  “怎么说家里估计都不会同意,我决定还是先斩后奏。”黄静萍也一直为这个问题头痛,向来乖巧听话的她,也实在不想这样做,可是没办法,如果跟爸妈先把这事说了,那以她对爸妈的了解,爸妈,特别是爸爸,肯定会先让她和冯一平把关系确定下来再说,说不定还会去找冯一平爸妈,那不是帮倒忙吗?
  对黄静萍来说,一边是爸妈和工作,一边是冯一平,无论是从情感还是理智上,她都很难选择,也犹豫了好一阵,最终,在今年初,她还是决定跟着自己的直觉走:在她今后的人生里,还是冯一平重要。
  六月,黄静萍和张秋玲拿到了学校发下来的派遣证,也一起去县教育局办了手续,接下来,就是拿着派遣证和接收函去方家坪中心小学办手续,转移人事关系等。
  对于女儿下半年就要当上老师,一家人还是比较高兴,虽然工资不高,但工作稳定,而且老师也是个比较受人尊敬的行业,女孩子做这个工作,挺不错的。
  “明天我送你去吧!”黄承中喝了一口酒,对女儿说。
  “爸,现在我又不是去学校上学,是去做老师的,哪还有要爸爸送的?你这是要让人笑话我吗?”
  “呵呵,也是,我不是还把你当作那个小丫头嘛!”黄承中看着女儿,有些感慨,不知不觉的,女儿都已经长大成人了。
  第二天一早,黄静萍自己坐车去方家坪办手续,她其实都没有进学校,在学校对面路边的一棵树下,听着那边传来的孩子们稚嫩的此起彼伏的读书声,看着下课铃响后,那一窝蜂的涌出教室的孩子们在操场上打闹,她就这样看了一整节课。
  如果现在过去,迎接她的将是爸妈所期望的稳定的生活,当然,这样的生活里,应该就没有冯一平,她跺了跺有些麻了的脚,再也不看学校一眼,在路边拦了一辆去镇上的中巴车,跳了上去。
  第二天早上,黄静萍对爸妈说和几个同学约好了,趁现在还没上班,大家一起去省城玩几天,“除了秋玲,还有那些人?”
  黄静萍随口说了几个爸妈熟悉一点的名字,“都是女孩子啊,那出去小心点,有事记得给家里打电话。”黄承中也不疑有它,边喝着稀饭边对女儿说。
  等爸爸去上班,妹妹去了学校,妈妈去店里之后,她把已经整理好的行李放进箱子里,在换下来的衣服中间夹了一封信,拉着箱子就往车站走。
  经过自家店铺的时候,她妈妈还追出来嘱咐了几句,“晚上不要出去玩,不管是和谁一起,都不要喝酒,钱也要留心,不要全放在一块……早点回来!”
  “知道了妈。”黄静萍低头答了一句,逃也似的往前走。
  坐车到了县里,在上了去市里的车,想着再过一两个小时就能见到冯一平,想着爸妈见到那封信后可能发生的事,黄静萍又是紧张,又是担忧,又是后怕,又是激动。
  “我这是怎么了?我是疯了吗?”她问自己,想着前一阵子看的一本书上写的,“女人一辈子总要疯一次。”那就让我疯一次吧!
  下午关店后,黄妈妈走进大女儿的房间,拿起黄静萍换下来的那几件衣服,抖了几下,想看看口袋里有没有什么东西忘了拿出来,却发现从里面掉出一封信来,她有些好奇的捡起来一看,信封上女儿用娟秀的笔迹写着,“爸妈亲启。”
  她本能的觉得不对,马上喊在外间的黄承中,“老黄,你快来!”
  “怎么了?火上房了吗?”黄承中开着玩笑走进来,看到老婆脸色煞白,手里拿着一封信,他也觉得不对,马上抢过来,一目三行的看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