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2763

  总之,今年对香港人来说,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年,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向受水灾之害的内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好像总计捐款近七个亿!真的非常难得,综合来看,不比08年时捐的几十个亿份量轻。
  不过,经历了后来对立的冯一平,此时却不由自主的从多方面去解读这一现象。
  捐款的人,肯定都是抱着感同身受的心情来做这件事。但是,就没有夹杂着其它的一些想法吗?
  比如,也许是想表现出虽然我现在很难,但总比你们好过的多的优越;也许是在困难的时候,更想到身后有个爹妈的重要性;也许是在准备向爹妈要支持,所以要表现的孝顺一些;也许是今年三月刚履新的总理在记者会上的那句“不惜一切保卫香港”的话感动了他们。
  总之,冯一平感觉,98年的港人,和内地靠的很近。
  同时,也许是总理在记者会上的那句话让国际炒家们掂量了一下,所以他们很自觉的在7月份,香港回归一周年的这个月里没有什么大动作,但从8月初开始,炒家们对香港的新一轮大规模阻击开始发动。
  有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几个国家几十年发展成果一夕之间输个精光的例子在前,8月香港的这场金融保卫战很关键,也很悲壮,坊间传说,现在的财政司司长,后来的特首,因为压力太大,曾经数度落泪。
  路上的人一个个神色紧张,难得看到一个人脸上带笑,电器店里的电视,一直滚动播放着财经新闻,每一个小小的波动,都牵动着观众的神经。
  估计只有冯一平一个人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在别人忐忑不安的情况下,以一个看客的身份经历这一切,并且清楚的知道今后的走向和结局,这样的情形,让他恍惚有一种上帝视觉之感。
  8月14日晚,亚视和有线台携手举办了“长江灾情告急”活动,明星们纷纷呼吁捐款或者捐赠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物品以供赈灾拍卖,也就是在这一天,特区政府用外汇基金入市,打响了反击战。
  这场一直持续到8月底,并且特区政府最终获胜的拉锯战,冯一平没有参与其中,他银行户头上,现在只剩下可怜巴巴的零头,所有的资金全部被他投到了战斗民族的汇市上。
  这一次是他最有把握的一次,他记得很清楚,因为这个日子很特别,就在今年下半年开学的第二天,也就是9月2号,战斗民族的卢布贬值70%!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全投了下去,并且用了最高的5倍杠杆。
  这也是为什么他要亲自来香港的原因,这样的事,如果委托交易员操作,肯定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说起来战斗民族也确实是朵奇葩,这个在苏联废墟上成立,并且继承了它大部分遗产的国家,说是一个民主国家,本国的货币却动辄就大幅贬值,更奇怪的是,它的老百姓居然就这样默默的承受。
  冯一平估计,可能是作为曾经世界的一级,变成了一个二三流国家,它的老百姓早就没了羞耻感和节操之类的东西吧。
  反正换做冯一平这个逆来顺受的好公民来讲,让人民币一次性贬值70%,他肯定受不了,其它的不说,孩子的奶粉都吃不起,换做后来买个爱疯,之前要卖一个肾,贬值后估计得把两个肾都卖掉才行。
  虽然现在还没有收获成果,不过他已经开始准备买礼物,上次买了手表,这次就不用再买什么奢侈品,所以又一次来到了旺角的西洋菜街,准备在这些对他来说是时新文物的电子产品里挑一些带回去。
  他首选是手机,然而转了一圈,摩托最经典的308还没上市,其它的他又看不上,兜兜转转了一大圈,还是挑了几个CD机,真不便宜,没有低于四位数的,当然,相对于他即将到手的获利来说,真算不上什么。
  8月中旬,卢布兑美元浮动到了俄罗斯政府和中央银行规定的上限,9.5卢布兑1美元,之后不到一个星期,俄罗斯政府经历了一次更迭,3月被解职的总理切尔诺梅尔金重新上任,取代了基里延科政府。
  新政府上台之后,采取了一些列振兴措施,然而并没有缓解卢布下行的压力,8月27号,卢布贬值了30%,此时离冯一平收割的时间也越来越近。
  8月31号,一中的老师们都已经返校,在做各种准备工作,冯一平的班主任陈老师上午接到了一个香港的长途,冯一平在电话里请假,说他准备返校的时候,肠胃出了问题,恐怕得推迟一个星期才能到学校报到。
  一个星期的假当然不好请,不过冯一平这也就是通知一下,面对如此巨大,以后都很难碰到的高回报,即使是旷课,他也得做。
  9月2号,果然就如记忆中的一样,卢布狂跌70%,大概盘算了一下收益,当天晚上,冯一平真的还从梦里笑醒,几天之后,他的瑞银账户里的美元存款,又将翻一个跟头,而且八位数最前面的一位,会从1变成6!
