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我来自军情9处(校对)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203

  这天下没有人不爱听人拍马屁,只看拍的功力如何,秦之炎不消说,自是个中能手,只看秦王闻言眉开眼笑的样子就可见一斑。
  二皇子秦之义低沉一笑,说道:“父皇的确是儿子们学习的典范,如今四国并立,我大秦雄踞北方,兵强马壮,正是争逐天下的大好时机,儿子们还等着在父皇的带领下,逐鹿中原,扫荡六和,恢复我大秦的鼎盛呢。所以父皇千万要保重龙体,以完成这千古春秋之伟业!”
  这三百年来,历代大秦国君无不以恢复祖制,统一天下为己任,听到秦之义的话,秦王笑纹更深。
  七皇子秦之呈接口说道:“二哥说的极是,我大秦立国以来,争逐天下,所向无敌,如今平息天下纷争,止息干戈,纳四海入版图的伟业必定由父皇的手中开创。”
  九皇子秦之珉衣衫飘飘,和秦之义对视一眼,站起身来,朗声说道:“那是自然,如今四国之中,以我大秦为首,东齐国小人少,版图还没有我们的北疆大,兵马不盛,不足为惧。西川刚刚经历动乱没两年,国家疲弱,西川大皇更将国事全都委以燕回那个四体不勤、头脑简单、行事放荡的人处置,更是难登大雅之堂。至于南楚,南疆战火还没平息,如今又临大旱,赤地千里,国内朝政不稳,楚离一个刚刚登位的黄口小儿能有怎样的能耐,我大秦铁骑若是精锐而出,必定摧枯拉朽,一举击溃!”
  秦王身侧太子秦之显闻言笑道:“南楚无人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楚离当初被派去东齐为质,多年猪狗不如的苟延残喘,一朝登上高位,便如同一个暴发户般张扬跋扈,竟然还想与我大秦妄动刀柄,简直是疯了。父皇雄才大略,怎可将这样的人视为敌手,平白污了父皇的威名。”
  秦之义说道:“听说楚离这个皇位是用陪女人睡觉得来的,东齐的萧太后、南疆的圣女乌丝媚尔、黎院南府的逐兰夫人都是他的榻上之宾,更娶了岭南朱氏的女儿。依靠女人的裙褂堆砌的江山,能有什么能耐,还不是像秋波水纹镜花水月般,一触即碎。”
  眼见秦王开心,众人更是七嘴八舌,直将其他三国之人贬低的无可再贬,好像秦王只要挥挥手说统一,其他三国马上就会羞愧的自杀献国一般,只听排位靠后的一名皇子突然开口说道:“我听说现在南楚朝堂之上,还是岭南朱氏的女儿在垂帘听政,楚离不过是一名傀儡。他成亲也多年,却一无所出,说起来应该是当年给东齐大皇做男宠的时候伤了身体,南楚楚氏,怕是就此就要绝后了。”
  话音刚落,只听嘭的一声脆响突然响起,众人齐齐抬头望去,只见黑袍雪肤的女子面容阴沉,眼神冷冽,一只白玉酒盅碎裂在她的两指之间,鲜红的血潺潺而出,落在白玉长几上,越发显得触目惊心。
  死一样的沉寂充斥在大殿之内,所有人的目光全都凝聚在她的身上,只见面容清丽的女子一身黑色描金锦袍,荷叶开肩,锁骨凸显,雪肤明眸,安坐在长几之后,脸孔阴沉有若暴雨初临,眼波无痕,好似静湖封冻,看不出半点波澜。
  二皇子秦之义淡笑一声,朗声说道:“我倒是忘了,庄姑娘来自南楚,父亲曾是南楚太傅,更是东齐大儒,两朝朝臣,惊才艳绝冠天下。虎父无犬女,姑娘来自书香世家,更在东齐、南楚后宫居住,又曾于西川从军,对天下大事必定有所了解,不妨为我等解说一二。”
  太子猛地一拍额头说道:“我倒是忘了,还是二弟睿智,姑娘女呈父志,必定胸中锦绣,口里乾坤。”
  秦王似乎是这时才注意到秦之炎身旁的青夏一般,眼睛微微一眯,沉声说道:“这就是庄典儒的女儿吗?”
