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2763

  “冯一平,”冯一平停下来,向胖哥们自我介绍,“前辈好!”
  “呵呵,前辈这个词有点意思,听你这么一叫,我都觉得老了,哦,你这菜不错。”他的注意力马上就转移到冯一平那一饭盒肉上。
  “你随意,不要客气,”冯一平把饭盒朝他那移了移,“那我真不客气咯!”说话间就夹起一块排骨。
  这个冯一平理解,这哥们应该还真不是馋,真的胖子,是越胖越能吃,越胖越想吃,这些举动,纯粹是下意识的。
  “别光顾着吃,”李嘉打了一下他的手,“冯一平想进图书馆,看看金融方面的书,你有什么推荐的?”
  “哦,了解金融方面的?”高志毅吃得一嘴的油,“你现在几年级?”他问冯一平。
  “开学就初二。”
  “才初二啊,那高数肯定没学过,是吧?”
  倒是真学过,不过全都忘了,“没学过。”冯一平只好说。
  “恩,那英语呢?”高志毅接着问。
  “英语,也就简单会话吧。”冯一平虽然有些受打击,不过还是老实说,这些都作不了假。
  “这样啊。”高志毅有些为难,不懂高数,英语很差,那还真不好推荐,不过别人的菜也吃了,李嘉还在旁边看着呢。
  “你大概想学什么?”
  冯一平组织了一下,“我想了解金融方面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货币、外汇、股票、期货等,可以的话,还想了解这些在具体实践中是如何运作的。”
  “明白了,”冯一平虽然说的有些隐晦,高志毅还是马上抓住了重点,“你主要就是想明白如何炒股炒外汇炒期货以及各种指数是吧?”
  “是的。”冯一平憨憨的笑着。
  “小伙子人小心不小啊,”高志毅有点意外的看着他,“那你也不用去图书馆,那里你现在能看的书不多,我把我的课本给你吧,《货币金融学》,你先看看。”高志毅吃饭说话两不误。
  “好的好的,谢谢啊!”有课本当然好,大学的教材,总比书店里的那些科普性质的书要强吧。
  “你做笔记了吗?有笔记一起给他。”李嘉在旁边补充。
  “没问题,我一会去给你拿。”高志毅真是一个胃口好的胖纸,连冯一平这个自认很能吃的也自叹弗如,这么一会工夫,还一边说着话呢,那些肉他干掉了一大半,而且还颇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高人啊!
  不过,收获还是很好,超出了冯一平的预期,等他从学校出来的时候,不但饭盒又是满的,腋下还多了两本书。高志毅另外还给了他一本《投资学》。
第七十七章
陪绑逛公园
  校园里,高志毅在林荫道上散步消食,李嘉的栗子还没吃完,也跟在一边。
  “这小兄弟不错,有点想法,你是怎么认识的?”他问李嘉。
  女生看人的观点和男生是不一样的,“什么不错,他父母用三轮车拉个小摊子在学校附近买早餐,买糖炒板栗,辛苦的很,你看看他中午在食堂花钱,那个大手大脚,他也初二了,不小了,还这样不懂事,你还说不错?”
  “哦,那他还不是省城的?”有时候男生和女生的思维,真不在一个频道上。
  “连镇里都不是,地道农村的孩子,居然这么不知疾苦,不懂节俭。”李嘉说,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有些恼火,跟他无亲无故的,操心这些干嘛。
  高志毅则更有兴趣,一个地道的农村孩子,只初中二年级,就关心这些东西,呵呵,有意思!
  冯一平并不知道,在他走后,还有这么一场争论。他把饭给父母,自然受到了梅秋萍的几句数落,“怎么全是肉,有一个肉就不错了,你这个孩子!”
  不过,等冯一平一说价格,他们也觉得很划算。
  冯一平找了个地方坐下,先翻开《货币金融学》,略过前言目录,直接到第一章,他这才明白,为什么他说不懂高数和英语的时候,高志毅一脸为难的表情。
  这一年多来,面对各科课本一直游刃有余的冯一平,面对这本书,第一次感到很吃力,很费劲。
  不过有挑战,才有意思嘛!冯一平不是个轻易服输的人,对照着字迹潦草的笔记,一段一段的往下学。
  难,真的难!不过,只要是赚钱的事,什么时候轻松过呢?他这样给自己打气。
  冯振昌看他那个认真的劲,就对他说,“要不你还是回住的地方吧,在这你也帮不上什么忙,现在认识路吧?”
  于是,接下来,冯一平白天都呆在家里,费力的啃着那两本书,中午给父母送饭,晚上把饭做好等他们回来。
  直到有一天中午,又在财经大学门口碰到了李嘉。李嘉好像是特意在等他,见他拿着两个饭盒过来,主动跟他打招呼。
  梅秋萍接过饭盒,“你去吧,现在也没什么生意,不用你看着。”对冯一平和大学生打交道,他和冯振昌都很赞同,多学些东西总是好的。
  冯一平跟李嘉走到一旁,李嘉拍了一下他肩膀,“你可以啊,我是今天才听说,你已经能赚钱了,比我厉害,我现在还靠父母呢。”
  不用问,肯定是冯振昌他们又在李嘉面前得瑟他那点小成绩。
  冯一平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是不是我爸妈又显摆了?”
