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2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6/2763

  在一些国家,这叫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是再继续向前发展,就能加入G8国家的行列,但此时就突然停滞了下来。
  而一旦停滞下来,再想迈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那真是难如上青天。
  在当前的国际大环境中,一旦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停滞下来,那就等于是在倒退。
  而对我们国家来说,一旦发展的节奏被类似次贷这样的事件打断,那还不是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目前国内有多少人达到了中等收入水平?
  大多数人都还在奔小康的路上。
  郑佳怡附和道,“是啊,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次领导们下来,这么多问题。”
  “是啊,”金翎睁开眼,又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看起来,“他们问得还特别细致。”
  这也是她选择在刚才那样高调炫富一把的原因之一,我们嘉盛,依然健康得很。
  要是她把这事告诉冯一平,冯一平就一定知道,这是上头在摸底,随后国家推出的那四万亿,应该正是建立在这些摸底的基础上。
  估计今年的春交会,更是各个部位关注的重点。
  那毕竟是我们外贸出口的晴雨表。
  只是,在看文件充实接下来的会见中汇报内容的金翎,此时忍不住又想起冯一平来。
  他此时在干什么?
  虽然具体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但金翎知道,冯一平此时面临的压力,一定比自己还要大。
  所有人都注意到了昨天美国市场的变化。
  纽约联储和摩根大通的注资承诺,依然没能挽救贝尔斯登的颓势。
  甚至看起来,在开市前发布的那样的消息,反而加速了贝尔斯登的崩溃,到昨天美股收市,贝尔斯登的股价,从开市时的近60美元,一下子跌倒不过20多美元,一天之内,迅速下挫了超过一半。
  她认为,那边的局势,多半已经糟糕到无以复加。
  所以她真没猜到,冯老板此时正在满庭芳最好的宴会厅里腐败着。
  这是几个月之后,基金的四个所有人的再一次聚会。
  因为中间还经历了安卓发布,冯一平和乔布斯几乎反目的事,这一次,佩奇和布林,就表现得特别积极,各种照顾冯一平和乔布斯,就担心这俩接下来又会开撕,以至于导致他们这个豪华天团解散。
  冯一平和乔布斯看出了他们俩的心思,但谁都没说破,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他们的照顾。
  这样的机会,可是也不常有。
  “……因为有保尔森和盖特纳他们的提醒,以及我们的方案,当然,”冯一平看着另外的三位,“主要还是因为我们这个团队超卓的实力。”
  “目前来看,我们在贝尔斯登的27亿多美元的回报,一分都不会少。”
  “约翰跟我汇报的时候说过,他相信最迟在这个月底之前,我们就会落袋为安。”
  “当然,因为我需要用贝尔斯登借给黑石的贷款,去收购希尔顿,所以,我会另外把现金打到几位的账上。”
  “或许,直接从国外转到你们在境外的账户上更好?”
  那三位马上说,“那很好!”
  有很多人,这会还在想方设法的想向别人证明自己可有钱了,他们四位,早就到了要想方设法的隐瞒自己收入的时候。
  实在是美国国税局太黑了啊!
  “这样做,是不是会省掉一部分的费用?”布林拿着酒杯问。
  “多少能省下来一些,”冯一平说,“具体的,有专业的团队在运作,目的,自然是使我们的效益最大化。”
  “还有,我在想,是不是换成同等的英镑?”
  这下,乔布斯也举起他的那杯清水,“我欢迎。”
  他当然欢迎。
  现在美元正处于贬值的时候,换成英镑,等于额外又赚了一笔。
  “呵呵,也就是,我们每个人这就能有6亿多美元的入账?”布林笑。
  “这还这只是一个开始,”冯一平轻松的荡着酒杯,“根据约翰他们的分析,我们在贝尔斯登的回报,综合来说,应该是我们所有的投资中,回报比较低的一家。”
  大家又哈哈的笑起来。
  他们都记得清楚,冯一平当初向他们推荐这个项目的时候,说的是可能会有两到三倍的回报。
  而目前这回报比较低的一家,可就超过了5倍!
