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19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23/2763

  “我希望,光学研究所,能马上并入,并且,马上启动下一步的研发。”
  “这事,我就交给你和金总。”
  “没问题。”她们俩马上表态。
  潘时敏终于觉得,自己是真的拥有了一个比自己一直想着的航空公司,更大的平台。
  “但这些,并不是我让大家今天集中在这里的主要目的,”冯一平站了起来,有些激动的说,“各位,很快,一个新的时代,就将开启。”
  “而大猩猩玻璃,不过是我们在这个新时代的第一笔红利而已。”
第十八章
机遇和风险
  “是的各位,你们没听错,我说的,就是一个新时代。”看着在座的各位眼里又有些狐疑,冯一平肯定的强调说。
  还把新时代这个词,用汉语和英语各说了一遍。
  大家的狐疑,他也能理解,尤其是在汉语的语境中,新时代这个词,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词。
  建国以后,我们走进了新时代,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走进了新时代……这每一次,都代表着一个新的,更先进的秩序的建立,都代表着原本很多人所坚守的,所习惯的那些秩序和事物的逐渐消亡。
  有些类似于一种不可逆转的,涅盘式的进化。
  吴倩给桌上英语不太灵光的梅义良和星宇做同声传译,“当然,我说的这个新时代,主要是指商业意义上的一个新时代。”
  “在这个新时代里,很多旧的模式,产品,将会被世人快速抛弃,我可以预见,很多包括现在看起来,依然是行业巨头的世界级公司,将会被这个新时代抛弃,旧有的商业格局,很快将会发生可以说翻天覆地的变化……”
  吴倩认真的听着老板的话,听着听着,她的语调也不由得有些激昂起来。
  虽然她并不是太清楚老板所说的这些话,所指代的具体内容,但她清楚的感受到了老板对这个新时代的认识,以及自信。
  她感受到了这个新时代的力量,也感受到了老板的力量。
  对这样一个新时代,能这么自信,那自然是有力量的。
  “……打开这个新时代的,是我们在各方面的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我们把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广泛的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个必然结果……”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标志性的产品,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和内燃机,带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计算机的发明,让我们走进了信息化的时代。”
  “而我所说的这个新时代,就将由苹果即将推出的这款产品,我们有些人已经知道这是一款什么产品,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它就是一款全新的智能手机——但还请大家继续保密几天。”
  “苹果即将发布的这款智能手机,将代表着我们真正进入这个新时代。”
  “这个新时代,我们可以称它为移动互联网时代。”
  “其实,也不陌生,对吧,”冯一平笑着说,“估计我们有些人已经使用了移动的一款叫做‘移动梦网’产品。”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就是把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结合起来。”
  “当然,在日韩以及欧美,3G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他们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要更直观一些。”
  “现在的移动互联网,主要把控在运营商手中,比如我们虽然用得不多,但是移动在前几年就推出了一个‘百宝箱’的业务。”
  “但是随着苹果对智能手机的重新定义,随着智能手机的软硬件越来越优秀,产业的上游将会被迅速调动起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进入到这个产业里,开发出更多比移动的百宝箱,更好的产品……”
  “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极大的推动这个进程,我说的,主要是目前国际上正在积极研发和筹备的4G技术……”
  英语不太灵光的梅义良和周星宇,这会发现自己的汉语好像也不太灵光,说的这些话,他们都能听清楚,但他们却听不明白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吴倩其实也一样,包括潘时敏。
  但其它人,尤其是Facebook的几个人,这会都已经眉开眼笑的,洪浩宇鲁宾他们这些工程师出身的家伙,也若有所思,显然他们明白冯一平说的是什么。
  冯一平注意到了他们的疑惑,“或者我们可以直接说,所谓的移动互联网,顾名思义,就是以移动终端为主,也就是,现在我们需要在电脑上完成的很多工作,未来将会转移到一个个移动终端上,比如说,智能手机。”
  哦,这下,没人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看似简单的改变,蕴含了很多的风险和机遇,尤其是未来随着4G技术的普及,我们会发现,很多传统的边界、界限、壁垒,将逐步消失。”
  “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点说,很有可能,现在的一些世界级的大公司,他们可能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已经一败涂地。”
  “在未来,专业的,往往会不明不白的死在非专业选手手上。”
  “如果对这一点不太理解,我们可以看一看黄色巨人,柯达的现状。”
  “在胶片行业,柯达成功的防守住了所有的对手,但是,他们现在之所以举步维艰,并不是因为竞争对手的缘故,而是因为行业之外各种科技的发展。”
  “首先,是没有多少人会再用胶片相机;其次,是大家不会像原来一样,把大都分照片都洗出来或者说打出来,我放在电脑上就可以非常方便的浏览,还更易于保存,所以,为什么要花钱去打出来?”
