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865

  玄器认主后,顾承正式走出崇德殿,以文武百官为首,洛阳百姓,天下十三州所有见证登基大典的大汉子民,全部拜下。
  即便是已经献上洞天,跌落顶尖世家的六大世家,这一刻在庄重威严,无上浩大的气氛中,也不禁真心诚意,山呼海啸。
  “吾皇千秋万岁,大汉国祚万年绵长!”
  “吾皇千秋万岁,大汉国祚万年绵长!”
  “吾皇千秋万岁,大汉国祚万年绵长!”
  ……
  顾承一路走过御道,来到千秋台阶之前,站立不动。
  “三灵垂象,山川告祥,人神和协,岁月兹著!”
  宗正刘虞来到秋千台阶下右侧,朗声诵读祷。
  “类于上帝,禋(yīn)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太常刘康立于千秋台下左侧,朗声诵读告。
  这种仪式,就是宣告天地众神,人皇天子将要登基,进行祭祀,做好准备。
  其中六宗指水火雷风山泽,乾坤六子,也是日月星山川海,天地六合。
  定天地六合,乾坤六子,是为至尊威仪,至高无上。
  “礼敬人皇!”
  这一刻,当祷告开始,不仅是人世凡俗,道门三山五洞,乃至海外仙道,无数修仙弟子,也齐齐稽首行礼。
  这份待遇,就连光武汉武都不曾有之,乃是谢天子退佛门,敬天子灭七蛮,故而有之。
  待得祷告完毕,云气狂涌,予以回应,那通向千秋台的十二万九千六百节阶梯开始收缩,最终化作九十九阶,意为天穹可达。
  顾承拾级而上。
  宗正刘虞退下,太常刘康则将大汉列祖列宗的牌位,放于祭台前端,再将三面非金非玉,蕴含着无穷信仰光辉的牌位,立于祭台中央。
  大汉列祖列宗,自然是以汉太祖刘邦为首,而众神祭祀,正中是为“皇天上帝”,其左是为“后土神祇”,其右是为“轩辕黄帝”。
  百官万民群仙眼中神采熠熠,目送着顾承走过一级级台阶,来到千秋台上,进行最后一步——
  祭!
  祭天帝!
  祭地母!
  祭人祖!
  天地人三才!
  “九华玉阙,七宝皇房,承天禀命之期,主阴执阳之柄……”
  “效法昊天,根本育坤,流形品物,施母道仁……”
  “开始了!”
  当顾承开始亲口念诵祭文,昆仑山上,大乔小乔回归座下,西王母立于仙台,衣袂飘飘,目光郑重,又蕴含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与此同时,那祭祀之力涌入地界之中,圣洁厚重,高远雄浑,无穷光辉流转的女子曼步而出。
  西王母!女仙之首!
  后土皇地祇!道门四御!
  两大仙神同一时间将目光聚于千秋台上,顾承的眉心则猛然一涨,紫微星辰之力大盛,天穹紫微星宫随之呼应,映出一片紫光。
  然而就在这时,一面古朴的圆镜,洞彻九天十地,镜光一闪,突然定在天灵之上。
  “天皇镜?”
第五十五章
天帝位缺
  “来了!”
  当镜光闪过,正在祭天的人皇顾承,周身上下,无法动弹,唯有神念闪烁,并无丝毫慌乱。
  天皇镜,地皇书,人皇座。
  此乃天地人三界初分之际,为定三界权柄,所成的三皇神器。
  而相比起历代帝皇宝座,曾化作黄石天书的地皇书,天皇镜无疑是最为神秘莫测的,甚至有传闻,这件三皇神器早已随着众神去往天界。
  现在,它终于现出踪迹,且一露面,就定住了人皇天子!
  不过顾承登基称帝,人皇座奉他为主,几乎是天皇镜出现的霎那间,这九五至尊神阵的中枢核心,立刻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威仪。
  明金色的光芒耀起,顺着皇城大阵的脉络蔓延,其内有无数金龙升腾,向着千秋台而去。
  这不是真正的龙,而是信仰所聚,国运之力。
  在仙武世界,一个国家,一个皇朝,最关键的不是军队,而是国运。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当国运无限衰弱,军队的强盛反倒成了隐患,唯有人皇镇压天下,国运昌隆,众志成城,才能使得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国祚绵长。
  当连接千秋台的九十九级台阶,都升起金龙之影,顾承的龙袍之上,也耀起了无上光辉。
  他的神念离体,上通九霄,下至九幽,以世界的角度,俯瞰人界。
  日升日落,潮升潮灭,只是弹指刹那;
  岩浆脉动,大地造山,只是脉搏跳动;
  生命繁衍,时代变迁,只是随心所致……
  世界的视野,是如此浩大厚重,坐看沧海桑田,弹指万年,永恒不动,凌驾一切!
  这便是人界本源,掌控一界之力!
  “人皇位阶!时隔四百年,又有人如昔日的陛下一样,得到人皇座毫无保留的支持!”
  当顾承的神念无远弗届,遍及人世,别说大汉十三州的子民,三山五洞的修仙弟子,皆露出臣服之色,就连海外三仙岛的徐福,眼中都透出狂热与期待。
  然而那天皇镜上紫意一闪,天旋地转之间,顾承的神念归体,再被定住。
  “三界创生,鸿蒙紫气!”
  即便早有防备,这一幕仍旧令他心头一沉。
  因为鸿蒙紫气的现出,代表着天皇镜不同于地皇书和人皇座,根本没有从神器位阶上跌落。
  战、灵、宝、玄、神,五大品阶中,玄器其实已经屹立于巅峰,唯有圣仙境才能彻底发挥出力量,而神器则是蕴含着道力,具现化之,就是开天辟地时的鸿蒙紫气。
  于是乎,当天皇镜展现真正威仪,人皇座也被彻底压制,眼见着镜光将要把新晋天子完全吞噬,一卷书册自后土神祇的牌位上现出。
  地皇书!
  地界之中,后土娘娘显化真身,玉指一点,蓦然将地界本源之力,加持到顾承身上。
  然而天皇镜一转,一阶之差,天地之别,竟是硬生生破开两界联手。
  不过在千钧一发之际,顾承也窥到了一线机会。
  因为天皇镜纯粹是由自身的器灵推动,那股煌煌天威,纯粹至极,根本不受外力所控。
  这件三皇神器,是无主的。
  “仙武世界的天意么?”
  顾承心中反倒一定。
  早在进入大宋世界,遭遇天意抗拒的时候,他其实就生出过疑问。
  既然连低武世界都有天意诞生,那么仙武级别的主世界,天意又是否知道他穿梭诸天,以异族龙气弥补大汉不断衰败的国运,由衰转盛,再续国祚?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天意的观念下,万物生亡乃是有序,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才符合人道大势。
  人族唯有遭受苦难,才会敬天畏天,向上苍祈祷,而非全部将信仰之力汇聚到皇朝,对九五至尊发自内心的崇拜。
  这是顾承于小世界经历的总结收获,倘若大汉覆灭正是天意所定,那么他所作所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逆天改命!
  不过回归仙武,诛张角,平黄巾,退佛门,灭蛮夷,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成功,似乎并没有受到所谓天意的影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