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5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7/2763

第六百二十二章
离谱
  虽然个人财富和冯一平还是不能比,但作为一个也早就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有姓名的人,类似这样被人当众指着鼻子,喝问“你有钱吗?有钱就还钱,没钱就别瞎逼逼”的场景,对苏世明来说,已经是非常陌生的体验。
  一时之间,因为已经积累了巨额的个人财富,所以业已把钱当成了数字的苏世明,竟然有些久违的亲切感。
  他眯起眼睛,目光越过对面的人,穿过对面的墙,看向了好久以前,那个缺钱的时候,真好!
  因为那个时候,自己还是那样年轻。
  劳尔德看着苏世明的样子,有些困惑,或者说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自己的副手,他这是,在想其它的事?
  加里科恩也是非常诧异,如果没记错,对面的这位老先生,生于1947年,今年已经六十有一,糟糕,他这不是被我们怼出个好歹吧!
  要真是这样,那可就热闹了。
  有没有可能呢?还真有可能。
  虽然和自己的老板劳尔德一样,看起来总是一副笑眯眯的老好人的模样,但黑石的这位创始人和掌舵者,同样不是一个脾气平和的人。
  业内人都知道,这位身材不高的华尔街大佬,什么都喜欢大的,大交易、大派对、大房子……以及,大胸的妻子。
  同时,他还是一个具有鲨鱼的性格,总是渴望战争,人生信条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赢”的狂人。
  这样的狂人,被这么一通狠怼,而且还无力反驳,还真不是没有突然血压飙升,或者是脑袋里哪一块突然梗塞的可能。
  “史蒂芬。”科恩忍不住叫了一声。
  “嗯。”苏世明悠悠的回了一句,让科恩马上放下心来,哦没事啊,那就好。
  类似的话,我手里还握着大把呢。
  苏世明此时又犀利起来,“希尔顿是一个……”
  但徐斌恰好抢在他前面开口,“我听说,小摩3月份收购贝尔斯登的时候,出价是每股2美元,而在2月份,贝尔斯登的股价,还高达90美元。”
  劳尔德和科恩赞许的看着徐斌,这话说得好,这也是他们准备要说的。
  而苏世明想说的话,又一下子被堵了回去。
  徐斌这话的意思,非常明白,你不是说现在的希尔顿,估值只有一年前的17%,非常不合理,那么看看贝尔斯登吧,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而已,它的估值,还不到一个月前的3%。
  康明斯笑着做了补充,“徐,经过多方的协商,最后小摩是以10美元一股的价格,收购了贝尔斯登。”
  “那也就是,估值依然不到上个月的11%。”徐斌马上说。
  “你说得很对。”劳尔德他们又看向苏世明,怎么,还觉得我们的估值低吗?
  “史蒂芬,”康明斯说,“从现在看,去年黑石收购希尔顿的时候,恰恰是处于房地产泡沫高峰的时候。”
  “我刚才就想说这个问题,”苏世明说,“在我们接手以后,希尔顿已经加大了在特许经营方面的力度。”
  “我们的目标是,把希尔顿酒店的特许经营的规模,提高到至少70%,按我们的规划,今后的希尔顿,将不再像现在这样受房地产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更快的扩大规模。”
  康明斯点了点头,苏世民对他的话避而不答,其实就说明了他承认黑石收购希尔顿的时机,确实非常不巧,刚好赶在了当地产处于最高价的时候。
  “与此同时,在收购的时候,那260亿美元的收购价,相对希尔顿当时的股价,是溢价了40%,对吗?”
  他从自己面前的文件里,翻出几张纸来,那有刊登了那条新闻的报纸,也有黑石向美国证券交易委会递交的报告。
  苏世明对这些,有些无话可说。
  他其实也清楚,当时给希尔顿的溢价有些高,这和当初主持谈判的人的能力有关,也和当时的时机有关。
  和希尔顿进入实质性收购谈判的时候,正是黑石在紧张的筹备IPO的时候,显然,那个期间的黑石,不能让市场看到他们在这样项目上的失败。
  而希尔顿,也非常精准的抓住了这一点。
  但苏世明总是有能找到理由为自己辩护,“你们现在都清楚黑石在酒店行业的布局,从我们的整个规划来看,希尔顿无疑是一个很适合的对象,而如果我们看一看相关的收购案例,就能轻易的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在类似的收购中,溢价40%,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举措。”
  “当然,我们并没有说那是一个很不合理的条款,”康明斯说,“只是考虑到260亿美元的收购价,本来就溢价了超过40%,而从那时到现在,希尔顿的估值,缩水43%,你不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评估吗?”