  秦之炎面不改色,沉声说道:“回禀父皇,她……”
  “民女正是庄青夏。”突然打断秦之炎的声音,青夏缓缓站起,缓步走到大殿之上,对着秦王跪下叩头道:“民女庄青夏,有幸得陛下垂问,在此叩谢天恩,祝陛下千秋万岁,吉祥安康。”
  秦王淡淡一笑,说道:“起来吧,常听闻庄氏典儒学通古今,智冠中西,是当世第一大儒,今日见到他的女儿,果然不同凡响。”
  青夏衣着华贵,明眸皓齿,缓缓站起身来,对着秦王笑道:“家父在世时常说,大秦是当世第一大国,秦王武技谋略,堪称当世翘楚,二十年前西北雁门关以少胜多,直捣黄龙,一举击溃匈奴八万联军,就此稳定大秦北疆防线。十七年前于孟良海湾,七十二路水军迎战东齐海师大获全胜,开启北秦强国之路。十五年前攻下北疆大片领土,西域诸夷尽皆臣服,开辟国土二百多万里,堪称千秋鼎盛的伟业功绩,实在是千古第一大帝!”
  秦王闻言心花怒放,朗声大笑,声音也洪亮了许多,这些事情本就是他一生中最为骄傲的几件事,又是被当初曾放言东齐无前途而叛逃的眼光高绝的庄典儒夸赞,哪里能不高兴,笑着说道:“庄先生过誉了,说是千古第一帝,朕愧不敢当。”
  “曾几何时,民女也深深认同家父的言论,只是今日,来到这大秦太和大殿,见到陛下和诸多皇子的真颜之后,民女却有些不以为然了!”
  “大胆!”秦太子突然暴起,怒声喝道:“小小一个女子,也敢在太和大殿上胡言乱语,简直自寻死路!”
  嘭的一声,青夏一下跪在地上,昂首朗声说道:“民女性格如此,心中有言,不吐不快,所说一切无非是因为崇敬秦王陛下,若是陛下双耳只能听得进小人谗言美语,而无法接受逆耳忠言的话,就请将民女拉出去斩了吧!”
  大殿上死寂无声,所有人全都看着那名跪在太和大殿上黑袍雪肤的少女,心内跌宕翻涌,各种包含了各种眼光的眼神,全都射在女子的身上。
  秦王微微沉吟,终于面无表情的沉声说道:“如此,你就来说说你的逆耳忠言。”
  “谢陛下!”青夏缓缓起身,转过身去双眼冷然看着方才侃侃而谈的九皇子秦之珉,冷笑说道:“方才九殿下对四国形势略作分析,民女心中有一点浅见,如今鲁班门前耍大斧,还请殿下恕罪。”
  九皇子冷冷的看了她一眼,冷声说道:“庄姑娘有话请讲。”
  青夏心下冷笑一声,沉声说道:“殿下方才说东齐国小民弱,西川君庸臣昏,南楚内忧外患,都难挡我大秦铁骑,可对?”
  “没错,我大秦兵锋所指,四海臣服,那是自然。”
  青夏冷哼一声,毫不留情面的说道:“蝼蚁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秦之珉闻言大怒,厉声说道:“你说什么?”
  “我说你鼠目寸光,妄自尊大,自视甚高!若是大秦军民全都如你这般骄傲自大,那堂堂千古基业的大秦帝国,亡国之日不远已!”
  秦之珉勃然大怒,唰的一声拔出腰间佩剑,怒声喝道:“大胆!”
  话音刚落,只听唰的一声锐响,一明晃晃的物器激射而出,一下子打在秦之珉还没拔出的佩剑剑柄上,唰的一声逼得他还剑入鞘。只见秦之炎拿起一只新杯,看也不看他一眼,淡淡的说道:“父皇在上,九第还是自我警醒一些,动刀动枪,目无尊长,想造反吗?”
  秦之珉面皮通红,愣愣的说不出话来。
  青夏冷笑说道:“九殿下一双眼睛,只看的到别人的短处,却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不是鼠目寸光是什么?东齐地处东海,拥有四国中最长的海岸线,盐业发达,渔业鼎盛,商贸立国,国富民强,一旦两国开战,大秦三月后必定断盐,商贸不通,五月经济瘫痪,后备不足,如何开战?反之,东齐军民精通海战,穆殄关雄踞东方,进可攻退可守。我北疆骑兵一定进入江南沼泽之地,如何纵马驰骋,如何延续军需,如何接应粮草,如何适应繁复变化的海战?这些,殿下可有想过吗?”
  第203章
  黑袍女子嘴角讥诮,眼眸流转,衣衫华彩,朗然说道:“殿下说西川刚刚经历大乱,却不知道殿下的刚刚是何含义?十年光阴已过,西川早已物是人非,斗转星移。如今西川国内兵强马壮,畜牧业发达,西川战马甲天下,昼夜驰骋八百里不必休息,只要一昼夜的时间,他们的骑兵就可以越过西风城直接冲到咸阳盛都来,难道这样的军队,在殿下眼中,也是不堪一击的庸碌之徒吗?”