  这,就是金融的魅力所在。
第四十章
小麻烦
  这一次回来,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原本形势严峻的洪灾已经消停下来,长江中下游的水位已经全面回落,中央已经在部署灾后重建事宜。
  就在家里和爸妈吃了餐饭,9月8号晚,冯一平在晚自习时间赶到学校报到后,班主任陈老师第一时间把他叫到办公室,“一平,这次我要批评你,你受教育十几年,如果合理的安排时间,不用我们多说吧,高三的重要性,也不用我多说吧,明知道开学在即,为什么不早点回家?开学就请假一周,而且还是电话请假,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学校还是第一次,政教处的让我通知你,让你爸妈尽快来学校一趟。”
  “对不起,陈老师,本来以为时间挺宽裕的,结果在临走前,先是发烧,然后是严重的腹泻,后来医院确诊为痢疾,前后住院治疗了一周的时间,这才耽误了返校时间,不管怎么说,都是我安排的不好,以后一改进,不,我保证不会有以后。”冯一平安排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恩,你说的话我相信,不过你也知道,你在学校也算知名人物,开学后迟到一周,影响很大,政教处总要给大家一个交待,家你爸妈来学校也就是这个意思,了解一下情况,你不要多想。”
  “谢谢陈老师,”冯一平从包里掏出一个长方形的小盒子,放在他桌上,“这是我再香港买给您带的一个杯子,是给您的教师节礼物,请您收下。”
  这就是一个不锈钢保温杯,也是好多上班族,包括一些公务员和学校老师的标配,所以这玩意也被商人们玩出很多花活来,各种概念层出不穷,冯一平这次买的,就是一个普通的被子,不过做工精致,价钱当然也不便宜。
  学校现在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对送礼收礼这些事,也已经习惯,陈老师推辞了几句,最后还是留了下来,他现在用的水杯,还是一个磁化杯,和冯一平的这个一比,外观很老土,他想了想,把那个繁体中文标示的包装盒也留了下来,放在办公桌上,这年月,普通人去特区都很麻烦,去香港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怎么样?老师没为难你吧!”冯一平一进门,黄静萍就迎上来。
  首批五十人的培训已经结束,她现在在市财校进修,其实按她的意思,她是想学计算机或者语言的,她堂姐黄静姝力荐她学财会,并说,“管一个男人,首先就要管住他的钱袋子。”
  黄静萍听了,当时稀里糊涂的就同意了,其实,她倒不是想管什么钱袋子,她是想能帮冯一平一些忙,分担一点,随着冯一平事业越做越大,要处理的财务问题也越来越多。
  对这个,冯一平无所谓,只要不是计算机就好,随着软硬件的不断发展,现在的计算机课程里学到的东西,以后一点都用不上。
  “没有,就是叫我爸爸明天来学校一趟。”
  “啊。”黄静萍有些慌,冯一平不准备见她爸妈,她同样也没准备好见冯一平的爸妈。
  “没事,我爸也忙,顶多就来家里转一圈就走,明早你把你房间收拾一下就好,还有,明天中午,你就在学校吃饭,好吗?”
  “好的。”听冯一平这么安排,紧张过后的黄静萍,又隐隐有些失落,她也说不出这是一种什么情绪。
  冯振昌不得已在第二天上午赶到了市里,冯一平上学的这十几年,他是第一次以类似于被质询的原因到学校里来,所以心气有些不顺。
  好在政教处的只是核实了一下情况,并说了一些,“高三时他们人生中最关键的一年,希望家长们能好好配合学校的工作”之类的话,正和陈老师说的一样,就是为了给一些可能在观望的同学们一个交待。
  中午,冯振昌陪冯一平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吃了餐饭,父子两个点了几个菜,顺道好好说了会话。
  开始,难免用老子的身份说了冯一平几句,什么好好听老师的话,好好用功之类的。
  说起来,这样的话,他这几年也很难有机会对冯一平说,没办法,儿子太优秀,用不着他啰嗦这些,当老子的也少了些乐趣,怕是上了大学之后,这些话更没机会说,所以趁现在还有机会,就多说几句吧。
  冯一平像以前一样,恭敬的低头听了,让冯振昌很满意。
  “昨天走的太急,也没来得及问你,这次还顺利吗?以后是不是还要这样经常往那边跑?”冯振昌现在也不问他赚了多少钱。
  “挺顺利的,以后不用,我到时可以找人代理。”冯一平也没跟家里说具体有多少收获,冯振昌他们虽然已经习惯了百万的财富,如果猛一听说冯一平手里的美元换算成人民币都不止一个亿,怕是真的会惊吓到。
  “那也好,读书的事不用我多说,这一年好好收收心,明年一定考个好大学来。要是自己做饭太耽误时间,就干脆在学校吃,学校的要是吃不惯,那就在外面找两个干净卫生的饭馆定下来,这些钱现在不用省,你有车,也方便。”
  本来市里的便利店,加上仓库的员工,一共有十几个人,可以办个食堂,实惠又安全,但这些店分布在全市,集中用餐很不方便,所以也没有成立食堂,不然倒是省事。
  “行,我知道。新招的那三个大学生怎么样?还满意吗?”这一次招聘,面馆也补充进去了三个大学生,两男一女。
  “不错,周经理帮着带了几天,我们也带着他们熟悉了各项流程,他们适应的很快,安排的事也完成的很及时,特别是一些文字方面的工作,他们做的很好,你姐也很满意。”
  面馆虽然已经上了系统,不过在冯振昌和冯玉萱他们两个这,工作还是比较粗放,比如,除了拟定的工作制度之外,就很少形成什么书面文件。
  “爸,我想了想,你现在年纪也不轻,再过几年,也到了城里人所说的退休年龄,妈妈也一样,现在也用不着她整天在店里工作,我觉得,你是不是可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其它方面,比如,对各个店的巡视,还有,镇里已经开了两家厂,等便利店上规模以后,开的厂肯定更多,那和镇里的关系,和村里的关系,还是要你协调。店里的事,以后就慢慢的交给姐姐,你和妈在省里住一段,在家里住一段,你觉得呢?”
