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4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5/2763

  就和进了清华,才发现大学生的日子,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轻松一样,进了商学院,才发现美国的这些名校里的学生,同样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
  就各种电影和电视剧里的印象,美国大学生,那是各种爽啊,没完没了的聚会,换对象比换衣服还快,呵呵,这样的认识,真的太肤浅。
  冯一平甚至觉得,商学院里的同学,比国内清华的同学们,学习还要努力。
  不是说清华经管院的同学不努力,但是客观的说,最努力的那一段时间,还是在考试前,而在这里,每一堂课上都有压力。
  商学院有很多的室外课程,比如参观著名的公司,结合实际,就著名的案例进行分析,仅第一周,他们就分析了八个案例,一天都不止一个。
  之后,各人的作业,由教授进行点评,国内大课的作业,带课的教授,可能都不亲自批改,这里不一样,不但是教授自己批改,而且评语很详细。
  因为斯坦福商学院一个著名的特色就是人少,他们这一期,只新招了三百多人,老师和学生的比例,则高达1:6。
  因此,和在经管院动辄就是上百人的大课不一样,这里,每堂课一般都只有三十人上下,老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些事。
  人少,带来的好处是大大的,比如在这,抢位子这事,压根不存在,自习室里,你什么时候去,都能找到位子,而且,每个位子上,都有单独的台灯和电脑。
  由此不得不说一句学校里的网络,硅谷都是依托斯坦福建起来的,所以这里网络设施,不但世界上没有几个大学能比得上,就是好多公司同样也比不上。
  斯坦福大学校长,98年在北大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与其说计算机是我们学校的强项,不如说计算机是我们的基础。”
  难怪从这里计算机系毕业的洪浩然那么自豪,他确实有自豪的资本。
  学习上的压力,不止是教授们带来的,还有同学。
  和经管院不同,他的这些学习用功的同学里,有不少是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再考进来继续深造的,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家伙,实战经验丰富,讨论的时候,不乏让人眼前一亮的好点子。
  冯一平去看过同学们的宿舍,真不错,软硬件都非常好。
  同样是一个四方庭院,有点像客家围楼的意思,中央的大院子里,同样是大片的草坪和花园。
  一楼有自助的吧台,有热咖啡和茶可供选择,吧台对面是一个健身房,里面有比冯一平家里还齐全的健身设备,同样还有一个大游泳池,这些,也是免费开放。
  但实际上,这些地方,光顾的同学并不多,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室,真的是从现在起,就在践行“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
  除了大家的自觉,冯一平觉得,这和斯坦福的特色有关。
  斯坦福的在校生,创业的比例很高,而且,校园里就有风投,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让不少在校生,和冯一平一样,还有一个老板的身份。
  经常会听到别的同学的点子,得到了风投的认可,这样的环境,对大家的学习,当然会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这些勤奋出色的同学,这同样带给了冯一平很大压力。
  哦,对了,还要特别强调一点,这里的宿舍,真的是传说中的男女混居!小冯同学亲眼看到以后,真有那么一刹那的兽血沸腾!
  你说国内的那些大学,怎么不学学这样人性化的先进管理经验呢?
  想在我大天朝,男女分楼而居不说,女生楼下,还有目光如炬,眼睛里容不下一点砂子的管理员,而且,这样的状况,估计会一直延续下去。
  就是到下个世纪,会不会和国外的看齐,还真说不准。
  除了学习压力大,另一点他不太适应的,那就是学校里的餐饮。
  不是说不好,就是学生餐厅里的饭菜,营养搭配得很均衡,味道也尚可,不满意学生食堂里的饭菜,还有其他选择,比如,他现在所在的这些为风投们服务的高级餐厅里。
  奈何他地道的中国胃,对这些玩意儿,真的不太适应,吃了一个星期以后,无论再面对高档海鲜还是法式鹅肝,他都有些兴致乏乏。
  就像偶尔吃一餐KFC,你会觉得还不错,但是连着吃两天,你绝对会吐一样,他现在,同样是如此。
  周围那些衣冠楚楚,大热天也一身正装的家伙,其实对他这样一个穿着衬衫的东方小子,每天都来这边的高档餐厅用餐,还是有些好奇,对一个学生来说,餐餐这样吃,挺奢侈,特别是在今年这样的光景里。
  难道说,这也是个创业成功的幸运儿?可是,最近几个月,没有这样的消息啊?
  叹了口气,冯一平准备就着一杯果汁,把眼前的这块三文鱼,塞进肚子里去,电话响了起来,“一平,我在大草坪的校徽这,你在哪呢?”
  她怎么大中午的跑过来,“我在吃饭,马上过来。”
  “嘻嘻,那你快点,我也给你带了饭。”
  “好呢,”冯一平飞快的冲服务员一招手,“买单,打包。”
  校徽边却没人,正准备打电话,远远的看到黄静萍在一棵棕榈树后朝他招手,“这。”
  走过去一看,好家伙,揽胜停在一棵红杉树下,旁边摆着一张简易桌子和两把凳子,上面放着四个盖碗,正宗的野餐架势。
  一掀开,韭黄炒鸡蛋,虾仁豆腐,回锅肉,肉丸汤,只闻味道,就非常赞!
