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3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3/865

  “没有!”
  杨修摇头:“我们虽然收买东宫内侍,得知太子身边有一位寒门大才,一直为其出谋划策,但此人实力高明,精通变化,又极度小心,总是抓不到确切踪迹……”
  顿了顿,他疑惑地问道:“祖父,太子真的会重用寒门吗?”
  杨赐毫不迟疑,笃定地道:“太子登基后,一定会重用寒门!”
  寒门无根基,手中的权力全靠天子赏赐,同样他们对于天子的忠心也是最高的。
  不若世家,皇朝倒了,世家却依旧兴盛,甚至改朝换代之时,才是他们飞速壮大发展的时机!
  杨修不解:“可无论是九品中正制,还是官员变更,太子重用的都是世家子,唯有凌云二十八将内才有寒门新贵,武将历来如此,也不奇怪……”
  “呵呵!这才是太子最高明的地方啊!”
  杨赐苦笑:“太子所为,是以世家制世家,如果他一开始就表明要用寒门子弟,取代世家官位,那么无论是我等顶尖世家,还是二等三流世家,都会一致反对,可谓举世皆敌,他早就失败了,诸不见王莽改制变法,最终落得个何等下场?”
  “寒门虽有人才,却是寥寥,唯有打压了我等世家,才是大力扶持的时机!”
  杨修终于明白,心头大寒:“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方能成常人所不能成之事!”
  “如今之计,唯有示敌以弱,让太子麾下的寒门谋士暴露出来!”
  杨赐谋定后动:“此人一现,天下世家必定警醒,太子之局,不攻自破,只待撑到他登基,老夫自有反攻之策!”
第四十一章
海外仙劫
  “殿下,世家将扭转颓势的机会,放在寻找微臣身上,已是黔驴技穷!”
  东宫之内,贾诩品着茶,悠然自得:“却不知东宫内侍外泄出去的消息,是有意为之,正是要给予希望,不至于逼迫过甚,狗急跳墙!”
  “黔驴技穷倒不至于,只是他们有些手段不好使用罢了!”
  顾承批阅着奏章,目光莹然。
  光武当年与世家约定,共治天下,无形中留给后代一个约束,这点在原陵得到光武传承时,十分清楚。
  不过约定的对象,是历代大汉天子,可没包括太子。
  而太子监国,明明手握大权,偏偏又不登基,恐怕历朝历代,也只有他这一位了。
  换成其他人,即便知道大汉内忧外患,强行逼迫灵帝退位,会有祸患,也受不住皇位的诱惑。
  顾承则不同,他在小世界什么样的皇帝没有当过,早晚的事,何必急于一时?
  “每扫除一个危机,就是增加一分渡劫的成功几率!”
  西王母曾言,祭天之危,五分天数,五分人劫,而在高武大明世界,对于千秋大劫的应对,也让顾承受益匪浅。
  所以他如今所为,就是在提前扫除危机。
  对付世家,不能一味的操之过急,也不能只想徐徐图之,而是要有张有弛。
  借此时机,将有臣服之意的四家放到一边,主攻弘农杨氏和颍川荀氏,不断剪除羽翼,削弱影响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世家本就是畸形的存在,东汉赋予了他们太多特权,现在是该一一收回的时候了。
  “太子妃到!”
  议事之后,贾诩悄无声息地退下,通报声传来,清艳华贵,耀目生辉的貂蝉行至宫中,盈盈行礼:“殿下!”
  顾承招了招手:“来!陪我说说话!”
  “嗯!”
  貂蝉唇色微紫,眉眼隐隐有些憔悴,来到身边坐下。
  顾承温和地道:“你父母的下落,可有线索?”
  貂蝉如今身份尊贵,自然也动了寻亲的念头,顾承便令遍布天下的女流之辈,为其寻找。
  “如今大汉内外,暗流汹涌,女流更该用于对付世家,岂能因为我的事情分心?”
  然而这时,貂蝉微微摇头,目光坦然:“殿下,我自作主张,已让祝融氏撤回寻亲的人手了。”
  顾承抬起头,抚着她如云散下的青丝万缕:“你的性子坚毅倔强,却又顾大局,却也不用委屈了自己,三仙教养你育你,放心,他们不会有事!”
  “殿下!”
  貂蝉清冽的眸光怔住,仿若一滴雨水颤起湖面,漾起涟漪点点:“你都知道了?”
