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865

  对于这位一生刚正不阿的老臣,顾承很是尊敬,得到张角的玉净瓶后,以还阳水为之疗伤,更赐下了造化龙鼎炼制的许多疗伤圣药。
  可惜合相境强者以人身合星相,等闲不会受创,一旦受重伤,往往难以愈合,除非突破境界,到达圣仙。
  仙武世界,强者的寿命并不悠长,顾承现在也有了切身体会。
  星辰之力,无疑是比天地元气更加浩瀚的伟力,可惜正如双刃剑,伤敌亦伤己,人道洪流,更于寿元有损,唯有隐世避居,修仙问道,才可能长生久视。
  然而当桥玄走入,却是昂首挺胸,精神奕奕。
  “桥公,你的伤势彻底恢复了?”
  顾承讶异地扬了扬眉头。
  “禀殿下,臣有两女,自昆仑山学艺归家,带来了西王母娘娘赐下的延寿仙丹。”
  桥玄老怀大慰,眼角含笑:“臣的旧伤已然痊愈,还得十年寿命,当为大汉为殿下尽忠效命!”
  “好!好!”
  顾承喜形于色,眼中却是光芒一闪。
  入世为圣,出世为仙,仙人不染凡尘,史子眇曾经招待的神仙茶,已是凡人延寿的上限,且服用一次后就再无效果,结果西王母赐药,一下子就是十年寿命。
  要知道仙道中人贸然为凡俗延寿,可是会大损道行,更别提桥玄这等身居高位,于皇朝气运有所影响的,绝对干系不小,如果说西王母是看在两个徒弟面子上,爱屋及乌,那怎么也不可能。
  所以……
  古仙布局?
  “桥公两女,既是西王母门下,可愿入宫一见?”
  到他这等层次,也毋须拐弯抹角,顾承直接问道。
  “那是小女的荣幸!”
  桥玄抚须一笑,旋即面容一正:“殿下,小女受西王母娘娘之命下山,言明妖族猖狂,不遵御令,恐与七大异族勾结,犯我大汉边境,不得不防!”
  桥玄语气郑重,却不若当时原陵之变时的紧张。
  因为东汉时期,外族并不是大祸。
  这倒是得益于汉武帝之功。
  虽然刘彻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将文景之治留下的财富耗费殆尽,但他也确实把周边异族打残了,以致于两百多年过去,大汉周边的七大异族,实力仍旧弱小。
  甚至如果不是秦朝三大方士,与三仙教徐福同层次的卢生和侯生,分别以万象门和天机城暗中资助异族,他们连威胁大汉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现在,十方妖众也入场了。
  对此桥玄依旧淡定。
  妖族太久太久没有出现在人世了,久到人们对它们的印象已经十分淡薄。
  或许妖族能运用法器,比兽类难对付得多,但那又怎么样呢?
  比之来势汹汹的黄巾之乱如何?
  比之处心积虑的西方佛门如何?
  大汉皇朝由衰转胜,上下都有一股奋进昂扬的精气神,对于外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绝无畏惧!
  何况值此重要时刻,群臣最关心的是登基大典,可不能被这点“小事”打扰。
  顾承颔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妖族和异族不可不防,却也不必劳师动众,召集文武,入殿议事!”
  “殿下英明!”
  桥玄担心太子殿下血气方刚,又要御驾亲征,闻言心头一宽,行礼退到一侧。
  桥玄却是不知,太子的心中有多欣慰。
  正愁没有借口,等待造化分身功成,瞌睡送枕头,来得真是及时!
第三章
王佐之才
  “殿下,臣等愿出将边营,保境安民!”
  凌云二十八将,是原陵一战后,顾承以光武神兵为由,赦封的朝中新贵。
  这些将领不仅得光武神兵,实力再增,还潜移默化,忠心为汉。
  自此武将集团实力大增,更有寒门抬头之势。
  文官集团及其背后的世家,对此自然极为警惕。
  当然,论及朝堂斗争,尔虞我诈,即便是曹操,都抵挡不住世家的攻势。
  所以他们的心思一致,听到异族入侵,妖族出世,又有仗可打,别提有多高兴了。
  “吕布,你出身并州,熟知西凉,可愿领兵镇守武威?”
  顾承颔首,看向吕布。
  “愿往!愿往!”
  吕布精神大振。
  他是降将,性情桀骜,入朝后与众臣格格不入,曹操想拉拢,最终都放弃了。
  吕布不愿屈从于人,又担心一身勇武被埋没,不能一展抱负,如今太子点将,第一个便是他,只觉得心中一口郁结之气终于抒发,虎目一斜,扫视群臣,得意洋洋。
  众武将脸色一青,但慑于吕布勇武,确实无话可说,只是眼巴巴地看向太子。
  “曹操,驻于雁门。”
  “孙坚,入蜀巴郡。”
  “刘备,南下交州。”
  “赵云,巡视上谷。”
  “黄忠,驻扎武陵。”
  “徐晃,入秦天水。”
  ……
  顾承麾下,群星闪耀,猛将如云,他调度八方,众将接过兵符,战意熊熊。
  但下一刻,令他们咬牙切齿的事情发生了,司徒杨赐手捧朝笏,跨出一步,朗声道:“殿下,臣以为出军行师,进退内御,当复监军之职,协理军务,督察将帅。”
  监军。
  顾名思义,就是监视军队的官员,原本是一种督促,与主将沟通、粮草调备、战略布局。
  可惜很多职务出发点都是好的,真正实施后却歪曲了本意,监军就萌生出野心,希望增加权力,甚至凌驾于主帅之上,成为军队的真正主使。
  历史上,监军大权在握,军队进止可否,悉取监军奖励的事情,屡见不鲜,根源在哪个朝代?
  很不幸,就是东汉。
  东汉时期,朝廷派监军已成制度,监军的职权提高,称谓监军使者,在必要时甚至可以代理总指挥,从而开创了后世文臣领军、以文驭武的先例。
  这也是东汉世家势力膨胀,尾大不掉的一个体现。
  此时杨赐提出,显然是要分薄军权。
  寒门想要往上爬,基本上都是靠军权,一旦将军权力受限,就任由世家拿捏了。
  众将震怒。
  顾承却是挥手:“加使持节,毋须监军。”
  加使持节,得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也是将监军一职全权交予,令将在自专,拥有真正生杀予夺的大权。
  众将大喜。
  然而杨赐不慌不忙地道:“殿下!臣此处有御史察举非法,为登基大典故,才按下不表,如今不得不承上。”
  顾承招了招手,有中常侍上前取来奏章,开始诵读:“安北将军曹操,作事乖谬,不谙治体……”
  大殿之上安静下来,唯有中常侍诵读的声音,遥遥回荡,一条条指责,虽非大罪,却也令曹操脸色发白,赶忙拜下:“臣有罪。”
  顾承沉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