  “你怎么想着给我送饭来的?”
  黄静萍笑嘻嘻的把他打包的三文鱼接过去,“每天晚上你回家都吃那么多,肯定是中午吃得少呗。”
  “还是你最了解我。”冯一平捧着她的脸嘬了一口。
  “我每天中午都给你送,好不好?我一个人在家里吃饭也无聊。”黄静萍一边给他碗里夹菜,一边问。
  从学校开回家,至少要半个小时,来回加吃饭,接近两小时,冯一平中午没那么多时间。
  “要不,我们也在这租个办公室,就当餐厅?”
  “那多浪费,再说,我就喜欢这样露天野餐。”
  “那好吧,”斯坦福的环境,真不是盖的,不少同学都亲戚的称呼它为“农场,”在这样的地方吃饭,真的就像是野餐。
  “下午我想去趟唐人街。”黄静萍说。
  “买什么,要不要晚上我们一起去?”
  “不用,我去中药店看看,”黄静萍低着头说,“买点药材给你炖汤。”
  他们不是不知道夏不进补的道理,只是金翎他们一走,两个人晚上是夜夜笙歌——强调一下,主要是为了播种。
  所以这些天,冯一平白天很忙,晚上也很累,当然,这种辛苦,他是甘之如饴的。
  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黄静萍担心他身体,打算给他这头牛稍微补一补。
  “那你悠着点啊,我身体好得很,不补也没事,要是进补效果太好,我怕你承受不住。”
  “我都行。”黄静萍笑着,一口吞下一个肉丸。
  我去,你,你这是挑衅吗?
  冯一平一擦嘴,“吃快点,开车找一个没人的地儿去。”
  光说不练假把式,娘们喜欢做言语上的巨人,咱爷们,就应该做行动上的巨人。
第一百二十三章
盛大婚礼
  冯家冲食品厂,冯振昌有些笨拙的用一个手指头,在键盘上敲击着,货车司机敲开他办公室的门,“冯总,有你的包裹。”
  “这么快就到了,谢谢啊!”他用美工刀划开纸箱,里面是一些西洋参和深海鱼油,中间有一个小盒子,打开一看,正是他要找的光碟。
  取出一张放进光驱里,点开桌面上的超级解霸,就看到蔚蓝的天空下,伴着轻轻的风声,儿子站在一栋外形别致的房子前面,笑着说,“爸,妈,这就是我在硅谷的新家。”
  他调小了声音,给金翎打了个电话,“小金姑娘,包裹刚收到,谢谢你啊!”
  金翎对着会议室里的人摆摆手,拿着手机,走到走廊上,笑着说,“不客气,伯父。”
  冯振昌都坐了下来,想想,还是把光碟退出来,拿着那个小箱子,开着车往家里赶,他知道,梅秋萍也一直在等这些。
  DVD刚开始放,因为这几年的舒心日子,脸上的皱纹都平坦了不少的梅秋萍,就按了暂停,她不关心儿子住的大房子,也不关心那边的天气和风景,看着电视屏幕上儿子的图像问,“他这是瘦了吗?肯定的,到那边水土不服,这真是瘦了!”
  冯振昌仔细看了一会,“没有,他穿的少,头发长了些,其实没瘦,你没听金翎说吗,那边有不少华侨,什么吃的都能买到。”
  “真的?”梅秋萍半信半疑。
  好在接下来的视频里,有拍到餐桌上的画面,除了有几个海鲜,其他的菜,和家里也没什么区别。
  但是,他们两个对斯坦福校园是大大的看不上,那些叫不少斯坦福人骄傲的西班牙式建筑,在他们看来,是都没几层楼高的老房子,还比不上清华里的那些楼呢。
  当天下午,另外的两张光碟,外带着那些西洋参和深海鱼油,就到了梅建中和黄承忠手上。
  梅家塆,那一大堆表弟表妹,看着光碟里那些和美国电影里一样的风光,都兴奋不已,看着表哥住的大房子,还有那像公园一样的校园,莲蓉蓉都大喊,“啊,我要去,我也要去。”
  梅国胜说,“要去容易,只要你有本事考上那里的大学,爸爸就是把房子卖了,也要让你去那读。”
  “别说直接考上美国的大学,也不用你表哥那样考上清华,你们只要能考上省里的大学,我们就是倾家荡产,也会把你们送出去留学。”三舅国华说。
  蓉蓉听了,有些蔫,阳阳和三舅一样嘴快,“我们寒假或者暑假去表哥那里做客,不行吗?”
  “不行。”他妈斩钉截铁的发了话。
  ……
  镇长郭国坚,拍打着身上的尘土,从工业园工地回来,路过黄承忠办公室时,看到里面挤满了人,围着电脑议论纷纷,他有些不高兴,不过,也没说什么,能说什么呢,黄承忠现在在镇里的地位,很超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5/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