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2763

  冯一平也很欣赏他这一点。
  要是太委婉,沟通起来就太费劲,沟通不畅,又会影响到工作。
  ……
  望着空荡荡的家,冯一平叹了口气,唉,从今天起,这样的日子,至少得保持到明年下半年。
  “妈,我刚到家,很顺利。”他给早几天回国的爸妈报平安。
  “哦,文华他们已经复员回家,想给我当司机?”
  这话冯一平原来是说过,让那两个侄儿当兵复员后,给自己当司机。
  在部队磨练过两年,他们多少有点身手,而且那两个可以说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家伙,带到身边也放心。
  “先让他们在家住些日子,这两年多,他们总共没在家里呆几天,年后再说这事。”
  他的意思,最好还是等到明年下半年再让他们来首都。
  “一平,听说你已经回国?明天怎么安排的,会来园区吗?”
  这是尚主任打来的电话。
  “会的,刚好,我也有事要和您商量。”冯一平知道尚主任,或者是园区找自己是为什么。
  ……
  “恭喜你一平同学。”
  “干得不错,不愧是我们清华的。”
  会议室里,管委会的各位领导笑着跟冯一平道喜,眼里的火热之情,再明白不过。
  看到集团将有两家公司要上市,周新宇还只是有点眼热而已,这些领导,看到怡佳如此轻松的在美国上市,那就是非常眼红。
  “你知道吧,我们几个刚才还在讨论,要是能提前一年把你特招进清华,没准怡佳就会在我们这注册,那我们科技园,就已经有了一家上市公司,而且是在纳斯达克。”尚主任笑着说。
  “一平啊,你别见怪,从首都到地方,现在好多高校都已经办起了科技园。”一位领导说。
  “我明白。”打着加快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旗子,越来越多的高校科技园建立了起来,既然是享受拨款,自然有政绩的要求。
  而对一个科技园来说,扶持起一家上市公司,就是最好的政绩。
  “电信上市的事,相信各位领导都有了解,今年,对电信类企业和互联网性质的公司来说,还不是太理想的上市时机。”
  “我们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情况,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经历过两年多严酷的冬天,挤掉了其中的水分之后,我们认为,互联网行业,将从明年开始回暖。国内的几大门户网站,今年四季度的经营状况,应该已经在慢慢改善,到明年,网络概念股,将再一次受到市场欢迎。我是这样想的,美国的那些投资机构也同样这样认为,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放缓了汽车网上市脚步的原因。”
  冯一平详细的向园区领导解释了原因。
  “就是说,汽车网一定会上市?”
  “是的,而且,和那些媒体报道的比较一致,最迟,不会迟于明年第一季度,所以各位领导完全不用担心。”冯一平笑着说。
  “有你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尚主任说,“不过一平,我们是关心汽车网的上市情况,但你也不要有压力,上市时间的选择,还是要从公司的利益出发,我们知道,汽车网现在也有很多股东,不能让你难做。只要汽车网上市成功,那我们科技园,就是全国所有高校科技园里,最有显著成效的一家,那就是我们这些人,也沾沾你的光。”
  “哪里,是汽车网沾了科技园的光,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刚创办的时候,园区对我们的大力支持。至于上市时间,明年一季度上市,是我们综合考量后,认为最好的选择。”
  “那就好,”尚主任点了点头,“你还说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协助?”
  “是又有事要麻烦你们。”
  “什么麻烦,我们能做到的一定做。”得到了冯一平的保证,领导们都很热情。
  “我知道园区和不少工业园和合作项目,我们那两款电动车生产的事,能不能麻烦各位领导帮我们留意一下合格的代工厂?”
  到明年开年,嘉盛锂电池就可以实现大规模投产,神奇工坊设计的电动车,也就可以投产,上市。
  但这一块的生产,冯一平觉得投资新办一家工厂显然不太划算,而且周期太长,他想让神奇工坊变成一个一流的设计中心,不想让它下面还挂着一大堆工厂,所以他青睐采用代工的模式。
  未来其它产品的生产,可以借鉴雷布斯的模式,对一些符合条件的生产厂投资。
  “这个简单,加工要求呢?我们马上就可以开始筛选。”
  “谢谢。”冯一平递过去一个文件夹。
  园区帮着做前期筛选的工作,比他们自己去找,要高效很多。
  园区帮他们联系,也比自己撞上门去效果要好。
  ……
  “冯总,你的咖啡。”
  “谢谢。”冯一平稍微不好意思了一下,自己平常咖啡很少喝的。
  看来自己当初在上海金翎的办公室,支使她一杯接一杯的泡咖啡的事,吴倩还记得,以为他特爱喝咖啡呢。
  尝了一口,味道也确实不错,“国外扩张的方略,有了结果?”
