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6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08/2763

  但除了能说,他老爸同时还是一个出色的倾听者,那是因为在他被确定为接班人,担任副会长的第一天,公司创始人,也就是李社长爷爷,专程送给李社长老爸两个字,“倾听”。
  因此虽然那边一声不吭,听起来好像是根本没在听一样,李社长也不敢丝毫大意,最后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现在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要保证我们在存储市场的地位,保卫我们这么多年的成果,因此我觉得,要杜绝冯一平整合成功那6家公司,并很快顺利获得存储芯片的技术的可能。”
  “……考虑到假如他成功收购奇梦达所带来的负面后果,我觉得,可能需要对原有的方略进行调整。”
  “最好是由我们收购奇梦达,为此哪怕付出一些代价,我觉得,应该也值得。”
  “收购奇梦达之后,接受他们的有效资产,包括专利和客户,也是对我们优势的很好巩固。”
  在和老爸说话的过程中,李社长一直非常在意,哪怕是自己坚持的结论,也照样用的是可能、请教的语气,一直避免使用类似“我认为”这样带有一定意味的当家作主的口吻的说法。
  一方面,他要拿出能让老爸满意的见解来,一方面,他还要时刻表示,自己所有的想法都无所谓,关键还得看老爸您的……这有时候也让他觉得,自己真挺分裂的。
  但当这样的情况成了常态,在很多时候,还是很完美。
  这次也一样,那边很快就表示,“既然你觉得,这样做是对的,那就放手去做。”
  现在的情况是,冯一平今天会见的那6家厂商,合起来,占了整个行业30%的产能,他们缺的只是技术,而奇梦达,恰好有全套的技术。
  且那6家厂商中,有原本就和奇梦达有过合作,所以相关工艺都非常熟悉的,比如南亚、华亚、华邦。
  再考虑到奇梦达本身超过10%的市场份额,这就意味着,只要冯一平成功收购奇梦达,那么他很快就能在存储市场大有作为,等到另外的那三家也熟悉奇梦达的技术和工艺以后,他能迅速占据超过40%的市场份额。
  那就意味着,他们这么些年来在存储领域的努力,一下子就被颠覆,三星又重新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了追赶者。
  而这一次,将很难再次赶超成功。
  因为他的对手,资金非常充足,又背靠着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还掌握着全套的技术,同时还有着非常熟练的生产经验,随时能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全不用担心己方最擅长的反周期投资……
  所以,儿子的看法是对的,为了杜绝这样的可能,哪怕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他们最好的选择,也是干脆的收购奇梦达。
  他同时知道儿子担心的是什么,“事成之后,向不向江天转移奇梦达在中国的研究所,都可以。”
  是的,冯一平猜得没错,江天,就是他找的一个牵制冯一平的托。
  原本他们的安排是,在同样的条件下,江天报出一个比三星更高的收购价来,让奇梦达的管理层再一次犹豫起来,感觉受到了“愚弄”的三星,便可以借机退出。
  如果此时冯一平再次介入,那么,他们会协助江天调动更多的资源,主要是官方的力量,来压制冯一平的意图。
  他们确信,对冯一平来说,那样的江天,一定会是比三星还要棘手的竞争者。他们还确信,江天最后一定能让冯一平彻底放弃。
  他们深知中国在一些领域的不甘,存储芯片恰恰非常容易提升到国家层面,在此前的很长时间里,它原本就有着衡量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的科技实力的意义。
  他们因此非常确定,中国的相关方面,一定会对国有资本涉足这方面有很大的热情,而这样的热情,就是吓阻冯一平的最有效力量,他们研究过,冯一平此前对类似的争端,一贯的态度是马上退避。
  然后到最后,奇梦达才发现,他们最中意的江天,竟然根本就没有资金来收购……而到那时,就是奇梦达想再次和冯一平以及他们接洽,英飞凌应该也早就不能容忍……于是,它只得无奈的倒闭。
  就是江天集团,这个他们动员起来的托,最后在相关力量的推动下,还真的完成了对奇梦达的收购,那对他们来说,也不足为惧。
  这两年,中国的企业收购欧洲的公司不少,但能成功整合的,却少之又少。
  即便江天成功的整合了奇梦达,他们同样也无所谓,对类似江天这样的公司的竞争力,他们深有体会,熟悉中国半导体发展史的他们知道,要是江天他们能有出色的表现,世界半导体的格局,就不会是现在这样。
  何况,就是整合成功,奇梦达也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市场份额而已,而鉴于江天集团的国有性质,他们显然不可能整合冯一平今天会晤的那6家公司,甚至那6家公司为他们代工,难度都很大……
  应该说,在得知冯一平要收购奇梦达后的短短几个小时内,他们就迅速有了全盘的计划,这个计划,把方方面面的可能性,都兼顾得非常全面,并且着眼也非常长远。
  这个计划如果顺利实施,原本只会有两种可能,非常完美的可能是,谁都收购不成,尤其是冯一平收购不成,奇梦达倒闭,存储市场恢复景气,三星笑到最后。
  不太完美的可能是,江天真的完成了对奇梦达的收购,但无论他们完成了或者不能完成对奇梦达的整合,三星的领导者地位最后依然能得到保证,照样无可撼动,他们依然笑到最后。
  奈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他们碰上了不按常理出牌的冯一平,那也是一个多线出击的家伙,今天和那6家厂商代表的会晤,更是直接让他们脖子后面清晰的感受到了凉意。
  他们现在最好的选择,只能是花不菲的代价,直接收购奇梦达。
  “是的会长!对于这样的结果,我很抱歉!”李社长自觉回归公司上下属的状态。
  “你无需觉得抱歉,你要记住,所有那些最后看起来是无效的安排,在整个过程中,实际上也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
  这就是说,虽然现在看起来,让他费了不少力气的江天这步棋,看起来多余,实际上那一点都不多余……
  没办法,在儿子面前,老子也得要脸面,难道承认不如冯一平?
