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校对)第9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9/2763

  原本说好的,是从多伦多会过来一位高级执行副总裁,和冯一平一起出席签约仪式。
  这样的生意,对这样一家传承上百年,资产早就过千亿的银行来说,出动一个高级执行副总裁,已经是超规格的事,没想到帝国商业银行的总裁都会亲自到场。
  “康明斯,谢谢你卓有成效的工作。”
  可以想见,这一定是康明斯努力的结果。
  “谢谢,晚上我再给你讲解明天详细的流程。”
  “好的。”
  冯一平难免也有点高兴,这样的事,他虽然不强求,但怎么说,也是替自己长脸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
  康明斯、罗森博格,和卢克、维金斯站在一间小会议室的门外,围成一个小圈子,在激烈的讨论着,在他们周围,四散着两方四家公司的员工,大家都在紧密的关注着那扇关着的门。
  刚下飞机的约翰·亨金,和冯一平在里面已经谈了36分钟。
  门口终于有了动静,门还没开,笑声先传出来,满脸笑容的冯一平看着站在外面的这些人,回头问约翰·亨金,“我们没晚吧?”
  “不存在我们晚,只是有可能出现记者先到的问题。”约翰·亨金也笑着说。
  不过,这话说得老霸气的。
  约翰·亨金,算是冯一平见过的这么多北美高管中,最正常的一个,一丝不苟的头发,笔挺的蓝西装,熨得呈90度角的裤子,一尘不染的皮鞋……非常专业,非常成熟。
  冯一平和他在会议室的这四十分钟,只是开头提了提这次受让股份和融资的事,中间的大多数时间,都在探讨明年的经济大势。
  当然,中间的这个过程,自然是他们互相评估的过程,约翰亨金想知道,这个声名在外的中国年轻人,是不是跟大家所说的一样那么专业,而且眼光独到。
  而冯一平,也想看看,加拿大银行的顶级职业精英们的水平。
  结果双方都挺满意。
  随后自然而然的,就聊起了两国人文风情之类的话题。
  “两位,这边请。”卢克在前面带路。
  ……
  这次的签约仪式,搞得很盛大,帝国商业银行,安排在蒙特利尔最古老繁华的商业街,圣雅克商业区的明珠,可以和巴黎的丽兹酒店相媲美的圣詹姆斯酒店举行,并包下了它的6351平方英尺的大厅。
  冯一平和约翰亨金抵达的时候,记者们果然是早就到了,他们一现身,相机的快门马上按了下来,闪光灯此起彼伏,大多数记者都把手中的照相机对准了冯一平。
  这并不是他太帅——虽然事实好像也是如此,主要是约翰亨金这样的大佬,他们见得多,冯一平这样匆匆来去,但每来一次都留下一个大新闻的家伙,才更有挖掘的潜力。
  同样也在台上的康明斯,却在闪光灯的间隙里,去辨别那些媒体单位,他看到了国家邮报、环球邮报、多伦多星报、金融邮报,还有麦克琳杂志……这银行出手,果然比自己更爽利,加拿大有影响力的报纸和杂志,几乎是一个不漏。
  冯一平也在台下看到了一些熟人,那是他上次接受过采访的星岛日报和明报,这两家华文媒体。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美国媒体界的老朋友,虽然叫不出名字,但是冯一平觉得他们很眼熟。
  原来,我的一举一动,现在这么受关注?
  作为东道主的约翰亨金的发言,已经接近尾声,“……我们非常期待和冯先生这样杰出的青年领袖。”他伸手指向冯一平,冯一平站起来,微微弯腰,向台下致意。
  “以及NEXTDOOR这样优秀而富有开创性的公司,建立更多的联系,达成更多的合作。”
  “谢谢亨金先生,”冯一平走上演讲台,“我们非常荣幸,能和帝国商业银行这样在民众心中最有公信力的银行合作,NEXTDOOR自创立之日起……”
  ……
  “干杯”,在布坎南代表NEXTDOOR,分别跟卢克和维金斯交换了两份协议之后,冯一平和约翰亨金,举起手中的香槟酒,“叮”的一碰,为这场仪式,添加了一个美妙动听的音符。
  但是,台下的记者们,可没有他们这么淡定高兴。
  这个签约仪式里,包含的信息量还真不少。
  “冯先生,你这是要收购奈飞吗?”
  “亨金先生,商业银行要协助NEXTDOOR收购奈飞吗?”
