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1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865

  “张陵托梦?”
  天师张陵已经飞升天界,托梦必然是大事,顾承凝声道:“你慢慢讲来!”
  “西方佛教又有异动!”
  史子眇生怕太子不解,解释道:“佛道相争,自古有之!佛教一直想入我中土神州传教,多次为太上所阻,远有老子化胡,重创佛教气运,近有五十年前,六大鬼王入侵人世!”
  顾承奇道:“鬼界怎么还有佛教的事?”
  史子眇道:“六大鬼王冲出酆都,与地藏王菩萨脱不开干系,那时佛教弟子入中土传道,解除疫病,普渡众生,收买人心,被师父携两位师兄斩杀!”
  顾承露出冰冷彻骨的笑意:“好个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好个普渡众生,慈悲为怀!”
  “原来殿下对佛教有所了解!”
  史子眇先是诧异,旋即语气严酷:“唯有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佛教才能动摇道家信仰,加以传播,如果百姓安康,生活富足,又何须信仰胡佛?殿下,不得不防啊!”
  桥玄希望扫荡群仙,未提及佛教,是因为事不关己;
  史子眇希望万仙来朝,却对佛教恨之入骨,是有新仇旧恨……
  而对大汉,对顾承,皆是死敌!
  仙道想要收割人道龙气,佛教想要入中土传播信仰,都盯上了他的国土,大汉的疆域!
  这一刻,顾承缓缓站起:“原陵有变,背后必有西方佛教,触我逆鳞,取死之道!”
  随着顾承起身,史子眇只觉得一股令人窒息的恐怖压力凌空而至。
  洛阳城上,陡然电闪雷鸣,数万万人跪下,瑟瑟发抖。
  天子一怒,伏尸百里!
  “招群臣入殿,准备亲征!”
  顾承通过“火”与“德”的气息指引,已然确定了,那传入原陵的所在,距离洛阳足有千里之遥。
  即是说,他想要彻底解决此次危机,必须出洛阳城。
  “佛教敢如此为之,就是知晓炎龙之威不出洛阳,而我若坐视原陵被外人侵入,大汉国运终衰,若离洛阳,又有被刺凶险!”
  “好一场大局!但这次我就让你们知道,什么叫——”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在群臣齐聚的过程中,顾承首先来到西宫灵帝所在,做好布置,再步入中德殿,坐于人皇椅上,天子帝剑出鞘,徐徐一指。
  炎龙长吟,造化龙鼎喷吐出元气洪流,虚空再开通道。
  相比起被张角元神化身所擒时的皇子,此时的顾承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淡然地看着通道扩展,无尽星空。
  尽头之处,是第二个小世界!
  同时也是“复”的所在!
  未知的挑战,全新的征途……
  我来了!
第三卷
日月朝朝仰帝颜
第一章
灭陈一统
  “殿下!殿下!”
  “晋王殿下!”
  顾承睁开眼睛,双手微握,翻身而起。
  他环视四周,发现自己处于一顶军帐中,身上风尘仆仆,似乎是急行军所致,面前正立着数位亲卫。
  “我无事,退下吧!”
  顾承摆了摆手,亲卫一怔,略显迟疑地退了出去。
  待得帐中无人,顾承看向左右掌心的龙纹和帝玺:“‘火’、‘德’,你们怎么样了?我进入了这个世界多久?”
  片刻后,“火”极度虚弱的声音响起:“殿下,这次没有胎中之谜,但我和‘德’力量耗损太严重了,恐将陷入沉睡。”
  顾承识海内法力神龙一动,催动山河社稷印和日精轮的力量,发现这两件玄器萎缩在体内,几乎感应不到。
  显然,此次为护顾承周全,两大玄器耗损极重,已经无法提供任何力量。
  这倒也在预计之内,他本就不指望在小世界内还借助玄器之力。
  唰!
  顾承感应片刻,五指一张,一条赤色小龙现于掌心,蜿蜒转动,上下翻腾。
  赤帝龙书!
  “华而不实,对敌不行,不过或有他效,比如这炎力入体……”
  思索片刻,顾承挥手散去赤龙。
  如果说主世界的天地元气是汪洋大海,滔滔不绝,那么金系世界的天地元气,就是一潭死水,几乎无法运用,而这个世界的天地元气,则成了涓涓细流,虽然能够勉强运用,但依旧少得可怜。
  所以说在这里,如五帝真龙书这样的绝学,威力反倒大降,恐怕还不如八部龙典实用。
  “八部龙典大成,九阴九阳在身,我长服七窍玲珑丹,体内元气积累到达极限,功力相当于低武数百年积累,不知道在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可以与我一战?”
  在登上皇位,大权在握之前,个人的勇武是重要的,顾承确定了自己可发挥的战力,做到心中有数后,将六识探出军帐,向外辐射。
  瞬间,他感应到一股沉凝浩大的军气,杀气腾腾,懔然神威。
  这是百战之军!
  破城灭国之军!
  “得此军,何愁天下不平?”
  身为率领宋军,灭金克蒙的无敌统帅,顾承微微颔首,予以肯定,然后再看军帐内的布置,尤其是桌上的虎符,扬了扬眉头:“虽是统帅,并无实权么?”
  刚刚那些亲卫称之为晋王,著名又符合年纪的,也就是隋朝的杨广、唐朝的李治和宋朝的赵光义,顾承念头一转,猜测自己这个身份可能是杨广。
  当然,也不排除穿越到小众的世界,自己根本不认识。
  所以顾承整理了衣冠,举步迈出,向着中军大帐走去。
  “二哥!”
  来到帐前,一个眉清目秀的青年正走出来,眉头微皱,见了顾承眼睛一亮,赶忙道:“二哥救我,父皇命我为山阳道行军元帅,督管三十总管,那是水陆军十几万人马啊,我何德何能,能统帅这么多兵马?”
  顾承视线在他手腕上的佛珠上落了落,微笑道:“为何不能?”
  青年满脸苦色,低念佛号:“二哥何必笑我?我从小信佛,若非父皇不允,早就出家,又岂忍心战争一启,生灵涂炭?”
  顾承看着这位便宜弟弟,已经肯定了自己的身份。
  杨广无疑。
  而此人正是杨广的弟弟,被封为秦王的杨俊,按照他所言,这应该是隋朝一统前的灭陈一战了。
  这一战里有件趣事,杨俊为长江上游的主帅,率领十几万兵马,对面是陈朝可怜的五万兵马,麾下将领几次请求进攻,杨俊居然担心大战一起会出现伤亡,没有同意。
  对面的陈朝军队每天战战兢兢,就等着隋军发动进攻,谁知道会碰上一个佛系元帅?
  心惊胆战过了数月,陈朝其他各军连连战败,就他们这边还没打起来,将领们一合计,既然大势已去,也别煎熬了,干脆降了吧,于是就投降了……
  杨俊兵不血刃,平白立了一大功,还十分惶恐,觉得惭愧。
  当然,现在的杨俊不可能知道自己运气会这么好,拉着顾承的手就不松开了。
  顾承微笑道:“三弟若不想伤及性命,也不难办,只待三月,陈军不战自降!”
  杨俊满脸讶异:“二哥莫要骗我!”
  这也是他性格温和软弱,换成别人,还不以为这位亲哥哥坑他。
  顾承道:“南陈后主庸碌,凭长江之地险,以为天限南北,人莫能窥,上行下效,陈军战意低迷,欺之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胜之以兵贵神速,擒贼擒王,三月之内,大势可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