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3/2763

  6号早上9点半,在邬尔姆路45号巴黎高师那不起眼的大门前,巴黎高师校长加伯利埃尔·于杰,正带着几位师生,迎候那缓缓驶来的几辆车。
  看着笑眯眯的从车上下来的那个中国年轻人,多次到过中国的于杰校长,心情是复杂的。
  在之前的联系中,他们出于尊重,提议在这次冯一平高师行的过程中,授予他一个荣誉博士的头衔——但并不是巴黎高师的博士,而是其它和巴黎高师有合作的高校的博士,因为,巴黎高师本身,并不颁发任何文凭。
  这又牵涉到法国奇葩的学制。
  大体说,在法国,只要你是高中毕业生,不需要经过选拔,就可以直接上大学——但这不意味着全民都可以上大学,他们不过把淘汰,提前到了初中而已,只有一部分初中生能升入高中。
  高中毕业后的法国学生,一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比较保险的,是放弃冲刺法国一流高校的机会,直接去读五年制的工程师学校,比如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等,在那里读上五年,成为法国国家认证的工程师。
  另一条路,就是花一两年的时间,准备全国性入学考试,巴黎高师这样法国一流的高校,每年只会经全国性入学考试,从大学预科班,按成绩和志愿,择优录取他们看上的学生。
  巴黎高师一年只录取约200名大学生,但报考的一般在几万人以上,所以难度相当大,就是大学预科班毕业后,往往要报考两次才能被录取。
  而如果第二次还考不上,你就没有再报考的资格。
  这些经过预科、考试一路冲杀过来的佼佼者们,在跨进巴黎高师门槛后,前两年还要到其它综合性大学注册学习,以获取大学三年级学习文凭和学士学位,后两年,才在巴黎高师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通过中学证书教师全国会考,和中学高级教师学衔全国会考后,巴黎高师只给你相关的证书。
  也就是,虽然你是巴黎高师的学生,但你如果在前两年在巴黎第六大学注册,那么,你最后拿到的,就是巴黎第六大学的毕业证书……
  也是因为如此,巴黎高师的学生质量,那也是杠杠的,因为他的学生,在被高师录取之后,还可以选择其它大学最好的专业去学习,取得学士学位后,再到高师就读。
  只要想一想就明白,如果我们国家,有一所学校的学生,在就读之前,已经有北大的哲学学士学位、清华土木系学士学位、人大新闻学士学位、复旦的政治学学士……那得有多牛!
  可是,他们这么牛的一所学校,主动提议授予冯一平一个名誉博士,却遭到了断然拒绝,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还看不起我们吗?
  你知道,自我们建校以来,有几个中国人考入了我们的学校?
  如果不是广大学生对冯一平异常的欢迎,傲娇的高师,甚至都不想冯一平来校发表演讲。
  冯一平还是注意到了这位满头灰发,眉毛异常粗重的于杰校长的小情绪,握手的时候,先小小的对他表示了感谢,“非常感谢高师的提议,但我个人觉得,在学术上,暂时还不能匹配那样的荣誉。”
  学者嘛,无论中外,对脸面都非常在乎。
  于是,冯一平这句话,让气氛马上热烈起来,于杰校长高兴得额前的头发都差点竖了起来,“不,众所周知,冯你的学术水准,早就超过了一般的博士。”
  “过奖过奖。”冯一平呵呵了两声。
  主要是这玩意,他不在乎,或者说,他不稀罕。
  在他看来,如果接受了一个这样的名誉博士,就搞得他好像自己读不下来一个博士一样。
  再说,所谓的名誉博士,又不是实质的学位,如果获得了名誉博士头衔,你就在你的“教育”或“学历”栏中,填写“博士”,那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同理,一般也不会有人因此称呼你为“博士”。
  最多,在个人简历上,它可以列入“获奖”或“荣誉”栏,所以,这只是一种荣誉而已。
  而冯一平,还缺这样的荣誉?
  要说以前,也还好,这样的头衔,还是有点光环,但尤其是最近,因为经济环境不好,很多大学便以这样的手段来创收。
  比如在英国,一般你只要给一所大学,提供10000英镑的资金,就可以获得一个名誉博士的头衔,牛津和剑桥也是一样的,只不过价位比较高而已,一般标价是25万英镑起……
  你说冯一平要这个干什么?
  ……
  一进入那不大的校门,在门口听到的嗡嗡声,便清晰起来,那是大群大群的人,同时在高喊,“冯!”“冯!”“冯!”
