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865

  “若于一劫中,常怀不善心,作色而骂佛,获无量重罪!”
  好比此时,四将心中刚刚生出鄙夷,就遭到了无量重罪,心中仿佛负了万钧之重,非得度化入佛,逼得把屠刀放下,才能获得解脱。
  “若无殿下之谋,我等恐已遭不测!”
  再无神通变化,信手拈来,赵云、黄忠、许褚三将只觉得一身本领发挥不出一半,纷纷露出心有余悸之色。
  顾承命他们相让吕布时,三将心中其实是很不服气的。
  他们都是当世绝顶,赵云奔袭,黄忠神箭,许褚搏杀,三者联手,世尊也可败之,为何相让?
  可文殊菩萨法身的实力虽是世尊,境界却远远超出,若仅靠数量,定是被各个击破的下场。
  唯有同为世尊境的吕布镇场,才有正面抗衡的力量,他一人一戟,承担了六成的压力,赵云三将才有不断适应佛法的威仪,渐渐逆转战局的可能。
  “青灵子、百草仙子、景秀道长、止渊道长!”
  下一刻,顾承更是点名,御使淮阴剑,将道门四位实力最强者送入五台山,向着文殊菩萨法身攻去。
  宏大无边的颂经声逐渐消失。
  如果说此世的武将谋臣对于佛门知之甚少,无法针对克制,那么上古流传下来的三山五洞,就是早早知道佛门的神通特点。
  他们肯助阵,不单单是史子眇相邀之功,还有如芒在背的威胁。
  既然如此,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又岂会畏战?
  量变引发质变。
  当四武四道入场,世尊境的无敌吕奉先,带着七大合相境巨擘各显神通,捆仙绳出,五火七禽,玄器发威,文殊菩萨的法身终于被压制下去,转攻为守,默默支撑。
  “主公!是时候了!”
  眼见局势明朗,大汉正在飞速迈向胜利,西北一方,李儒对着粗豪丑陋的董卓恭声道。
  “三军听令!”
  董卓知道自己雄踞西凉,早早就受到灵帝的忌惮,如今太子上位,手段比起灵帝强了何止百倍,连世家都有被打压的势头,更别提出身卑微,全凭军功走到这一步的他。
  所以董卓比袁隗看得更加清楚,此次如果不能重创汉军,就必然失势,性命操于人手,再不由己!
  “杀!”
  既然再无回头之路,董卓亦是没有半点迟疑,放声狂吼。
  顿时间,数万铁骑化作一股黑线,凭空扑出,犹如神兵天降,瞬间就杀入太行陉内。
  这正是李儒施展的天罡三十六变大神通——潜渊缩地!
  同为潜渊缩地,甘宁只为躲避,李儒却是笼罩十里,埋下一支致命的伏兵,虽然只有三万之数,但在最激烈胶着的时机出现,却是阴狠毒辣,足以左右战局。
  “哈哈,华雄在此!曹操纳命来!”
  这支铁骑的将领更是身长九尺,恍如巨灵,凶横绝伦,见人就杀,军阵之力威不可当,冲得汉军阵势连连溃散,直向曹操杀来。
  “华雄?何故谋逆?”
  曹操又惊又怒。
  这段时日,曹操统帅的军队在上党驻扎,军粮都是由董卓提供,华雄更是各种逢迎。
  如此隐忍,令受袭变得猝不及防,太行径一乱,临近几阵也受到巨大影响。
  八部天龙众趁机反攻,佛光大盛,文殊菩萨的法身得阵法反助,又有反扑之势。
  “殿下!”
  点将台上,众人纷纷变色,齐齐望向顾承,却见太子面容沉静,毫无慌乱,等并州精兵和西凉铁骑全部入阵,淮阴剑再指。
  “哈哈哈!”
  华雄肆意冲杀,放声狂笑。
  他本就是一流猛将,吕布、赵云、黄忠、许褚四人入山,剩下的又都经历苦战,竟无一人是他的对手,曹操已然被杀得丢盔弃甲,险些丧命,岂能不志得意满?
  不过就在这时,华雄的眼角余光,似有一道青光闪过。
  “嗯?”
  他有了刹那间的愣神,心中猛然涌起一股极度可怕的威胁感,双手下意识一转,七星古月刀向着那青光斩去。
  地煞七十二变小神通——气禁!大力!
  这是战场上千锤百炼培养出来的武将直觉,应对不可谓不及时。
  然而那道青光天马行空地一闪,绕过七星古月刀,骤然间膨胀变大,化作青龙偃月刀,握在一双稳健的大手中,一股如海如岳,刚直忠勇的力量爆发。
  天罡三十六变大神通——大小如意!咫尺天涯!
  没有呼啸狂风,没有气息奔涌,当那纳须弥于芥子的青龙刀轻描淡写地一划,华雄的脖子一凉,整个人猛然僵住。
  下一刻,血光喷涌,华雄的视线旋转,绝望地看到一具无头尸身,缓缓从高头大马上滑落,然后再无知觉。
  当他死不瞑目的头颅,被提在手中,高高举起,三军为之一静。
  杀合相巨擘,如探囊取物!
  普天之下,唯一人尔!
  面如重枣,眉若卧蚕,绿袍金铠,提青龙刀,盖世豪情,滔天傲气:
  “关某在此,犯上者死!”
第三十七章
灭杀破狼
  “燕人张翼德在此,逆贼受死!”
  董卓军内一片骇然。
  不仅勇冠三军的华雄被一刀斩杀,对于军阵士气是无与伦比的打击,更在于另一支大汉军队,由一位面如黑铁,身高八尺,强横霸道更在华雄之上的武将率领,直直向着董卓杀来。
  “杀吾爱将,不共戴天!”
  “不好!瞒天过海?”
  董卓目眦欲裂,拍马就要迎上,李儒则彻底色变。
  直到这一刻,他才发现自己居然算漏了刘备一军。
  明明昔日曹操、孙坚、刘备三人都得到太子的赏识,此次太行山一战,曹操和孙坚率领麾下诸将以效死力,刘备却不见踪影,竟被李儒忽略,下意识以为刘备作为皇族,领命在洛阳守护原陵,根本没有离京。
  这本不应犯的错误,不是大意所致,而是中了贾诩的天罡三十六变大神通——瞒天过海!
  如果说潜渊缩地可令军队借地气隐藏,埋下伏兵,瞒天过海就是专门用于谋士过招,能够令一军的存在感降到最低,在最关键的时刻突然杀出。
  再配合上淮阴剑,简直无往不利。
  而最令李儒不可接受的是,那位大敌真的算无遗策,料定董卓必反?
  这倒是高看贾诩了,自始至终防备董卓的,是顾承。
  太行山脉分隔并州与冀州,此时的并州刺史正是董卓,此前顾承借平叛黄巾,庆功大宴,招各州刺史、各郡太守入京,董卓就称病未至。
  当时顾承就将此人列入乱臣贼子,必须除去的行列。
  没办法,第一印象太差。
  顾承取代的是刘辩,自然痛恨历史上专擅朝政,弑害刘辩及何后的董卓。
  国之大贼,杀主残臣!
  所以三国开创者,顾承能容,董卓,非杀不可。
  当然,由于董卓明面上十分乖顺,各种物资调派,应有尽有,在此敏感时刻,顾承不可能逼反,便是愿者上钩。
  如果董卓不反,就按部就班,先逐胡佛,再定神州。
  如果董卓反了,一并解决!
  此刻关羽一刀斩华雄,张飞一骑当先,直冲董军。
  “休得猖狂!”
  董卓大怒,亲自率领大军迎击,阵内更是冲出四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