  这父子俩没想到的是,就连他们现在看起来同样非常不错的计划,将也都是多余的……
第七百三十九章
无力(下)
  无论外界如何纷扰,或如何声讨,亦或者冯一平在这个时候找上他们的真实想法,到香港见冯一平的那五位,显然都不能因为种种原因,就当作这件事没有发生过。
  无论如何,都必须对冯一平抽出的那几个小时,表示出应有的尊重。
  外面还是群情鼎沸的时候,他们已经各自采取了行动,要么紧急请合伙人过来磋商,要么,亲自向上级汇报相关的情况。
  归属于台塑旗下的南亚和华亚的吴董和高总,稍安顿后,便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
  吴董原本以为,最多可能会有两到三位高层听取他们的汇报,但等到了会议室才发现,7人小组(台塑的最高决策机构),竟然全部都在。
  这真是比发现在机场有那么多记者,“热情”的迎接他们,还要让他们更惊讶的事。
  也是,当冯一平第一次被评为首富的时候,一些资格老,成就也高的人,还可以对他有些轻视,但当冯一平一次次的被评为首富,身家也是一年年的飞速上涨时,那位原本一些人口中的小年轻,已经是所有人都不得不郑重对待的大人物。
  面对着上层这样的阵仗,他们自然也是愈发的细致,把这次会面的前前后后,一五一十的讲了一遍。
  待他们互相补充着说完整个过程之后,决策小组的7个人,即4个王家人和3位外姓人,这些掌控着这家世界知名的石化王国的人,没有一个马上开口,好像都在思考着什么。
  几分钟后,企业总管理处总经理打破了沉默,“他亲口说,就是要向外界曝光这次的会面?”
  “是,”吴董向这位集团的老臣欠身点头,“综合来看,冯先生对本地企业过去的一些作为,不是很赞同,他几次提及,既然有目标上的期许,那就应该拿出相应的诚意来。”
  高总又补充了一句,“这方面,冯先生的态度非常强硬。”
  这下,那7位又不说话,公允的说,冯一平的强硬,有非常充足的理由。
  依仗着一些特殊的理由,他们这边,只想着各种占便宜的公司,不在少数——他们也不例外。
  想当初,创始人拿一个项目,两边讨价还价,最后让内地空忙一场的事,也不是一两次。
  只不过,随着包括他们创始人在内的那些强人先后故去,尤其是随着内地经济的快速崛起,随着内地成为最受欢迎的投资地,这样的事,再也不可能发生。
  从根本上说,还是他们更需要内地那庞大的市场。
  故而对冯一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完全无视他们的特殊性,他们固然感受更是复杂,但依然不得不高度重视。
  他们非常清楚冯一平目前在国内的受支持程度。
  另一位开口转开这个让他们有些不自在的话题,“不排除他是借和我们会晤,以对三星,或对奇梦达施压的可能。”
  现在的负责人开口了,“问题是,他的决心非常明确,他要坚决进入这一行,他还当着大家的面明确表示,他一定会成功,那么,我们就不得不重视他释放出来的这个信号。”
  言下之意,站队这个问题,是得考虑。
  如果对冯一平主动释放出的合作意愿置之不理,或者并不积极,那么,在未来,不是没有可能在内地市场被彻底边缘化。
  “我们知道他的公司,此前在这方面并无积累,而三星,又刚刚提出在内地投资100亿美元,建设一个内存芯片基地的意愿,未来,是否真会和他所说的那样?”副总裁,也是前创始人的女儿问道。
  “这个,”吴董回答道,“如果他能顺利并购奇梦达,这个可能性还是很大,因为奇梦达不但掌握着核心技术,自身就有着完整的产业链,再加上他充足的资金,以及内地从业人员的素质,迅速扩大产能,并不是一件难以实现的事。”
  “届时,依托内地巨大的市场,以及市场对他个人和他公司的高度认可,以及相关方面的支持,加上内地的成本优势,迅速提高市场份额,甚至把其它厂商的产品迅速边缘化,同样并不难以实现。”
  “问题是,他能否顺利收购奇梦达?”副总裁说,“目前来看,三星和奇梦达显然谈的更深入……”
  “不,”总裁打断了她的话,“我确信,毫无疑问,奇梦达最后一定会是被冯总收购。”
  他这话,说得非常武断,又连哪怕一个理由都不说,但听了这话,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没人表示反对。
  人的名,树的影,那可是冯一平。
  迄今为止,在商业上,但凡他亲自参与的项目,无一败绩,而这一次他的决心,那也是空前的。
  反观三星,从他们的行动上看,显然不够坚决,有些模棱两可的意思。
  华亚科技的高总这时说道,“因为和奇梦达的关系,至少我们华亚,要有一个态度。”
  华亚当然要有一个态度。
  华亚原本就是奇梦达和南亚的合资公司,虽然在奇梦达陷入困境后,把所持有的华亚股份,作价4亿美元,打包卖给了台塑,但华亚依然是除华邦外,最熟悉奇梦达工艺的厂商。
  如果冯一平成功收购奇梦达,华亚转而和其它厂商合作,相信那一定不是冯一平乐于见到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最后的结果,也一定不是在座的所有人愿意见到的。
  “是应该要有一个态度,现在就要有一个态度,”总裁说道,“我提议。”
  说完这话后,他却沉默一会,大家也没催促,过了一会,他才继续说,“南亚和华亚,首先对和他合作,表示积极的兴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08/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