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3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3/2763

  “我刚刚跟布拉德说过,贝尔斯登是你们的唯一,但希尔顿,并不是我们的唯一。”
  “约翰,我想我能说服董事会,接受70%的报价。”戴蒙还是决定自己上阵。
  “55%。”约翰很坚定。
  “68%。”戴蒙再次让步。
  “55%。”约翰还是不变。
  “65%,这是我的底线。”戴蒙说。
  “58%,这是我们的上限,”约翰终于涨了一点,“你觉得行,明天我们就处理完所有的手续,你们账上,少了一大笔欠债,还会多上一笔现金。”
  “如果这还不能接受,那么戴蒙,我得说,我们以后没有再讨论的必要了。”
  戴蒙站了起来,呼吸都有些粗,又是这一套,特么的又是这一套!
  但他看了看对面贝尔斯登的大楼,最终咬牙同意,“好!”
  平顺的把贝尔斯登收入麾下,那才是最要紧的。
  “呼,”挂掉电话的约翰,终于轻松了下来,“通知公司,马上准备相关的文件。”
  他清楚,如果真的有时间来和小摩磨一磨,或者真的让乔布斯和布林他们一起来一趟,真有可能就咬死在55%这个档位上。
  但是现在,他们的时间真的很紧张,有些工作,看起来一定要加快。
  因为,在贝尔斯登确定被出售之后,华尔街另一家投行,雷曼兄弟的股价,也一下子大跌超过50%。
  谁也不敢保证,雷曼会不会很快步贝尔斯登的后尘,以及其它的三家,也纷纷出现这样的状况。
  而更大的不确定性是,谁也不能保证,届时美国相关机构,会像现在救助贝尔斯登一样,去救助雷曼。
  搞定了贝尔斯登,那么,同样和他们签有信用违约互换协议,以及同样有给黑石贷款的雷曼,处理起来就会相对轻松。
  ……
  硅谷,阳光很灿烂,接到电话的冯一平,心情也很灿烂,他非常没形象的躺在办公楼外的草坪上,高兴的说,“祝贺你约翰,我会向乔布斯和佩奇他们转告这个喜讯。”
  “另外,复活节快乐!”
  在约翰反馈了他和戴蒙的会面后,冯一平就知道,一定能按照自己的意图,把这项交易谈下来,但他没想到,约翰能这么高效优质的完成。
  看来,不要说乔布斯,就连自己也没有必要再去纽约,只要在硅谷看戏就好。
  要说,当小摩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收购贝尔斯登的消息传出后,世界上确实挺热闹的。
  美国国内的反对声就不说了,就说美国的铁杆盟友,欧洲,马上一个个的做出了友邦惊诧的反应。
  一向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小弟英国第一个跳出来,“怎么能这么粗暴的干涉市场?”
  话说,虽然在军事上是同盟,但在经济和贸易上,这些欧洲国家和美国,好像一直没有看起来的那么铁,实际上,很多时候都尿不到一壶里去。
  不但是欧洲,美国在亚洲的马仔,同样不认可这样的计划,而且他们的股市因此和欧洲一样,出现了抛售潮,从而引发亚洲股市暴跌。
  美元兑欧元,美元兑日圆,纷纷大幅下挫。
  这样连带着就出现了另一样让冯一平笑得合不拢嘴的结果:与美元保持相关关系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激烈的波动,原油、黄金,先后大幅暴涨。
  以至于在英国的李睿远,再一次给冯一平打来电话,这钱赚得,是不是太轻松了些?“黄金居然都突破了1000美元!”
  冯一平也只能很无奈(很欠揍)的表示,“我也很无奈啊我能怎么办呢?”
  此时眯眼看着瓦蓝的天空,看着办公楼的玻璃幕墙上,倒映着的蓝天白云,他觉得,这个春天,真是美极了伙计。
  就在他舒服得打算就这样小憩一会的时候,手机又不合时宜的响起来,但他马上接了起来,“嗨。”
  打来电话的是金翎,“有件事,我想还是得跟你说一声,虽然他们好像刻意瞒着我,但我还是听说,你的那几个室友,正在寻求向其它的股东,出售他们持有的天骄居的股份。”
  冯一平坐了起来,“有这样的事?”
  ……
  此时在纽约,同样有一个人惊讶得坐起来。
  在会议的间隙里,在办公室的沙发上靠着休息的黑石CEO苏世民,此时也被一个电话惊醒,电话同样是他的老搭档,也是黑石的另一位创始人,彼得彼得森打来的。
  只听了两句,苏世明就惊讶得坐了起来,“什么?冯一平瞄上了希尔顿?”
