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2763

  开学的第一天,从第一节课开始,外面就喧闹起来,老师们都忙着迎新,一班也一样,又迎来了两个新同学,都是复读生。
  说同学还真有些别扭,这两位,一看就比在座的大出一截来,特别是那个叫宋卫泽的,站在讲台上,就应该是个班主任一个时代的人。看他那刮的青梆梆的下巴,再看整个人的神情,如果真和班主任介绍的一样,只有十七岁,那他长的也太着急了些。
  冯一平觉得,他应该在二十左右吧,好在他个子比较矮,不然真为难派出所的那些人。
  另外的苏勇稍好些,有些木讷,说是十六岁,当然,应该也就在十八岁左右。
  这样的情况其实每年都有,像头一年没考上,第二年还接着读的,还算正常,这两位,则是不太正常的那种。
  他们初中毕业后,估计还到社会上磨练了一阵,然后再想着回来读书。不过当然不可能还到原来的中,大家都知道你的真实年龄,哪怕平时不说,中考后你考上了,别人一封信去举报,说你早已过了十八岁,那这一番苦功又是白费。
  所以他们能来梁家河中学读书,肯定也很费了一番力气。
  首先,要到派出所,托人找关系改年龄,然后,又要到教育部门找人改学籍,或者编一份学籍,同时,还要找好离家较远的接收学校……
  总之,这些加起来,在外面欠的人情不说,花销也不会小,家境一般的人家想做,还真有些有心无力。
  看到这两个新同学,大多数人想的,则是冯一平暑假期间扇赵兴耳光的事,心想,莫不是又有热闹要看了吧。
  但是这两位本来就很成熟的同学,为人处世也很成熟,一两天下来,就和周围的同学把关系处的挺好,隐隐又新形成了两个小圈子。
  而且,既然他们家里会花这么大的力气把他们送回学校,他们的底子本就不会太差,想必家里平时也给了他们不少压力,估计最近的几个月学的也很刻苦,所以成绩也不错。
  特别是那个宋卫泽,在这两天的课堂上,面对各科老师的提问,表现的都不错,数学老师点他和唐少康一起在黑板上做一道几何题,他比唐少康还先做出来。
  唐少康这个积年的老二,竟然有要变成老三的趋势。
  不过,都说人不可貌相,没过几天,那个看起来木讷的苏勇,就表现出了另一面。课余时间,他总是凑到黄静萍这里来,主动问她有没有什么不懂的。
  每当这个时候,黄静萍就和《那些年》里的沈佳宜一样,在后面用笔戳冯一平,问他功课上的事,把苏勇当空气。
  苏勇也不气馁,笑呵呵的站在一旁,冯一平讲解的时候,他也喜欢插进来讲两句,有时就干脆蹲在黄静萍桌子旁边,也不管他们听不听,笑着讲自己在南方大城市的一些见闻,虽然不明说,但话里话外的那种炫耀,谁都能听的出来。
  冯一平当然不好像黄静萍那样横眉冷对,不时附和一下或笑一下,但心里真腻歪的慌。
第一百四十章
又一次发言
  套用后来流行的一个句式,冯一平很想问苏勇一句,“你这样,你父母知道吗?”
  再者说,他顶多是在南方工厂里工作过一阵子,哪里有钱又有闲,这里玩那里玩的,现在的工人权益可没有后来那么有保障,进厂就扣身份证,不让你出厂是常事,顶多去趟荔枝公园,在那跟总设计师的巨幅画像合个影。
  在冯一平面前炫耀这些,和班门弄斧差不多一个意思。
  不过,还是有人被他的经历所吸引,比如王金菊,就经常追着问,见有人凑热闹,苏勇谈性更浓,但是黄静萍依然不为所动,不声不响的和王金菊换了个位子,坐到了中间。
  苏勇那个尴尬啊,黝黑的脸上居然还能透出些红色出来,不过又不好得罪王金菊,只得继续在那侃。
  冯一平和肖志杰相对暗笑,呵呵,叫你把自己当个人物。
  应聘设计师的,最后还是有一些人拿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梅义良他们淘汰了一些明显摆不上台面的,给冯一平寄回来十三份方案——这是西方人很忌讳的一个数字,当然,冯一平完全无所谓。
  晚上的时候,冯一平他们三个在502看这些方案,不得不说,国人的各种“豪”,好像是真是骨子里带来的。十三份方案,有过半以上的,和中东那些土豪们的品味高度趋同,叫人恼火的是,他“豪”又没“豪”到一个高度上,显得有些不上不下,不伦不类,就像看惯了我们历朝历代那些长翅的乌纱帽,再看周围越南、朝鲜封建时代那些官员的帽子一样,非常之违和。
