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2763

  “有什么好转的,哪跟哪不都差不多。”他们不是刚来省城,看到高楼会觉得头晕的时候。
  “这是他们两个的孝心,再者说,你以为我们在山里住了几十年,山里就没什么好看的?一平上次带回来的那个枫叶的照片,你看了没有,漂亮吧!”
  “确实漂亮。”梅秋萍说,现在在城里呆久了,他们又喜欢那些自然的东西。
  “一平说的也对,现在也不用靠我们两个拼命赚钱,我们享享福,多活几年才是最要紧的事。”
  “是你个老货到了快退休的时候,我可还早着呢。”冯振昌比梅秋萍大了刚好一轮。
  “我老吗?”冯振昌佯怒,确实,他虽然头发花白了些,但是看面相真不显老。
  “不老,你估计七八十岁的时候,看起来也是这个样子。”别说,后来还真是这样。
  “到年底塆里的路就会通,明年估计好多家该赶着起楼房,我们也得盖吧,这事总不好叫别人做,下个月,镇上的那两家厂也要投产,我们总要帮着看着点,是不是,这样我们就老家住一阵,城里住一阵,多好!”
  这话梅秋萍听了进去,镇里两个厂,儿子都占大头,加起来几百万的事,确实要帮着看着点,虽然城里确实是好像样样都比老家好吧,偏生闲的时候,总还不时想起老家来,为几块钱发愁的感觉现在再也想不起来,以前的那些苦日子,现在想起来,还挺温馨的。
  “那就随你,再说,某人明年不是县里的政协委员了嘛,总要去县里风光一下,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肚子里的那点事。”
  这话没错,老实说,冯振昌现在还不太明了政协委员的职责,他只明白一点,对一个农民来说,这是件挺风光的事。
  对他这样的人,这事还格外有意义,要知道小时候,他可是跟着爹娘一起被批斗过,被称作黑五类的狗崽子的。
  “那就好,一平说了,年底会有一款好车上市,到时候我们买一辆,风风光光的直接开到家门口。”
  “买什么车?你开现在这辆面包车回去不风光吗?你现在就是走路回去也照样风光,我看还是多买几套房子实在。”
  这两年分店开的少,他们手里的钱多了起来,除了买店面,也买了两套房子,儿子女儿一人一套,准备给他们将来结婚用的。
  “那也行,一平不是说那叫什么,别墅的好吗,有空我们也去看看。”
  梅秋萍边洗碗边唠叨,“其它的都挺好的,就是玉萱,她今年都是个二十二三岁的大姑娘,这婚事还没个着落,我看她现在心气也高了,这还真是个麻烦事。”
  “这有什么麻烦的,几家公司里新招的大学生那么多,帮她物色一个还不容易?”冯振昌结果梅秋萍洗过的碗,擦干净了再放在碗架上。
  梅秋萍摇了摇头,“我觉得不好,现在的这些大学生,心气也都高着呢,哪个在大学的时候没谈过几次恋爱,能看得上玉萱这个初中都没毕业的?”
  “初中没毕业怎么了?做事比他们差吗?再说玉萱现在不也准备上个进修班的吗?”这个也是冯振昌他们心里的痛吧,当初确实是没办法,才让未成年的女儿出去打工。
  “你啊,”梅秋萍白了他一眼,“老话都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我们也不指望玉萱以后靠婆家过妻子,但总不能让她找一个怀着别样心思的人吧,我看啊,还是回乡里挑一挑,那些忠厚老实的,哪怕家境一般也没事,赚不了钱也没事,只要对玉萱好就好,面馆这一块,现在养一家人还不容易?”
  这些事冯振昌没梅秋萍想的那么多,他只知道一点,“你觉得这样的,玉萱现在能看上?”
  “唉!”梅秋萍叹了口气,想女儿听她的话,在乡里找个忠厚老实的人家,现在好像还真不现实,“要是都像一平这样省心就好!”