  也就是,他们当初投入的10亿美元,看起来能轻轻松松的变成50亿美元,这怎么能不让人高兴?
  “我已经向约翰交代过,让他从现在开始,就和其他的几家保持密切的接触,坦白说,像贝尔斯登这样的突发状况,会让我们有些被动。”
  “我的设想是,在接下来的第二季度,把我们全部的收入结算到手。”
  “虽然这样做,会损失一部分收入,但我觉得,还是早些结清的好。”
  “因为坦白说,我也不知道,接下来,比如下个月,美林会不会出问题,或者摩根斯坦利会不会出问题。”
  他确实不记得美林什么时候出问题,但他知道,雷曼会在9月份出问题,并迅速倒闭,那自然是在9月份之前,把所有的协议都计算清楚最为妥当。
  这5家投行手里所持有的黑石的贷款,可不足以抵扣他们的收入。
  实际上,冯一平有过测算,所有那26家银行的贷款总额,也不够抵扣他们的收入。
  因为那只有205亿美元,并且,他还会要求他们打折。
  “这些你拿主意就好,”乔布斯表现得非常爽快,“需要我们出面的时候,通知一声就好。”
  话说,这5倍多的回报,让他此时都有了喝酒庆祝的冲动。
  佩奇和布林一个点头一个摆手,“对,这些你来安排就好。”
  “谢谢信任,”冯一平喝了一口酒,“我还得提前说一声,可以肯定,从他们那里拿到现金,应该会很难,应该是一些债券或者是……”
  “你做主你做主,”佩奇打断了他的话,端着瓶走到他身边,给他倒了一杯酒,“我们就等着给你庆功就好。”
  除了冯一平,估计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人,能让他们这么信任。
  乔布斯也站了起来,“对,这样的聚会,哈哈,我们都乐意参加。”
  “冯,我敬你!”
  “干杯!”
  冯一平看着那三位脸上的笑容,所以,这样的队伍也不难带?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跳三丈高
  此时觉得轻松的,并不只有冯一平他们四位,3月15号的这个晚上,保尔森也终于难得的睡了一个好觉。
  而这个晚上,抱着好心情入睡的,还有摩根大通的CEO杰米戴蒙。
  进驻贝尔斯登的团队,不出意料的给他带来了好消息,贝尔斯登的董事会,已经通过了他们的收购提议。
  而他们的董事会,则在今天早上就通过了相关的决议。
  原因,非常简单。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了大萧条,美国政府认为超级银行是造成大萧条的主要原因,于是在1933年出台法案,禁止商业银行同时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也就是禁止金融混业。
  该法案,《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规定,商业银行(从事吸取和贷款业务)和投资银行(承销和发行证券),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
  也就是在那时,美国当时著名的摩根财团下的摩根银行一分为三,JP摩根成为纯商业银行,就是今天的摩根大通,又称小摩。
  摩根士丹利成为投资银行,俗称大摩。
  还有一个摩根负责海外业务,但已于1990年被德国银行收购。
  虽然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原本壁垒森严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之间的壁垒,出现了松动,但是《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并没有正式取消,这也就意味着,像摩根大通这样的商业银行,不可能涉足投行所有的业务范围。
  收购贝尔斯登,就意味着他们从此能全面涉足投资银行的所有业务,并购咨询、股票及债券承销、银团贷款、投机、套利、投资管理、风险基金、顾问业务……
  或者简单的说,摩根大通,从此就成为了和1933年拆分之前的摩根银行一样,可以涉足几乎所有金融业务的银行。
  这样一来,虽然很难说恢复曾经的摩根银行的荣光,但相对其它的银行,无疑就有了更多的优势。
  同时,作为一家1923年成立,有着85年历史的世界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自然有着众多的客户,以及大量的合作伙伴,这些,就更是摩根大通所看重的资产。
  当然,让杰米戴蒙怀着好心情入睡的原因,还有最重要的一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6/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