  她冷哼一声,突然抬起头来,冷冷的环视着二皇子,九皇子,太子,还有那些讥笑南楚的各位大秦天骄,冷笑道:“最为可笑的是,你们竟然坐井观天的嘲笑南楚大皇,以那些风流韵事来评品天下大事,简直愚蠢至极。楚皇身处东齐为质,十年隐忍,一朝而发,逃回故国,那是毅力。一朝回朝就登上高位,统领大权,那是本事。收拢各国掌权女子为之所用那是魅力,以雷霆之力消灭南疆叛逆那是魄力。这样一个有毅力有本事有魅力有魄力的人在你们眼里却是庸碌无能之人,是依靠裙带关系登位的废物,不知是不是仁者见仁,愚者见愚,自欺欺人的自大夜郎呢?”
  一言既出,四座皆惊!
  众人惊愕望去,只见女子一身黑色长袍无风自舞,雪白的脖颈挺立着,尖瘦的下巴微仰,显得孤高桀骜。飞天发髻和整个身体形成一个完美的直线,青夏眼眸寒气森森,精芒毕露,冷眼逼视着这群盲目自大出言不逊的大秦皇子们,眼眸里,是满满的不屑和蔑视。
  七皇子秦之呈显然是秦之义一党的人,眼眸精光四射,手握酒盅,语调阴沉的淡淡而道:“我倒是忘了,庄姑娘毕竟是南楚大皇的妃子,我等指着和尚骂贼秃,姑娘当然听不过耳了。”
  九皇子秦之珉冷然说道:“先是东齐叛逃离国的太子妃,后是南楚废弃昭告天下的荡妃,如今又在我大秦的太和殿上指手画脚,果然是不知天高地厚。”
  秦之义嘴角轻叹一声,眼梢微挑,貌似惋惜诚挚的说道:“当日白鹿原上,我三弟为了姑娘不惜忤逆父皇,至北疆百万百姓于不顾,甘冒天险冲冠一怒为红颜,和楚皇刀兵相见。今日在我大秦境内,又是在太和大殿上,姑娘当着我三弟的面说出这番话来,不怕寒了我三弟的心吗?”
  青夏冷笑一声,暗道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当下凌然不惧,蓦然转过身去,双目冷冷的看着这个秦庭中道貌岸然心思毒辣的秦二皇子,嘴角冷笑,寒声说道:“曾在两朝为妃又怎样?二皇子为人儒雅,自然会对大秦典史有所了解。癸巳二年,大秦历史上唯一的一名女帝秦点秋以寡居身份嫁进大秦皇室,胡亥二世不但不介意她的孀寡身份,更坦然接受了她所带的两个孩子。其后,女帝被匈奴于寒沙城劫走,长达两个月期间,被匈奴王收为禁脔,淫乱奸污,丢了腹中皇子不说,更无法再受孕。胡亥二世毅然立秦点秋的长子秦念之为帝,若不是如此,如今执掌天下的仍是赢姓子弟,何来今日的大秦皇室?诸位都是破旧立新,转嫁两夫的受益者,竟然这么快就忘了自己的祖宗,以为自己天生就是帝皇命格吗?”
  “大胆妖女!”秦之义勃然大怒,剑眉竖起,寒声说道:“我大秦正殿上,岂容你一个小小女子撒泼耍辣,胡言乱语,来人!给我拉下去!”
  “慢着!”秦之炎冷眼一望,门口的侍卫登时顿住了脚步,愣愣的不敢进来,只听秦之炎声音低沉的冷冷说道:“二哥以为这里是在你燕王府吗?父皇的太和大殿上,什么时候轮到你来发号施令?”
  “陛下!”青夏突然转身,对着王座上的秦王昂首跪拜,沉声说道:“民女自知身份低微,声名狼藉,无颜站在这金碧辉煌的大殿上对大秦朝政多加置喙。但是民女同宣王殿下两情相悦、心心相印,鼓了很大的勇气才敢来到陛下面前觍颜请求,请求陛下宽仁大量,原谅我这个随波逐浪,在尘世中屡次反复漂泊,受人摆布无法自控的可怜女子。我并非天生淫荡,也并非天生反复无常惯于背叛,人活一世,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更何况我一个被家族控制的弱女子,陛下心胸广阔犹如汪洋大海,胸中所装高山百岳、四方国土、天地乾坤,民女不求陛下完全赦免与我,只求留一个小小的出路给我,让我这个天地背弃,无路可走的人,有一条生路可走。”
  秦王微微沉吟,面容沉静,看不出半点情绪,过了好一阵,才缓缓开口道:“按你所说,我大秦江山岌岌可危,你留在大秦,又怎能算是一条生路?”