  “同理,我们可以预判,现在看起来还很不错的那些相机公司,未来一定会日益凋敝,但打败它们的,同样不会是同行,而是……”
  “手机?”好些人同时说。
  虽然听他们的语气,他们并不太确定,但是,他们显然已经明白了冯一平说的这些话的意思。
  “是的,尽管这可能需要时间,但是未来,我们在出门旅游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带着手机就够。”冯一平说。
  “这一次,我们的Facebook的应用,将会安装到苹果即将推出的这一款智能手机上,当然,苹果这一次推出的智能手机,依然只能支持2G的移动网络,但是,下一代,一定会支持3G网络。”
  “这就意味着,从接下来开始,会有更多的用户,会选择用手机,来关注自己和好友在Facebook上的动态。”
  “换句话说,尽管我们的Facebook,目前是最受欢迎的社交产品,但是,很有可能会出现一款产品,它不针对电脑,而只针对智能手机,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其它移动终端,但是,用户对它的喜欢,可能还会超过我们的Facebook。”
  “包括我们的电商也一样,”冯一平看了一眼老马,“以后很可能会有很多女孩子,会选择在各种间隙,比如上班的路上,在餐厅吃饭的时候,通过手机上的一些电商应用来购物。”
  “这就是我所说的危机,我们目前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只代表着过去,未来,我们能不能继续做行业的领头人,就看我们在包括智能手机的移动终端上如何发力。”
  “做得好,我们可能会依旧保持目前的领先,还有可能会乱拳打死一些老师傅。”
  “比如说,我们的电商集团,目前还只是局限在网络购物领域,未来谁知道我们在这一块的业务边界呢?我想,未来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估计会自然而然的开展其它现在看起来,和网络购物毫不相关的业务。”
  “简单点说,将来你吃什么,去哪吃,怎么吃,这些问题,会不会由我们的电商平台来解决,谁知道呢?毕竟,现在的亚马逊,就已经在研发它们的火箭和宇宙飞船。”
  “从相关性更强的方面来说,我们的支付宝,未来会不会成为我们现在亲密的合作伙伴,银行,他们的眼中钉?”
  “我觉得,这是有可能的。”
  “同样,我们的Facebook,未来会不会是电信运营商最大的对手?这个,我希望是,小扎,你记一下,接下来,你们要研发一款移动聊天工具。”
  “也就是,我希望,未来我们的用户和好友联系的时候,不用打电话,通过Facebook的移动聊天应用,就能方便的发送和接受即时信息。”
  “哦,好的。”扎克伯格答应得很慢,看来,他正在消化冯一平的话,已经在考虑这个功能,该如何来实现。
  “这是说我们如果做得好,但如果我们做得不好,就很有可能,会成为被别人乱拳打死的老师傅。”
  “这不是玩笑。”他说。
第十九章
无法比拟的优势
  “所以,这就是我把大家召集过来的主要原因,首先,对移动互联网的特质,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
  “其次,我们要从现在就开始,做相关的准备,为我们未来的移动端做准备。”
  “我们同样要明白一点,那不仅仅,是研发一个在智能手机上运行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尽管开发一个优秀的APP,本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一点,小扎他们应该已经有了认识,我想,这一款装在苹果手机上的应用,你们肯定不会满意。”
  “我想将来,你们会更不满意,因为移动端,肯定不是我们PC版本的简单移植,各项功能照搬那么简单。”
  “比如说,我以前就和桑德伯格说过,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上网速度的提高,将会有很多人,会习惯性的过上几分钟,就看一下自己Facebook上的状况。”
  “在未来,在我们这样长的会议期间,有些人可能就会看上好几次。”
  桑德伯格笑,因为,那意味着Facebook的机会。
  但像帕尔马特和德鲁克这样有些年纪的人,有些不太相信,那是强迫症吧。
  “同时,因为未来的手机等智能终端上,将会集成更多的传感器,所以,只要合理的运用,它会实现很多PC端不具备特殊功能。”
  “举个简单的例子,未来我们不但会随时知道我们好友的动态,也应该能方便的知道我们好有的适时位置,知道你和他的相对距离……”
  “但另一方面,因为智能终端硬件上的局限,比如显示屏小,处理器性能、内存,包括续航时间等等,都和PC端有较大区别。”
  “因为这些差别的存在,只把PC端简单的复制,效果显然不会理想……”
  “不过,这些是设计上的问题,我想大家以后会很快适应,会有很多比我更专业的看法。”
  “我想说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那意味着我们将要把更多的资源,朝移动端倾斜和侧重。”
  “那意味着,哪怕我们在PC端很让用户满意,但我们依然要使出全身解数,才能让用户喜欢我们在移动端上的APP。”
  “说到底,这意味着又一次对用户的争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23/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