  完全是迎接超级巨星的场面。
  巴黎高师的所有学生全加起来,也就只有2000多人,还分布在巴黎好几处校园里,冯一平感觉,今天怕是所有的学生都来到了这儿。
  哦,还得加上教职工们。
  那些看起来稍微冷静些,不像年轻的学生们那么奔放的男女,应该就是高师的教师。
  巴黎高师有超过500名教师。
  想想他们一年只招收200左右的新生,这个比例,可以说相当高了。
  当然,更高的,是高师的专业。
  高师一年只收200左右的新生,但他们的专业有多少呢?巴黎高师目前一共有超过40个专业,这就高到有些奇葩了!
  好在冯一平也是久经这样的阵仗,他自如的笑着朝周围挥手致意。
  这时,有几个女生,冲过学校安保人员的阻拦,给冯一平献花,还有献吻的——果然不愧是法国,不愧是巴黎。
  但洁身自好的冯一平,没能让那位女生得逞,大庭广众的呢。
  但合影,那是可以的,好吧,飞吻,我也感受到了。
  校长于杰他们,对此好像一点都不惊讶,只笑眯眯的站到一旁,等到冯一平从女生堆里挤出来,才跟他示意,“我们这边走。”
  ……
  他们的目的地,在一间阶梯式的大教室里。
  冯一平看不出这间教室原本能坐多少人,因为这里已经全都站满了人。
  所以一走进教室里,他的第一个感觉,那就是热,外套都有些穿不住。
  好像这些学生们的热情,直接化作了热量一样。
  讲台上,摆着几张椅子,上面端坐着的人,此时也都站了起来,冯一平听于杰的介绍,不是这个博士,就是那个研究员,但其中并没有一位诺贝尔奖的得主。
  他们这里培养出来的诺贝尔奖得主中的大多数,已经不在人世,仅剩的那几位,有都在法国或者美国的大学中任教。
  倒是有两位年纪不大的获得了菲尔茨奖的教授。
  但台上的无论是谁,看起来对冯一平都相当尊敬,因为他们面对的,并不止是一个有钱的家伙。
  于杰在话筒前只说了一句,“让我们欢迎,来自中国的知名学者和企业家,一平冯先生。”
  不大的空间内,马上响起震耳欲聋的掌声来。
第四百八十八章
为什么
  冯一平看着满满一教室的学生,以及前面一排勉强坐着的老师——他不知道,其中就有一位是巴黎市长德拉诺埃的代表,露出一个亲和力满满,魅力也满满的笑容来。
  “很荣幸能有来到巴黎高师访问的,首先,我想我应该向各位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非常清楚的记得,当初最欢迎我们Facebook的欧洲大学里,就有巴黎高师。”
  “主动为Facebook设计法语版本的那些热心用户里,也有高师的同学。”
  “谢谢大家的喜爱,”冯一平轻轻的朝台下点了点头,“我想说,你们并不寂寞。”
  “因为截止至目前为止,世界上有超过3亿人做出了和你们一样的选择。”
  这样的数据,自然好在这样的场合拿出来炫一把。
  台下,巴黎市长德拉诺埃的代表,阿尔贝尽管是早就知道相关的数据,但此时听在耳中,让他的目光,不由得凛然起来。
  “同时我也深信,Facebook的性能,也一定能让大家满意,我们研发的这款产品,一定解决了大家的不少痛点。”
  台下不少人笑了起来。
  “这也是我们的荣幸!”冯一平大声说。
  “我还可以向大家保证,在未来,Facebook一定能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帮助。”
  “我可以向大家小小的透露一下,围绕着Facebook,我们正在研发一系列的新产品,其中的一些,又将是开创性的,将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非常大便利。”
  有人已经迫不及待的喊出来,“那是什么?”
  “那会是一个惊喜,可能会是圣诞节的一个惊喜。”冯一平回答道。
  “我们一直坚持认为,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是消除人与人,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之间的隔阂和鸿沟……是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和平和美好的有效途径。”
  “Facebook自创办以来,一直以此作为我们的使命,为此,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
  作为一个负责的企业负责人,在这样的演讲中,自然要提到这些。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尤其是近代科学的发展史上,类似巴黎高师这样的大学,以及类似法兰西科学院这样的国家机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那时到现在,欧洲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人才,就拿高师来说,那些在近代科学发展史上留下了精彩绝伦的篇章的毕业生,就数不胜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3/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