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6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04/2763

  但他的茂德,过去的一年,亏损超过360亿(新台币,下同),几乎每天亏损1个亿。
  他刚才的话,还是有些粉饰,茂德的财务状况,其实早就进入了红色警戒状态。
  到下个月,就有超百亿的债务到期,他已经卖了所有可以变现的投资,这个春节,已经在着手准备把一些设备卖给台积电等公司,但即便这样,依然有着不小的窟窿堵不上,他因此已经做好了卖楼的准备。
  其它几家,也没好到哪里去,台塑旗下的那两家,去年总共亏掉533亿,亏到台塑这个大土豪都大呼心痛。
  但亏得最多的,还是让冯一平不爽的黄董,他的力晶,去年的亏损,比茂德还要多200多亿,高达565亿,这大致也能理解黄董为什么一上来就会惹得冯一平不高兴。
  黄董,那真是对冯一平有些气。
  原本好容易看到,奇梦达要倒,日子要好起来,但因为冯一平一插手,三星也跟着掺和,看样子,奇梦达一定会落入他们两家中的一家,这下,也别指望09年会有什么好日子过。
  由此带来的另一个不利影响,是他们估计会更难从相关部门那里争取到援助,在谁都清楚09年他们还会亏损的情况下,那些当官的当然不会拿钱给他们亏。
  面对着这样的态势,财大气粗的台塑,都觉得南亚和华亚是包袱,就别说他们了,陈董自己都没有一点信心,自己的茂德,还能坚持到明年的这个时候。
  冯一平的脸色和煦了一些,“各位都是这一行的前辈,有些道理,比我还清楚,存储行业,经常会有这样一个接一个的不景气期,但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到了景气期,一年也就能把前几年的亏损都一次性赚回来。”
  见他脾气好了,大家连声附和,“是是是,”“托冯总吉言。”
  实际上,就是连背靠台塑的南亚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到下一个景气的年份,反倒自己成全他人景气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我其实一直都有一句话要说,在座的各位,应该比谁都清楚,在全世界的高科技领域当中,通过企业合作,购买专利,引进人才是一种常态,没有哪家企业能完全依靠独立研发来发展。”
  他看着这几位对岸半导体公司的负责人,“作为高科技从业者,我们应该比一般人都清楚,科技行业的发展,本身就是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无论是多么严密的围堵,最后一定都是徒劳的。”
  “无论监管部门怎么想,我们这些从业者,首先应该拿出一个明确的态度来。”
  “所以,是的,楼下的那些记者,就是我让人特意安排的,既然大家想合作,那么,这是最起码的诚意,不要想着只拿好处,连这一点代价都不付出。”
  华邦的杨总说,“冯总,面对内地那么巨大的市场,我们当然愿意去投资设厂,但你知道,我们也有难处,相关的限制,非常明确。”
  相关的限制,确实非常明确,诸如半导体这样的行业,对岸在内地投资的项目,在技术上,始终要求比他们自己的公司,要落后两代。
  冯一平听了摇头,“我不客气的说,这样的条款,主要还是相关的公司所期望的,他们始终希望保持在相关行业的技术优势。”
  他这说得还算客气,但在座的那几位都知道,所谓的相关公司,指的当然就是他们。
  所谓相关的条款,反而是他们在内地投资时最好的最好的借口。
  那几位闻言都有些脸红,他们都清楚,这些事,糊弄不过冯一平这个明白人。
  “大家应该也清楚,这样的围堵,最终一定会失败,这已经有了太多的先例。”
  “大家同样也清楚,这样围堵的结果,就是自绝于内地市场。”
  “而最近的这几年,几位公司的状况为什么会这么差,还不是因为没有市场纵深?”
  “因此,我的态度很明确,我非常愿意和各位合作,投资,收购,都可以,但有一条,我要求,一定要到内地,设立相关的生产厂。”
  “我知道,这肯定会面临不少困难,就说我们今天为什么会在这里见面,一定程度上,还不是因为我去看你们一趟都很麻烦?”
  “但我希望,几位能够主动去解决这些困难。”
  “我也相信,各位一定有能力解决这些困难。”
  这个问题,放开了说,如果美国政府,不是洛克希德·马丁、波音、雷神、诺斯罗普格鲁曼和通用动力这些军火公司最大的采购商,你看这些公司还会不会乖乖的遵从相关规定,不向我们出售相关武器或者转让相关技术?
