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5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7/2763

  “我的电脑,被我爸妈给野蛮的霸占了,强烈谴责这种不尊重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行为。”
  “风光确实非常好,虽然已经去过,但看了这期节目,我还想再去领略一次。”
  “美食看着让人流口水,可是,那三个嘉宾,难道是猪吗?有师傅带着,用那么好的材料,他们做出来的是什么玩意?特别是那位女嘉宾,哪哪都好,为什么连切菜都不会?”
  “我喜欢看他们测评车的那一段,看得出来,那三位都不是专业的测评人士,对汽车,看上去跟我一样不了解,甚至比我还外道,不过,还就是喜欢他们这些非专业的测评,没有什么专业术语,都是很接地气的一些话。”
  更多的精力旺盛的家伙,则把很多注意力,放在那唯一的女嘉宾上,“那身段,那长相,真是没得说,果然,美女在民间。”
  “那长腿,绝了,强烈建议她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哦,那无处安放的大长腿呀。”
  ……
  机房里,祝求元刚接上一台新服务器,再一看,又没有多少冗余,连忙准备下一台。
  韩国芳兴奋的给冯一平打电话,“冯总,哦,你在睡觉,啊,你居然在睡觉?你知道就这两个小时,我们网站流量有多少吗?IP有多少,PV有多少吗?”
  “流量已经增加了近5成,IP还没统计,不过全天的PV,至少突破两亿。”韩国芳现在不是在说,而是在大叫,好像还高兴得拍着桌子。
  “哦,知道了。”冯一平放下电话,继续蒙头大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意料之中而已。
  已经封闭的校园里,宿舍里的几个货也脑袋挨脑袋的挤在电脑前看这期节目,只是,当那个女孩子一露面,他们马上叫起来,“这不是,那谁吗?”
  “对,就是那谁,”梁永高一拍旁边金宝的大腿,“一平这家伙,难道一直跟她有联系?”
第三百一十五章
咱就是这么牛气
  《在路上》,其实就是一档杂糅了旅游、汽车测评、美食、外加俊男美女搞笑的综合性娱乐节目。
  冯一平做这个,其实并没有进军娱乐圈的意思,就和他对上官求方说的一样,主要还是为了给汽车网吸引流量。
  对一个网站来说,流量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
  汽车网在导入流量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和国内目前唯一的搜索引擎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线下也和合作的中间商联手推广,不过,这些手段,时间一长,效果也就一般,增长有限,必须找新的方法。
  其它导入流量的办法也不是没有,比如和几大门户网站合作——但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有点像某东找某宝导入流量一样,那些门户网站,自己也有汽车版块,还帮你这个抢蛋糕的有力对手提高流量,做啥美梦呢!
  思来想去,冯一平就想到了网络自制剧上。
  自制剧,其实早已经在电视圈很流行,当年大热的《渴望》,以及近年大热的《还珠》,其实都是电视台自制剧,后来大热的网络自制剧,和电视台自制剧,本质上并没有分别,只不过投资与拍摄方,由电视台,变成了视频网站。
  而且,电视台热炒后的这碗剩饭,后来到了视频网站手里,却变成了聚宝盆,论收益,很多制作粗糙,不太讲究的自制剧,比大投入的电视剧还要赚钱。
  现在国内并没有视频网站,也就是说,没有竞争对手,而且,广电对这一块并没有相关的限制。
  就相当于他轻轻一抬脚,一下子就踏上一片广袤无比的沃土,这土肥沃到什么程度呢,你早上在地里丢下一颗芝麻,晚上就能收获一大堆西瓜!
  而且,这么好,这么大一片土地,大家都视而不见,没人跟他抢,也没人限制他种什么,这样的美事当前,那还不抓紧动手?
