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3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0/865

  炼金术所产的丹药,并非凭空而生。
  即便是最低级的御气丹,都需要大量珍贵的材料,而这座殿宇遍布四壁的五行光轮,便是公输家族设计的机关,通过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凹槽,令材料交互,地火调节。
  如此设计,在常人眼中,堪称巧夺天工,可对于墨家和公输家而言,就是基本操作。
  毕竟相比起那些腾空翱翔,攻城掠地的机关兽,区区引流控火,确实不值一提。
  可关键是,公输家并非阴阳家的下属,而是并入杂家,效命于吕不韦。
  这是诱惑,也是拉拢。
  眼见东君凝眉,云中君目光微微闪烁:“聚仙丹可是为了治愈公子的先天有缺?”
  “不错!”
  东君颔首:“以公子的天资,超越晓梦,乃至成为当世第一都指日可待,唯一可虑者,就是他先天有疾,白日如常,夜间虚弱,恐为敌所趁!”
  “哦?竟是如此凶险?”
  云中君嘴角一勾:“那夜间一定要派人守护着!”
  “这些年夜间都有空桑照料,不过日后她一人之力恐怕不够,我欲周游列国,寻找可承少司命之位的弟子!”
  东君颔首:“如今杂家势大,吕不韦野心勃勃,秦国国力日强,诸子百家不会坐视,恐重现白起之祸!”
  云中君眼睛一亮:“那我阴阳家……”
  东君淡淡地道:“从壁上观。”
  云中君垂首:“是!”
  ……
  ……
  与此同时,渭水南岸,咸阳城郊。
  相比起阴阳家的恢弘大气,绮幻神秘,医家弟子的学习之处,就显得十分简陋了,一间宽大的草庐,一具穴位木人,便是授徒传术之处。
  这也是东君不在乎秦王命医家和阴阳家共同教授公子的原因。
  在她看来,医家根本不具备竞争力。
  然而顾承认为阴阳家一味注重咒法强大,已然走入歧路,倒是更欣赏医家的精细与纯粹。
  “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此言何解?意为五脏精气的资生消败,赖于五味,如咸走肾,过咸则伤肾,肾伤则骨不正……”
  此时夏无且就在讲解《素问篇》的生气通天论,在医家看来,饮食都是一种修行,武者单知练功,不通养身,只逞一时之勇,不得长久。
  顾承早就烂熟于心,见到空桑双手正不断尝试结印,笑道:“别忙修炼,好好听听,大有裨益!”
  空桑头微微一扭,很是看不起的模样:“小家之道,何益之有?”
  顾承抓起她的手掌,翻过来看着那嫩白的皓腕上,竟是暴起根根如经络般的赤色血丝,摇头道:“偷练阴阳合手印了?”
  阴阳术乃阴阳家的内在修为总纲,其外还有许多诡异多变,乃至残忍歹毒的招法,为世人所惧。
  在顾承看来,这是本末倒置,阴阳本是平衡之道,为了追求威力,而变得嗜杀偏激,又岂是堂皇正道?
  当然,大争之世,容不得一味追求境界,以空桑的天赋,想要成为大司命,修炼阴阳合手印都是最快的捷径,但不仅要承受阴火焚身的痛苦,更会留下不可逆转的伤痕,那血丝就是征兆。
  “不是偷练,这是月神大人传给我的!”
  空桑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将手缩回袖中,眼角扬起:“东君大人要我保护公子的安危,太弱的话,是完不成命令的!”
  “护法间的争权夺利,殃及池鱼啊!”
  顾承把玩空桑垂在耳边的秀发:“等我一个月,将阴阳合手印改良后,你再练吧!”
  “说好不在外面碰我……”
  空桑脸色一红一凶,刚要甩头,却见到医家学堂里,一双如秋水般的眸子望了出来,眼波流转,却是不动了:“你不是要出来玩吗,为什么来这里?”
  “三人才好玩!”