  “没有没有,是我主动问起你的成绩,他们才说的。”李嘉摆手,她今天碰上冯振昌他们,鬼使神差的,一时多嘴问了句。
  那梅秋萍正愁不好主动开口说呢,听她这么一问,马上又晒了一把儿子的成就。
  “我呢,可能有些偏科,对文科方面的很感兴趣,喜欢写点东西,另外,你也看到了,想办法赚稿费,也有迫切的现实需要。”冯一平指了指父母。
  “明白,呵呵,你还真挺懂事的。”
  “没办法,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我要像你一样条件好,这个时候也正没心没肺的快乐玩耍呢。”
  “我什么条件好,如果像你那天在食堂那样,只捡贵的买,我生活费也就只够半个月的。”
  呵呵,她还真是有些迟钝,冯一平话里的小揶揄她好像没听出来。
  “我那是偶尔一次好吧姐姐,也没有见天那样吃啊,再说,你在学校,再差,总能吃到新鲜菜吧,我呢,从10岁起,一年十二个月,至少有八个月要吃咸菜的,找机会这么吃一顿,也不为过吧?”冯一平叫屈。
  “怎么会?”李嘉完全不信。是啊,她一城市里女孩子,怎么知道农村孩子的苦处。
  “怎么不会?”冯一平一五一十的跟她说了。李嘉听完,看冯一平的眼神都变了。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也许是李嘉从小在家就是老小,想要有个弟弟或者妹妹吧,也许是冯一平把他十来岁小孩子的形象演绎的太好,容易让人心生亲近吧。
  李嘉现在看着眼前的这个有些黑瘦的小弟弟,很想请他好好吃一顿,“中午吃饱没有?要不还到学校食堂去吃,我请你,想吃什么就要什么。”
  “今天真不用,我在家吃的很饱。不过姐姐你既然说了,这一餐当然不能算了,先记着,等我先饿上两天,再通知你请,到时候一定向胖哥看齐,一定让你印象深刻,姐姐你就准备好钱等着吧。”
  “呵呵。”李嘉看着跑回去帮父母做生意的冯一平,笑了起来,如果真有个这么懂事机灵的弟弟,那也挺好的。
  隔天中午,小舅梅义良在音乐学院门口找到他们,这次也没有骑车,说带冯一平去玩,晚上不回来,和他一起住在厂里。
  冯振昌他们到省城后,也从来没有说哪天不做生意,出去走一走。一天不做生意,就少赚几十块,出去玩还要花钱,这样的冤枉事,他们肯定不做。
  等冯一平来了,他们倒是想一个人看摊子,一个人带他去玩,不过冯一平不愿意,他们也就没再坚持。
  现在听梅义良要带他去玩,他们当然赞同。
  于是,冯一平跟着小舅转了两次车,坐了十几站,最后来到了市中心的中山公园。
  看到从公园门口迎上来的那个女孩子,冯一平就知道,这哪里是带他玩啊,他就是一个由头,今天的任务,看来就是当电灯泡。
  以前大舅二舅他们也没少这样,也说是带他去玩,结果都是去见未来的舅妈,所以冯一平后来都懒得理他们,没想到今天又上了这样一当。
  “蔡虹姐姐好!总听我小舅夸你。”他主动打招呼。
  “呵呵,你就是一平吧,那个厉害的小作家!我也常听你小舅夸你。”蔡虹走过来,把手里的相机包递给梅义良。
  她今天上面是短袖休闲衬衫,下面是牛仔裙,脚上是一双平跟凉鞋,很青春。
  “蔡虹姐姐你真漂亮,我要是有你这样的舅妈就好了,是不是小舅?”
  梅义良在他头上扇了一下,“什么姐姐?叫阿姨!”
  “什么阿姨?我有那么老吗,就叫姐姐!”
  “那干脆,就叫舅妈好啦。”冯一平夹在中间,笑嘻嘻的对他们说。
  梅义良听了,也嘻嘻的笑,蔡虹脸有些红,却也没有出言反对,带着他们往公园门口走,“走吧,票我已经买好了。”
  国内各个城市的中山公园都差不多,一般都在市中心,地段不错,建园时间早,亭台楼阁回廊这些,都有些年岁,所以比起后来一些公园里的各式仿古建筑,更多了不少古韵。
  这些古意盎然的建筑,会叫你心静下来,所以,虽然只是一墙之隔,但墙里和墙外的人的状态,完全是两回事。
  中山公园可能还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园里的树木,也都上了年岁,大多数都比冯一平的岁数要大。
  所以,走在公园里,路两旁古木苍苍,夹在中间的路,全部笼罩在树荫里,加上不远处大面积的水面,吹来的风都是清凉凉的。
  在三伏天里,这可是纳凉的好地方。不少应该是办了月票的退休老人,带着凳子,拿着大水壶,撑开一张折叠桌子,就在路边打牌,别提多爽快了。
  风吹莲动,清香来袭,冯一平在湖边的回廊坐下后,真的再也不想动——没人愿意当电灯泡的。
  但梅义良怕冷落了他,帮着蔡虹在拱桥上拍了几张后,喊他过去,冯一平向来不是个爱拍照的主,也真不想夹在他们中间。
  他不情愿的走到拱桥上,按梅义良的提示摆姿势,挤笑脸,他努力半天,梅义良却说那个姿势不好,重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