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4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7/2763

  所以一般的大企业和富豪,倾向于支持共和党。
  当然了,那些富得钱没地方花的,比如刚刚捐出去7.5亿美元的比尔盖茨,以及股神巴菲特,这些不用再担心赚钱问题的富豪,清楚发展更均衡,所以更稳定的社会,才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又会反过来支持民主党。
  梅格惠特曼显然不能和那两位比肩,所以她自然是共和党的支持者,看起来两人是熟识的样子。
  也是,惠特曼曾经在贝恩资本任职——就是被那位陈先生引进国美的投资商,它的创始人,是共和党另一外大佬,后来也曾竞选过总统的米特·罗姆尼。
  他们俩抱着手,聊得挺热络,冯一平只看了一眼,便和康明斯继续讨论非洲贫困的根源。
  但这有时候,你不想多事,这事偏偏就找上你来,惠特曼和麦凯恩聊了两句,就笑着朝冯一平这边指了指。
  等冯一平发觉身边站了两个人,一抬头,便看到惠特曼笑呵呵对麦凯恩说,“麦凯恩先生,我向你介绍,这就是硅谷最天才的企业家之一,一平冯,冯先生。”
  “很高兴见到你,麦凯恩先生,”冯一平笑着站起来,“去DC几次,都没能见到你,没想到能在这遇见。”
  “原来两位认识?”惠特曼有些惊讶的样子。
  冯一平就见不得她这幅做派,好像你不知道一样。
  当初NEXTDOOR和美国各地的安全机构合作,靠的是布坎南,而布坎南,和惠特曼,有一个共同的前东家,罗姆尼。
  所以冯一平说约了几次,没见到麦凯恩,并不是假话,当初NEXTDOOR发展得那么顺利,不但罗姆尼有出力,这位麦凯恩参议员,同样有关照。
  当然,肯定不是无偿的。
  而布坎南,现在等同于是叛变了阵营,加入了刚当选民主党参议员的小奥黑的团队,所以现在这见面,还真有些尴尬。
  但已经当了快20年参议员的麦凯恩,自然也是那种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很热情,笑得很灿烂,“你们公司的新产品,确实不错,我看到了你昨天披露的消息,我们期待着你能尽早推出那些新功能来。”
  你居然都看了我昨天的那些报道,是你真的关心这些事呢,还是因为一些原因,你现在让人关注我?
  “谢谢,欢迎您在方便的时候,到我们的园区造访。”两人才聊了几句,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和同样戴着眼镜的TSNY总统姆卡帕联袂走进来。
  “保持联系。”麦凯恩比划了个打电话的手势,快步走上主席台。
  冯一平朝惠特曼灿烂的一笑,“谢谢你的介绍。”
  惠特曼也是一笑,“不客气。”
  估计她看出了冯一平话里的“必有后报”的意思。
  冯一平相信,惠特曼也不可能指望麦凯恩在这样的公共场合,和冯一平不对付。
  但是,这样不费什么成本,但却可能产生一些她所希望的后果的事,顺手做一下,又有什么不好?
  当然,冯一平其实也无所谓,别看他这会称麦凯恩先生,但如果是在私下,他自然会称对方为约翰,顶多在前面加上一个老字。
  以他现在的资本,就是罗姆尼和麦凯恩联合起来和他过不去,可能会有些额外的麻烦,但他还真不怕。
  在国内,对当权者要保持尊重,但在美国,尤其是对这些靠竞选维持地位的政治人物,富豪还真不担心。
  就比如说美国最大的私企之一的科氏企业的科氏兄弟,就先后斥资数十亿美元,来资助他们看好的政治人物。
  以美国人的商人习气,麦凯恩他们,怎么会下大力气跟冯一平过不去?万一冯一平也学科氏兄弟,他岂不是抓瞎了?
  何况还有自己大力支持的小奥黑不是?
  “惠特曼。”康明斯看着那边说了一句。
  他自然了解布坎南的过往,之后自然也能知道惠特曼刚才的介绍,并不是出于好心。
  冯一平摇摇头,“没关系。”
  时间还长着呢!