  青夏眼睛一亮,抬起头来,说道:“事有好坏两面,民女之前所说只是坏的一面,陛下若是还愿意听我这个无国无家、遭人唾弃的可怜女子的话,民女就斗胆再说出心中浅见,给陛下评判。”
  秦王面沉如水,淡淡说道:“你说吧。”
  青夏灿然一笑,跪直了身体,昂首说道:“相较于其他四国,我大秦有四个别人拍马也难及的优势,这四点就是我大秦取胜的强大助力,只要抓紧了这四点,别人就无可争锋。”
  四皇子秦之烨闻言微微扬眉,沉声说道:“哪四点?”
  见他搭腔,青夏转头对他灿然一笑,颔首谢道:“四皇子走南闯北多年,军功盛隆,见识广博,自然知道天下百姓自称为何?”
  四皇子微微一愣,说道:“自然是自称汉人?”
  “那就对了。”青夏嘴角轻笑,满眼的自信光辉,昂首说道:“当年二世兴科举、通漕运、建学堂、筑医馆、国家掌管交通驿站钱庄河运等诸多民生大业,使得在春秋战国中屡遭颠簸满目疮痍的天下在十年间一跃成为世上绝无仅有的大国,经济发达,人民富足,改华夏各族为汉,自称汉族,废除了各部族间的敌视和分裂。如今千年以过,我们方能见识到胡亥大帝的远见卓识,天下百姓一统,除了少数边疆蛮夷自称体系,再无原本的部族争斗。天下百姓以汉人自居,正是感念二世恩德,同时,潜意识里也是我大秦的子孙。我大秦若是要兴刀兵的话,名正言顺,出师有名,乃是收复先祖基业,三国再是国富民强,也是乱臣贼子,百姓们心念所归,自然事半功倍。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正因如此。此乃民女所说的四点之其一。”
  “说的好!好一个得民心者得天下!”下首的八皇子秦之翔顿时说道,声音低沉,在寂静的大殿上尤其显得响亮。
  青夏知道秦之翔是秦之炎的亲弟弟,同样是瑶妃的儿子,比之其他皇子,自然亲厚,颔首回礼道:“多谢八殿下夸奖。”
  秦之翔遥遥举杯,仰头而尽。青夏转过头来,对着秦王继续说道:“其二,我大秦虽然地处东北之地,气候苦寒,更有匈奴不断饶边,三百年来刀兵不断,战乱缤纷。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练就了我大秦的骁悍铁骑,北疆壮丁百姓几乎人人皆兵,我大秦战士们作战勇猛,誓死如归,刀锋所向,凶悍如匈奴人也要望风而逃,试问其他哪一国能正面抵挡我大秦的铁骑强兵,能以血肉之躯对抗虎狼之师?”
  秦王面色渐渐缓和,缓缓点头,轻声说道:“你继续说。”
  众人见秦王的表情,谁还敢出言打断,青夏心下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暗道若是此时还不知道为自己找便宜,那不是痴呆就是傻子,当下朗声说道:“其三,我大秦国家富庶,出产的粮食在四国之中,也是居首,北方虽然水稻产量不及南方两次三次播种,但是玉米、番薯产量极为可观。如今三殿下又打通了西川的畜牧关节,只要经营得当,民女敢保证,不出五年之内,我国的畜牧业定然也可以发展到西川的那种程度,到时候大军东进,驮马在后,民夫跟上,攻城略地,马上驰骋,后背充足,还有何人能抵挡我大秦刀锋?”
