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27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37/2763

  当然想了很多,连一些人在那个时候,会跟他说什么,他都不止一次的想过。
  所以无论他还是梅秋萍,只要一想到这事,心里就忍不住难受,就忍不住对儿子有意见。
  “我不是为自己标榜,但我想说,作为一个儿子,无论是对家里,还是对乡里的人,我做得,还算是不错,应该能让爸妈你们俩,在所有人面前都大大方方的抬起头来。”
  这一点,他爸妈当然非常赞同。
  他们这个儿子的作为,何止是让他们在家里那一块人的面前抬起头来?都能让他们在全世界面前抬起头来。
  任谁知道冯一平是他们儿子,不会夸赞他们两句,说他们培养出了一个好儿子?
  “只是,有些事,我也不想的,虽然我很努力,但我也控制不了。”
  “让人在我个人的事上有话说,让你们觉得难受,我也很难受。”
  这一点,正是冯振昌和梅秋萍最在意的地方。
  就连当年的老邻居,92年之前,日子一直比他们家好,现在当然是方方面面都不能比的冯宏兵家,他妈妈,现在又能在他们俩面前,说他儿子和儿媳妇多好多好。
  儿子要是在个人的事上,也能像其它人一样,他们这一生,那就真的非常圆满。
  所以当知道儿子和此前他们都不太熟悉的张彦结婚以后,他们的这个气,一直就顺不过来。
  “我也不想你们理解,但事情已经是这个样子,我希望,你们至少能接受。”
  “我也不可能是完人,但看在大多数方面,我还算是争气,你们能不能也想开点,不要一直就在这事上过不去?”
  “跟我们过不去,也跟你们自己过不去。”
  “我想,就是那些总是在人前说事事顺心的人家,一定也会有不顺心的事,是吧。”
  “我是一直想你们俩,能过得快活,但你们要是还是像现在这样,一直在这事上较劲,我真的也没办法。”冯一平认真的看着爸妈说。
  “在其它的事上,别人都比不过你们,在这件事上,你们也就想开点。”
  冯振昌没表态,梅秋萍想了一下,“我们真的也没较劲,就是……就是……”
  她好像找不到合适的词,后来才说,“你这样,总不是个事。”
  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别人总会问,儿子和儿媳妇感情好吧,孙子孙女长得好吧。
  但他们都不知道该说儿媳妇是谁。
  他们怎么能不气?
  “我能安排好。”冯一平说。
  冯振昌清了下嗓子,“你一直说35岁要退休,是不是因为这个。”
  “有这方面的原因,”冯一平点了点头,“我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他们。”
  对工作和生活,他能轻松的分出主次来,工作,最终都会落实到生活里,工作,就是为了生活。
  “还有一个原因,”他低头说,“这些年,我压力一直挺大,一直挺累。”
  冯振昌和梅秋萍一下子沉默下来。
  这是儿子第一次在他们面前说这样的话。
  “你既然能安排好,那就好,”冯振昌说,“这方面的事,”他看了外面一眼,好像有什么响动?“我们再也不管了。”
  “你放心,我和你爸,不但疼我们的孙子孙女,也照样疼他们的妈妈。”梅秋萍也跟着表态。
  在外面站了有一会的张彦,轻手轻脚的离开……
第八百八十二章
诸般不完美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完美的人,冯一平不完美,冯振昌和梅秋萍也不完美,冯一平不是完美的儿子,冯振昌和梅秋萍也不是完美的爸妈。
  但爸妈和其它人不同的是,你说服其它人,可能要千万条理由,还不一定能达成目的,说服你爸妈,一条就够:我很累,我很辛苦。
  这不一定是必杀技,但这应该是最有力的一条,如果这一条也没有效果,那这就可能会是一份温度很低的很有“特色”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
  冯振昌和梅秋萍不是这样。
  冯一平有些无可抑制的在爸妈面前说出我压力很大,我有些辛苦之后,他们除了忙不迭的表态,不会再在他们之前很介意的问题上,额外给儿子压力之余,又不由得想起多年之前那个晚上的谈话来。
  那应该是在他们到省城卖糖炒板栗之后不久,夫妻俩在谈及儿子为什么会关心这方面的事时,所推断的结论,多半是因为他们做爸妈的这些年没有让家里的条件有所起色,才迫使儿子不得不在小小的年纪,就操心这些事。
  自那以后,顺风顺水的发展到现在,从原本的默默无闻,到现在的万人景仰,从一开始的惊喜到现在的习以为常,我们是不是也有些不踏实起来,希望儿子能在方方面,都成全我们的要求,达成我们的如意,却不考虑他是不是辛苦,是不是如意?
