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3/2763

  而且这个曾经曾经被外界鼓吹,相比他们当初5个多亿美元的收购价,已经增长了几十倍的社交网站,现在的发展势头,又让他有些忧虑,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互联网有着深刻的理解。
  很多时候,事情就是这样,比如,这个世上,有一个叫做评论家的行业,无论是影评家,还是文学评论家,或者是美食评论家……你让他们自己去导戏,去演戏,或者是写小说,做菜,那一定不行。
  但是他们偏偏就能非常清楚的指出,一部影视作品,一部文学作品,一道菜,究竟是那些地方值得称道,还有哪些地方存在不足。
  而老默多克现在,算得上是一个互联网领域的评论家。
  虽然自从门户网站出现之后,唱衰传统新闻媒体的言论便层出不穷,而且传统的新闻媒体,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或者杂志,确实都受到了不少影响。
  从那时到现在,报纸杂志的发行数量,整体确实都在呈减少的趋势,甚至确实有不少杂志社和报社,真的倒闭关门。
  就是没有走到这一步的,从此也多了一个担心,担心自己究竟会在什么时候撑不下去,就像头顶有一把剑一样,虽然具体不知道那把剑会什么时候落下来,但无疑最后一定会落下来……
  尽管如此,老默多克还是觉得,在硅谷的那些人看起来应该要被时代、被科技所淘汰的这些传统行业,至少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能有所作为。
  如果在坚持的过程中,因应大环境进行变革,并不是没有可能一直就坐在世界头号媒体供应商的位子上。
  iPhone的出现,已经让他感觉有些不妙,之前比如说报纸,相比电脑,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在很多室外的场景,依然非常方便阅读。
  但随着iPhone的出现,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目前正在普及的3G技术,在下载速度方面,和2G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而下载速度更快的4G技术,据信最迟也将在三年后,开始走出实验室,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可是能支持100Mbps的速度下载!
  有了它的支持,自然能让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如虎添翼,传统纸媒便携、方便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那时,他们将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但让最让他忧虑的,并不是这个,最让他忧虑的,是冯一平。
  他对冯一平,同样有很深入的了解,他相信,冯一平既然决定涉足新闻领域,那么,就一定会在这一领域,会有很大的作为,说不好,他会是新闻集团未来在这一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
  不过,在公司的会议上,他自然不会说出这样主要担心冯一平个人的话来,“大家先说说,如果我们同意这项合作,会带来哪些好处?”他问道。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一个人。
  在吸取了过去的一些教训的基础上,新闻集团目前把旗下所有的互联网业务,全部交由麾下的福克斯互动传媒负责。
  而被大家注视的那位,就是福克斯互动传媒的CEO,在之前和冯一平有过接触的莱文索恩,“最显而易见的,自然是流量。”
  “我们做过分析,如果和Facebook达成合作,我们网站的流量,至少会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
  现在的莱文索恩,和当初的莱文索恩已经有了很大区别。
  在MySpace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后,他们一鼓作气的收购了好几家互联网公司,其中就包括之前和他们有过冲突,但增长很快的图片共享网站Photobucket。
  以及其它的一系列创业公司。
  从数据来看,这些公司在被他们收入麾下以后,发展得相当不错。
  隐隐的,莱文索恩也有成为互联网一号人物的感觉。
  “由此,自然将会让我们的广告收入得以增加,”他说,“即便他们可能会抽走其中三成的收入,由此带来的增长,依然相当可观。”
  在广告领域,新闻集团可不是弱鸡,至少目前比Facebook要强得多,增长一个点,就是非常可观的数字。
  老默多克看了看桌上的其它人,他知道,这估计也是大家共同的看法。
  但几十年的商海拼搏,让他和在座的这些高管,有着不一样的视角,他知道一点,冯一平那样的人,绝不会无缘无故的就给他们带来这样的好处,“我们能不能保证,如果这方面的业务,越来越大,他们会不会因此增加对我们不利的条款?”
  “虽然从短期来看,和他们的合作,能增加我们的广告费用,但一旦他们在新闻领域有了较大的发展,会不会因此威胁到我们的地位?”
  “大家有没有留意过,现在的年轻人,每天会在Facebook上花多长时间?”
  “大家有没有继续设想一下,等到3G版本的iPhone推出后,等到其它品牌的智能手机全面上市以后,尤其是等到4G技术全面应有以后,用户会在Facebook上花多少时间?”
  “目前来看,他们是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流量的增长,但他们本身就是流量的黑洞。”
  “他们的产品,当然,”他看了莱文索恩一眼,“包括我们的MySpace,在未来,一定会成为很多用户的时间杀手。”
  莱文索恩顿时就觉得,老板这一眼,给了他非常大非常大的压力。
  “也就是,那时将会有很多用户,可能只会花很少的时间来看报纸,来上网浏览新闻,因为,手机上的包括Facebook在内的产品,完全能满足他们对新闻的需求。”
  “那么,届时经他们榨取后,用户的注意力资源还能残存多少?广告客户的广告经费,还能剩多少?”
