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4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8/2763

  “亲家母,你让开,我今天一定要给你们一个交待。”
  黄静萍一脸心痛的抱着冯一平,“叔叔阿姨,爸,妈,都是我的错,你们要打,就打我吧。”
  “哥,算了吧。”梅义良上前拉住冯振昌。
  冯玉萱把这一切都看得真真的,爸今天的举动,倒是像小时候的妈妈一样,举得高,放得轻,就是在做样子,以吓唬为主,可是弟弟都这么大,还吓得住吗?你看他和小时候一样的那个无赖的样子,不管痛不痛,都一声不吭的。
  果然弟弟那个小瘌痢头才是爸妈最疼的。
  “妈,你去劝劝爸。”
  这时方颖芝抱着阿曼达从房里走到楼梯口,小家伙一看楼下的爸妈,马上一张嘴,“哇”的哭了起来。
  这比谁劝都有用,冯振昌由着梅义良把自己按到沙发里,“过会再教训你。”
  “亲家,喝口茶歇歇气。”一直坐在那的黄承忠递给他一杯茶。
  冯振昌气喘吁吁的,“你看,这事真是,不过你放心,我们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
  黄承忠依然不说话。
  梅秋萍这时总算找到了机会,跑上去抱着阿曼达,“哟,吓到了吧,乖孙女,别怕,那是你爸爸不听话。”
  黄妈妈也忍不住跟过去,抢过小家伙端详,“这和静萍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跟一平小时候也像,你看这鼻子。”梅秋萍说。
  “跟一平小时候哪像?一平当时那么黑,你看她,多白。”冯玉萱也有点稀罕的看着自己侄女。
  “去楼上,别在这里吵。”冯振昌说了一句,他其实也挺想抱抱孙女,在村里,他这个年纪的人,好多都在含饴弄孙,自己终于等到了,不过,这混小子!
  先得给亲家那边一个说法才是。
  这一次,连金翎也跟着上了二楼,冯一平在一楼,再也不会有被打之虞,顶多就是几堂会审而已。
  ……
  楼上阳台,黄妈妈看着抱着女儿的女儿,心痛的摸了摸女儿的头,“顺利吗?”
  “挺顺利的,妈,一平不会再挨打吧?”
  “他该打,不过你别担心,他爸爸现在也要歇歇,”梅秋萍接过话头,“是顺产还是剖腹产?”
  “我是顺产,20号晚上吃饭之前,感觉要生,到医院后一个多小时就生出了她。”
  “哦,我想想,是不是那天下午,你们突然给我打电话那会?”黄妈妈问。
  “是的,当时我刚转到病房。”
  “我就觉得有事,你这孩子,”黄妈妈抹了一把眼泪,“你当时怎么不跟我说。”
  “我也想起来了,”梅秋萍说,“我就说那天下午,你们那应该是夜里,一平怎么跟我东拉西扯的说那么长时间,哦,他还跟他爸也打了电话,怪不得呢!你们两个,真是!”
  “生出来时多重?”
  “晚上10点12出生,6斤八两,52公分。”这些数据,黄静萍记得很清楚。
  “那月子呢?你不会按照国外的来吧,那会留下病根的。”当妈的总是操心这个。
  “没有,妈,我们按医院的建议,还有国内的习俗一起坐的月子,孩子满月我才出门,你看看,我挺好的。”黄静萍笑着说。
  “那满月宴,百日,你们什么都没做吧。”梅秋萍问。
  “百日是没做,满月宴我们请了很多人,那天也给你们打了电话,哦,我还有那天的好多照片。”
  ……
  楼下的冯一平,规规矩矩的坐在那,向大家坦白了所有的事,“那你说说,接下去怎么办?”黄承忠问。
  “我和静萍商量过,到下个月,她还是带着孩子回美国,那边的气候好,而且孩子也是在那边怀上和出生的,回来可能会有些水土不服,如果叔叔你们同意,今年就可以帮静萍办移民,再等明年我毕业,就把该办的事都办了,到时再让她带着孩子回家。”
  “你就把她们扔在美国?”
