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3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1/2763

  “有点。”冯一平松了松领带,老老实实的回答。
  作为一个没有看穿富贵名利的人,这时没办法不紧张。
  “别担心,放松点,总理很平易近人,另外,不要只说套话就好。”副院长提点了一下。
  “谢谢院长。”
  其实关于这一点,冯一平他们昨天晚上也讨论过,一个在读大学生,在院长那样级别的领导面前说套话,太作,而且院长本来就是以实干出名,想来也不喜欢那些空话套话。
  车最后停在17号楼前,它的另外一个名字,芳菲苑,冯一平挺熟悉,后来的六方会谈,就是在这举行。
  跟在三位校领导的身后,经过了几道岗,最后一道,他按要求,把身上所有的随身物品,都放到一个小盒子里,面无表情,穿黑色西装,带耳麦的警卫示意他提着的袋子,冯一平递过去解释了一下,“都是书。”
  里面是他写的书和已经出版的一共十期杂志,特别是杂志,你说,要是院长大人看了以后随口夸一句,那该多美!可以顶他做多少推广工作?
  但是,他果然想多了,这不是简单的串门或者走亲戚,警卫叔叔依然面无表情的接过去,和他的其他随身物品放在一起,如意算盘宣告落空!
  前面等着的副院长笑了笑,“走吧。”
  这是一件不大的会议室,冯一平没工夫打量室内的布局,目光牢牢的被站在房中的那个老人吸引住——其实,从外观看,还真不显老!
  跟在校领导后面,冯一平有些晕乎乎的走过去握手,不知道前面的三个人感觉怎么样,他是真紧张。
  昨天在家里,商量了不少问候语,结果现在,冯一平好像只干巴巴的说了一句“院长好!”
  偏偏那会还有心思在想,我和院长握手的这一幕,会被拍下来吧,我会收到照片吧!
  院长握住他的手摇了两下,还在他手上拍了拍,“一平同学,你好啊!你很不错!这两天,我听各个国家的人,不止一次提起你的那本书。”
  “院长说我不错!”冯一平一再告诫自己要老诚,要谦虚,不要笑,可是,面上还是忍不住露出喜色来,有点语无伦次的说,“谢谢院长。”
  院长旁边,是一位女士,好在冯一平也认识,现在教育部长,后来的国务委员,这时同样笑着对他说,“小冯同学你好!”
  “部长好!”冯一平一样诚惶诚恐的低头和她握手,这也是平时难得一见的人物,更别说现在这样的近距离接触。
  “大家都坐。”院长招呼道。
  并不是正式的会见,会客室里呈圆形摆了几张单人沙发,冯一平这个小年轻,自然是离院长最远的那一个,不过,他没心思听领导们的谈话,一直盯着院长看。
  院长保养的不错,虽然比爸爸大了一轮多,不过看起来,真的比爸爸还要年轻,最有特色的,应该是他的眉毛,很短,从形态看,像两座小山一样。
  感觉院长跟校领导也没说几分钟的话,就问到了自己,“小冯同学,你那本蓝海战略,什么时候在国内出版?”
  “很快就会,院长,”冯一平坐直了身子,“正在和出版社谈。”
  “那很好,你小小年纪,不但学习不错,创业也有成就,还有自己的商业理论,不简单,肯定也很用心,不过,一定不要骄傲,要记住,治学要严谨,做事要扎实。”
  “我记住了,院长。”冯一平恭敬的说。
  “我看你已经办了不少公司,也是个小成功人士,那跟我们说说你的规划呗?”院长翘着腿,解开了西装扣子,靠在沙发上笑着问。
  学校书记笑着插了一句,“总理时间有限,你简短点说说。”
第三十二章
晋见(下)
  “我目前在做的事,主要以便利店,连锁快捷酒店,以及正在筹备中的一家网站为主,未来,我想把线上线下打通,依托互联网技术,以及线下的便利店和物流网络,整合成一家大型的电子商务公司。”
  “嗯,想法不错,互联网,电子商务,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可是,就目前的市场情况看,近期好像并不是太理想。”
  “是的,前期有些过热,盲目跟风投资的很多,不过,我个人觉得,长期来看,互联网领域,应该大有可为,而且这也是我们国家,很有可能超越欧美等国的领域,我坚定的相信,在互联网领域,未来的我国,一定会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和现在国际上那些知名的IT公司等肩的成功企业。”
  超越欧美等国什么的,院长不提,“这个规划听上去很好,和美国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很类似,不过你是线下也有零售店,你还有物流公司,好好努力。”
  “对,我的设想是,在各方面条件越来越成熟的将来,我们只要在家里点点鼠标,很快就会有人把我们购买的商品送到家里来。”
  “那你现在有什么准备?”
  “我趁这一段低潮,在暑假的时候,派人去了硅谷,招了不少人回来,还在那边成立了一家公司,作为技术储备,同时,便利店网络的建设,也进行的很快,到今年年底,会开设一千家分店,未来,我们还希望通过并购或者是自营,把便利店网络,迅速扩展到国外。”
  “呵呵,其它的不说,你这份眼光不错,抄底的时机把握得很好。”院长笑着说。
  其它的四个人,也都笑着看着冯一平。
  “你酒店行业除了快捷酒店,不是还有一家高档的五星级酒店吗?前两天,还办了一场那么轰动演唱会。”
  这就完全像是普通人的聊天,“说实话,办演唱会,是为了赚钱,”冯一平低着头说,“那家酒店,是投资最大的单一项目,前后加起来,投入近两亿,为了打响知名度,我就想办一个盛大的开业典礼,但是一算,那样是纯花钱,后来就想到了办演唱会,不花钱,还有很好的宣传效果。”
  “呵呵,很精打细算,方法也对头,不错,”院长点了点头,“听说你在学校的科技园也租了不少地方,准备在大家都停止往互联网投资的时候,办一家网站,是吗?”