  “一平省心,我看不见得,初中的时候就为了一个女孩子,打了那么大一架,好在后来她们分开了,没再联系,我觉得以后啊,这样的事肯定也不会少。”冯振昌说。
  “那怎么了,招女孩子喜欢,那是他的本事!”儿子是她最大的骄傲,梅秋萍接受不了任何人说儿子的坏话,包括冯振昌在内。
  他们哪里知道,冯一平在个人的这件事上,一直纠结着呢。
第五十四章
各自精彩
  “叮叮叮,”随着电铃响起,沉寂的校园马上鲜活起来,肖志杰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摇手向从和三三班走出来的王昌宁示意,“这儿呢!”。
  两个人趴在走廊上,看着下面那些一年级的孩子,利用课间这短暂的十分钟来踢几脚球。
  “他们还真有精力啊!”王昌宁笑着说。
  “有些冷了,”肖志杰尽量把头往前够,这样能多晒点太阳,“上次模拟考怎么样?”
  “还那样,你呢?”王昌宁把他往后按了一把,就怕他真的掉下去。
  “唉,也不怎么样,一平寄来的那些卷子,也都做了,要是时间给足一点,都能憋出答案来,但是限时的考试,呵呵,那真够呛。”
  “还是一平说的,我们对知识点掌握不够熟练,对题型更不熟练,只有多复习,多做题,我看,过年后还是要租个房子,像初中的时候一样,晚上再睡迟点,早上再起早点。”
  “那就租吧,再拼上半年,等明年下半年,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肖志杰有点恨恨的说。
  “是,大学那是严进宽出嘛。”王昌宁说着冯一平灌输给他们的关于大学的观念,也开始想着明年下半年将会开始的幸福生活。
  “你和于莲怎么样?”肖志杰说起了轻松些的话题。
  “还那样,她也快毕业了,可是,乡里她又不愿意回去,县里的医院,又搞不到指标。”
  “去什么医院,就卫校那文凭,在乡里都出不了头,我看啊,还是跟一平说一声,把于莲也招到省里去,等到明年下半年,我们也去省里,那不刚好?”
  “唉,主要是她家里不同意,总想在县医院给她找一个铁饭碗,算了,不说这个,你呢,这个星期回去看秋玲吗?”
  “回去有什么用,她一到周末就要回家的,又不让我去她学校,说是怕影响不好,上次回去,我们两个就在一起吃了餐饭而已。”
  “那到明年就更麻烦,省城和镇里,隔的更远,你们想过这个问题吗?”
  “想过,要考上个好点的大学,然后直接跟他回家。”肖志杰说。
  “我说你怎么现在这么努力呢,原来是打着这个算盘啊!我说,你现在不怕张副校长吗?”
  “也不知道明年会考的怎么样,考的好,我就不怕,唉,还是一平好啊!”
  “是,还是一平好!”王昌宁也叹了口气。
  梅义良最近很吃香,说实话,他以前还真没想到能有政府官员请他吃饭,给他送礼的一天。
  嘉盛装饰的摊子现在一天比一天大,人员也越配越多,单今年,就招了十二个有中级职称的专业人员,充实到各个部门里。
  现在他很少有机会去现场,更多的时间都在用来处理各种文件和开会上,还有一项很关键的工作,那就是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安排办公室的几个人,对企业制度进行增补和修订。
  冯一平说了,今年各个公司招人太多,好多事都不规范,明年是规范年,是整顿年,是夯实基础的一年,花上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一定要让公司和员工都规范起来。
  他这个性子,总是呆在办公室,有些憋不住,于是抽空还是会开着那辆面包车去做回访,当然,频率肯定没有原来那么高。
  蔡虹还是负责家具厂的门市,他本来想请个保姆照顾慧慧,蔡虹不愿意,把门市里面辟了一小块空间出来,她和几个姑娘,一边做生意,一边照顾慧慧。
  没想到这还起了个好作用,不少带小孩来的顾客也把自家孩子放到那一块,现在那个角落成了儿童乐园,不但让带孩子来的顾客挑东西时更安心,和儿童相关的一些家具,比如童床,也卖的更多,这也算是无心插柳吧。
  想起儿子,梅义良脸上就冒出了笑,这个小家伙,虽然自己带的不多,却和自己最亲,每次见到他,都不要妈妈,奶声奶气的说,“爸爸抱!”让蔡虹有时有些小吃醋。
  本来这样的日子挺充实安详的,上个星期,冯一平找他说了半天,说要投资五千万以上建一座酒店,让他负责前期的工作之后,就彻底打乱了他的生活节奏。
  和蔡虹带着慧慧回去看老蔡的时候,蔡虹在饭桌上说了一句,当时老蔡愣了半晌,“五千多万啊!这才几年功夫。”
  老二和他媳妇也和惊讶,探究的看着大嫂,大嫂也懵着呢,还以为他们家在镇上办个厂就差不多把家底掏空了,这一下子又是至少五千万!
