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865

  从周武王自削成九五至尊以来,祭天便是帝皇必不可少的一步,他即将登基为帝,在大典之上,敬天法祖,慎终追远,怎么也绕不过去。
  不祭天,几乎代表着不能登基,而现在是大势所趋,无数人翘首以盼,毕竟太子是太子,终究没有皇帝那么名正言顺,顾承若是逆其行之,必然大失人心,凭白制造祸端。
  所以帝位必须登上,天仍旧是要祭祀的,不能畏首畏尾,但张良乃谋圣,又被安排到了后土娘娘身边,示警恐怕不是无的放矢,需要所有准备。
  对此顾承初定两步。
  首先来地界联络后土娘娘,登基大典,皇天后土一起祭祀,若有大凶险,希望后土娘娘能抵挡一二。
  这一刻,他取出地皇书,如阴丽华昔日那般,开口颂念:“九华玉阙,七宝皇房,承天禀命之期,主阴执阳之柄……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没有反应。
  “连三清四御,也不得真正的大自由啊!”
  通过地皇书,顾承隐隐感到,后土娘娘目前的状况恐怕也不太好。
  顾承并无失望,能够及时示警,已是值回了投入,终究是靠人不如靠己,唯有自身强大,才是关键。
  那么实力的提升就迫在眉睫,更要祭炼一具身外化身,倘若祭天时遇到什么凶险,连无上炎龙、三大神阵、文武百官都抵挡不住,就让分身来承担。
  这虽然也不是万全之策,但退而求其次,唯有如此。
  “时机已至!”
  顾承决定,前往第三个小世界。
  想要祭炼出真正的身外化身挡灾,至少要有无双第五境星相的修为,他不可能于几个月内连跳数阶,需要时间。
  而有什么比小世界,时间更加充裕的呢?
  回归人界,顾承招来木圣传人,安排之后,端坐于人皇宝座,“火”、“德”、“复”三道龙灵之力呈品字环绕,无上炎龙长吟,造化龙鼎喷吐出元气洪流,虚空通道再度开辟。
  “这第三个世界,在大隋时就已对大汉龙灵就有了防备!”
  “不知杨坚石之轩他们,在这个小世界里如何,有没有做出一番成就?”
  “挑战越来越艰巨,却也正合孤意,只有这样的高武融合世界,才能确保实力大进!”
  顾承看着通道扩展,无尽星空,浩瀚宇宙,眼中浮现出光芒熠熠,战意沸腾。
  未知的挑战,全新的征途!
  朕来了!
第五卷
千古圣雄凌紫霄
第一章
土木之变
  “保护陛下!”
  “冲出去!冲出去!”
  “啊!!!”
  ……
  顾承刚刚睁开眼睛,就见十数道身影朝着自己冲来,劲气纵横,个个居然都堪比大宋世界的武学障强者,举手投足间就有磅礴大力。
  而这些战士深目高鼻,形貌各异,胯下战马神骏,盔甲造型奇特,裸露在外的粗壮手臂,戴着石环骨饰,一看就知是草原游牧民族。
  “为了护我周全,日精轮、山河社稷印又陷入沉寂吗?倒是浑天地动仪还能一用!”
  顾承不慌不忙,首先查看自身情况。
  此次小世界之行,随身的玄器中,地皇书未带,而是取来木圣张衡的玄器浑天地动仪。
  地皇书与后土娘娘联系紧密,为了以防万一,顾承不会带其穿梭诸天,暴露秘密。
  浑天地动仪则没有这个担忧,原陵一战,顾承已有操控心得,他又得张钊和马钧效忠,以精血融入玄器内,可以暂用之。
  虽无浑天地动阵配合,单就天象地脉之力,这也相当于最佳的探测器。
  嗡!
  这一刻,浑天地动仪气息一动,如涟漪般扩散开来。
  整个战场的情况,顿时落入顾承眼中。
  用五个字来形容最恰当不过——兵败如山倒!