  这些年,要不是儿子,这个家,这些荣光……
  他们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出了眼里的愧疚,换做其它爸妈,这会可能会想着道歉,但无论是冯振昌和梅秋萍,对儿子道歉,那真是,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这辈子都不会道歉的。
  也不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那些封建思想的残余,只是他们为人就是如此,不是如此封建,而是带着老式的委婉。
  梅秋萍说完那句话后,顺口就想来一句,“儿子你饿不饿,我去给你做好吃的。”
  从小时候起,如果有错怪了儿子的事,他们的方法就是这样,不会道歉,只是问,“你饿不饿?”
  其实也不会要你的答案,问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尽家里最大的可能,给孩子做一顿好吃的。
  但现在,在这样的地方,梅秋萍真是连做饭的机会都找不到,厨房里,大厨就四五个。
  不过,她马上想,既然是准备过年,厨房里一定会备着自己熟悉的那些菜,她还是说出那句话来,“中午我看你吃得不多,饿了吗?我去给你煮碗面?”
  冯一平一时也真还没觉察出来这就是爸妈的套路,他只是感觉很亲切。
  回想以前,过年回家的时候,老妈也是这样——至少一开始的那几天,还没有嫌弃你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那几天是这样,恨不得一天让你吃六顿。
  “真不饿,”他笑着说,“你们也别多想,我其实挺轻松的,你们看,大部分的工作,都是下面的人在做,我只要动动嘴就行,真的挺轻松的。”
  这也是惯有的套路了,在我们不小心说出心里话,觉得这些话,可能会让爸妈担忧之后,又一定会往回找补。
  冯振昌和梅秋萍熟悉儿子这样的套路。
  儿子第一次在他们面前说,估计也是第一次在其它人面前说,他累了,他辛苦,那就是真累了,真辛苦。
  他们又在心里责备自己。
  “你过两年就退休,挺好。”冯振昌说。
  算起来,儿子从十二岁那年就开始操心,到现在,已接近20年,从高中起后,操心的事,都是一般人很难处理好的大事,这其中的辛苦,想想就不一般。
  做到儿子现在的局面,就是他原本继承了万贯家产也不容易,但儿子又哪里继承了什么?
  我们这做父母的……
  “要是没事,这两年,你也不要太辛苦,我觉着,不管是老马,还是珩珩妈妈,都挺能做事。”
  搁以前,儿子退休这事,他们也不是没有意见,可以说,最乐意看见儿子风光的,就是他们俩。
  儿子风光,就是他们风光。
  冯一平点点头,“我有数。”
  他决定35岁退休,除了辛苦,未尝没有其它的原因。
  说起来,爸妈非常在意熟人的风评——这实际上是另一种虚荣,他,何尝不是如此?
  虽然已经提前对未来做了各种可能的安排和铺垫,但他最是清楚,对14年后的把控,不可能像之前一样万无一失。
  选择到时退休,其实也是一种爱惜羽毛的激流勇退。
  当然,这并不完全是因为虚荣,他现在有信心迎接各种未知的挑战,并承担可能的不好的后果,但他迟早要退,他也觉得,自己已经从自己能想到的各个方面,都尽到了责任,所以,有权力去开始享受人生——他是真的没有想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也是因为他知道,不是所有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能把事做得更好,反而可能是更坏。
  他相信,自己这么些年的努力,以及现在和接下来这两年的安排,完全可以保证自己创办的公司,接下来的发展,哪怕不会比自己亲手操盘更好,至少也不会更差。
  而自己的退休,以及因此而建立的退休机制,反倒有可能成为基业长青的基石之一……
  “你有数就好,”冯振昌想了一下,“今天既然话说到这,我和你妈,还有些话想跟你说。”
  别看平时,都是梅秋萍一发火,他就偃旗息鼓,但在这样的场合,依然是他为主。
  所谓的一家之主,就是体现在这些时候。
  “爸,你说。”既然都谈了,那就谈个通透,挺好。
  “你现在,这么些孩子。”冯振昌说。
  他现在都刻意避开,不说儿子现在有这么些女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37/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