  当然,冯一平现在有钱,嘉盛现在有钱,汽车网现在也有钱,所以他这一出手,就是大投入,大手笔,不论是节目的精细程度,还是时长,都把后来的大多数网络自制剧摔出十万八千里,完全向电视台的专业制作看齐。
  虽然钱花的多,但是,那效果也是杠杠的,不吹牛的说,因为这是独一份,节目效果同样是开国内之先河,这期自制剧的宣传效果,不比在中央台高价拍个标王下来的效果差。
  当然,以冯一平身上改不掉的抠门习性,不,应该说是精打细算——这好像也不太恰当,嗯,应该这样说,以冯一平精准的商业眼光,大师级的、高超的商业运作技巧,他最擅长做的,就是以较低的投入,得到很高的回报。
  比如,为了节约成本,节目里的三位嘉宾,对老百姓来说,都是生面孔,两位男嘉宾,一位上戏,一位中戏,都是毕业了一两年,但啥都没混出来的那种,至于那位大长腿的女嘉宾,就是和冯一平有过几面之缘,曾经的小师妹张紫琳,当然,她现在转到了其它学校深造。
  为什么敢用这些生面孔?因为冯一平相信自己做的节目策划,绝对领先国内所有的综艺娱乐节目,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冯一平看了几百档大型综艺节目,这档借鉴一点,那档借鉴一点,有机的揉在一起,效果在现在绝对会很逆天。
  要知道在这会,不管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他们最火的综艺节目,都是在室内,用的也都是常年不变的套路。
  所以嘛,对嘉宾的要求,就是不求表现出色,只要中规中矩——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出场费要低。
  这期节目,从方案策划,到拍摄要求,到剪辑……甚至到配上的特效字幕,除了配乐,最后的总体效果,他自己评测过,比后来最火的综艺节目差一点火候,主要是在嘉宾和嘉宾的配合上,但是,这个短板,随着拍摄量的增加,会慢慢提高,其它方面,还真的没什么大缺点。
  最最主要的一点,这在国内是开先河之作,现在的网民和观众,并没有经过各种综艺节目狂轰乱炸的洗礼,要求也没有后来那会高。
  所有,辛苦几天,终于制作完成,上传之后,这几天几乎一直呆在工作室的冯一平,非常放心的呼呼大睡,要是没效果,或者没有特别大的效果,那才见鬼呢!
  而且他相信,等醒来之后,怕是又有很多事得忙。
  因为他很有信心,这一期自制剧播出后,那么,就等着别人上门送钱吧!
  这也是他为什么在一档节目里,揉进去那么内容的原因,要是旅游最突出,这档节目以后可以以旅游为主;要是汽车评测最突入,那就发展成一档极富特色的汽车评测节目;要是美食最受欢迎,变成美食节目也不错;要是大家喜欢看那三个家伙各种出糗,那可以正式做成一档综艺节目——反正都可以各种品牌植入,都可以收广告费。
  同时都能帮助汽车网这个播出平台吸引流量。
  要是大家都认可第一期的这种风格,认为哪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最好,可以做最多的品牌植入,可以收更多的广告费,他一开始的目的——吸引流量,那几乎就是免费达成的。
  这一觉睡得相当酣畅淋漓,直到下午四点才醒,穿着睡衣揉着肚皮下楼,发现吴倩和上官求方、韩国芳,居然都在自家客厅里热闹的讨论着——吴倩那,有他的备用钥匙。
  “都来了,等等,”他速度上楼,换了一套衣服,“有什么事?”
  “一平你倒睡得安稳,我们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韩国芳笑着说,“你看看你手机。”
  冯一平一看,好家伙,满屏的未接电话,在场几位都打过,还有陈韬的。
  吴倩端过来一份刚煎好的牛排,“谢谢,”冯一平也不避讳,据案大嚼,“你们先说,我听着。”
  韩国芳的嗓子都有点哑,“今天有太多的惊喜,接了太多电话,我就拣重要的说,网站全天IP在千万以上,注册用户激增两成,而且,奔驰和宝马,第一时间给我们打来电话,都希望下一期的节目,能用他们的汽车。”
  “还有户外用品生产商,厨具生产商,调味料生产商,以及服装生产商……都想跟我们谈合作,其中,同样不乏国际知名品牌。”吴倩看着本子汇报。
  “我们已经接到很多知名经纪公司的来电,都希望旗下的一人,能上这个节目,甚至有一些明星亲自来电,希望能上节目,条件好说。”上官求方晒得发黑的脸,现在都激动兴奋得泛红。
  一个混了这么多年,都混不下去的扑街导演,一朝突然成了圈内的红人,幸福来得太突然,他今天都掐过自己的大腿好几次,再三确认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做白日梦。
  “奔驰、宝马的车,当然可以用,只要他们的赞助费让我们满意。”冯一平首先答复韩国芳。
  “具体的金额,我们在和传媒公司商量,到时会让你审核,但是,奔驰和宝马,要求换专业的测评人员。”
  “不,”冯一平摇头,“要么就按我们现在的模式来,就由这三位不专业的嘉宾测评,要么就作罢,我想,多的是汽车品牌照找我们吧。”
  接触这行以后,他才知道,以往看到的那些测评视频,虽然只有一个人对着镜头喋喋不休的说,其实,厂家的团队就在镜头外全方位的提供支持,包括测评的车辆,都是专门调校过的,根据测评的环境路况,从动力底盘,他们会有专门的适应性调校。
  说白了,就是专业的摆拍,表现的,始终都是最好的一面。
  “大多数要买车的用户,都对汽车不是太了解,我们《在路上》的测评,就是要少讲数据和专业术语,尽量贴近实况,哪款车上手容易,适应性强,维护简单,配置最人性化?要让大家有个最直观的认识。”
  “是,找我们的品牌很多,可是,他们肯定能给最高的赞助费。”
  “放心,只要这个节目大热,主动权就始终在我们手上,”冯一平三下五去二的吃完牛排,“其它的广告合作,首先要审查那些商品,不能因为他们出价高,就帮一些不过关的产品做宣传,谈的时候,记住一点就好:我们才是稀缺资源,所有,我们可以牛气一些!”