  这些不说,还有几份,总体效果冯一平看了很眼熟,又一时想不起在哪见过,睡觉之前才陡然想起来。我去,怪不得那么眼熟呢,这不正是现在刚兴起的各种夜总会的外观效果吗?看来这些人要么是那些地方的常客,要么就是对那些地方很向往。
  只有两份能入冯一平的眼,一份设计以银灰色为主调,现代感十足,主要是把外墙再加工,生生把那么栋小楼,设计出了大气厚重的感觉,让人第一眼看到就觉得很专业。
  而另一份则是走另外的路线,整体设计特别契合周边的环境,精致灵动。
  想来想去,冯一平还是选了第一份,精致不是不好,可是在现在这个年代,只有少部分人刚刚致富,大多数人都没什么底蕴,精致还真不是他们的菜。
  就好比冯一平现在花钱请冯振昌他们去吃高价的日本料理,他们肯定不屑一顾,这么小气,每份就那么一丁点,还搞得那么煞有介事,规矩一大堆,哪有我们大碗饭大盘菜来的爽快。
  所以还是第一份好,大气专业,就是要让那些来公司的人,看一眼就被镇。不过,第二份的这个设计者也挺有才华,也要留下来。
  想到装饰公司终于也要走上正轨,不再四处打游击,冯一平有些小激动,这可是他寄予厚望的一个方向。
  他想了想,又从床上爬起来,开灯给李嘉高志毅他们写了封信,银行那边,他们还是没找到什么人。想问问李嘉他们在政法大学里有没有同学,一般来讲,政法大学里各种官二代的比例高,说不定那里就有银行高官的子弟呢?
  早自习的时候,王玉敏又把冯一平叫到外面说话,“就这两天,写一份发言稿,校长交待的,要你在开学典礼上发言。”
  对这些一般同学看来是出风头的事,冯一平本能的就推脱,“怎么又是我,还是换一个人吧!”
  “你这个孩子怎么想的?这是个荣誉你不知道?哪有朝外推的,好好写,写好了先给我过目。”王玉敏说“你这个孩子”的时候,忽然觉得有些别扭,因为不知不觉中,站在她面前的冯一平,已经比她高出一个头去。
  “王老师又有什么好事找你?”一坐下,肖志杰和张秋玲这对八卦小情侣就问他。
  “写发言稿,我是真写不来。哎,要不你和你家校长大人商量商量,换你上呗!”
  说实在的,张秋玲还真有些想上,就王玉敏说的,这对一般同学来说,还真是一项荣誉。
  “你挖苦谁呢,你不会写?”张秋玲有些生气的看着他,“一年级时你临时发言都大受好评,这提前写还会做不好?”
  肖志杰在旁边补了一句,“别理他,他那就是炫耀!”
  冯一平举起手,“我错了,你们两个双剑合璧,我哪里说的过!”
  肖志杰听了眉开眼笑,张秋玲又是真真假假的一阵不依。
  不过,冯一平还真是不乐意做这事,又没报酬,还有可能惹人嫉恨,何必花这个力气呢!
  既然推脱不掉,那就好好写吧!冯一平当然不想用老师们的语气来写,也不想说些心灵鸡汤,所以,要想真的对同学们有些触动,这发言稿怎么写,还是有些费思量。
  开学典礼又是选在周六,阳光很灿烂,好在冯一平还是坐在第一排,梧桐树的影子刚好把前面的几排罩进去,至于后面的同学,呵呵,蒸桑拿吧!
  依然是一样的流程,在接过学习标兵的奖状后,校长留住冯一平,台下一年级的新生们,眼神热切而又有些羡慕,二年级的同学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三年级的同学有一些很期待,另一些则神色难明。
  面对着这些兄弟姐妹,冯一平脱稿开始了他在梁家河中学最后一次的发言。
  “我看了老舍先生的《茶馆》,其中有一些设置我印象很深刻。比如,茶馆老板的儿子,后来也是茶馆老板,警察的儿子,也当了警察,流氓的儿子,后来也当了流氓。”
  当然,冯一平这也是瞎掰,《茶馆》这样让人憋屈的小说,他当然没看,不过电视剧是看过,但是,他这么一说,还真吸引了不少人。
  “当然,现在社会不一样,机会也多,并不是龙生龙,凤生凤,不是鲤鱼也会跃入龙门吗。不过,机会一向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我们不努力,那作为农民的后代,我们一般也就只能接过父辈的锄头把,成为农民,或者进城当农民工。目前来看,读书是我们唯一能摆脱这种宿命的途径,所以,如果不想再做农民,不想当农民工,不想自己的后代也是农民,那从现在开始,好好读书吧!”