  至此,他的态度就已经很明确,“我们不应该支持这样的合作。”他说。
  他又看了莱文索恩一眼,莱文索恩连忙点头,“明白。”
  他个人对此,其实还是持保留意见,毕竟互联网最大的特征之一,便是分享。
  但老默多克并不满意他这样的答复,“我们自己难道就不能有这样的举措吗?”
  看到老板的冷眼,莱文索恩颤了一下,“我马上让MySpace研发相关的产品。”
  “我们要善于学习,要善于吸取经验。”老默多克说。
  ……
  很快,冯一平就收到了新闻集团婉言拒绝相关合作的消息,好消息是,他们联系的十家中,另外九家都表示出了合作的兴趣。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冯一平在心里感慨道。
  “老板,我想,当我们的产品推出后,他们会不会也很快推出类似的产品?”扎克伯克有些担忧。
  “那是一定的。”冯一平说。
  从收购MySpace就能看出来,新闻集团是有多会借鉴了。
  “他们收购了那么多公司,而且看起来发展得都还不错,我们要不要……”
  “没必要,”桑德伯格打断了扎克伯格的话,“你看,他们收购过后,并没有进行相关的整合,所以,”她轻松的摇了摇头,“长远来看,他们不值得我们担忧。”
  冯一平点头,好在我也很厉害,就像另外的九家,还是表达出了合作的意愿一样,有些趋势,是改变不了的。
  葱,还是嫩的香啊!
第三百一十一章
突如其来的抢风头
  11月25号,尽管离安卓发布会还有三天的时间,各报纸上关于安卓的新闻,已经越来越多。
  现在的科技界,这样重量级的新闻事件,真算起来,一年也没有几件,对媒体来说,那自然每一件都要利用到极致。
  因为有些国外的嘉宾已经陆续抵达,以及安卓团队的主创,主要是鲁宾,接受了几次采访,披露了一些研发过程中的艰辛,这一天关于安卓的报道,还是很有些干货。
  和其它国家的民众一样,美国的民众固然会欣赏创业者的成功,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遭遇的艰辛,明显会更让他们印象深刻。
  这大概是因为,能体会到成功滋味的人少,而大多数人所能品尝到的,只有失败的苦涩,或者说,是连失败都算不上,几乎已经成为日常的各种苦涩。
  因此这些未来可能会成为又一个创业新星的家伙们,他们创业路上所经历的那些和大多数人没什么区别,甚至难度更大的挑战,更是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在公关部门的调教下,鲁宾非常配合的披露了创业过程中的几个细节:有一段时间,几乎借遍了所有朋友,但能借到的,也只有几万美元。
  而那几万美元,再省着花,也烧不了几天。
  以及,他曾经带着主创团队的全体成员,飞到国外一家知名的公司谈投资的问题,结果非但没能得到投资,还被人当面好一阵奚落。
  最后带着屈辱无功而返。
  而实际上,他们本来是抱着必胜的信心去的,团队去程的机票费用,已经花光了公司账上的余额,所以他那时不但要忍受着失败带来的巨大挫折,以及被人瞧不起后的屈辱感,给整个团队打气,还得想办法筹钱凑够返程的机票费用……
  这些细节,可想而知,当然是有艺术加工过,而安卓之所以能成功,主要也都归功到了鲁宾个人,以及,NEXTDOOR及时的投资上。
  但是,尤其是美国的民众,还就是喜欢这样的调调。
  因为,崇尚个性的他们,更喜欢这样的个人英雄,在听故事的时候,团队?没人在乎。
  大家只在乎主角。
  每一个主角的成功,都是美国梦的又一次体现,也是激励不少目前一直只经历风雨,还没见过彩虹的人,满怀希望的坚持下去的动力。
  鲁宾在其中的一些神来之笔,也有非常好效果。
  比如,在提到筹资的时候,他指着已经近乎秃顶的脑袋说,“看,这里的头发,就是那个时候愁没的。”
  据说,从他爆出这番言论后,不少秃顶的男士,好像迎来了春天,走在路上,他们经常会收获敬佩的目光……
  同时,有不少吃瓜群众在积极的猜测,当初羞辱鲁宾他们的,究竟是哪家公司?
  他们之所以那么积极的去挖这个问题,主要就是想看看,那家公司现在的反应。
  逆袭并啪啪打脸的环节,是全世界的民众都喜欢看的情节。
  已经抵达美国的三星手机部门负责人崔志成,在看到这样消息的时候,只能苦笑了。
  因为网上正在热议的那家愚蠢的公司,就是自己的公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3/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