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865


第六章
传统之始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顾承和安隆并没有由扬州城渡江,而是选择骑快马一路南下,寻处渡口。
  南陈大军防的五十万隋军,只要避开广陵、江夏、江陵等几个主要战场,以顾承安隆的实力,过江当然不难,碰上小股陈军也怡然不惧。
  “公子,前方有巨鲸帮的印记,巨鲸帮和大江会关系一向不错,我持有大江会令牌,明日清晨应该就能到南陈境内了。”
  安隆一路上鞍前马后,服侍得颇为妥帖。
  魔门弟子都是穷苦人家出生的孩子,按照阶层划分,其实都是寒门子弟,有知识,得传承,却难以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
  而顾承微微颔首,脑海中却在思索对策。
  “收不回大汉龙灵,平了异族也取不走龙气,必须拿下战神殿!”
  “那么,如何令其现世呢?”
  “天意既然化身为战神殿,战神图录就是此世的天授神功,通过这个切入点,四大奇书……”
  “来了!”
  正在这时,安隆的声音打断了思索,江面上缓缓出现一个庞大的影子。
  那是巨鲸帮的大船,能够出现在这里,显然有南陈的官方背景。
  坐着它,可以顺利渡江,去往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地。
  “咦?!”
  安隆已经露出喜色,不料顾承眉头一动,突然一掌向他拍来。
  安隆浑身汗毛倒数,下意识就要躲闪,但最终直挺挺立于原地,任由顾承一按。
  他只觉得一股难以形容的力量没入体内,竟将天莲真气包裹住,脚步顿时变得虚浮,就像一个不通武功的寻常商贾。
  “殿下如此做,是船上有什么高手,怕我的身份被识破?”
  安隆反应极快,心中猜测,更加低眉顺眼。
  大船缓缓靠了过来,不时一艘小艇划来,上面跳下来数个精明强干的汉子,在验过安隆的大江会令牌和身份后,抱拳道:“两位贵客,请!”
  一行人通过小艇上了大船,巨鲸帮众垂着头,就要将两人往船舱引,顾承却迈步向前。
  安隆止不住好奇心,跟在顾承身后一看,就见一位作文士打扮的俏丽佳人,立于船头,似在眺望南朝都城建康。
  此时明月高挂,皎洁的光芒洒下,给万物披上一层银辉。
  但这天地赐予的星月之光,似乎都不及女子本身的辉光,那无可挑剔的容貌还在其次,关键是无与伦比的气质,集中世间一切美好。
  “这种域的运用……有意思!”
  顾承眼中露出精芒,就像是看着件精美的艺术品,仔细欣赏。
  感到这种凝如实质的目光,女子缓缓转过身来,一对灿若晨星的眸子迎上顾承的注视,颔首致意,檀口轻启:“这位公子,我们认识吗?”
  “不认识!”
  顾承笑笑:“不过我想认识一下。”
  这话说得天经地义,女子不禁微微一怔,那巨鲸帮众却是狂生怒火,大声呵斥道:“哪里来的狂徒,这里不欢迎你们,速速下船!”
  心中的仙子被亵渎了,就是这种反应,顾承不加理会,看着女子,两人目光再度相触。
  这一刻,他的身上也浮现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女子心中一动,唇角逸出轻柔的笑意:“梵清惠,见过公子!”
  “梵乃佛姓,姑娘绝代风华,必然是出自佛门圣地,慈航静斋了!”
  顾承嘴角一扬,意味深长地道:“梵姑娘刚刚远眺建康,似有感叹之意,可是怕兵戈一起,生灵涂炭?”
  梵清惠轻轻摇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陛下以隋代周,乃是顺应天命,登基后推动汉化,将百官胡姓改为汉姓,民族融合,文武皆盛,本次休养生息,再大军南下,而陈后主昏庸,臣子尽皆庸碌,已无幸免,此战必大胜!”
  既然大胜,就无生灵涂炭的危险,自古战势胶着,才是对百姓的最大伤害。
  顾承道:“那梵姑娘担心什么?”
