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5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0/2763

  果然,绅士也在意自己的位置和利益。
  冯一平在桌上拍了一下,孺子……我就知道你老小子是个明白人。
  “我们设计的芯片的低功耗,能让我们的产品,而不是英特尔,更受这些只能手机厂商的青睐。”
  冯一平点头,“对。”
  “但伊斯特,你真的了解智能手机未来的发展前景吗?”他问道,“你相不相信,智能手机,未来会让越来越多的人远离PC?”
  这个,伊斯特还真有些不确定。
  就那么个两三英寸的屏幕,能提供什么样很好的体验?
  冯一平虽然没猜到他的想法,但他的话却刚好回答了他的疑问,“不只是智能手机,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智能设备出现。”
  如果自己没记错,苹果这会就应该在抓紧研发iPad。
  “我知道,到去年,全球范围内采用ARM架构的芯片的出货量,不过刚突破20亿颗。”他站了起来。
  伊斯特又有些小不满,“不过”,“刚”?
  去年的出货量,已经是20多亿颗,这已经很不少好了吗?
  “今年我们有信心出货量突破40亿颗。”他说,又带着些曾经日不落的骄傲。
  但冯一平好像有些不满,“40亿颗?好吧,那你设想,到10年,我们的出货量会是多少?”
  这是逼着我立军令状?
  结合现在的发展态势,处于对自己位置和利益的考虑,伊斯特报出了一个不太符合英国绅士的严谨的数字,“届时,我们希望能突破100亿颗。”
  今年40亿颗,明年就100亿颗,这样的增速,你应该满意吧!
  这一次冯一平没有掩饰他的态度,“不不不,伊斯特,你大大低估了安卓给各个领域带来的发展。”
  “100亿颗?”他手一挥,“不,我可以确定,到明年,我们的出货量,能突破1000亿颗。”
  始终不怎么动声色的伊斯特,此时差点都坐不住,明年突破1000亿颗,你对数字还有概念吗?
  你,这是在逼我辞职?
第七百一十七章
收服
  有鉴于此,老绅士伊斯特冷冷道,“如果你没说错,我也没听错,我确定,就是在发展速度一流的中国,一家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公司,要想有这样高幅的增速,也非常难以想象。”
  今年采用ARM架构的芯片的出货量,达到40亿颗,已经是他出于对新老板的尊重,以及对自己职业生涯的看重,而给出的一个非常不低的目标。
  他非常清楚,今年要完成这出货40亿的目标,一定不会轻松,因为谁都知道,今年全球的经济形势,依然不会乐观。
  至于后年,应该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结果你后年直接40亿颗的25倍,1000亿颗,这……
  拜托,就是好莱坞的那部《不可能的任务》的电影,都已经两年没有推出新的续集了好吗?
  “不不不伊斯特,”冯一平连连摇头站了起来,“虽然这样的前景,确实和中国会有很大的关系,但在这样的时代,作为这样一家公司的掌舵者,你不应该和中国这样一个世界排名第二的巨大经济体比增长速度。”
  “我想,等到下个月所有的程序都走完以后,包括你在内,所有的ARM高层,都应该到硅谷去开阔一下眼界,在那里,有很多的公司,能让你们直观的认识到,什么叫做一日千里。”
  伊斯特控制着让自己不要撇嘴,你这是要让我们这些低调的人,也要向浮夸的硅谷看齐吗?
  “伊斯特,你要明白,我们做的是芯片,对这个时代来说,芯片是什么?它会越来越像食物,像水,像氧气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伊斯特的脸色,依然没什么变化,说得很好,但我要的,是踏踏实实的、确定会大幅增长的领域。
  冯一平有些无奈,不说未来的物联网以及AI等创新应用,将成为芯片需求高速发展的驱动力,就说现在已经起步的一些领域,只要ARM的研发方向对,技术跟得上,到2010年,采用ARM架构的芯片的出货量,何止是1000亿颗?
  他的目光从室内扫过,拿起书架上的那个特斯拉车模,“我知道,ARM的芯片,已经应用在汽车上,但你知道,未来的汽车,尤其是以特斯拉带动的新能源汽车,需要多少芯片?”
  “我可以告诉你一组数据,我目前传统汽车的电子成本,约在315美元,而像特斯拉这样的纯电动汽车,这方面的成本,已经是约715美元。”
  “而随着全球能源、环境、交通安全等问题日渐突出和消费者对汽车的舒适、便利、娱乐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向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联网化发展,已经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
  “你想想,这会带来多少增长?”
  “我还可以告诉你,我们目前正在研发和自动驾驶有关的技术,相信有很多公司,目前也已经涉及到这个领域,我们相信,未来,短期内,我们先不说自动架势,但汽车配备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功能,将会越来越多……”
  “随着车载摄像头,以及雷达等传感器的增加,又会相应的增加多少芯片?”