  “我今天听到有个同学在唱一首歌,歌里说,‘多么痛的领悟,你曾是我的全部’,当然是歌唱爱情的。”
  说到这里,台下的张秋玲红着脸对他扬了扬拳头,“不过这歌词也适用于我们,我们现在的全部就是读书,我不想大家十几二十年后,在为生活奔波的路上,看着那些功成名就的同龄人,那时才想到,现在没有好好读书,才是‘多么痛的领悟’!谢谢大家!”
  简短的发言完了,下面没什么动静,冯一平一点都不在意,如果这番话,哪怕能对几个人有所触动,他就很心满意足。
第一百四十一章
居然欺上门来
  和赵兴不同,这么多天,在黄静萍这儿,苏勇虽然一直没混到个好脸,但他却有股愈挫愈勇的劲,做出了一副打算在黄静萍这棵树上吊死的模样,每次课间休息,一准钉在这,不是主动求辅导功课,就是说各种见闻。
  就连去食堂打个饭,他也总是凑在黄静萍和王金菊旁边,好像有几次上厕所也跟着——当然,最后肯定是分开的。
  对他这个人,冯一平也是越来越没有好感。你说说你,长的比刘青云还黑,比苏永康还苦大仇深,却偏偏自以为魅力十足,生生把自己往痴情种子那角色上靠,其间的这种反差,直叫人吃不下饭。
  他估计是以为自己在社会上混过一段时间,对付这些连县城都没去过的小同学,问题不大。
  冯一平却觉得,他在外面的这几年也算是白混,连一点自知之明也没有。至少,先以玻璃为镜,以人为镜,自己照照自己吧!
  漂亮的女孩子,不是不会喜欢上长的比较有特色的男人,癞蛤蟆吃上天鹅肉的事后来也不少见。不过,那是因为那些癞蛤蟆很成功,或者是在某一方面很有特长,将会成功。
  你这样一个除了长的难看,成绩一般,家境也不特别出色的男同学,家境尚可,长得也出色的花季女生,双眼都一点五,怎么会看得上,怎么会动心?
  烦人的是,冯一平经常遭受池鱼之殃。
  苏勇一过来,黄静萍就拿笔戳他后背,肯定又找问题出来请教,而且,这只经常戳他后背的笔,还是他间接送给黄静萍的,他有时就有些自作孽不可活的感觉。
  如果他要是一下课就溜出去呢,黄静萍跟着也出来,那神情,好像还有些……哀怨?
  但是晚饭后到晚自习之前的这很长的一段时间,冯一平总不可能一直呆在外面,再说,他也没必要为了躲苏勇这个烦人精而连教室也不能呆了啊。
  所以,每天的这个时候,就是魔音入耳的时候,为了减少干扰,他干脆带上耳机看书,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即使是这样,后排的声音还是传进来。
  而且,他的耐性好像也越来越差,苏勇说到现在,他的一些见闻,该说的也说的差不多,欺负周围的同学反正都没出过远门,就开始即兴创作,冯一平好几次确实听不过耳,就忍不住出言讥刺了几回,包括张秋玲,有时也嫌烦,也说了几次,肖志杰估计早就想说,但又怕张秋玲有意见,就一直不好说。
  不过呢,在黄静萍面前,苏勇一向是好脾气,不管谁说,说什么,他都笑,然后接着纠缠,而且,脸长的黑原来也是有好处的,就是他等闲就不会脸红。
  现在听到苏勇居然扯自己去了香港几次,冯一平听着也是够了。不要说现在,放二十年后,如果不是跟团去旅游,以他的条件,申请通行证也不容易,就忍住不住回头问,“哦,现在去香港这么容易啊,你办了哪些证件,在哪办的,要花多长时间?我也准备去见见世面。”
  苏勇听了,有一丝慌乱,不过马上掩盖下来,“哦,都是公司帮我办的,我们公司和香港有很多往来,办这些事,简单。”
  在座的虽然没什么见识,不过眼力还是都有几分,看他这个样子,也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再也没人愿意听他的胡扯,不过打击总还算厚道,没人当面质问他。
  苏勇脸皮再厚再黑,这时也觉得很尴尬,说不得就不留痕迹的狠狠瞪了冯一平的后脑勺几眼,不过还是不走,这个时候走,不是主动承认自己在扯谎吗?
  总算是清净了些,不过没过一会,就有手在他肩上轻轻的拍了下,回头一看,黄静萍俯身过来,笑着问他,“听什么呢?给我也听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