  “至于那些人想上节目,不是不可以,但肯定不能作为常驻嘉宾,以后我们可以适当邀请一些特殊嘉宾。”
  “可是,如果用明星做常驻嘉宾,我们的节目会更火,冯总你放心,我会跟这些明星和经纪公司谈,一定用最低的费用跟他们签约。”
  “这个问题不用考虑,”冯一平摆手打断了上官求方,“是不是有个名气比你大的导演要求做导演,我们就把你换掉?”
  上官求方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我听冯总你的。”
  明星能带热一个不太出色的节目,同时,一个出色的节目,更容易带出明星来,有冯一平在,就是没有当红明星参与,《在路上》的节目效果也不会差,而现在的三个嘉宾,包括像上官求方这些人,都跟嘉盛签了长期协议,相当于是自己人,资源自然要朝他们倾斜。
  再说,明星这玩意,只要机会多,自身底子也不是特别差,造出一个两个的,并不难,不然,铁岭那疙瘩,怎么就能出那么一大串称得上明星的腕?
  “没其它问题吧,这些事,韩总,你和陈韬商量,成立一个联合团队来处理,尽快搞定第二期的赞助商,上官,你马上回去,做各方面的准备,我希望再过几期,后期制作,不用我过问。”
  天上又砸下来一个大蛋糕,上官求方幸福得都有点晕眩,“冯总你放心,我一定保证做到。”
第三百一十六章
旦夕祸福
  在这个非典肆虐的时期,一开始,中部省份的城市,并不像首都和沿海一带的城市那样紧张。
  影响自然也是有的,新闻联播上,每天播出的各地新增病例数,以及医治无效去世的人数,让再乐天的人,都会感到几丝凝重。
  哪怕所在的城市,并没有一起确诊病例,见了这些报道后,你依然会觉得不踏实,在家里还好,在外的时候,会下意识的跟人保持距离,悲观的人甚至会觉得,连呼吸的空气,也不安全。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省城眼下,虽然不像首都那样,商场里服务员比顾客多,景区里工作人员比游客多,餐厅大多歇业,连出租车的生意都大幅下降,但是,服务行业的生意大幅下降,那是肯定的。
  “弟,今天还好吧,记着,不要去学校,不要去公司,不要在外面吃饭,就是一定要出去,也尽量早出晚归,避开人多的时候。”冯玉萱拿着电话叮嘱弟弟。
  “爸妈?他们都很好,就是担心你,跟你说的话,你一定要听进去,千万不要大意,还有,别忘了,记得每天给静萍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他们也同样担心你。”
  上月26号,省内出现了第一起确诊的非典病例,患者是师范大学的一名教授,该教授,从首都出差回来时,各地还没有对出差返家的人采取隔离措施。
  当他确诊后,他的家人、和他有过接触的同事、学生,一共隔离了45人,1个人,和45个人,让省内的民众,第一次切身感受到非典的来势汹汹,也切身感受到了恐惧。
  截止到今天,全省已经累计出现13起疑似病例,加上省城昨天确诊的1例,全省已经确诊的为4例,疑似病例为10例,就这4例和10例,已经让省城风声鹤唳,分外紧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7/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