  顾承也看到了频频向外看的端木蓉,挥了挥手道:“听说了吗?相国招三千门客,著成了一部《吕氏春秋》,自称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论及,更命人把全书誊抄整齐,悬挂在咸阳城门,声称如果有谁能改动一字,即赏给千金……”
  空桑目光一厉:“一字千金,好大的口气,杂家虽然号称杂采诸家,无所不容,但又如何能尽述各家之妙?别的不说,单单是我阴阳家的博大精深,就绝不是他能够掌握的!”
  “是杂而不杂,还是邯郸学步,自然要亲眼见识一番!”
  顾承目露期待,里面已经传来了夏无且讲学完毕的声音,便拱手遥遥一礼:“先生!”
  夏无且赶忙还礼:“公子!”
  不同于东君,早在一年前,就已经没有什么能教的了,自觉如果不是行医经验丰富,首席弟子的位置,都要让给一个学医不过数载的少年,实在惭愧。
  或许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东君带来的少女端木蓉,也有首席之资。
  想到这里,夏无且露出温和的笑容,嘴唇轻动,刚要开口,就见端木蓉化作一缕清风掠出,三人会和,一路有说有笑的往咸阳城内方向而去。
  夏无且眼角抽了抽,望向其他来不及出门的学徒,点了点穴位木人:“都坐下,不要急,现在让我们好好温习一下今日所学……”
第六章
想不开啊
  咸阳城中。
  相比起往日的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今天这大秦都城,更是摩肩接踵。
  无数人围在城门前,对着横挂而下的著作,议论纷纷,再看着那置于其后的千金重赏,眼热无比。
  这展示吕氏春秋的所在处,显然经过公输家的设计,层次分明,美观大方,两侧立着数位仪容得体的门客,为不识字的百姓诵读。
  实际上连字都不识,还指望他们能理解上面的意思?
  但百姓们很是受用,纷纷露出不明觉厉的表情,然后大受启发地离开。
  空桑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睁大初具媚意的双眼,仔细往吕氏春秋上看去。
  然而此书号称综合百家九流之说,畅论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确实包罗万象,各种思想的碰撞更是引人深思。
  阴阳家弟子本就不似道家注重典籍,一时间哪能挑出错来,空桑鼓起嘴,眼角余光瞥了瞥顾承,露出求援之色来。
  “别落了套。”
  顾承失笑,细细看着,露出赞赏。
  不光是对这部著作,还有这老辣的手段。
  《吕氏春秋》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若说字字珠玑,连一字都不能修改,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自古文无第一,即便是再出色的著作,也能被挑出毛病来,何况吕不韦博采百家,化众为一,难度本就极高。
  因此顾承来时就很清楚,这所谓的一字千金,一来是为了争名,二者是为了显势。
  和日后赵高的指鹿为马,有异曲同工之妙。
  历史上,无人敢指出吕氏春秋的错误,一字千金的典故被流传了下去,那么在这个诸子百家极为强大的世界,又当如何?
  空桑一时间找不出错误,端木蓉却盯着“有度篇”中的“执一而万物治”,露出了警惕之意:“这是要再行战乱,吞并六国,唯秦独尊?”
  不错,吕氏春秋中的一个观念,就是大一统。
  吕不韦认为一则治,两则乱,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累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
  意思是天下最大的混乱,莫过于没有一个天子,没有统一的政权,各国分裂割据,攻战不休,百姓苦不堪言。
  这从后世来看,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如今战国七雄并存于世的格局下,这种观念就意味着连年的发动灭国战争,各国更加民不聊生。
  端木蓉作为悲天悯人的医家弟子,自然不希望看到这一幕。
  不止端木蓉,还有更多人看不下去,其中以各国游侠散勇为主。
  因为吕氏春秋中还指出,各国君王昏庸,百姓穷苦,正是大好时机,要建立大一统的皇朝,在各国百姓痛苦,才能兴仁义之兵,争取民心所向。
  讲白了,就是秦国歌舞升平,其他国家水深火热,你说他们看得气不气?
  “明为进谏,隐以天子自居,贼也!”
  不过这些人心中破口大骂,却是无一人上前,甚至还左右巡视着,目光隐隐透露出畏惧。
  就在这时,数辆马车却从城外驶来,一位老者掀开帷裳,凝若实质的目光落在《吕氏春秋》上,脸色很快沉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0/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