  不过,这些事,自有康明斯他们去应付。
  “从明天开始,你在加拿大,也低调不起来咯。”约翰亨金笑着说。
  “那肯定是因为你这样的大人物的缘故。”冯一平说。
  ……
  有了约翰亨金这样人的背书和衬托,不出意料,在第二天冯一平回硅谷的路上时,从西海岸繁华的城市,到频临北极冷清的小镇,加拿大人一早开门,看到的就是冯一平的这条新闻,而加拿大雅虎,则在昨晚就报道了相关的消息。
  “东方古国年轻的商业领袖,在美国成功创办了多家公司,并引起了极大轰动的冯一平,这一次,在我国也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这位在纳斯达克已经有了三家上市公司的年轻人,他的下一个收购对象,将是奈飞。”
  华文媒体则更加主观一些,“内地年轻的首富,快速获得了加拿大老牌银行的青睐。”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好多加拿大人,终于把冯一平这个名字,跟他本人对应了起来。
  但与此相对的是,冯一平以后想再在咖啡馆里不受人打扰的喝杯咖啡,变成了不可能的事。
  自然,他的蓝海战略,他的NEXTDOOR,他提出并广受重视的“云计算”……也因为这些报道,迅速被人熟知。
  这一桩桩一件件,让不少没有抱着望子成龙的加拿大家长,看了眼自己的熊孩子,然后摇了摇头,别人的孩子,唉!
第三百一十章
白衣骑士
  冯一平这一路,也是纷扰颇多,不断有人打进来电话,“伙计,你这是又要有什么新动作?”
  对此,冯一平大多并没有作明确答复,“收购?我们还没有注册名叫蓝海2的新公司啊?”
  虽然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但是,在最后一刻到来之前,他还是希望以一种平和的方式,是协议收购,也就是善意收购奈飞,而不是选择要约收购,也就是恶意收购的方式来收购奈飞。
  如果不得不用恶意收购的方式来进行,那至少说明一个问题,被收购公司的董事会,对你的收购是排斥的,是不赞成的。
  美国这个并购高发的国度,有着世界上最全的反收购策略,如果哈斯廷斯带领公司董事会强烈反制冯一平的要约收购,也就是恶意收购,其过程一定会非常精彩。
  以这样的方式收购,即使成功,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不成功的,对被收购公司的整合,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整合,将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采取这样的方式收购的公司,他觉得,还是适用于前文提到过,为广大投资者和衡平法院不喜的“掠夺者”。
  而他收购奈飞,为的当然不是掠夺的意图。
  所以他才对伦道夫寄予厚望,如果多数董事被伦道夫说服,奈飞公司董事会能够接受协议收购,那将是最理想的结局。
  ……
  奈飞公司此时的情况有些奇怪。
  在NEXTDOOR直接从场外,得到了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奈飞7.23%的股权,并风闻奈飞就是硬币之星之后,它的下一个收购目标时,员工们的反应,有些两极分化。
  一部分人是下意识的反对,他们不赞同公司将由不熟悉的外人来接管,从而影响到自己现在的地位和收入。
  另一部分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则是有些轻松了下来。
  公司今年的发展状况,大家有目共睹,而前些日子,两位联合创始人之间无情激烈的争斗,哈斯廷斯先生后来一反常态,少有来办公区“串岗”等,也加深了大家对公司现状和前景的忧虑。
  现在有公司愿意收购,那好像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在网上谷歌了冯一平和他的NEXTDOOR之后,他们的这个想法愈发坚定,有硬币之星的例子在,他们不由得也非常期待,这位冯一平,究竟给自己的公司,定下来了哪些计划。
  ……
  秘书在门上敲了两下,有些担忧的推开哈斯廷斯办公室的门,“哈斯廷斯先生,离你预定的会议时间,还有10分钟。”
  “哦好的。”哈斯廷斯此时神情憔悴,眼眶深陷,头发凌乱,连一直以来都精心修理的山羊胡,也乱糟糟的一团,就像是此时草原上的那些枯草一样……总之,真可谓是风度全无。
  从蒙特利尔回来之后,他这连着好几天,干脆是住在办公室,所以办公室里现在也乱七八糟的,以往整整齐齐的码在书柜里的一些书籍和资料,随意乱堆乱放,好好的一间办公室,现在看起来,竟有些好日子到头了的模样。
  他这几天没会客,当然,这里确实也不适合会客。
  面目憔悴,但神情亢奋的哈斯廷斯,紧张的朝电脑里输入着,打完最后几个字,重重的一按回车键,“完了!”他疲惫的靠在椅背上,看了看办公室,吩咐秘书,“收拾一下。”
  “好的。”
  哈斯廷斯用了几分钟的时间,来洁面、换衬衫,在最后一秒,赶到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这时自然没有冯一平的官方代表。
  虽然他们目前持有的奈飞股票,已经超过了总股本的10%,但是,再对相关法律不了解,对相关的风险也不了解的公司股东,至少都会在公司章程里对董事人员的任免,特别是任命,做非常苛刻的限制。
  比如简单点的,它会规定改选的时间和每次的人数,改选?可以,等到这一届任满再说,然后每次只能新改选1位股东代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9/2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