  梵清惠轻叹:“南陈世族多高傲自矜之辈,犹自沉浸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荣耀中,必然不服新皇,若陛下稍有疏忽,士族便可利用民间对移民关中的流言惊恐,煽动叛乱,起兵谋反,此大患矣!”
  顾承目露欣赏。
  这次的原因不同了,因为梵清惠真的有预见性,判断得半点没错。
  这个年代南北差异是极大的,江南自东晋以来,世家士族一直欺压寒门庶族,瞧不起北方胡人,现在由北向南,天下一统,自然不满。
  历史上,灭陈不过数月,平世家反叛却是用了一年多,持续影响更是近十年。
  顾承颔首:“梵姑娘慧眼如炬,当今圣上勤劳思政,每旦听朝,日夜忘倦,人间痛苦,无不亲自临问,你若呈奏,细数南方世家不轨,防范于未然,或能令天下更早承平!”
  梵清惠露出一个清丽无匹的微笑:“清惠正有此意!”
  “是啊!原本的你,还成功地开启一个千年传统呢!”
  慈航静斋自东汉地尼创立起,迅速成为白道之首,既出世又入世。
  出世处是罕有传人踏足江湖,入世则是在天下大乱之际,择天下明君,助之拨乱反正。
  这是顾承原本知道的设定,但仔细分析一下,三国后司马篡魏,五胡乱华,一直就是乱世,持续了几百年,直到杨坚统一天下。
  所以别看师妃暄出山时,大家说得好像跟几百年的传统似的,实际上所谓的辅佐明君,天下太平,就是从梵清惠辅佐杨坚才成功的,前后也就三十年。
  正因为梵清惠的功绩,杨坚大力提倡佛教,广建佛寺,抄写佛经,宣扬佛学。
  当然,这也与杨坚本身就信佛有关,不过如此一作秀,就好像真是慈航静斋辅助真龙天子,得了天下一样。
  尝到了甜头,此后慈航静斋又有师妃暄相中李世民,言静庵支持朱元璋,秦梦瑶支持朱棣,代代相传。
  平心而论,如果没有利益相关,顾承还是蛮佩服这种思路的,突破了武林势力的局限性。
  现在嘛……
  他对着安隆招了招手:“慈航静斋的仙子在此,还不过来?”
  安隆一怔,哭丧着脸,扑了过来,嚎叫道:“仙子救救我!魔门的魔头,要害我商会上下性命啊!”
第七章
佛魔死斗
  一路无阻。
  第二日清晨,大船到了南岸,顾承三人下船,巨鲸帮连马匹都备好了。
  他们翻身上马,在帮众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向东而去。
  当然,那些人看的是梵清惠。
  顾承的心中,就有些怜悯。
  巨鲸帮到底知不知道,梵清惠此次南下,是为了搜集各大世家,帮派豪族,第一手资料,他日献给杨坚?
  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向皇权出卖武林势力,换取巨大的利益,这些帮派还乐呵呵地跪舔,不得不说慈航静斋手腕高明。
  将天下太平,天命所归,时时刻刻挂在嘴边,再加上绝世容颜,武林中人敬之慕之,哪会将她们往坏处想?
  至于巨鲸帮嘛,隋末唐初的八帮十会,是没有这一帮的,倒是有云玉真的巨鲲帮,不知道是不是被吞并了。
  快马加鞭,一天不到,三人就到了姑苏。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鱼米之乡就比人现在的扬州城要繁华不少。
  而梵清惠身为慈航静斋传人,自然入住属于净念禅宗下寺的寒山寺中。
  按照历史,这个时候寺院有了,名字还不叫寒山寺,毕竟是由唐朝名僧寒山子改来的,但此处的主持亲自接待,竟是自号寒山子,顾承也唯有一笑,在寺院内游览起来。
  看着没有镀金的佛像前,上山拜佛的信徒,聆听他们的祈祷,顾承若有所思。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不同于三国时期佛教的默默无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因为天下大乱,外族横行,佛教成为了老百姓最后的心灵寄托信仰。
  毕竟佛教讲究来生,即便今生痛苦,只要做善事行善果,来世就能享福,对于贫苦百姓来说,自然乐意接受。
  不过众所周知,历史上有三武一宗灭佛行动,其中第二次周武帝灭佛,就在十一年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