  “我们已经考察了东南亚主要国家的零售业详情,”周新宇打开笔记本开始汇报,“考察的首要条件,是当地的经济条件和国家状态,是不是经济不错,是不是一直很稳定?因此,我们第一波考察的重点是日本和韩国,结果,不太理想。日本的零售业态,非常成熟,本土的几大便利店,深耕本土之后,早就已经开始了全球扩张步伐,品牌影响力和实力,都不容小觑。我们还特意考察和食品厂有合作的佐藤便利,发现连他们那样的老牌家族便利公司,在7-11等的进逼下,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我们如果进入,考虑到一些行政上的问题,可能比佐藤便利面临的压力还要大。”
  “韩国同样不容乐观,韩国的经济,从制造业,到房地产、零售业等,都由少数的几个家族企业控制。比如韩国最大的零售商新世界,就是由三星集团董事长的姐姐掌管。它们有各方面的优势,比如物业成本、行政成本,包括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
  “他们自己国家的公司,很少有罢工情况出现,但外资公司,动辄就会遭遇罢工。”
  这个好像还真是。
  上汽将来就要吃这个苦头。
  在大陆的韩资企业,都把他们野蛮的家长作风带了过来,什么搜身、下跪的,他们本土应该有这样的习惯,在本国公司上班的那些韩国人,对这一套可以说是甘之如饴。
  但在这个极度排外,极度自尊到自卑的国家里,外资公司敢这样做一下试试?
  就是正常的开除一个不称职的员工,搞不好马上就会导致罢工抗议,还分分钟切手指、泼汽油、自焚给你看。
  “据我们了解,连沃尔玛和家乐福这样的零售业巨头,在韩国耕耘多年,投资巨大,其实到现在,还一直没有赢利。因此,韩国,我们觉得暂时也不是很理想的扩张地。”
  “还有经济发达的地区,就是海峡对面的宝岛地区。那边便利店这种零售业态出现得很早,而且一直师从日本,同样很成熟,在它的一些主要城市,在不到100米的街道上,一般就会分布两到三家店。优势是两岸同根同源,不像日本和韩国那么狭隘排外,而且居民购买能力高,购物时更看重质地,而不是价格。”
  这样说起来,周边比较富的国家和地区,岂不是都不太适合扩张?
  再看看其它经济比较好的几个国家,新加坡,地方小,开店成本高;马来西亚,论起腐败来,它在全球数一数二,不太合适;泰国,除了经常有各种民众运动,军方搞搞政变,好像还可以……
  “要走出去,肯定会面临各种竞争,如果有竞争就畏难,就退缩,那估计我们在国内也保持不了几年领先的地位,因为他们迟早会发展到国内。实力雄厚的对手,能让我们学习到很多新东西,激烈的竞争,能让我们快速成长起来,这该走的一步,一定要走。我初步确定,就海峡对岸吧,让各部门马上动起来。”
  冯一平下定了决心,也做出了交一些学费的准备,不管怎么样,有佳的国际化,一定要进行。
第二百五十二章
美国大使
  “让吴倩做我的助理,你是成心的吧?”东来顺里,冯一平大快朵颐的吃着刷肉,还不忘质问坐在对面的金翎。
  刚赶过来的金翎不屑的“嘁”了一声,“当初是谁见到了吴倩,就找各种机会跟她套近乎?现在不是正好如了你的愿?”
  “天地良心,那只不过是嫉妒你有秘书,而我却没有好不好?”
  就跟姐夫和小姨子一样,男老板和漂亮女秘书,总是会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还是暧昧的粉色,冯一平虽然心里是极欢迎的,但现实中却是抗拒的。
  这样的安排,搞不好就从有事秘书干,发展到下一步,没事那啥秘书的,他现在不想惹这样的麻烦。
  就是没发展到那一步,在外人看来,肯定有那些事,对他,对秘书,都不好。
  “得了吧,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很高兴,”金翎轻啜了一口二锅头,“吴倩是个执行力很强的好苗子,交代给她的工作,她总能优质高效的完成,而且持身很正,就是缺少战略眼光,这才是我想让她跟在你身边的原因。”
  “她比另外三位小伙子都要值得培养。”
  “她的男朋友呢?”对这样的培养对象来说,家庭情况也必须要考虑,别她的男朋友是竞争对手公司的,或者是很能来事的那一类人,那就比较麻烦。
  “谈过几个,现在好像都分了吧,你不用多想,那些都不是问题,别看她外表柔弱,其实是一个很有主意的人,将来她的家庭,肯定不会影响到她的工作。”
  那就好。
  “还有,这次的服装费用,你是不是该给我报销?”
  “好歹有上千万美元的身家,怎么还这么小气?”
  冯一平给了金翎怡佳1.5%的股份,她现在也是集团第一个身家过亿的高管。
  “那算了,你不用去,我带吴倩或者是老周去,把请柬还我。”冯一平伸出手。
  “就知道你依然是个小气加抠门的家伙,这餐饭总不用我掏钱吧。”
  从一开始起,为请吃饭谁付钱这样的小事,这两个家伙就总是乐此不疲的想让对方掏腰包,这更好像是他们的一项娱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