  “是的院长,依托学校丰富的人力和科研资源,我们准备办一家专业的汽车网站,按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未来十年内,我国必将成为世界上汽车产销量最大的国家,这里面蕴含着无限的商机。我们的这家汽车网站,会涵盖大家从选车、购车,到用车,以及售后的所有过程,客观公正的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我们的目标,是吸引全国半数以上的汽车用户,日均覆盖人数两百万以上,争取三年内,在纳斯达克上市。”
  至于时机和政策允许的时候,涉足汽车金融一事,冯一平现在没提,那还有些遥远。
  说到自己的公司,冯一平一点都不磕巴,在五位从厅级到正国级领导的注视下侃侃而谈。
  “哈哈,你这话说的,我听了都挺振奋。”院长笑着说。
  对汽车行业,他当然非常熟悉,不过,看着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在自己面前神采飞扬的说,十年内,我国的汽车产销量,都将跃居世界第一,说实话,他很欣慰,也很受鼓舞。
  “这是肯定会发生的,就我们村,现在已经有三十多辆车,虽然大部分是面包车,班上的同学,好多也在计划购车。”冯一平补充了一句。
  “你们村那么多买车,也跟你做的事有关吧。”院长笑着问。
  听了这话,冯一平顿时觉得,之前的那些小心思完全是白搭,院长连这事都知道,他在香港办杂志的事,肯定也知道。
  “那都是应该做的。”
  “这个应该说得好,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致富,这样我们才能更快的实现全民富裕,”院长做了总结,“你所有的这些公司,雇员多少?去年实现销售多少?”
  这些数字,冯一平记得滚瓜乱熟,“到去年底,一共雇员5173人,实现销售3亿2千万,累计纳税2896万,今年的形式不错,比我们预定的目标还要好,销售和纳税,都会翻番。”
  院长喜欢人用数字说话,这些数字,对院长来说,都是小不点,但是,这个增长率确实很喜人,“你这个体量也不算小,还能实现三位数的增长,挺好!”
  “主要是现在这个时代好,国家的政策好。”冯一平还是不好意思当着院长的面,说中央领导的好的话。
  院长笑了笑,说实话,从见面到现在,冯一平真没觉得他有多威严,和电视上的形象完全不一样的是,怎么说呢,这是一个很睿智,又很非常自然随性的人,真感觉不到他有什么架子,可能是人的地位高到一定地步,其实就有些返朴归真的意思吧。
  “既然你都出了英文书,英语还行?”
  “读听都还过得去。”
  “那下午的会,你也可以旁听,那么多人对我说要见你这个小作者,总要满足他们,这对你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你书里的观点,虽然对他们有不小的帮助,但是,他们身上,有更多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谢谢院长,我会好好珍惜这个机会。”
  告辞的时候,院长就像个普通的长辈一样告诫他说,“你现在也负担着好几千人的饭碗,有信心是好事,但不能一味猛冲猛打,整体一定要稳。”
  “是,我记住了,”想着没多少机会再这样和院长近距离接触,冯一平突然鬼使神差的提出了一个要求,“院长,我能拥抱你一下吗?”
  学校的几位领导,本来还笑眯眯的,有这样的学生,他们这些当老师,脸上也听光彩,不过听了冯一平这话,他们脸上,好精彩!
  院长果然是院长,看着冯一平眼里的崇敬,还有孺慕,爽朗的笑着张开双臂,“没问题。”
  冯一平也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考虑提出这样要求的,虽然这次会面,他很紧张,但是在潜意识里,院长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很亲切的老人吧。
  不过,这会也不是纠结这事的时候,他走过去,和院长拥抱了一下,让旁边的领导们侧目的是,这个家伙,也许是习惯,也许是手欠,拥抱的时候,他还在院长的背上拍了两下。
  ……
  学校的三位领导都等在外面,见冯一平依然拎着那个袋子出来,挨个的在他肩上拍了拍,冯一平自觉的把这理解为,“你很牛!”的意思。
  “表现不错,接下来也好好表现,你是学院里,第一个和这些委员接触的同学,一定要把我们最好的那一面表现出来。”副院长跟他多说了几句话。
  “我会的。”
  对这个委员会,冯一平当然也有所了解。
  首先,这个委员会的委员,都是自费来参加这一切活动,其次,不允许他们派其它的高管替代自己参加,最后,要求他们的发言,一定要实在,不能只说好听的话。
  那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
  除了经管院以及院长声望之外,很简单的一个理由,这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大资本家们,都非常明白,从利益方面考量,对抗或者漠视,是消极和无效的做法,团结合作,才是最好的路。
  所以,他们也非常希望,能够了解,在中国这样一个,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和机会的国度里,下一代精英的所思所想。
  所以和这些人交流,冯一平一点压力都不会有。
  安排他见的第一个,当然是保尔森,这是一个块头很大,头发寥寥无几,眼光锐利的男人,听了介绍,他站起身来,用略有些沙哑的声音说,“你好,冯!”
  “你好,保尔森先生!”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1/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