  秦王已经完全卸去了蔑视之色,微微皱眉沉思道:“两军对战,攻方消耗远大于守,你说驮马民夫跟在后面,真能供的上前方的战事吗?要知道,一百六十年前,我大秦铁骑王,三次东征都是惨淡收场,无非是因为粮草接应不上,军队内乱,军心不稳所致。”
  “苍天庇佑,大王恩威普照,当日的白鹿原一战,民女掉下山谷之后奇遇加身,在蓬莱谷中呆的数日,习得谷中几样精锐高深的器物机括之术,只要给我五年的时间,我定可造出可翻山越岭,不需食料,不需休息,不需人力的机括木马,以作我大秦代步之利器。”
  第204章
  “天下竟有这样的神物?”秦王大喜,连忙问道,就连周围众皇子们也是双目精芒大现。当日蓬莱谷一战,炎字营和东齐南楚都有大批士兵进入,就连西川也有探子进去,虽然事后在各方的钳制下,都已离开,蓬莱又关闭了通道,无人可下。但是里面的种种神奇之处,众人自然也有所耳闻,听到青夏如此说,才想起当日早先下去的几人中就有这女子,而且她还被蓬莱冒认为主,想到此处,看她的眼神登时不再单纯。
  “民女绝不敢诓骗大王,只是所需实在庞杂,没有五年之功,实难成功,因此才请陛下宽限时日,若是五年之后不能为陛下东征立功,陛下当可斩我之头。”
  秦王大喜,笑呵呵的说道:“你起来吧,接着说第四点。”
  青夏站起身来,笑颜如花,眉目潇洒,昂首朗声说道:“这第四点嘛,天下人人皆知,那就是大王英明神武,文治武功都是天下翘楚,爱民如子,胸怀宽广,宽素仁德,王者风范冠绝天下,恩威传遍四海,北方白夷竞相朝拜,隐隐已有天下之主之势。我大秦皇室香火鼎盛,父慈子孝,各位殿下年轻有为,英武神勇。天下以有德者居之,以有能者胜之,以有为者主之,陛下这般有德有能有为的世间圣主,难道还不能统领天下,收复四海,登上万盛之君的宝座吗?”
  “哈哈!”秦王老怀大慰,朗声笑道:“不愧是庄典儒的女儿,见识广博,博闻强记,难怪西川大皇会亲封你为西川女将、享公主俸禄,而齐太子和楚皇又为你抢破头脑,屡次争斗,险些兴起刀兵之祸了。之炎带回了一个好姑娘,哈哈!”
  “多谢陛下抬爱,”青夏再次跪在地上,大声说道:“忠臣事明主,仙鹤载神仙,小女子只是一个普通百姓,一生坎坷,几次沉浮。也只有像陛下这样的千古明君才能让我这样一个人在大殿上畅所欲言,说出心中浅薄见解。也只有陛下这样爱民如子的圣君才能原谅我过去所犯的过错,不把我当成祸水妖孽绑上火架煅烧。千里马愿为伯乐驰骋千里万里,民女虽然算不上千里马,只是一介庸碌普通的平民百姓,但是也愿意倾尽一生所学,为我大秦中兴抛头颅洒热血披肝沥胆以报效陛下的知遇之恩。”
  秦王心花怒放,仰头饮了一杯水酒,然后将手中酒杯递给一旁的内侍,笑着说道:“小丫头说话很中听,朕很高兴,就赐你朕的御杯,以后皇室家宴议政,你都可上殿。”
  青夏闻言璀璨一笑,磕头道:“陛下仁德堪比如月,能经常聆听陛下高论,是民女三生修来的福气。”
  眼见秦王举杯,其余众人连忙举杯庆贺,秦之义谈笑自若,丝毫没有落了下风的难看。反而七皇子、九皇子却愁眉苦脸,脸色要多么难看就有多么难看,青夏笑着接过内侍送来的酒杯,站起身来就退回到秦之炎一席。坐下的时候看了秦之炎一眼,灿然一笑,笑颜如花朵般绚丽夺目,伸手在下面拉住秦之炎的手,却发现他的掌心处全是细密的汗水,不由得心下一暖,狠狠的握住。
  秦之炎转过头来,双眼闪过璀璨华彩,映衬着四下的灯火,好似华贵的深海明珠。两人相似而笑,千言万语尽在四目相对之中,不需半点言语。
  “父王,有庄姑娘相助,我大秦他日领军沙场,征讨四夷之期不远已。”六王秦之赢笑着说道,七王九王闻言眉梢一挑,面色难看。
  秦王心情很好,笑着说道:“既然庄姑娘深谙机括之学,今后就去京畿营造司任职,之炎,稍后你去安排一下。”
  秦之炎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是,父皇。”
  之前缠着青夏大叫美丽小姐的十三王秦之昱闻声连忙站起身来,大叫道:“父皇,诸位兄长们都能给父皇分忧,唯有我终日赋闲在家,四处游荡,以前屡次忤逆父皇旨意,今日听闻庄姑娘所言,振聋发聩,直如醍醐灌顶,使得儿子我幡然醒悟,父皇,不如你也给我派个差事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2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