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7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8/2763

  冯一平自然也是高兴的,一个对手没了,还不像奇梦达那样,能被自己收购,而就这样干脆利落的破产,他也笑了笑,“这是个好消息!”
  熊玉良立马觉得,老板果然大气,你看,这样的好消息,他都笑得那么含蓄。
  换做自己,不说宜家,也不说是美国家得宝、劳氏,就说在全球家居巨头里排名靠后的智利法拉贝拉破产,也绝对会高兴得一蹦三丈高。
  冯一平补了一句,“这也是个命苦的。”
  他对这个消息,之所以不是特别惊喜,那主要是因为,都打定主意要做行业老大的人,怎么会太过于在意行业里吊车尾的那些家伙?
  何况,现在的他,对存储行业那自然非常熟悉,真不是马后炮,当初在研究尔必达的资料后,他就知道,这个尔必达,多半会是个短命的。
  作为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又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电子强国的唯一一家存储生产商,而且是集中了一国所有的存储力量,整合而成的尔必达,听起来很牛气很高端,还是国家意志的一种体现……
  相信当很多人看到尔必达成立的这些背景后,一定觉得,这样强强联合的公司,一定会牛得不行,天生就是行业魁首的命,但实际上,真就有些……不堪一击。
  因为,这压根就不是强强联合。
  尔必达,是由日立、NEC、三菱电机的存储部门整合而成,对这些公司有个大致了解的,就知道他们各自的强项是什么。
  所以,这就是一个类似于原来国内三家公司,为对付老马而组建,被广大吃瓜群众戏称为“腾百万”的那个电商项目一样,本就是一个弱弱联合。
  一个弱弱联合,能在这样动辄比烧钱的行业里,有多少发展?
  真的不足为虑!
  这两年的发展,非常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尔必达,还真成了魁首,成了他们那个也是制造业大国中,亏损额最多的一家,创下了他们国家制造业公司亏损的记录!
  至于说它命苦,这一点,老马也非常赞同,不过,他又补了一句,“时也,命也!”
  还真是如此。
  如果说,奇梦达后来混到混不下去,是因为当时的负责人,那位已经被冯一平踢走的罗总,在困难的时候,花钱也不知道节制,导致最后无以为继,以及欧元区高昂的人力成本,尔必达的破产,还真有时也命也的意思。
  尔必达这二年本就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嘉盛这样一心改写行业版图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不说,真是,天都不站在他们那一边。
  这其中,就有包括冯一平刚刚还和泰国公司谈到的那场大洪水。
  那场大洪水,让各硬盘大厂在泰国的工厂均大受影响,不是减产就是关闭,硬盘产量的减少,必然会影响到PC的出货量,而PC出货量的下降,自然不可避免的会减少对存储产品的需求。
  对其它几家来说,这样的影响,并无大碍,早就习惯了,亏得起,但对本就风雨飘摇的尔必达来说,这却是一个非常致命的不利影响。
  本来血量就不多的尔必达,因此一下就亮起了警灯。
  但原本,他们也用不着破产,奇梦达,不也在破产的边缘,被收购了?
  他们原本也有这样的机会,有意的,正是另外一家日趋小众的公司,美国美光。
  和头部公司差距越来越大的美光,一直有着难兄难弟一起抱团起暖的念头,相关的洽谈,业已进行,但就在不久前,力主促成这项并购的美光CEO史蒂夫艾普顿,驾驶一架实验性的小飞机,在美国爱达荷州波伊西,坠毁在机场两条跑道的中间,不幸罹难。
  这下,这起并购自然大受影响,而尔必达,却真的拖不起……
  “冯总,”熊玉良收起自己东西,“我们的会议先延后?”
  冯一平摆了摆手,“没关系,这对我们影响不大……哦,”他看了看手表,“这次会议,还是延后20分钟吧。”
  “大家先自由活动。”他带着老马,匆匆赶往自己的书房。
  老马看着冯一平昂首挺胸的大步走在前面,怎么看,怎么都觉得他有一种希望马上和人刺刀见红的味道。
  这么好战?
  老马没有猜错,冯一平这会真有些这样的意思。
  他看着前方,好像看到了在首尔的李家父子,那才是他一开始就想干趴下的对象。
  得知这个情况后,你们打算怎么应对?
  “哎,哎呀,”老马看着有些不对,但伸手去拉的时候,却已经迟了一步,隔着时空,和远在首尔的李家父子对视的冯一平,没有看清眼前的路,正正的撞到了门边的墙上,“哎呦!”他捂着鼻子叫了起来。
  我这本来就不甚笔挺的鼻子啊!