  他麾下的军士个个精神疲惫,毫无斗志,那模样连武器都几乎拿不动,明明敌人已经杀来,眼睛里的渴望却盯着南边。
  数里之外,正有一条河流,如此饥渴难忍,在天地元气如此充裕的世界,必然是断水多日,才会如此。
  反观敌人,则是马若惊虹,箭似飞电。
  从天空俯瞰,可以发现无数骑声尖啸的蛮夷大汉,擎起雪亮的武器,奔流狂冲而来,人人脸上都露出残忍与快意,士气高昂到极致。
  敌我对比,唯有据险而守,才有一线生机,但距离最近的城池也在十里之外,倒是不远处有战壕营地,可从行军痕迹来看,大军正是从那里开拔,恐怕是急吼吼地来寻水源。
  如此局面,这一战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挽回,除非降下一个陨石,将敌军大阵砸成天坑。
  “莫非是土木堡之变?”
  看着种种迹象,顾承念头闪烁,脸色一沉。
  提到中原皇帝被草原民族掳走,第一个想到的莫过于靖康之耻,接下来就是土木堡之变。
  恐怕连对历史不怎么了解的人,最熟悉的明朝大事件前三名,都是朱棣篡位、土木堡之变和最后崇祯吊死在老歪脖子树上……
  相对于其他朝代,大明对于草原民族应该是不怵的,毕竟火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战争。
  事实上,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开始,军事实力就完全凌驾于蒙古军队之上,麾下徐达蓝玉等将多次深入草原,连败蒙军,到了永乐大帝朱棣,更是七次御驾亲征,攻打蒙古,蒙古伤亡惨重,对汉人军队避之不及。
  可惜这种占据绝对上风的境况,并没有一直持续,经过一场战役后,两方的状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此后百余年中,明军再与蒙军交锋,屡战屡败。
  这就是土木堡之变。
  导致这场惨败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明英宗朱祁镇。
  正统十四年六月,瓦剌(là)太师制造衅端,侵扰边境,这瓦剌其实就是蒙古,在明朝的称呼中,蒙古分两大部,西称瓦剌,东称鞑靼。
  瓦剌膨胀,大明自然要反击,以大明的国力,派出大军将瓦剌击败并不困难,但明英宗在亲信宦官王振的撺掇下,居然不顾群臣劝阻,要御驾亲征。
  历朝历代御驾亲征的战果,其实大多不好,刘邦征匈奴,被围在白登山,赵光义征契丹,被打的像孙子一样逃回来,杨广三征高丽,那更别说了。
  但至少以上这些皇帝,都上过战场,有过沙场征战的经验,明英宗就是毫无军事经验的菜鸟。
  完全可以想象这一战的下场,外行瞎指挥,过程简直惨不忍睹,还未到达前线,三万精骑已然全军覆没,大军急冲冲进入土木堡中,又发现水源被瓦剌大军占去,最后扎营错误,又被瓦刺诱出,一举歼灭。
  明英宗所率的二十万精锐毁于一旦,大明配备先进火器的京师三大营全员覆没,此后虽经重建,再不复从前战力,大明国势就此中衰。
  举九州之铁,不能铸其错!
  “这个世界果然不友好啊,我醒得晚了!”
  说来话长,实际上从顾承降临苏醒,初步熟悉情况,只是片刻之间,瓦剌高手已经扑了过来,务必要擒拿大明皇帝。
  对于大明军败,顾承也无法力挽狂澜,但不代表他什么都无法改变。
  “萤火之光,敢与日月争辉?”
  这一刻,顾承朗声轻喝,五指一张,天穹烈日耀起,一条威严肃穆的赤龙现身,吸纳天地元气,不断膨胀,眨眼间竟是化作一尊身高三丈,浑身燃烧熊熊烈火,龙首人身的巨人。
  赤龙帝书!真君显化!
  在瓦剌勇士骇然的注目下,赤龙真君一声长吟,声破九霄,挥舞双拳,无尽烈火席卷,滚滚赤潮淹没而来。
  当先几人瞬间被燃成了灰烬,尸骨全无,后面的勇士目眦欲裂,拼命调转马头,也根本逃不出赤龙真君的伟力,纷纷步上后尘。
  “明神武典?”
  “迟了!迟了啊!”
  目睹这一幕,瓦剌前锋军微微有所骚动,大明士兵则茫然地抬起头,看着皇帝发威。
  那目光有种哀莫大于心死的绝望。
  不过终究还是有忠臣卫士,护卫将军樊忠、校卫袁彬和哈铭突围过来,都是遍体鳞伤,一左一右护在身边,大吼道:“陛下快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