  ……
  台上,主持人已经介绍起非洲的现状来,总之两个字,“穷”加“乱”,所以总结下来就一个字,“苦。”
  要是换做以前,冯一平也会挺赞同这位的介绍,但是现在,他心底有些摇头。
  应该说,国内的大多数民众,对非洲的印象,一般应该是这样的:广袤的沙漠,以及动物世界里反复呈现的旱季时干裂的草原,数量众多的野生动物。
  所以他们自然环境很差,尤其是干旱,天气又热,所以土地贫瘠,种不出粮食,所以穷,经常灾荒,所以经常发生战争。
  这种认识,真的非常片面。
  非洲沙漠是大,一个撒哈拉的面积,就差点比肩我们国家的陆地面积。
  但是整个非洲,真的非常干旱吗?还真不是。
  从塞内加尔到也门一线以南,或者说撒哈拉以南,就绝不是什么绝对干旱的地方,最差的,其实也就大致相当于我们西北干旱地区。
  非洲中部再往南,其实干旱就不是个问题。
  举个大家可能都知道的国家,刚果,它的年均降雨量有多少呢?大致跟泰国相当,哪里会干旱?
  再说他们的土地。
  资深球迷应该知道一个国家,喀麦隆,他们曾经晋身世界杯8强。
  他们那,因为气候合适,雨水充沛,其结果就是,你种下的农作物,种一次,能连着收获几年。
  比如说,春天撒下一颗黄瓜籽,接下来的几年,几乎每个月,你都能摘黄瓜……
  这样好的环境,你指望他们精耕细作,那是不可能的,都很粗放,大多数连地都不翻,化肥,自然也用得少。
  农药也用得少,加上那样的环境孕育出来的害虫,也确实厉害……
  综合来说,因为自身的不努力,他们的农业产量,是真不高。
  再加上天灾总是免不了的。
  有时候,也会长时间干旱,或者有些年,有些地方的雨季,会迟上一段时间,本来这也没关系,但更致命的问题是,就是那边的农民,也很少有储存食物的习惯。
  所以一旦干旱起来,后果就相当严重。
  好像有这样一个说法,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雨季推迟一个月,就会开始出现饥荒,推迟一个半月,每多一天,就会多饿死十万人……
  这样一来,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自然少不了,这反过来会进一步把问题放大……就这样恶性循环。
  当然也有历史的原因,欧洲那些国家当年的劫掠和殖民等,以及其它的,比如确实会有地理和气候的因素,但冯一平从一个农民和管理者的角度看,他们自己,也确实称不上努力。
  虽然听起来有些不近人情,但不得不说,从一定角度来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话,并不是全无道理。
  要是他们自己能觉悟过来,显然比指望外部的救助,要有效得多。
  何况,在已经欠了那么多债不还的情况下,外部的援助,又哪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本届年会有一个内容,是商谈减免非洲债务的事,也是对我国比较友好的霍华德总理此时在谈的事。
  但他的发言,通篇听下来,非常的滴水不漏,压根就没有具体表态。
  麦凯恩的发言,也是一个路数,同情,非常同情,忧心,非常忧心,但是减免的事,用我们国内的话来说,自然还需要“研究研究。”有很多的程序要走,有很多的情况要核实。
  显然,他们不可能像比尔盖茨那样,一张嘴就捐出多少多少来,他那是自己的钱。
  冯一平观察到,姆卡帕总统好像并不是太失望,想来对这样的情况,他们也早有预期,这一次,至少让与会的企业家,了解到了非洲面临的困难,这也是一个成绩。
  讨论暂时告一段落,主持人总结后表示,现在是提问时间。
  冯一平看康明斯一眼,他们这次有准备问题,但是,还没等康明斯举起手来,后排就有个人站起来说,“等等。”
  “抱歉,我想先说几句,可以吗?”
  冯一平一看到那个女人,顿时就有几分不爽,怎么她也来了?
  他朝康明斯示意了一下,康明斯点点头,老大你先走。
  但冯一平刚站起来,就被那位注意到了,“冯先生。”
第八百九十六章
清扫
  “到了。”王昌宁说了一声,肖志杰闻言也挺起胸来,跟在王昌宁身后,一前一后的走出电梯。
  “王总,肖总。”那些也已经提前到了的员工,已经习惯了这两位总会在这个点来,笑着跟他们打招呼。
  “早,”“早。”
  进入公司之后,除了工作,王昌宁的话并不是太多,但肖志杰就不一样,他退休以后,一定有成为胡同大妈的潜质。
  这会叉手站在办公区,就聊了起来,“小晴,又没吃早餐吧,只喝那么一小瓶奶可不行,听我的,好好吃,努力运动,才是减肥最正确的路,节食,不是个好办法。”
  几个女孩子笑了起来,“肖总,你说这话,还真没说服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7/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