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4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9/865

  难道赵国就要毕其功于一役,之后彻底放弃屯留?
  “李牧!”
  如此胆大包天的战术,让昌平君的脑中浮现出一个名字。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此狠绝的一出关门打狗,唯有此人能够使出。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杀啊!”
  下一刻,赵军从另外的城门冲出,反包抄过来。
  源源不断。
  “不对!这个兵力不对!”
  昌平君临危不乱,调兵遣将,但很快脸色变得越来越苍白。
  因为屯留的兵力,多得超出寻常!
  即便赵人识破了里应外合的诡计,降卒总是掣肘,白天攻城时,他们能驱策降卒上阵,到晚上却必须要分出兵力看守,无法全力以赴。
  可现在出战的,何止五万?
  “不好!我中计了!”
  昌平君本身也是精通兵法之辈,立刻反应过来,恐怕那四万秦军降卒早被转移,与秘谍接头的,是已经完全投靠赵国的叛徒!
  也就是说,屯留的兵力不是五万赵军,而是整整九万,且无秦军降卒拖累,能够发挥出完全的战力!
  这种判断错误,绝对是致命的,秦军立刻笼罩在被敌全歼的巨大危机之中。
  “退!”
  昌平君咬牙切齿,却也当机立断,准备壮士断腕,放弃秦兵,以保大局。
  然而李牧没有给他半点机会。
  “将军,不好了,大营处有赵军冲杀过来!”
  “路城援军?”
  “不!是李牧!李牧亲自率骑兵!”
  当后方秦军大营处喊杀震天,一片火光,昌平君拽住传令兵的衣领,怒吼道:“不可能!!李牧昨日还在进攻邰阳,怎会一日之间,疾行数百里?我们布置的防线呢,为何没有早早发现?”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传令兵瑟瑟发抖,语无伦次,昌平君脸上血色尽退,拔出佩剑,一声发喊:“随本将军冲,杀出一条血路!”
第五十六章
天枢出动
  “李牧大败我秦军主力,昌平君昌文君向东南败退?”
  王翦猛然站起,看着披头散发,满身血污的门客。
  相比起白起、廉颇、李牧,这位战国四大名将中最后成名的王翦,是标准的西陲大汉,身材魁梧威猛,气势昂然,此时不怒自威的虎目中,透出动容之色。
  “禀告将军!李牧先使人诈降,分我兵力,再攻占高地,以火箭烧营,屯留赵军持炬夹击,他亲自率领两万骑兵阻截我军后路,是昌平君大人领着亲卫死命断后,才不至于让我大军彻底溃败!”
  “原来如此!”
  王翦恨声,亲手将门客扶起:“你安心去养伤,我必出兵援救!”
  “多谢将军!”
  门客一瘸一拐地去了,王翦转身,之前的诧异统统收起,沉声道:“我们低估了李牧!”
  一直旁观的王贲也开口道:“昌平君亦不是等闲之辈,本以为至少能跟李牧过上几招,没想到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
  他是王翦之子,从小耳濡目染,深得用兵之道,此时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父亲,我们必须驰援,保我大秦主力不失!”
  秦国固然强盛,二十万秦军的主力部队也损失不起,否则那不仅是伤筋动骨,河西之地都有沦陷的危险。
  齐国和魏国都用事实证明,一个强国的陨落,有多么的迅速和突然。
  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李牧正等着我们去救,此战难胜,以我之力,也只能减低损失!”
  王翦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剑柄,缓缓地道:“相国派了一个门客随军,你可有了解?”
  王贲道:“此人名叫李斯,拜师儒家荀夫子,走的却是法家之道,入我大秦,投在吕相门下,颇有才华,吕相此次将他派来,恐怕也有考校之意!”
  王翦道:“将他招来!”
  ……
  ……
  “李斯见过将军!护军都尉!”
  不多时,李斯走入将军府内,躬身一礼。
  “毋须多礼!”
  王翦摆了摆手,开门见山:“荀夫子乃当世大儒,阁下年纪轻轻,就能出师,必有惊人技艺,此次有一事,还需劳烦阁下!”
  李斯精神大振,立刻道:“将军但有吩咐,李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王翦颔首:“你入邯郸,将李牧战绩夸大,传于赵王宠臣郭开韩仓耳中,借此两人,离间君臣关系,调回李牧!”
  “将军妙计!”
  李斯眼中光芒一闪,起身道:“斯定不辱使命!”
  细节商议后,李斯告退,王贲目送他的背影消失,沉声道:“父亲,此计恐怕不成!”
  此时的赵王,虽然宠信谗臣,却有理智可言,而历史上下令阵前换将,杀死李牧的,是下一任赵王,那就是彻头彻尾的昏君,愚不可及。
  所以李牧大胜,赵王必然大喜,此时郭开韩仓即便想要挑拨离间,也得掂量掂量,更别提临时换将。
  “是不成,所以才要吕相的门客去做。”
  王翦道:“此次之败,正是我大秦权力相争所致,大王已成年,是该政令己出了,去调兵吧,我亲自会一会李牧!”
  “是!”
  王贲恍然,拱手退下。
  ……
  ……
  “可恨!这是想将我当成战败的替罪羔羊,王翦准备放弃吕相,改投秦王阵营了!”
  另一边,刚出将军府的李斯脸色立刻沉下,眉头拧起。
  自从上次吕氏春秋一役,在牢中做了几日阶下囚,反倒让李斯决定了要走的道路。
  吕不韦正是他努力的方向,权倾朝野,著书立作,留名青史。
  所以来到秦朝后,李斯直接投入吕不韦门下,施展才华,在短短时间内,得到重用。
  不过李斯的野心,远不止小小的门客。
  “吕氏春秋,盛极而衰,此次秦赵战事不顺,吕不韦大势已去,我该何去何从?”
  除去吕相,似乎只有秦王嬴政这一个选择,可这段时间的经历,让他隐隐发现,大秦内似乎还有第三方势力。
  “天枢!”
  李斯从怀中取出一枚令牌端详,眼中露出沉思之色。
  这是离开咸阳时,一位神秘人交予的,言明若有困难,可向天枢求救,正如昔日的牢狱之灾。
  “真是那位秦公子么?”
  李斯深深吸了口气,走到巷子中,一手高举令牌,轻喝道:“李斯有难,望天枢相助!”
  没有反应。
  “我也是胡思乱想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9/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