  加里科恩此时又拿起那份评估报告,“你们可以看报告中希尔顿现在和去年的相关数据,根据数据对比,缩水43%,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中肯的意见。”
  “投资者对希尔顿的态度,也已经通过其它的一些数据,清楚的表现了出来。”
  他翻到报告中的一页,“市场上为1000万美元的希尔顿债券,在5年内发生违约事件提供保险的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价格,目前已经上涨了接近300%。”
  这上涨接近3倍,自然是说明投资者对希尔顿债券的极度不看好。
  “我们还知道,黑石自己也做过一份资产评估报告,”科恩拿出另一份文件,“这份文件的目的,就是为了和我们这些债权人,谈债务减免。”
  “在这份文件中,你们自己的结论是,希尔顿的这笔投资,账面上已经损失了接近70%。”
  “所以史蒂芬,心平气和的说,你还不认可我们这份评估报告的公允性?”
  苏世明心中暗骂,该死的高盛,你们竟然连这样的文件都搞到了手。
  但你难道不知道,我们做那次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和你们谈债务减免?
  那自然是把损失说得越大越好谈。
  只是这样的话,只能是在心里想想,难道还能说,因为想让你们减免更多的债务,所以我们那份报告夸大了损失?
  “这个问题,我们要这样看。”苏世明边想边说。
  在康明斯开始摆事实讲道理之后,这次会议的气氛,终于平和了许多,但苏世明此时却并没有觉得轻松,因为他清楚,自己现在是在跟着对方的节奏走。
  这不行,必须要发起反击。
  “我们姑且不讨论这些数据,正如康明斯你刚才也赞同的一样,在一些收购中,溢价40%,是非常正常的举措。”
  “那么,未来收购现在的希尔顿,你们准备溢价多少?”
  “我也不说40%,溢价30%,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要求,对吧。”
  “问题是……”
  “史蒂芬先生……”
  劳尔德和徐斌同时开口。
  劳尔德笑着对徐斌做了一个你请的手势。
  徐斌对他点点头,“可是,史蒂芬先生,我们这并不是收购,不是吗?我们这是用希尔顿来冲抵黑石欠我们的贷款。”
  “正是如此,”劳尔德看着苏世民,“这是抵债,而按照一般的规律,用来抵债的资产,都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打折。”
  “史蒂芬,我觉得,在估值的基础上,再打8折,是个很合理的要求吧。”
  “哈哈,”苏世明笑了起来,“干脆,把黑石免费送给你们如何?”
  在仅剩的17%的估值的基础上,再打个八折,那就只剩下不到14%,你们做什么美梦呢!
  劳尔德表现得好像就没听出来这是讽刺加挖苦一样,“谢谢,我代表所有的债权人,向黑石的大方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相对100%来说,14%,当然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数字,但当100%的价值,是260亿美元时,别说14%,就是14‰,那也不是个小数目。
  苏世明开始收拾东西,“抱歉,我不认为,你们是怀着解决问题的诚意来会谈,所以我想,我们双方都不用再浪费时间。”
  他看向康明斯,“或许,你们还有其它的提议?”
第六百二十三章
半点不由人
  苏世明当然知道,此时黑石那200多亿美元的债权人,实际上就是冯一平。
  在康明斯开口之前,劳尔德第一次严肃起来,“史蒂芬,”他站了起来,“我们的时间都很紧张,现在的局势,你也看到了,不会给我们多少时间来进行拉锯式的谈判。”
  “这么说吧,今天的这次会谈,必须也一定要把大致的框架定下来。”
  他没有说,如果苏世明现在就走,接下来会这么样。
  苏世明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一下子锐利非常,但手上的动作依然没停。
  劳尔德这话,威胁的意味,可以说很浓很浓。
  但苏世明意思也很清楚,不然呢?
  这么多年风风雨雨的走过来,我还会被你的几句话吓住不成?
  徐斌不由得看了劳尔德一眼,可不好这么不欢而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7/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