  “你不要觉得这些很遥远,我非常肯定的告诉你,这些技术的发展和扩散,会比你想象的要快得多得多。”
  “在你也看到了的智能手机领域,你觉得,到10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会达到多少?”
  “我告诉你,至少会超过4亿部,而届时的这4亿部手机里,会有多少要装备安卓系统,以及ARM的芯片?”
  “无论是高通、德州仪器、英伟达,还是苹果,以及三星,他们哪一家不会成为我们的客户?”——一部手机里可不止一个芯片,平均起来,ARM的芯片大约在2.7个左右。
  “你再看看,”他抓起桌旁的台灯,“这里面需不需要用到芯片?我还可以告诉你,我们正在研发更智能化的台灯,以及其它智能化的家居产品,比如插座,比如电视……”
  “还包括一些可穿戴产品,比如功能更全,也可以和智能手机链接的手表,甚至是我们身上穿的衣服,脚下踩的鞋……”
  “我们相信,有非常多的公司,都已经看到了这些市场。”
  伊斯特看着激动得手舞足蹈的冯一平,听着他肯定的指出的那一个个具体的方向,恍然觉得,自己就像是在听一个先知在演讲一样。
  这虽然是一个有些傲慢,有些霸道,有些不讲究,有些……的家伙,但还真是有些真材实料。
  “想想Wintel联盟的成功吧,我告诉你,未来安卓和ARM的双A联盟,将会比它们还要成功,还要辉煌。”
  伊斯特认真的点头,“冯先生,我们会继续发挥ARM的优势,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确立我们在移动等领域的优势地位。”
  “不不不,”冯一平又摇头,“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局限在移动领域?”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改进核心结构,提升性能,吸引相关厂商将ARM架构引入PC和服务器市场?”
  “虽然智能手机会让越来越多的人远离PC,但在接下来几年,PC的出货量,依然不可小觑。”
  “你再想一想,当前各公司对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投入,是越来越大,这毕竟是未来一个重要的领域,这个领域对服务器的需求,有多么巨大?”
  “是,虽然我知道我们设计产品要更多的是考虑功耗,但这一定不代表着我们的产品不能跑得更快,不能满足服务器的需求,对不对?”
  这就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了,伊斯特没想到冯一平对这方面的了解都这么深,“是的,但那会相应的带来功耗的提升,消费者能否接受……”
  冯一平又是一挥手,“消费者一定会接受,他们早就期望能有更多的选择。”
  “我还知道你真正的顾虑,你是希望尽量不要跟因特尔起冲突,所以尽量不涉足他们的领域,但我告诉你,和因特尔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他们现在还看不起移动产品这一块,但你觉得,当我们在这个领域的成就越来越大的时候,他们会无动于衷?”
  “事先做好准备,总好过于到时仓促应对。”
  “我还可以告诉你,我有把握把英特尔的老搭档,Wintel联盟的重要一员,微软,拉到我们的阵营来,我有信心将来推动他们推出针对ARM手机芯片的Windows操作系统。”
  伊斯特一愣,他非常知道这件事的意义,忍不住问道,“真的可以?”
  “我可以向你打这个包票。”冯一平轻松又十二万分肯定的说。
  “……让我们站得更高一点,我们会看到,从智能手机到移动基站、从WiFi热点到企业网络、从智能电视到视频点播服务器、从大数据到云计算、从我们的家居产品到孩子的玩具……”他站在伊斯特面前,划了一个大圆圈,像是要把整个世界都圈在里面,“接下来,承载着ARM架构设计的芯片,将无处不在。”
  “而相关领域的发展速度,一定会是日新月异,伊斯特,你现在还觉得,到10年,我们的出货量是1000亿颗,很不现实?”
  因为接受了太多的信息,所以脑袋撑得有点懵,同时还被冯一平所展望的未来震得有点晕的伊斯特摇了摇头。
  哎,这就对了嘛,冯一平坐了下来,认真的看着伊斯特,“那么,我需要你向我保证的是,你能不能带领ARM,研发出相应的产品来?”
  伊斯特知道这个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他的前途,想了想ARM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想到这些明确的方向,他高声说,“我能保证!”
  “非常好!”冯一平站起来,“刚好到了用餐的时间,伊斯特……”
  “冯先生,你可以叫我沃伦。”伊斯特说道。
  让冯一平直接称呼他的名字,这充分表示了此时的他对冯一平的认可。
  换个说法,就是冯一平收服了他。
  他看到冯一平向他伸过手来,就在他猜想着所以这就是要和我勾肩搭背吗的时候,冯一平打开了他身后的书房门,“你可以叫我,老板。”
第七百一十八章
进阶行动
  当冯一平在伦敦,带着新手下沃伦伊斯特,加入自己团队的午餐时,慕尼黑,三星的人也开始用午餐。
  刚好是大年三十,又是他们在国外第一餐正餐的缘故,午餐不但相当丰盛,还非常符合他们的口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0/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