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2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5/2763

  “还有,这位孙总策划的投资,成功的带坏了国内投资圈的风气。”
  “……总之,在她所策划的这两起投资中,我就一点都看不到相关的专业素质,以及对投资者整体所带来的好处。”
  “如果打个比方,国内被她说动的投资方,最后比那些把钱交给麦道夫的人好不到哪里去,赚钱无望,还会被人说傻,说太贪婪。”
  结合他现在所处的高度,以及所掌握的资讯来看,他对原来只知道个大概的那些投资,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黑石的且先不说,按时间表来看,如果没有冯一平那份报告,在接下来的12月中旬,我们将会花56亿美元投资大摩,换来9.9%的股份。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如果说金融行业相关人士,即便还不知道华尔街蕴藏的风险有多大,那至少也能知道,在接下来手握现金,就不愁没有机会。
  但他们偏偏就在危机爆发前夕,斥巨资投资大摩。
  就是说这机会难得,那也解释不过去,因为,至少很多人都能预计到,在接下来,大摩的股价肯定会下挫,那个时候,他们会更需要资金,所以,为什么不等一等再投资?
  总之,原来的结果是,我们抢在金融危机爆发前,花大价钱买来了大摩9.9%估计还没有决策权的股份,我们投资的时候,大摩股价超过50美元,等到一年过后的08年底,股价掉到刚好过10美元——整整打了8折。
  也就是,抢着损失了接近45亿美元。
  然后接下来,大摩说,我们现在又缺钱了,你要不要追加投资?你如果不追加投资,我们得引进其它投资者——那就意味着,我们原本9.9%的股份,会遭到稀释。
  彼时应该是由于国内舆论压力的缘故,我们没有继续追加投资,然后,日本人进场了,他们以比我们低得多得多的成本,拿到了比我们更多的股份——真是,想想都让人觉得无语。
  所以,总的来说,就是以孙总为首的大摩中国区团队,一早就为我们挖下了一个大坑。
  而且,按国际惯例来说,但凡是主权基金投资,一般会要求有重置交易价值的权利,简单点说,就是我们在抢着投资的协议中,完全可以加入一条类似“若一年内大摩以低于50美元/股出售股份,我们将有权对此次交易价格进行调整”的类似预防条款。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这么大的交易,必须顾及未来种种变化,就说A股吧,A股的并购重组,一般都还可以设计三年的利益补偿机制呢。
  但是,我们签署相关协议的时候,好像完全忘了这一条,以至于后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年间损失两百多亿人民币。
  显然,孙总并没有提示这一点,或者有可能还特意说服相关人等,忘记这样的条款。
  这其中,多半会涉及到一些利益交换的问题,但冯一平懒得去想。
  我们都说,娱乐是个圈,但何止娱乐是个圈?
  有些行情,冯一平现在有些了解。
  在投资界和投资银行界,所有的资金流动都有成本和费用,换言之,每笔投资都有手续费和好处费,一般至少在1-3%之间……
  “记住一条,以后尽量不要和他们接触就好。”冯一平没有对吴倩说得太详细,让她知道大致的理由,以及领会相关精神就好。
  “现在到明天上午,你可以好好休息休息,明天下午,我们回硅谷。”
  连高盛和大摩,此时都站到了自己这一边,黑岩他们的那个谋算,冯一平现在可以放心的丢到一边,所以,原计划的纽约,是不必去了。
  ……
  此时,麦道夫也在回家的路上,回家之后,他在书房坐了半天,最后,打出了几个电话。
  于是,这个晚上,棕榈滩的乡村俱乐部里,那些想把钱交给麦道夫打理,但一直没有机会的人,终于又看到了机会。
  俱乐部里,麦道夫知名的好友,服装商人卡尔·夏皮罗以及他的女婿杰斐,准备引荐几个人给麦道夫。
  所谓引荐给麦道夫,就是让麦道夫接受那几个人的投资。
  这也是一直以来的惯例,要想能成为麦道夫的客户,你必须得到他们俩的引荐。
  后来熟悉这些套路的人,自然看得出来,这翁婿俩,就相当于麦道夫所发展的下线,同样,他们依据所拉来的投资的额度,应该也会从麦道夫那里获得一定的回扣。
  只是,麦道夫所发展的下线,远不止这两位,在这个晚上,他在美国的好几处吸引投资者的据点里,好几个类似夏皮罗一样的下线,都得到了类似的指示。
  ……
  因为还不到12月,所以并不是特别热闹的棕榈滩,到了晚上,海滩上的人寥寥无几。
  对住在这里的人来说,海滩什么的,早就不太有吸引力。
  冯一平怀里抱着有些瞌睡的儿子,和马灵并肩走在海滩上,他们的目的地,是前面的码头。
  既然儿子说晚上想住在船上,那就让他住在船上。
  “你要不要和文森特在这再呆上几天?”冯一平轻声问马灵。
  “还是不要了,公司事情太多,”马灵说,“不过,你觉得,让儿子和约翰他们在这呆几天怎么样?”
