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865

  这就是命数。
  “救世之力也非无穷,无名和风云,是破除千秋大劫的关键,用在徐福身上,着实有些浪费了。”
  一念至此,顾承双掌一错,震卦之象诞生,遥遥拍出。
  先天乾坤功!震惊百里!
  此震卦外雷发声,闻于百里,最是借助国威,顾承此掌取其精髓,竟是瞬间跨越空间,攻向双方。
  “哈哈,天子助我!”
  徐福大喜,他本就不是为了无名,自然不希望与之两败俱伤,飘然后退。
  “陛下明鉴,此人乃天门之主,狼子野心,绝不可信!”
  无名则被迫罢手,面现焦急。
  “偏听偏信,一面之辞!”
  顾承威严浩大的声音传至:“你擅闯皇城,本是大罪,然今四海不平,山海关被东瀛所侵,助朕一臂之力,可将功折罪!”
  “是!”
  无名答应下来。
  徐福已经抢占先机,迷惑天子,唯有留下,助天子识破徐福的真面目,才能消弭大劫。
  山海关他本就要去,是察觉到中原武林暗流汹涌,一股势力正窜连四方,欲改天换地,才一直追查,锁定天门。
  如今大敌已现,更是不容懈怠,死死盯住。
  “此子重伤状态下都如此,倘若给他恢复全盛,本座难道要不敌?”
  一想到自己活了一千七百多年,结果拿不下四十多岁的无名,徐福表面仙风道骨,风度翩翩,心中已然浮现出强烈的嫉恨来,再也顾不上什么后代。
  而眼见无名留下,摆出持久之势,针锋相对,他的两眼更是现出恶毒,下定决心:
  “无名,本座绝不会让你恢复功力!”
第四十二章
涸泽而渔
  山海关。
  作为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此处有着天下第一关的美誉。
  此地原属幽州,隋唐时称为临榆关,宋朝叫临闾关,元代改名为迁民镇,曾在这里大量移民,修沟壕,筑工事,派兵驻守。
  到了明朝,为抵御残元势力,徐达将历代屡修屡废的长城连在一起,建成一体化防线,筑关设防。
  北倚燕山,南连渤海,在山与海之间,山海关就此诞生。
  作为中原通往东北的咽喉要冲,也是护卫京津两城的重要屏嶂,此处自然常驻精锐,再加上大明国运昌隆,方能抵挡住无神绝宫突如其来的袭击。
  但即便如此,当郕王和雄霸抵达山海关时,亦是烽火狼烟,血流成河。
  此世是高武,山海关以长城为主线,以关城为中心,包括十七座卫城,现在已经陷落一半,十大关隘被突破四个,上百座城台、敌台、烽火台全部遭到毁灭。
  双方不断拉锯,这里几乎每一块土地,都埋着为保家卫国,将热血洒下的将士尸骨。
  其中大明军队牺牲了五万余人,而天下会赶来支援的三万弟子,也所剩无几。
  看到请罪的三个弟子,雄霸心中狂怒。
  他命秦霜消极迎战,保存实力,没想到这个以往对他言听计从的大弟子,居然敢违背师命。
  “恭迎武功伯!”
  但倘若没有天下会弟子的牺牲,山海关此时恐怕已被突破,所以一众守关将领诚心实意地行礼,声音隆隆。
  “都是为国为民,何须多礼?快快请起!”
  雄霸马上露出亲近之意,将他们一一扶起。
  这种感觉,当真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心疼三万天下会精锐,一方面又为自己在军中树立威望,感到欣喜。
  “天下会主改邪归正,真是善莫大焉!”
  相比起来,另外一群人就看不顺眼了。
  以一群道士和尚为首,中原十大门派也走过来见礼。
  “紫阳真人!不虚大师!”
  雄霸灿烂一笑,向为首的两派掌门问好,心中则酝酿着杀意。
  十大门派的八派,都被当年无名一剑平之,几乎半废,但武当少林仍旧是白道之首,泰山北斗,底蕴深厚。
  尤其是武当,由于朱棣自诩真武大帝化身,北建故宫,南修武当,实力大增,已然力压少林,成了十派之首,天下会想要入主中原,这可是一块很难搬走的绊脚石。
  “郕王殿下!”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愁,反之亦然,武当少林两位掌门很快来到郕王辇驾前见礼。
  “两位前辈不必多礼!”
  郕王亲自迎出,以江湖礼节抱拳,颇为熟稔。
  他年少时曾经出京云游四方,上过嵩山和太岳,还以明神武典与两教弟子切磋,其谦和的态度和超卓的天赋,赢得上下的一致认可。
  当然,认可归认可,似武当少林这样的门派,是不可能帮扶乱臣贼子谋逆的。
  郕王如果在百官的拥护下,登基为帝,两派乐于见得,如果郕王想要起兵谋反,那保证是闭门不见。
  不过这一次,两派的态度是前所未有的热情,甚至许多弟子看向郕王的目光,都带着尊敬。
  因为十日前,郕王在朝会上请命,来山海关督战,一月内退东瀛,立军令状,如若不然,自贬庶民!
  此言一出,群臣震惊,然后大喜,全部附和。
  这倒不是被郕王收买,而是天子又说要御驾亲征。
  百官听了,险些吓尿。
  第一次御驾亲征,先是土木堡惨败,然后跑去塞外小半年灭蒙古,把大明折腾得够呛,虽然结果是好的,但这回还来?
  万一这位跑去小岛上要灭东瀛,那如何是好啊?
  与其担惊受怕,倒不如让立下军令状的郕王上,成则国泰民安,败了反正有郕王背锅。
  不过他们想得很美,天子却是以延误战机怒斥,最终以于谦为首的文官集团,为郕王担保,才让郕王正式出京,武功伯雄霸辅之。
  “无神绝宫鬼叉罗,阵亡已过四万……”
  “东瀛忍者团阵亡过半……”
  “九转心丹的解毒之法还未找到。”
  “绝无神每次出战,我军都无法抵挡,伤亡惨重。”
  自然而然的,郕王接过了山海关的指挥权,各种战报奉上,众将领和武林人士分别禀告。
  “所以我大明早已占据上风,所虑的就是绝无神和卑劣计量?”
  郕王仔细聆听,很快听出大概。
  自古以来,攻城一方的伤亡,都要远胜守城一方。
  山海关乃天下第一雄关,当然也不例外。
  正面战场上,东瀛起初占据上风,但天下会精锐和十大门派赶至时,就已扳回了局面,不过东瀛的手段太过卑鄙,比如皇室秘药的九转心丹,能令人迷失本性,唯命是从。
  早在十数年前,东瀛皇室就开始渗透,至今大明守军,不知有多少人被暗下了九转心丹,连十大门派的武林人士都有中招。
  数月苦战,将士们本已是疲惫至极,还要随时防备身边人的背叛,岂能不人心惶惶,士气低迷?
  至于另一大敌,正是无神绝宫之主绝无神。
  郕王注意到,提及绝无神时,不虚大师低宣佛号。
  少林有四大神功,据说修炼到极致,都能匹敌神魔,其中金钟罩十二关正是其一。
  二十年前,绝无神曾经在山海关外受挫,痛定思痛下,潜入中原学武,不知以何法偷学走了前十关,再加以改良,才有了如今的不灭金身。
  不灭金身,刀枪不入,身先士卒,万夫莫敌,死在绝无神手中的大明将士、武林好手,已有数千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