  这一下子扰动了众人,吴倩慌了,“对不起,对不起冯总。”
  她是在前面来着,书房的门都打开了,但谁知道,跟在后面的老板,居然都路都不会走,会撞到墙上去?
  “没关系,”冯一平拿下手,“没事吧。”
  “没事,就是有些红,哈哈,红鼻子,得亏你是撞到墙上,要是撞到旁边的门框上,可更有你受的。”
  “我说,你在想什么啊,这么走神?”
  “没什么,没什么。”冯一平揉了几下鼻头,说话都有些瓮声瓮气的。
  怎么好跟他们说,自己是在想两个非常油腻的男人而走神?
  “杨总什么时候到?”他问吴倩。
  杨国宁杨总,是嘉盛存储的负责人,他曾在英特尔供职多年,又曾担任过其它半导体公司的负责人,是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裁德鲁克亲自挖来的人才。
  吴倩看了一下手机,“大约7分钟。”
  “先联系德国的赛弗特。”冯一平说。
  电话很快接通,赛弗特应该也得到了这个消息,很是振奋的样子,“冯……”
  “赛弗特,你的任务,是盯紧尔必达的资产拍卖,除了我们能要的,想要的,还要注意一点,只要是三星想要的,一定要努力去争取,明白吗?”
  “是的冯,我完全明白,”赛弗特马上说,“预算方面?”
  “资金不是问题。”冯一平淡淡的说。
  “好的,我这就马上着手。”
  老马听出来了,赛弗特的话里,也带着摩拳擦掌的意味,得,都是好战的。
  几分钟后,杨国宁匆匆赶到,这位平常一贯云淡风轻的中年人,此时也一脸的欣喜,“冯总。”
  “杨总,”冯一平握住他的手,“马上通知下去,还是和以前一样,嘉盛存储,我们不涨价!”
第八百七十二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下)
  杨国宁一脸欣喜,又抓住冯一平的手握了握,“我这就去办。”说完马上就准备走的样子。
  老马见状就笑,“可见你这话,真是说到了杨总的心里。”
  杨国宁闻言,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本来,这也是我想向冯总提的建议。”
  他急匆匆的赶来,原本是计划说服冯一平选择这样应对,没曾想,冯一平本就和他想的一样。
  冯一平笑了笑,“这充分说明,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高度一致。”
  是的,随着嘉盛存储的两个芯片基地的陆续竣工,产能的陆续提高,他们最需要做的事,就是进一步压缩以三星为首的厂商的生存空间,提高嘉盛的市场占有率。
  不然以嘉盛现在和未来的销售状况分析,他们的产品,都会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压根用不着降价。
  真的,嘉盛存储就是这么的牛,无论市场状况多么不景气,他们的状况,就是这么好。
  这也是包括三星在内的存储厂商,羡慕嫉妒恨到吐血的一件事,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啊!
  尽管从消费方面说,她还并不是世界第一大市场,但从生产的角度看,就当之无愧的是世界老大。
  世界制造大国的名头,可不是白来的。
  一提存储产品,大家马上就会想到的PC行业,世界排名前三的三家,从惠普,到联想,到戴尔,哪一家,最主要的产量,不是出自中国?
  联想不说,惠普和戴尔,在中国都已经有两处生产基地,此外,还有大批产品,选择在中国的代工厂代工。
  至于苹果电脑,那是众所周知的早就没有自己生产,在上世界90年代的困难时期,他们就变卖了大部分的工厂,只在爱尔兰保留了一根独苗。
  而在爱尔兰的那家工厂,并不是纯粹的生产厂,只是少少的组装一部分MAC而已,工厂大部分雇员,主要为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销售服务和技术支持。
  保留这家工厂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能让苹果在当地的局面看起来更大一些,以便让他们能通过在爱尔兰的公司,合理的、大量的避税时,不至于太难看。
  他们全系列的产品,也早就交给中国的代工厂。
  对存储芯片有很大需求的第二个行业,自然是智能手机,这方面,唉,真是不说也罢,iPhone,全在中国生产,安卓系除三星自己之外,绝大部分在中国。
  实际上,就连三星自己的手机,也有大部分是在中国生产。
  对存储芯片需求大的第三个主要行业,就是其它消费类电子产品,这方面,作为世界头号制造大国的中国,当然又是独占鳌头……
  所以,三星会担心市场不景气,影响到他们存储产品的销售,但背靠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的嘉盛,呵呵,我们只愁产量不够。
  如果不是考虑到涉嫌垄断,会面临巨大的麻烦,冯一平都希望自家的产能,不是未来全部投产后的四十多到接近一半,而是目前整个行业需求的30%之外的那70%。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8/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