第三百九十二章
岂有此理
  美国,是一个很双标的国家,很多美国人,也是如此。
  具体来说,一方面,他们觉得我们很落后,虽然绝大部分美国人,如今早知道,我们早就没留着辫子,但大多数人美国人,依然认为,我们科技不发达。
  与此同时,也许是因为看过马可波罗游记的人太多,又或者说他们至少都知道,我们有着世界第一的人口,所以很多美国人认为,我们的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再加上美国人因为自大而造就的一根筋,这就导致在美国的投资市场上,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那就是,只要一家美国公司,宣布自己在中国开展了业务,很多美国人马上会觉得,喔,这家的股票值得投资!
  美国上市公司宣布在中国开展业务,虽不至于像国内某钢构公司,捏造了一份几百亿国外大单,导致自家公司股票十几个涨停那么厉害,但无疑非常有助于股价的上扬。
  而在一些事上,我们国家,确实也存在双标的地方。
  打比方,同一个地区,同一个项目,折算起来,同样的投资金额,带着美元的国外公司,就是比用人民币的国内公司受欢迎。
  带着美元的国外公司,在同样的项目上,不仅能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在一些内资很难投资的项目,比如参与一些大型国企的改制上,他们也非常容易得到参与的机会。
  所以,自从知道是冯一平搅和黄了中国投资他们的30亿美元的交易后,苏世明是一听到冯一平这个名字,就真是一肚子火。
  在上市前夕,他们确实非常渴望来自我们主权基金的投资,来自中国的30亿大手笔的投资,自然会引发很多投资者的关注,带来更多的认购,有助于他们以高价顺利上市,并募集更多的资金。
  同时我们还知道,像在上市之前的认购,都会有相当大的折扣——内地一些公司到港股上市,为了上市顺利,让香港知名企业认购,就是如此。
  但黑石发现,应该是中国的主权基金,太希望能有投资华尔街的机会,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好像不太敏感。
  那他们自然不会客气。
  在那份他们已经谈好的协议草案上,那30亿美元的认购价格,是他们计划公开上市价31美元的95.5%,可以说,是几近于无了。
  换做其它任何一家机构,这么大金额的认购,都不可能接受这样高的价格,那本来意味着,他们在上市之前,就能小赚一笔。
  其实也不好说小了,30亿的认购,相差5个点,那就是1.5亿美元。
  还得说一句,黑石是一家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他们的创始人及公众投资人持有的权益凭证,都叫做“合伙权益单位”,根据相关的章程,公司事务基本由担任合伙人的创始人来决定,普通合伙权益持有人仅获得有限的投票权。
  而在那份协议上,我们那高达30亿美元换来的9.9%的股份,则没,有,任,何,投票权!
  所以,到哪儿还能找到这么好的投资人呢?
  而对那几乎已经到手的30亿美元的投资,苏世民他们已经规划好了一系列用途:就用来投资他们看好的一些中国国内的项目。
  有了中投的背景,以及用的是美元,这必将让他们在中国得到很多很难得的好项目和好机会。
  所以,用一个很高的折扣,让我们认购他们30亿美元的股份,保障他们能以高价顺利上市,之后,还是用我们投资的那30亿美元,拿到我们国内投资一些必赚的项目……
  而因为他们在中国的成功投资,他们的股票,在美国必然会受到投资人的追捧……
  想想,还能有能比这更666的操作吗?
  但这一切打算,都叫冯一平的一份报告,给毁了个干净,由此也不难想象,他们现在有多么恨冯一平。
  更让人不爽的是,暗戳戳的跟华尔街那么几家公司一起,说算计冯一平一把,没想到,连他的一根毫毛都没伤到不说,还让他借机把安卓的发布会,办的那么成功,那么瞩目。
  而现在,他竟然再一次盯上了自己已经吃到了碗里的肉,这让苏世民如何能忍?
  他马上说,“我打电话问问。”
  他已经82岁的老搭档彼得劝他,“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太冲动。”
  “我知道彼得,”苏世民匆匆挂掉电话,抬手就给当初牵头的德银在美国的负责人卡尔打了过去,“卡尔,听说你们对给我们的贷款,有一些其它的想法?”
  “这正是我要问的你的,”卡尔说,“听说黑石对我们的贷款,有一些其它的打算?”
  “我们都收到了风声,说鉴于目前的经营状况,希尔顿正计划重组债务?”
  “在当前的形势下,这可不是一个厚道的计划,不是吗?”
  卡尔对这一点,也是意见多多。
  去年中的时候,贷款给黑石收购希尔顿,还是大家争着抢着想要的机会,但大半年过去后的现在,局面已经彻底反转,那已经变成了一个看不到底的大坑。
  这且不说,黑石此时还计划重组债务,说白了就是削减债务,这就完全是趁火打劫。
  虽然趁火打劫的事,大家都做得不少,但当被打劫的人是自己时,谁都不会爽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3/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