  “怎么会?我那边事情很多,需要有人帮忙看着,我至少要一个月过去一趟,我们这样做,还有一个考虑,孩子小的时候,学语言很快,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她从小就会英语,普通话也能说,这样挺好的。”
  冯一平怎么也不会说是考虑到非典的缘故,现在说的这些理由,是有些牵强,不过,也能接受。
  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冯一平这么做,是免得让人说闲话,在他们那个地方,未婚生子这样的事,现在绝对是大新闻,能让人津津乐道好些年。
  “顺利的话,下个月,怡佳快捷酒店就会在纳斯达克上市,到时候大家刚好一起去美国,也去我们那的家里看看,妈她们要是住的惯,可以在那多住些天。”
  “亲家,你说呢?”冯振昌问黄承忠。
  “一平,我一直觉得,你是个做事有分寸的孩子,只是这次的这事,唉。”黄承忠叹了口气,摇头朝外走。
  “亲家,”冯振昌跟了上去,路过冯一平的时候,撂下一句话,“别以为就这么完了。”
  可冯一平明显能看到爸爸眼底的笑意。
第二百三十五章
奠基
  对首都机场和首都人民来说,私人飞机,虽然还是个稀罕玩意,但也不是没见过,因此,如果你不刻意渲染,想靠这件事,就让首都的媒体报道一番,那难度,和后来自称中国乐坛半壁江山的那位,想上头条一样难。
  但是对省城来说,这绝对是一条大新闻。
  虽然在省城机场前后也没停留几个小时,但经过同样议论纷纷的机场工作人员之口,省内嘉盛集团的董事长,买了一架世界顶级商务机的事,马上传得沸沸扬扬的。
  当冯一平在首都,一脸谦恭的伺候着一众长辈们吃晚饭的时候,省城,已经投递到各家的晚报,头条就是“我省一位大学生创业者,购买了一架目前国内最好的商务机。”
  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得到作为老乡的自豪之情。
  为了有说服力,报道还有配图,那是不知哪位手欠的机场工作人员偷拍的照片,飞机尾翼上的“嘉盛”那两个大字,清晰可见。
  报道里提到了这架飞机的大概价格,折合人民币近三亿,花费也惊人,就在机场起降和短暂停留,就要好几万的费用。
  报道里还大略介绍了嘉盛集团——毕竟行政部没给他们润笔费。
  倒是详细梳理了冯一平的个人情况,主要是从高中开始,他从偏避的小山村里,考上了国家级重点中学;他写小说,小说被改编成获奖无数的电影;他捐稿费,给母校建教学楼;他创办多家公司,大手笔投资家乡,带领周围的人致富;他考上清华,写出了全球热捧的商业管理专著,成为第五届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他去美国当交换生,在硅谷巨额投资,成了苹果传奇人物乔布斯的特别顾问……
  不是特别细致,但冯一平比较得意的事,基本没落下,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正儿八经的上省城的报纸,没想到只一次,就介绍得这么全面。
  末了,报道还提了一句,买这架飞机,主因也是嘉盛在美国那边的业务需要处理——看得出来,写这篇报道的记者,是真心有几分喜欢冯一平,没有仇富的心态。
  现在还不是后来增长乏力,国家提倡勤俭节约的时候,也不是后来所有的创业者都在讲情怀,编故事的时候,现在,正是国家经济一路向好,老百姓收入日渐提高,各路英雄不断刷新自己的财富,用数字来证明改革开放的成功,用数字来激励大众奋斗的时候。
  这篇报道,给尚不知情的冯一平,圈了不少粉,嘉盛官网点击量大增,不少小伙子开始憧憬着能有像冯一平的这一天,而不少怀春的少女,梦里则多了一个面目模糊,但是叫冯一平的帅小伙——嘉盛官网上,没有冯一平的照片。
  这样正面,这样积极向上,这样励志的一个好小伙,同样很受各位家长的喜爱,总之,冯一平同学,马上成了省内人民的骄傲。
  而嘉盛集团的员工,从这以后,在那些总是喝咖啡,一句话里必须夹杂着几个英文单词,因为在外资公司上班,而牛得不行的员工面前,也敢大声骄傲的说,“我是嘉盛的。”
  一些应届毕业生,看到这则报道,也来主动询问嘉盛的招聘情况,连带着嘉盛旗下便利店、家纺、婴幼儿商品的生意都好了些,这么好的小伙子,这么有实力的公司,在他家的店里购物,肯定有保障。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看到了这则报道,都感到高兴、骄傲和自豪,比如刘继忠夫妻俩,晚饭前看到了这则新闻,顿时连吃大闸蟹的心情都没有。
  沈雪的内心是崩溃的,怎么在自家成为省内首富的路上,这个家伙总是会出来抢风头?
  不过,私人飞机啊,那我不是想飞上海飞上海,想飞首都飞首都,想去香港去香港,想去巴黎去巴黎?
  刘继忠同样有些郁闷,好容易自己坐上了劳斯莱斯,而嘉盛的那些家伙,还是几年前的那些旧车,你突然玩到天上去,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不过这小子有想法,买架飞机,居然能有这么好的广告效应?错,他肯定没想到这一点。
  男人嘛,输人不输阵,输啥也不能输了气势,他拉着沈雪的手,“没什么,一架小飞机算什么,等国家政策允许,我马上就办一家航空公司,买波音和空客的大飞机。”
  “真的?”
  “真的。”这本来是刘继忠负气的说法,不过,他越琢磨,越觉得这还真是个好主意。
  国家垄断的,一般都是好生意,航空业肯定也不例外,再看看嘉盛,只买一架飞机,就在省内造成了这么轰动的效应,自己要是办家航空公司,至少在省内,有机会和省领导接触吧,那自己的生意,不是又可以上一个台阶?
  ……
  这些事情,冯一平暂时还不知道,王霸之气啥的,他现在收敛得一丝不见,全心全意的当一听话的孩子,至于他的孩子,现在他压根就插不上手,两边的父母都在抢着带。
  连晚上喂奶的事,同样是他们包办,这更坚定了冯一平把孩子送到美国去的想法,要是留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边,不娇惯才怪呢,铁定会养出一个地道骄傲而又刁蛮的小公主出来。
  老年人起得早,梅建中站在门前,递给跑步回来的冯一平一条毛巾,“擦擦汗。”
  听着家里的动静,他小声说,“今天不要呆在家里,就说有事要忙,免得他们又开你的批斗会。”
  “还有,你们瞒着家里,是不对,不过,为家里开枝散叶,你做得对。”
  估计冯一平这会把小文森特带到家里来,他肯定也不会生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8/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