  而今天来的这几家公司,以及他们的不少同行,一方面,主要依靠我们的采购,另一方面,又在对我们搞技术封锁,冯一平可不想惯他们。
  “我说的那些话,当然也是真的,我已经准备了100亿美元。”
  “只要有需要,这个金额还可以扩大。”
  那几位的眼睛一下子亮起来。
  “我期待和大家合作,因为这样一来,即使我没有收购奇梦达,我们的产能合在一起,也占到存储领域的30%,只要我们研发出了相关的技术,或者,购买到相关的技术,我们就能撼动三星的地位。”
  “至于技术,几位清楚,奇梦达不行,没关系,尔必达的日子也非常艰难,并不是没有可能被收购。”
  “以及,还有美光呢,美光的情况,现在也不容乐观。”
  “总之,我是决心进入这个行业,我也期待和大家的合作,更希望在当前的艰难时刻,能拉各位一把。”
  “但具体的,要看各位自己。”
  那五位都面色凝重,100亿美元啊,足以帮助他们解脱现在和接下来的困境,并借此机会引进设备和技术,现在就扩张,或者为今后的扩张做准备。
  但这钱,也是真不太好拿。
  冯一平的意思很明白,要想合作,一定要向内地转移相关的技术,但如何突破相关的限制,他不管。
  “我期望各位能成,成了,我们就是合作伙伴,不成,大家以后多半就是对手。”
  “我还想告诉各位,不是我吹嘘,我确信,我既然要进入这个行业,那就一定能做好。”
  他这话,虽然声音不大,但傲气十足,相当睥睨,但那西装革履的五位,看着穿着唐装的小年轻说出这样的话时,却只感受到了压力。
  “也就是,作为我的对手,呵呵,未来的日子,应该不会好过。”
  那几位鸦雀无声。
第七百三十四章
跳出来的泼妇
  初二的这天,入住维港旁嘉盛假日酒店的游客们,都感觉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他们上午的遗憾,很快得到了弥补。
  下午一点半,那些准备出去观光购物的游客,赫然发现,冯一平竟然也下到了大堂,他陪着那五位上午来拜访他的人,就在酒店门口,接受了依然在蹲守的记者们的采访。
  要说这一刻,依然在酒店蹲守的那些记者们,也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和所有的富豪一样,这些年,随着冯一平的身家愈丰,名望愈隆,接受媒体采访的次数,便越来越少。
  港媒上一次采访到他,已经是好多个月以前的事,今天不过蹲了几个小时,便有了面对面采访他的机会,真的非常幸运。
  记者们都顾不得评价冯一平这让人眼前一亮的穿着,纷纷问起更专业的问题来。
  “冯先生,我是凤凰财经的记者,请问您和这几位半导体大厂的负责人,探讨了哪些问题?在这几家公司都陷入困境的时候,你是否有投资或者收购他们的意愿?有没有这个机会,整合内存行业的想法?”
  这位记者知道机会难得,便干脆的问出一大堆的问题来。
  听了记者的话,那五张都在笑着的老脸忍不住有些红,是啊,看来谁都知道我们陷入了困境。
  最年轻的那张脸当然最有风采,“过去的几个小时,就内存行业的现状,我和几位前辈一起探讨了很多问题,最终达成了不少共识。”
  那五位听着冯一平的话,看着前面的镜头,都一致转开了头,回去以后,看来风波一定不会少啊。
  但又能如何?难道现在开口反驳,不,我们并没有达成什么共识?
  与其当面反驳冯一平,还不如回去和那些无脑的代表们舌战的好。
  冯一平稍稍朝两边看了下,那五位又马上一致把头转了回来,一副认真聆听,还非常之赞同的样子。
  听了冯一平说的那些话之后,他们哪还敢当面拆台?
  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这位他们听说过多次,报道中那个总说温煦仁厚的年轻人,温煦吗,仁厚吗?他们今天真是完全没有体会到。
  倒是报道中从来不曾提及的霸道和强势,他们体会深刻。
  “我们都认为,半导体产业是高度规模经济的产业,存储器产业的景气与不景气,都受到规模经济的影响,基于这个前提,我们一直认为,他们的公司,和内地的市场,应该要有更紧密的联系。”
  那五位也是认命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但说起来,冯一平这话,真也挑不出错处,如果他们能和内地联系得更紧密,这几年能提高在内地市场的份额,也真还不至于一个个的都这么惨。
  “至于未来的合作,”他又看了那五位一眼,那几位脸上的笑容,马上灿烂了一些,冯一平也微微一笑,“我们认为,一切皆有可能。”
  记者们马上有些小轰动,这就是说,冯一平还真有可能整合那边的半导体行业?
  “我们在半导体行业,虽然有一定成绩,但从整个行业来看,依然是小而散,缺乏竞争力,我希望能改变这样的局面。”
  那五位都快笑不出来了,冯总,冯先生,您能说得清楚一点吗?
  你希望改变这样的局面,主要是不管我们同不同你合作,你都会投入巨量的资源去发展这个行业,并不是我们已经同意被你整合,我们可不想一回去就被有关方面带去讯问,或者是被一些人往死里批判,说我们出卖产业机密。
  好像是听到了他们的呼声,就在冯一平准备结束采访,和记者们再见的时候,一个尖利的声音响了起来,“敢问冯一平先生,你这是在收购德国公司奇梦达不成之后,转而打我们的主意吗?”
  现场顿时一片轰动,大家纷纷去看发问的那个人。
  连冯一平都有些惊愕,现在居然还有敢这么呛自己的人?
  那五位先是有些小意外,之后带着点小惊喜,但看清提问的那位是谁,他们又只剩下一脸的无奈。
  怎么这个货色也到了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04/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