  “我们农村人哪来的什么退休?”冯振昌听了儿子的话,先是有些生气,好像觉得儿子有些要夺权的意思,但是,细一想,又平静了下来,儿子现在还用夺什么权?面馆这事,他后来就参与的很少,再说,他自己的事还忙不过来呢。
  其实他现在也感觉到了压力,有时甚至比种地的时候还累。
  以前开十几家店,他能管的过来,现在有些事,他是真的不大懂,如果他还是三四十岁,他也可以学些新东西,但他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都快到耳顺的时候了,之前的几十年,又一直呆在闭塞的农村,好多认识已经定型,叫他转型赶上发展的脚步,还真的有些为难他。
  况且,冯一平提的两条也很重要,而且做这件事,最合适的人选也只有他。
  “你说的也对,村里那些人开的店,管理和巡查也不能放松,不然会砸了我们的招牌,不过,其它人去怕还真压不住他们,只有我和你妈说的话他们听。镇里的厂子也很重要,蔡磊不是本地人,你二舅,他有些太急,还有你妈,现在每天还坚持在厨房,叫她别做她还不乐意,你这说的也是一个办法,我想想吧!”
  “我主要的意思,不是家里的条件现在不比以前吗,你和妈也都不年轻,我想着能让你们轻松点,多享些福,多享些年的福。”
  “你的心思我懂,这也是你的孝心,”这怕是冯振昌能说出来的比较煽情的话,“我和你妈能做出这样一番事来,已经很知足,我找时间跟你妈商量一下。”
  其实,对冯振昌他们来说,虽然已经在省城安了家,但他们的根还是在乡下,回到乡下,对着那些熟悉的山水,见到那些熟面孔,听着那些熟悉的乡音,感觉整个人从里到外,都畅快了起来。
  下午下课后,黄静萍和两个女同学走到学校门口,对旁边几个男生的搭讪睬都不睬,有些闷闷不乐的想着,他爸爸走了吗?在家里没看出来什么吧?我是不是要先打个电话回家?正想着呢,听到有个熟悉的声音在喊,“嗨,美女!”
  她抬头一看,见冯一平学着电影里的那些浪荡子的样子,靠在车上,双手抱在胸前,懒洋洋的招呼她。
  “嘻嘻,”她喜笑颜开的跑过去,拉着冯一平的手,倚在他身上,一副小女儿的情态,“你爸爸走了吗?没在家里看出什么来吧!”
  “他根本就没去家里,我们去哪,是去外面吃饭,还是回家?”
  “回家!”黄静萍高兴的说。
  这下那两个女生有些呆住,黄静萍都有关系这么亲密的男朋友了?
  那旁边的几个男生,看到这一幕,也都蔫了,黄静萍刚才那发自内心的喜悦,他们都看了出来,只要不是特别自恋自大的人,就知道自己一点机会都没有。
第四十一章
谈心
  月中的时候,沿江的各支流和干流纷纷恢复通航,为了贯彻中央的指示,省委召集各地市一级的干部开会,议程是一天,中午用完工作餐,方市长让司机带着她去理工大学。
  郑佳怡入校的时候,她正忙得不可开交,分身乏术,所有的事都是郑博赡帮着打理,她只从指挥中心赶回来匆匆见了一面。
  理工大学临湖而建,风景优美,她让司机把车停在停车场上,自己走进去,女儿的脾气她知道,就怕别人知道她妈妈是官员而刻意讨好,或者是恶语相向,要是把这辆小号牌的车开进去,估计又会让她生气。
  大学女生宿舍楼远没有中学女生宿舍楼干净整洁,来往的姑娘,在她们这些访客面前,神情中大多也带着一种姐智慧与美貌并存,姐前途无限的傲劲,方市长敏锐的察觉出来了这些姑娘的小心思,不过,有些方面,她还真不能和她们比,只能说,年轻真好啊!
  她轻轻的在603门上敲了几下,“来了,”然后听到有人趿拉着鞋过来开门,不用看就知道,这指定不是自己的女儿,果然,一个带着眼镜,手里还拿着一支笔的女孩子拉开门,“你找谁?”
  “我是郑佳怡的妈妈,她在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