  “对三仙教,我小惩大诫,允他们戴罪立功!”
  顾承将奏章合上:“以后不要左右为难,独自神伤,孤的心愿,是安定苍生,大统天下,天下百姓要过上好日子,你们是孤的身边人,自然更要平安喜乐,没有伤心悲愁!”
  演义中的貂蝉为报王允之恩,宁愿成为一枚艳丽的棋子,周旋于吕布与董卓之间。
  普天下之下无人能除一董卓,唯有靠无拳无勇的女子,以声色为戈矛,实乃悲哀。
  甚至四大美人之名,传送千古,何尝不是四个朝代的悲哀?
  顾承不允许类似的悲哀发生,对归心的貂蝉也无隐瞒:“待得灭去万象门和天机城,三仙教入我大汉道门,便是你的娘家人,我吓了你好多次,这次不再吓你!”
  “吓了我好多次?”
  貂蝉深深震动,眼底泪水盈然,莫名感到心安,又突然醒悟,不依地钻入顾承怀中:“在原陵里面那个鬼,原来是殿下?吓得我做了好多次噩梦,怎么赔我?”
  “陪你一件最喜欢的东西!”
  顾承大笑,如透过云层的光,洒下无穷光辉:“走!回寝宫!”
  ……
  ……
  蓬莱、方丈、瀛洲,海外三仙岛。
  原本波光粼粼的大海,泛起无数惊涛骇浪,仿佛一堵堵城墙,向着海岸线直直拍去。
  但距离仙岛还有十里开外,就被半弧形的壁障挡下,泛出日光、月色与星辉,从天穹往下看去,犹如三口倒扣的巨碗,将三座仙岛护住,流转不定,蔚为壮观。
  此为日月星三光大阵,正是三仙教的护岛大阵,吸纳四百年日月星辰伟力,即便是仙人,也难以强行破开。
  然而这一战,外界不仅有洪浪滔天,还有道道细若游丝的光芒,纵横吞吐,无孔不入的渗透进来。
  那是一位位形貌各异的修行者,手段五花八门,或御剑驭兽,或结阵幻化,天罡地煞神通混杂,灵器宝器层出不穷,可谓包罗万象。
  偏偏这些弟子战斗时,彼此的气息还能诡异相连,指挥若定,协同进退,寻找着稍纵即逝的间隙,不断试探深入。
  三仙岛内的弟子,自然也不会任由敌人如此放肆,纷纷施以反击。
  可惜相比起一直潜藏在蛮夷后方,默默壮大发展的万象门,过早涉入神州局势,以致于精锐尽丧的三仙教,已然不是对手。
  “就是这时!”
  如此攻势已然持续了足足半月,壁障终于开始荡漾出道道涟漪,万象门上下精神大振,却未进攻,反倒是回归天穹上的一艘飞舟内。
  这艘飞舟名为天鹏舟,不同于六大世家救援汝南的青冥舟,纯为战斗玄器,当万象门弟子各自站位,齐齐催动,一道恐怖的兽影随之浮现,双翼展开,若垂天之云。
  “天鹏!万象门杂交了那么多异兽,连上古血脉都不放过,终于成功了吗?”
  南华立于蓬莱岛上,仰首看向那遮天蔽日的身影,瞳孔微缩。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鲲鹏之名人尽皆知,万象门不可能豢养上古妖神,却也有雄心壮志,用异兽杂交,最终硬生生造出一头天鹏来。
  虽然那天鹏未能活多久,可万象门早有准备,将魂魄被抽取,注入这艘天鹏舟内,从某种意义上也重现了上古大妖的威仪。
  绝云气,负青天,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天鹏双翼一展,轰然拍下,整座护岛大阵竟是连带着蓬莱三岛,一起颤动起来。
  如果说这还能支持,那么接下来,当一道庞然到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巨影,从水底划过时,南华老仙的脸色再变:“还有海鲲!”
  说时迟那时快,庞大的水流搅动东海,以三岛为中心,千里的海域就像是一个煮沸的大锅,不断翻腾。
  哗啦!哗啦!哗啦!
  这一次的狂风怒号,涌起千丈巨浪,直达天际,陡然间又猛拍下落。
  天鹏卷起云气在落,海鲲卷起海浪也在落,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大的漩涡开启,海浪不断涌入,化作接天连地的龙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3/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