  “93年他暑假的时候,第一次来的省城,你不是还叫我帮他买了辆山地车吗?就五年多吧。”蔡虹精准的说出了时间。
  “是啊,五年多,第一次和一平见面,我就知道他肯定会有出息,可没想到,就这短短的几年,他就出息成这样,对了,这么多钱,他是怎么赚的?”
  “好像是股票,一平这两年,去香港去了好几次。”梅义良说的含糊其辞的,当然,具体的详情他也不清楚。
  “除了你大哥,今天你们都在,我想把我的想法说给你们听听。”老蔡看了一眼儿子儿媳和女儿女婿,“其实我已经想了一段时间,是不是把我们的这个家具厂,整体并入到嘉盛橱柜里去,或者让一平也对家具厂投些钱,他占大头也没关系,你们说呢?”
  蔡磊媳妇表示赞同,“我觉得这样好,这些年,一平家可是让我们占了不少便宜,那么多面馆,用的都是我们的东西,厂里这几年的发展,卖的好的样式,差不多也是一平提供的,要是能让他多花些心思,那厂里以后的发展,肯定比现在好。”
  “你们呢?”老蔡问二儿子蔡鑫和二儿媳妇。
  “嫂子你当然这么说,大哥现在都在那边当总经理。”
  蔡鑫闷着头来了一句,“怕是人家不感兴趣。”他也非常希望冯一平不要感兴趣。
  老蔡的这个提议当天晚上没有结果,但是第二天,街道办的汪主任就带着一个招商的人找上了梅义良。
  这次换他找梅义良攀关系,说他和老蔡的交情,和他以及冯振昌以前打的那些交道,结果就一件事,街道也有不少地块适合建酒店,希望梅义良能优先考虑,这样在他的地盘上,以后有什么事也好有个照应。
  跟着的那个招商的很会来事,把那份优惠条件的文件放在一个名牌公文包里留给他,还说从今天起,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只要有用得上他的地方,尽管给他打电话。
  接下来,闻风来找梅义良的人络绎不绝,都是各个招商办的。
  这五千万的投资,对招商系统的而言,就是一块香软蓬松的美味蛋糕,谁能拿下来,那都是很了不得的政绩,而且,这次的投资,据说是外资公司,用的是美元,那又比一般的投资吸引力更大一些。
  最后,连省城招商办的人也找上门来不说,和省城离的近的几个市,也派了人来,他光是那种一个就比好几头大黄牛还值钱的牛皮公文包,都收了好些个。
  这些天他很忙,白天,总有车等在公司门口,他带着招来的几个人,下了这家的车,就上另一家的车,挨家去看他们推荐的地,挨家听越来越优惠的条件。
  到了晚上,又换那些当官的请他吃饭,以前连托关系都见不上面的区长,现在已经见了几个,而且,吃饭的时候,都是他们主动敬酒,原来他和冯振昌求人办事时吃的那些瘪,这两天通通还了回去不说,还有很多富余。
  当然,他也没有得意忘形,冯一平跟他说的很清楚,前期工作中,肯定会结识不少省里的实权人物,一定要趁机搞好关系,尾巴千万不能翘。这年头,有钱的,始终玩不过有权的,现在是因为投资没落地,是他们有求于你,等到投资定下来,有的是你要求他们的时候。
  所以,他也谦逊的很,对方请了他,他也安排了回请,还跟一个区长两个局长去KTV唱了几次歌,交情嘛,就是这样套上的。
  当然,这事现在还没定下来,他们的资金是能随时到位,但是,酒店选址和面馆以及便利店选址可不一样,那是个很关键的大工程,要很科学系统的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
  招商局的事还没完,其它单位的又找上门来,首先是陈学峰原单位的一个副院长,通过陈学峰找了过来,为了给陈学峰面子,他去赴了一次宴,然后省里的几个设计院也纷纷来拉关系,工作做的最努力的,还是那些民营的和外资的设计公司,态度不比招商系统的那些人差。
  紧接着,各个建筑公司的也找上门来,来头一个比一个大,挂着国字号的也有好几家,甚至还有些私营的建筑公司都找到了家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