  冯一平忙说,“好啊好啊,既然这样,我看,明天我们也不用急着回硅谷,去一趟芝加哥怎么样?”
  马灵笑着瞪了他一眼,“不许嫌弃儿子。”
  这真不是嫌弃,主要是小家伙渐渐大了,有些时候,真有点碍手碍脚的。
  孩子啊,有时候真是你和老婆之间的障碍。
  “算了吧,要不,还是等到圣诞假期的时候,再让他过来。”马灵又改了注意,成功的让冯一平的一些盘算落空。
  “不过,你今天究竟和约翰谈了些什么?他回来之后,一直挺兴奋的样子,还和海蒂在书房里嘀咕了大半天。”马灵有些好奇的问。
  “那是一个你到明年才会知道的秘密。”冯一平卖了个关子。
  “哎,既然你这么喜欢这,要不,我们也在这里买一处房子?”
  马灵又笑着看着他,“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想把房子买在父母附近。”
  对于已经成年的人来说,不论有没有成家,估计一般都不希望住得离父母太近,谁还耐烦总是被爸妈各种干涉教训的?
  当然,还会有其它一些坚强的理由。
  比如,今天晚上,他们为什么会住在船上,而不住在约翰家里?
  除了文森特的要求,自然还有其它的一些你懂的原因。
  “主要是投资。”冯一平解释道。
  这时,码头已经到了。
  晚上,当游艇里终于安静下来,冯一平正准备带着马灵去甲板上吹风的时候,他意外的接到了一个电话,“你好劳尔德。”
  “冯,我在去机场的路上。”劳尔德说。
  这个,有必要向我汇报吗?
  “我想,有件事,还是得跟你说一声,高盛原来也有投资麦道夫,但是,我们很快就收回了在他那里的投资。”
  冯一平愣了一会,“谢谢你劳尔德。”
第三百零二章
热闹的前奏
  和所有的国家一样,美国的政客们,在很多方面,同样享有很多特权,冯一平的湾流都还没有在硅谷降落,很多人就都已经得到了消息。
  第一时间知道的,自然是位于萨克拉门托的施瓦辛格。
  这几天,他和他的团队,真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躁难当,坐立不安。
  大嘴马斯克放出的那个消息,勾得他们欲仙欲死,偏偏一个说话算话的人都联系不上,始终都听不到一句准话。
  虽然很做了一些事,但这些事目前也并没有多少成果,比如加州的两位联邦参议员,目前并没有公开表示对特斯拉的支持。
  而另外的几十位联邦众议员中,倒是有几位共和党的站出来表态,但大多数众议员,显然是受制于议长佩洛西的缘故,目前都没有明确表态。
  这个力度,就是在施瓦辛格看来,也一定不会让冯一平他们满意。
  就说目前蹦跶得最欢腾的内华达州,从州政府、州议会,到联邦议员,经常组着团的在媒体上支持特斯拉,欢迎特斯拉,都有些拉着手高声唱“我在这儿等着你过来”的意思。
  而要知道,马斯克当时可是明确说过,加州的联邦议员们,对特斯拉不够支持。
  现在,总算好了,能当家作主的人回来了,得到冯一平航班信息的施瓦辛格,第一时间决定,马上就去硅谷,无论如何,一定要见到冯一平。
  他并不指望,这次见冯一平能得到肯定的答复,他们自然明白,马斯克之所以放出那样的消息,很大程度上,都是出于为了和各州讨价还价,在没有探到各州的底线前,他们不可能会有明确的承诺。
  因为施瓦辛格和他的团队都非常清楚,抛开冯一平和马斯克头上身上的种种头衔和光环不谈,他们本质上都是最成功的商人。
  最成功的商人,不一定会最精明,但一定都擅长如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不过,施瓦辛格他们的目的,也并没有大到希望得到冯一平的明确承诺:特斯拉就留在加州。
  他们的目标真心不高,他们不过是希望,冯一平至少能明确或者不明确的承诺或者表明,加州并没有排除在外,目前依然在候选名单上。
  冯一平抵达硅谷的这个晚上,萨克拉门托的小白宫里,会议室和好些办公室里的灯,亮了整晚。
  ……
  因为时差的原因,华盛顿的相关人等,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晚餐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5/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